登陆注册
15367300000006

第6章 形而上学的确立(2)

柏拉图的理念,其实质就是脱离个别、并先于和高于个别的一般概念,它是使个别事物成为那种事物(例如使美的事物成为美的)的东西(本质),所以它主要是真的对象。同时,理念也是善的对象,它是以真为基础的真与善的统一。因为,个别事物例如美的事物虽然由于美的理念(美本身)而成为美的事物,但它永远达不到其本质或原型———美的理念(美本身)的程度,所以,它永远把美的理念(美本身)当做目的、理想加以追求,尽管永远达不到它。这样,整个理念世界就既是一个一般本质的体系,又是一个目的论的体系;既是真的世界,又是善的世界。其中,“善”也就是神了。把理念也看成目的,看成是善的对象,这显然是受到了苏格拉底把对事物原因的研究理解为对事物目的的研究,以及他寻求一般伦理定义的思想的影响,所以,柏拉图在以《斐多篇》为代表的前期对话中,主要只承认两类东西的理念,其中的一类就是伦理方面的理念。

这样,柏拉图就在初步确立了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对象的同时,初步规定了形而上学的对象的内涵。

2.理念与个别事物:完整的世界图景

理念世界是柏拉图的本体世界,柏拉图提出本体世界,既是为了认识和追求这一世界,也是为了说明和规范我们所见到的现象世界。于是,在他那里,除了本体世界,还有现象世界;前者是由善的理念组成的秩序井然的一般本质的世界,后者是在太阳统治下的由现实事物组成的秩序井然的个别现象的世界;前者是靠理智才能“看见”的可知世界,后者是凭感官可以直接把握的可见世界。只有这两个世界加在一起,才能提供世界的完整图景。

在柏拉图那里,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是分裂的。他的重要任务是把两者联系起来,即一方面说明这个完整的世界图景是一个统一体,另一方面用本体世界来说明现象世界,强调现象世界是由于本体世界才有自己的那一半“存在”的,否则它就是没有任何“实在性”的“非存在”。

那么,柏拉图是如何联系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呢?他借助于“分有”和“摹仿”两种方式。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假如在美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美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之所以是美的,就只能是因为它们分有了美本身。……我不知道,也不能够了解还有什么别的巧妙的原因。”

“那么大的东西之所以大而更大的东西之所以更大,乃是由于大本身,小的东西之所以小,乃是由于小本身……”这样,他就用“分有”把本体和现象联系了起来,具体说明了本体与现象的因果关系。又,在柏拉图那里,原因既是本质因,又是目的因,某事物分有某种理念就是该事物把理念作为理想、目的而加以追求和摹仿。所以,他在《理想国》中又提出了“摹仿说”。如果说“分有说”强调了本体是现象的本质因的话,那么“摹仿说”则强调了本体是现象的目的因。柏拉图在说明“相等的事物‘摹仿’相等的理念”时说:“可见我们必然是通过感觉而知道所有这些感觉对象都力求和相等本身相似,但是赶不上它……”总之,理念世界是一个“原型”的世界,现象世界是一个“摹本”的世界,“摹仿”把两者联结了起来。可见,柏拉图通过“分有说”和“摹仿说”把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加以沟通,用前者说明和规范后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完整而又统一的本质论和目的论的世界图景。

柏拉图的“分有说”和“摹仿说”并没有正确解决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因而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批判,晚年他自己也对“分有说”和“摹仿说”进行了批判。正是由于他在对一般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的认识上的混乱,导致了他的理念论体系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所以在后来的《蒂迈欧篇》中,他抛弃了苏格拉底,更多地接受了早年就已有所吸收的毕达哥拉斯的神学理论,另走了一条阐述自然哲学和上帝创世的道路。罗素说:“在早期各篇对话中,苏格拉底所占的那个地位,在《蒂迈欧篇》里已被一个毕达哥拉斯主义者所代替了;毕达哥拉斯派的学说包括以数解释世界的观点在内,大体上也被柏拉图所采用了。””

