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能够以高人一头的姿态贬低一下公认的权威人物,那么,权威人物更是成了托举的祢衡对孔融还是颇为看重的,称他为“仲尼再世”,为什么到了黄祖这里,却将孔融比作“大儿”呢?
实际上,这是祢衡的夸耀心理在作怪。人往往喜欢抬出权威人物,并强调宣示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密切关联来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
垫脚石。
如果名闻四海的孔融都只能算是祢衡的“大儿”,那么祢衡的卓越不群还用得着再多说吗?黄祖只是个粗人,听他说得有趣,哈哈大笑。
您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曹操手下的一众精英都被祢衡视为酒囊饭袋,黄祖问出这样的问题,纯粹是自取其辱!
你竟敢把我比作土木偶人?!
能得到祢衡如此评价,黄祖本该欢欣不已才对。
但这个大老粗却是出名的不解风情。
这已经是给了黄祖天大的面子了。庙中之神,远远胜过酒囊饭袋。祢衡多少还是顾及了黄祖对自己的盛情款待。虽然他一贯倨傲,但互惠原理对他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
你不过像是一个庙中之神,虽然接受百姓的祭祀,却从来没有灵验过!哈哈。
你是疯子,你是疯子!
也要倨傲如此的话,必然会自取其辱。
就这样,一把快刀就要了祢衡的命。
祢衡临死前,骂不绝口。
你是疯子!
对于祢衡这样的患者,我们要报以同情。囿于当时的心理医学水平,人们归罪于他自己的狂放不羁。但我们可以引以为戒的是,如果一个没有罹患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正常人,心理感悟:愚者用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智者用抬高他人来抬高自己。
曹操听说祢衡被杀之后,大笑三声。
腐儒舌剑,反自诛矣!
但曹操也很失落。
黄祖杀了祢衡,等于是刘表杀了祢衡。这表明,刘表并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也就是说,在曹操与袁绍之间,刘表其实更认可袁绍。
这又刺痛了曹操的自尊心。曹操当即要兴兵讨伐刘表。理由是现成的!
荀彧阻止了曹操的冲动,理由当然是袁绍和刘备。
曹操暂时放下了讨伐刘表的念头,但这笔账他深深地记在了心底。
再说国舅董承,自刘备、马腾去后,心情郁郁寡欢,卧病在床。汉献帝派随朝太医吉平前去探病。
国舅休慌。我虽然出自曹公之门,心中始终没有忘记汉室。如果你有用到我的地方,我万死不辞!
你是想要害曹公吗?
这一喝之后,董承醒将过来,才知是一场梦。正在品味之际,忽听旁边有人发问。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董承竟然梦见刘表、袁绍、马腾、韩遂率数十万大军向许都进攻。董承大喜,披挂上阵,来到丞相府,对曹操大喝一声:“操贼休走!”
吉平这番话言辞恳切,但董承不敢抱有一丝的侥幸心理。曹操权势滔天,吉平又是曹操门下之人,只要今日的梦话透露出去,董承满门老小就绝无生机了。
董承吓出一身冷汗。定睛一看,原来是吉平。董承不敢接话。
经吉平调治后,董承渐渐康复。
这一日已是元宵节。董承留吉平饮酒。过不多久,董承颇感倦怠,竟然和衣睡去。
我真怕你是故意来试探我的。我不敢尽情相告。
吉平毫不犹豫咬下一个手指,对天发誓自己对汉室的忠诚之心。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是自私的。自私必然导致自我保护,而不是自我伤害。
当一个人愿意采用自我伤害的方式,就可以反过来证明他的无私,或者至少他绝不仅仅是自私的。
董承果然相信不已,取出汉献帝的衣带诏给吉平看,并详细述说了前因后果。
唉,我本来想指望刘备、马腾。但刘备早就自顾自远走高飞了。马腾也回了西凉。我想想这些人都靠不住,不知道该如何来面对天子的重托啊。
原来如此。国舅无须担心。铲除曹贼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太能吹了!你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医。
第二,梅毒。但梅毒是明朝后期才传入中国的。三国时期没有。所以可以排除这个原因。第三,血液病所致。
这个原因很难考证。
据现代人考证,曹操的头风应该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这种病主要有三种成因。第如果真能如此,您就是挽救汉室社稷的大功臣啊。
曹贼常患头风,一旦发病,必要我医治。
我只要在药里给他下毒,很轻松就可以结果他的性命。
一般而言,封闭式的脑外伤是造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最主要的原因。曹操年轻时是个问题少年,根本就闲不住,脑部遭受创伤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大致可以推断,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曹操后来罹患“头风”。
一,封闭式的脑外伤,不论有无骨折,都可能造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什么中风?