黑格尔也认为:“……他的‘蒂迈欧篇’是我们现时还保有的毕泰戈拉派著作的进一步发展。

这两段话可以看做是柏拉图在解决理念论危机问题上无能为力而被迫转向的一个注脚。

(二)理念论的认识理论

1.认识的四个等级

在认识理论方面,柏拉图首先区别了“知识”和“意见”这两个概念。所谓知识,即(1)它必须具有可靠性即无矛盾、无错误,能明确表达出来;(2)它必须具有真实性即是永恒不变的而不是变动不居的。所谓意见是介于知识与无知之间的模糊暧昧、可真可伪的东西。由此,他认为只有以永恒不变的本体为对象的认识才可获得知识,而以变动不居的、介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以现象为对象的认识,提供的只能是意见。

柏拉图还进一步把二重化的认识对象加以四重化。他把可见的现象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是现实的具体事物(包含天然物与人造物),它们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二是这些具体事物的“摹本”或“影子”,它们是“影子的影子”。与此相应,以“影子”为对象的认识是“信念”,以“影子的影子”为对象的认识只是“想象”。于是,意见就一步分为信念和想象。他把可知的本体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是直接隶属于“善”的理念及善本身,包括“一”、“多”、“同”、“异”、“动”、“静”等等,它们是与感性无关的纯粹的理念,是最普遍的本体;二是并不直接隶属于善本身的理念,也可称之为“数理实体”。与此相应,以直接隶属于“善”的理念以及善本身为对象的认识属于理性的认识,而以数理实体为对象的认识则属于理智的认识,于是知识就进一步分为理性和理智。柏拉图认为,想象产生的是幻觉,信念产生的是常识,理智产生的是科学(以数学为主),只有理性产生的才是哲学,即辩证科学。这样,认识的对象分为四等,认识本身也分为四等,并且这四等认识产生相应的四重结果。由于认识对象由“影子的影子”到“善和直接隶属于善的理念”而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等级序列,所以认识由想象到理性,认识的结果由幻觉到辩证科学也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等级序列。

2.科学、哲学;唯理论、先验论

柏拉图关于认识的四个等级的思想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他那初步的关于科学与哲学分类的思想。他认为,科学和哲学都是运用概念把握理念(一般本质)的认识形式,二者都提供知识。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1)科学以理念为对象是以“数理实体”为对象,这种对象虽具有一般性但不具有最高的一般性,只有哲学对象才具有最高的一般性,是最普遍的理念。

(2)科学是把理念的思维运用于感性的世界,它从假定出发达到结论,即从理念的“摹本”出发来研究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东西即理念,如数学中从特殊的圆形出发来研究圆的理念;哲学则完全脱离感性认识,完全依据理念,从理念到理念,这是一个辩证法的进程,“当一个人根据辩证法企图只用推理而不要任何感觉以求达到每个事物的本身,并且这样坚持下去,一直到他通过纯粹的思想认识到善本身的时候,他就达到了可知世界的极限”。(3)数理实体其实是纯粹理念和感性事物的中间体,所以科学或多或少总要与可见事物发生某种关系,使科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理念,所以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我们只是根据习惯称它为知识,实际上它处于意见与知识之间;纯粹理念才完全摆脱了感性事物,所以哲学完全不与感性事物发生关系,它是直接地、纯粹地关于理念的认识,只有它才是严格意义下的知识,是“摆在一切科学之上,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石或顶峰”的东西。

柏拉图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分类,是哲学(形而上学)对自己的自我意识,包含了很多合理的因素。不过,他的分类思想与他的理念理论是矛盾的。根据它的理念论,本体世界是一个理念世界,每个理念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一般,如果哲学只研究那些最普通的一般的话,那么,其他的理念是不是本体呢?

从柏拉图关于辩证科学的看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认识理论是一种唯理论,因为严格意义下的知识或者说哲学(形而上学)的认识是直接从理念出发,并且从理念到理念,最后归结到理念的。唯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先验论,这从他的“灵魂回忆说”可以鲜明地看出来。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它可以轮回转世,它生前就在理念世界里获得了理念知识,不过在出生时忘了这些知识,认识无非是把这知识回忆起来。这是典型的先验论。

3.概念的辩证法

辩证科学的认识是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的方法在柏拉图那里就是所谓的概念的辩证法,它的特点是完全从理念(概念)出发,用逻辑推导,揭露各种概念(主要是相反概念)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相容与不相容的关系,最后上升到无矛盾的最高理念。这种辩证法既是对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改造,也是对数学方法的借用。柏拉图受毕达哥拉斯的影响,非常重视数学,他把以数学为主的科学列在仅次于辩证科学的地位。在他以《斐多篇》为代表的早期著作里所讨论的两种理念中,除了伦理方面的理念,就是数学方面的理念;在他的在雅典所创立的学院里,数学是必修科目,据说圆门外还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准入内。”所以,柏拉图在其辩证法中采用具有严格确定性的数学方法的形式,来保证最高知识的严格性是很自然的;当然他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演绎法。

由上述可见,柏拉图在形而上学史上的重要性在于他从对象、任务、方法三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形而上学的问题,初步确定了形而上学的主要意义,客观上为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科学之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形而上学意义的确立

继柏拉图之后,在古希腊产生了另一个伟大的形而上学家,这就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物理学》、《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等。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最终形成的,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了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的学科地位,确立了形而上学的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主题和学科地位

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首先要弄清他的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1)由于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以他的哲学就具有包罗万象的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亚里士多德深入到现实宇宙的整个范围和各个方面”,“没有人像他那样渊博和富于思辨”。他在总结,改造和综合以往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同时,深入地研究了自然、社会和思维问题,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大全。(2)他对诸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又见解卓越的研究。但与柏拉图比起来,亚里士多德却缺乏柏拉图的系统性。由于他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冲淡了他对整体的研究,所以,在他的关于不同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往往有自相矛盾和前后不一致之处。这一点黑格尔也看出来了。他说:“他的哲学却不像是一个次序及联系皆属于概念的有系统的整体,而却是各个组成部分都从经验取来,被搁在一起;部分单独被认为一定的概念,但概念却不是起联系作用的运动。”这种状况在他关于第一哲学的研究中很突出地表现出来。弄清了他的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我们接着探讨他的第一哲学的主题和学科地位。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问题在哲学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作为哲学的主要问题而探索着,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观点探求和理解世界的本原、始基,把这种本原或始基作为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以及目的),用它说明(以及规范)众多的个别现象。但是,世界的本原或始基究竟是存在于可见的物质中,还是存在于抽象的原则中?如果存在于可见的物质中,那么有什么具体的物质可作为一般来说明个别?如果存在于抽象的原则中,那又是什么样的原则?如果是一般,那么它与个别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它如何说明个别?所有这一切,都深深地苦恼着亚里士多德。他在对这一切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哲学,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三卷第一章中指出,为了研究第一哲学,最好是先列出它要讨论的问题。接着他就列出了十四个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围绕一般与个别及其关系来探讨第一哲学的对象、本性、本质、原因等问题。它们构成了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主题。

同类推荐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女配逆袭人生

    快穿之女配逆袭人生

    傅夏凉为了寻找自己的命定之人,带着吃货系统踏上了茫茫的寻夫之路。这是一个古言宅斗,现代重生,末日丧尸,玄幻魔法多种类型小说集为一起的故事……这是一个演技高,颜值高,智商高集三高集于一身的快穿女配逆袭故事……这是一个披着励志奋斗外皮的寻(找)夫(男人)的故事……“男人,你放开我,我要找我命定之人。”某禽兽大手往上撩,“我就是你的命定之人。”“怎么证明?”某禽兽无耻道:“当我们的距离为负距离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冷王爷的嚣张毒妃