我从来也没有中风过啊!
你的中风好了吗?
叔父把曹操中风的事告诉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十分担心,这时曹操回来了,根本看不出什么异样。
我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倒地,人家说这是中风症。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曹操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曹操看到叔父来了,就立即倒地不起,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叔父大惊,连忙将其救起,询问原因。
有意思的是,曹操还因为自己的年少浪行和自己的叔父闹过矛盾。他的叔父看不惯他的不良行为经常给曹操的父亲曹嵩打小报告。曹操往往因此而被父亲责打。
曹操利用的这个心理策略就是典型的“态度免疫”。
曹操的这个办法让叔父失去了曹嵩的信任。
再来打曹操的小报告,曹嵩就不再相信了。
刚才你叔父急冲冲地赶来,说你刚才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中风了。
唉,原来是叔父说的啊。我从来没有中风的毛病,可能是因为他向来不太喜欢我,故意这样说的吧。
我们为了预防某一种疾病,往往事先注射疫苗。注射之后,就会产生抗体,以后再接触到同类的病毒,体内的抗体就可以阻止病毒的入侵。
不可能!
心理感悟:善种信息疫苗,必丰收人际交往之果。
现在是真的!我装的像吧?
因果循环似乎在曹操身上特别明显。
他年少时故做中风之症,年长之后果真罹患“头风”。
这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曹操小小年纪,就对人的心理规律有了如此深刻的了解,难怪时人会将他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了。
刚一开始,曹嵩当然是对此信息信以为真的。但随即,曹操用自己活蹦乱跳的事实证伪了叔父传达给父亲的信息。这样,抗体就产生了。此后,当曹操的叔父再将关于曹操不良行为的信息报告给曹嵩时,曹嵩内心态度上的抗体就会将其拒之门外,不予采信了。
曹嵩内心对曹操的态度就相当于人的肌体。
曹操故意装成中风,就等于是曹操精心炮制的一剂“信息疫苗”。当曹操的叔父兴冲冲地把这个信息传达给曹嵩的时候,就等于是在曹嵩的“态度肌体”上进行了注射。
所谓“态度免疫”就是指人的态度和人的机体一样,也是可以通过预先注射“信息疫苗”来产生抗体。
火眼金睛当听了吉平的刺曹方案后,董承心情大快,久已蒙蔽的心灵之眼也豁然 开朗,从而一眼就洞察了他们之间的苟且之事。
小妾耐不住寂寞,就与年轻力壮的家奴秦庆童勾搭成奸。也因董承精神恍惚,对很多事情视若不见。秦庆童和云英见董承毫无反应,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
独守孤灯!原来董承因天子血诏一事而忧心忡忡,实际上是得了抑郁症。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终日悲哀长叹,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失去兴趣。其中也包括床笫之欢。
是呀,为什么呢?
秦庆童与云英勾搭成奸,并胆敢公开调情,而董承又为什么没能早早发觉呢?
董承送完吉平,步入后堂,忽见家奴秦庆童与自己的侍妾云英在暗处窃窃私语。董承大怒,知道必有奸情,立即喝令将秦庆童拿下,准备杀掉。
秦庆童觉得董承这些人在暗中密谋什么,便向曹操告密。曹操听了吓出一身冷汗!