    高冷王爷的嚣张毒妃

    高冷王爷的穿越杀手妃。她是外表高冷,内心逗比的21世纪杀手,意外穿越,成了爹疼娘也爱,还有大哥护,妹妹黏。他是外表冷漠,实则对她情根深种的王爷,生在宫庭,却偏偏有个有求必应的父王。作者是亲妈,绝不虐恋。有点简介无能,请大家看正文。
  • 无终之夜

    无终之夜

    他和她从小就认识,他是她心中的一个结,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她本以为他们会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制度奇怪的地方,然后过完自己‘平淡无奇’的一生,但是‘天不尽人意’非要让自己穿越,穿越就算了,为什么自己还会遇见他,想起以前的日子只要他和她在一起,就会遇见倒霉的事要多倒霉就有多倒霉,第一回:自己还是婴儿的时候,和他在一起自己摔下了床。第二回:自己好不容易训练回来了,又被自己的亲生母亲丢给了他,结果还没有接住,看了看上面依然笑的人畜无害的母亲,她想了想这不是亲妈,应该是后妈才对。于是她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冷。第三回:在她五岁生日的宴会上,他来找她,她就穿越了,等等,没有他什么事,自己好像错了,但为什么还能见到他,于是她思前想后觉得自己还是认命吧!等回到自己一起的世界时。。。。。等等不应该是这样的。一曲曲萦绕在耳旁,一件件往事在回忆。偌大的房间,黑夜降临,谁又在哭泣。天使与恶魔,午夜。。。。谁在哭泣?
  • 一次美好的艳遇

    一次美好的艳遇

    “我”是一个小设计师,但在现实中生活并不如意,被父母逼婚后,被迫参加了一场精心安排的艳遇,这次艳遇之后,发生了一连串错综复杂的事情,使我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使我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并重新了解了自己。
  • 鬼侦社

    鬼侦社

    对自己逻辑思维有信心。想考验自己的侦探逻辑。来挑战你的逆向思维与环向思维吧。让你的脑子烧起来。让你的血液沸腾起来。
  • 极道圣徒

    极道圣徒

    丁影摊上大事了,一觉醒来被外星系统入侵,获得了金刚狼的能力,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神秘系统总会派给他一些奇怪的任务,例如保护校花、截击土匪、血战僵尸、甚至强行加入神秘组织。于是乎,丁影追上了校花,打败了土匪,干掉了僵尸,以超级身份加入了护国组织。
  • 废后为妃

    废后为妃

    那一年,为他,她遭逢剧变,满门被诛!再相遇,她容颜尽掩,一夕间从侍婢到皇后,再到废后,竟被赐他为妃!新婚之夜,她坦诚相见,他却轻蔑冷笑,肆意讥讽,只因,她是别人羞辱他的一枚棋子。她是他的王妃,是弃妃,不被遗忘,却总遭受欺辱奚落。破茧成蝶,待她繁华看尽,绝情绝爱时,薄凉如他,却深情道:“今生,朕独爱你一人!”是以,她回他的,只是唇畔的那抹冷笑……
  • 末世终极潜能

    末世终极潜能

    如果末世来临了,你们会顽强的生存下去么?如果末世来临,你们会不惜一切去守护自己的至亲至爱么?如果末世来临,你们会让这片原本美丽的地球,走向毁灭之路么?如果末世来临,你们又该如何抉择?基因进化?潜能激活?这末世谁与争锋?谁能平定这末世?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星际曙光

    星际曙光

    天外流星为繁华宁静的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虫族入侵,究竟是必然之变还是另有玄机?吞噬虫核,人虫合一,人族少年逆天改命....一个浩大的未来世界,一曲热血的高昂战歌,一部传奇的人族史诗,一束穿越洪荒宇宙,横跨古今的星际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