秦庆童想起这段时间以来,董承和王子服等人过往甚密。还曾经拿出一片白绢,一干人在上面写写画画。还看到了吉平咬指发誓的那一幕。
秦庆童被锁在偏房里,第一感觉就是,这件事还没有完,小命随时不保。夜半时分,他扭断锁链,逃脱而去。
秦庆童挨打之后,被锁在偏房之中。这是董承处置不当的地方。要么一杀了之,要么责打之后就放过他,此事告一段落。
爱妾,受苦啦!
董承要杀秦庆童,夫人却提出将秦庆童和小妾各杖责四十,以示惩罚。董承只想重惩家奴,而他的夫人则对这两人同罪同罚。其中的奥妙不言自明。
丞相,只需服一剂药就能痊愈。
吉平大喜,暗藏毒药入府。曹操卧于床榻之上,摆出平日头风发作时的样态。吉平由于心中早有主张,也未细察。
曹操决定,就从吉平这里打开缺口,将参与密谋者一网打尽。第二天,他诈称“头风”发作,召吉平前来诊治。
他顿时想起了上次在宫门前搜查董承未果之事。但现在看来,这件事情中必有蹊跷。曹操一向信任吉平,如果吉平要在药中下毒,真是绝难幸免的。
吉平在煎药时将毒药放入。曹操假装不知。
你既然读过书,一定知道礼仪吧?
丞相,趁热服药吧。
一定是有人指使你。
你要是说出指使之人,我就饶了你!
哈哈,我哪里有病,不过是故意试你一试罢了。
两人撕扭起来,药碗落地,跌得粉碎。左右上前,将吉平拿下。
曹操大异往常。吉平当即明白,事已经泄露了。情急之下,吉平纵步向前,扯住曹操的耳朵,想把药强行灌进曹操的嘴中。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父有疾饮药,子先尝之。你是我心腹之人,为什么不先尝而后进?
此人结连恶党,想要背反朝廷,谋害曹某。今日幸得天败,请大家听他口供!酒行数巡,曹操对百官说要拿一样东西来助助酒兴。吉平身负重枷被押了上来,已经体无完肤,百官无不骇然。
当年,董卓宴请文武百官。命令押上降卒数百人,在席间,或断足、或凿眼、或割舌、或用大锅煮。又砍下结连袁术的张温的脑袋,用红盘拖着,送至每个人前,一一劝酒。百官均被吓得魂不附体。
第二天,曹操请诸大臣赴宴。董承托病不来,王子服等人均到场。
这一招是曹操向董卓学来的。
吉平却是一条硬汉,被打得皮开肉绽,也宁死不招。曹操唯恐打死,没有对证,才暂时放过了他。同时严令,不得走漏一点风声。
曹操认为,吉平投毒,秦庆童前来告密。
这是上天对他曹操为什么要说“天败”二字?
自从太史令王立发表“天象论”之后,曹操已根深蒂固地相信“天命在己”。此后他多次历险,均平安逃脱。
南征北战,也颇为顺手。这些经历都一再强化了他内心的心理暗示。
用刑!操贼,此时不杀我,更待何时?
小曹,我罩着你。
的眷顾。不然,董承与吉平等人的密谋很可能就已经得逞了。
这一定不是你一个人的行为。赶快把背后的主犯供认出来,我可以免你一死。
你堪比王莽、董卓,何止我一人想杀你?天下人都恨不得生吃你的肉!
这是第一次有人公开将曹操比作王莽、董卓。曹操,这个当年以刺董发家的英雄,确实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另一个董卓。
原先有七个人,现在和你一共有八个人了,对不对?
先前吉平独自硬扛,王子服等人多少放了点心,现在曹操准确地指出了参与血诏密谋的人数,王子服等人均如坠冰窖。
曹操命人继续拷打,但吉平始终不招。
你骨头够硬!我再试试其他骨头。
将吉平押下,众官且散,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四人留下,继续夜宴。
王子服等人吓得魂不附体,知道已经无可幸免。
那么,白绢上又写了些什么啊?
没什么具体的事情啊。不过是人情礼乐而已。
我想问一下,你们几位经常到董承府上,商议什么事情啊?
曹操用平静的表情发问。
曹操把秦庆童叫了出王子服等人张口结舌,无话可说。
来,与王子服等人对质。
心理感悟:幸运惯了的人,就不会再有幸运感了。
王子服等人的骨头虽不如吉平那般硬朗,但也绝不是软骨头,均咬定绝无此事。曹操只好将这四人收监。他决定直接质问董承。
你们要是坦白交待,还有一线生机。等我查个水落石出,就绝不容情!
我们不知此事啊!
吉平下毒,难道不是董承指使的吗?
这个贼徒与国舅的侍妾通奸,奸情暴露后故意诬陷主人,丞相怎么能相信他的话呢?
第二天,曹操到董承府上探病。这可能是史上最蔚为壮观的一次探病。
因为曹操带了一千多人的队伍前往。
董承只得出门迎接。
昨晚怎么不来赴宴?
贱躯患病,不敢出门啊。
哼哼,你患的是忧国忧民病吧?国舅知道吉平吗?
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来人,牵过来给国舅起病!
你这欺君逆贼,不得好死!
这个人招认了王子服等四人谋反一事,我已经将他们拿下了。
现在还有一人未曾捕获。
是谁指使你给我的药里下毒?
我招给你听!
好,只要你招出来,我就放了你!
是老天指使我来杀你这逆贼!
手指虽无,还有口可以吞贼,舌可以斩贼!
好,我全部都给你剁了,让你发誓!
我嚼指为誓,就是要杀你这个欺君逆贼!你的十根手指,为什么只剩九根了?
曹操大怒,喝令行刑。可怜吉平身上已经体无完肤,再无容刑之处。董承看了,心如刀割。
那又何妨?给他松绑。能不能给我松了绑?我把同谋全部招认出来。
哈哈,早知如此,何必受这么多苦?你既然要招,我就留你一条小命。
不要割掉我的舌头,我如实招了。
曹操更加恼羞成怒,当即喝令割去吉平之舌。
吉平松了绑后,欠身往朝阙方向拜了一拜,拜毕,撞阶而死!
臣不能为国家除此奸贼,乃天数也!
敢戏弄我!将吉平分尸示众!
吉平为什么能够承受如此残酷的暴刑却绝不屈服呢?他的坚强不屈实质上是社会性疼痛消失的一种体现,与关羽的刮骨疗毒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国的革命史上,也涌现出许许多多个像吉平这样的,面对酷刑绝不屈服的英雄。比如江姐,比如赵一曼。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才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歌可泣的悲壮一幕。
关羽因刮骨疗毒被惊为天人,并被万人景仰。吉平所遭受的痛苦,其实远胜关羽,所表现出来的品格气度,更是无愧于三国第一英雄的称号。
一个人出于对社会评价的顾忌,往往会表现出对痛苦的更大忍耐力。而精神意志力的坚强程度也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于肉体痛苦的忍耐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精神是可以战胜肉体的束缚的。
但由于吉平身份卑微,他的名字几乎已经被历史的烟尘湮没,历史虽然是大人物的玩具,但我们也应该向吉平这样的小人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国舅认得此人否?
这是我的逃奴,原来在此。看我不杀了你!
董承抵死不认。曹操吩咐去董承卧室内搜寻。不多时,就将衣带诏和董承等人签名的白绢搜了出来。
鼠辈安敢如此?来人,把他们全家老小全部拿下!
不可动手!他是来对证的。他全已招供明白,国舅你还不承认吗?
曹操吩咐将秦庆童牵了过来。
这个秦庆童自以为告密有功,但曹操始终没有以功臣对之。
待遇和一个囚犯几乎一样。
秦庆童曹操带一千多人前来探病的目的就在于此,董承满门都被拿下收监。
曹操回到府上,聚集众谋士商议如何处理。曹操先给荀彧看了血诏,荀彧沉默良久,然后问曹操想如何处理。
荀彧是第一个去投奔他的谋士。他追随曹操,是为了帮助他兴复汉室,铲除逆贼。但随着曹操一步步走向成功,曹操却日渐“董卓化”了。
这就是荀彧沉默的缘故。如果曹操真的成了另一个董卓,荀彧不就成了助纣为虐了吗?他绝不愿意自己亲手扶植出另一个董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