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搞奉承拍马对你来说是原则问题,那么,你就必须承受后果,即那些有助于你事业的大多数人会对你视而不见。选择权在你。如果你希望学到这种颇有价值的职场技巧,那么,本书的其他部分将会有更多建议。
清楚了解你自己的需求,就像他们了解自己的需求一样。自恋者始终都知道自己的需求,他们也总在力图弄清获取它的途径。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或者你往后退,只等待别人来给予你应该得到的,那么,你就永远得不到任何东西。
让他们预先支付。绝不要让自恋者赊欠,也不要接受他们的许诺。一旦他们获得自己的所求之物,他们就会继续要求下一个东西,而忘掉了他们对你做出的许诺。有时候,他们做出许诺却并不打算信守,但通常他们只是忘得一干二净。无论是哪种情况,你都应当心里有一本账,以确保你在给他们所求之物前,得到他们悬挂在你面前的东西。对于其他人,这种唯利是图的态度可能有点冒犯失礼。自恋者却会为此而尊重你。他们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物物交换。他们几乎不会感受到自我提防的人们的冒犯。
绝不分享秘密。自恋者们乐于谈论自己。他们的话听起来就像他们很开放,很真诚,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与亲密关系毫不相干。不要拿你的故事与他们相互交换,除非你想在最不合时宜的场合再听到你的故事。自恋者们都是从别人口中套取信息的行家里手,而且为了自己的目的会彻底无情地利用那些信息。
如果你处在提建议的位置,就要问人们会想些什么。自恋者们都不笨,只不过有些事情,譬如别人的感受,是他们几乎不加考虑的。如果他们注意听你的建议,不要告诉他们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相反,要提试探性的问题。自恋者们更有可能按照他们认为是自己想出来的主意行事。
不要为他们打掩护。自恋者们破坏规则,因为他们认为规则对他们不适用。不要让他们蒙骗你去拯救他们。从好处说,那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从坏处说,那是让你为他们背黑锅的差事。
要保持距离。自恋者们有时会以各种惊人的方式自我毁灭。
当他们毁灭时,经常都会拉那些最接近的人垫背。纵然进入核心圈子有诸多好处,但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你的确必须有效地与自恋者们共事,但你不必成为他们的朋友。
生存场景29 与笨蛋和白痴共事
正如我们在本节里看到的,职场上充斥着笨蛋和白痴,他们做出一些愚蠢和欠考虑的事情,那些事情对你、对他们、对企业都很糟糕。环顾一下四周,他们无处不在——在隔壁办公室里,在角落的办公室里,在你开车回家的路上,甚至在你到家时可能就在你家里。
只需想一想,如果你身边的那些人哪怕只有一次用一下自己的脑袋,做一些他们应该做的事情,那么,你的工作将会多么惬意啊!
继续做梦吧。在梦中,你也许会想,等你中了彩票会做什么。
而我们中的其他人要思考一个有关生存的问题:在一个充斥着大量笨蛋和白痴的世界上,他们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麻烦,绝无可能指望他们做该做的事,那么,我们该如何干自己的工作,过自己的日子呢?
在很大程度上,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决定你在工作中的效率如何,你在生活中有多幸福。如果他人的狂躁弄得你发疯的话,那么,从现在起直到你退休的那一天,你都会痛苦。
生存对策29 如何避免他人的狂躁使你发疯
他们不会放过你——你必须自己设法避免。以下是一些经过检验的技巧,它们有助于避免职场上的那些笨蛋和白痴使你发疯。
如果你想保持理智,就有一些要避免的事情:
贴标签。无论你多么精准,把某人视为笨蛋或白痴,都会严重限制你的选择。你做出那种判断之后所做所说的一切,都会使一种困难的情景变得更加严重。
为了保持理智,要把焦点集中在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上,集中在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上。要让你的目标决定你的行动。
生气。笨蛋和白痴肯定值得你生气。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你的工作就会轻松得多,有效益得多。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有万有引力,你就可能飞起来。
生气会侵蚀你的灵魂,它还会毁掉你的事业。生气的人在生理上无法进行思考,因此,他们做的和说的欠考虑的事情,无法收回。
怒火需要不断积聚。不要在内心不断重复不得不生气的各种理由,要想想别的事情。别的任何事情。最好的选择是想想你愿意发生的事——以及如何达到目标。
尝试报复。以牙还牙策略的唯一优点是它极为简单。运用这一策略不必绝顶聪明,事实上,黑猩猩都能完全理解报复的概念。
黑猩猩所忽略了的是这一物理定律:“就每种行为而言,都存在一种同等的反作用。”心理学的序列可以表述为如下的三部分方程式:生气——报复——反击。为了保持理智,要听从乔治·赫伯特的建议:最好的报复就是好好活着。
通过解释他们错在哪里去帮助可怜的笨蛋。这种偷偷摸摸的技巧,其实是人们在进行报复,但自己不承认。有人可能相信,向他人指出他们行为方式上的错误,实际上是在做善事。这种做法一般都被大家称为消极反抗,只有正在这样做的那些人不承认。在天堂里,为那些比你圣洁善良的人们保留着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儿要比他们期望的温暖得多。
如果你真心想帮助你身边的笨蛋和白痴改变自己的行为,你就必须从他们的观点而不是你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
做讽刺性评论。这不过是机智而复杂的消极反抗方式。在你运用这一策略之前,要记住,别人从来就无法看出自己言行中存在可笑矛盾之处,正如你也无法看出自己的可笑矛盾之处一样。
对你来说是讽刺性的评论,别人则会解释成嘲弄挖苦。
为了保持理智,如果你一定要取笑某人,就取笑你自己吧。
上演脱口秀,抱怨你最中意的笨蛋。你也可以给广播电台打打电话,对主持人发发牢骚。如果没有能让你做嘉宾的方便的节目,就在休息室里创造你自己的节目。你的同事可能会同情你的辛勤努力,也许再加上他们的抱怨。不过要记住:你越是重复自己的故事,他们就越好过,而你的感受就越不好。
为了保持理智,要改弦易辙。
不对任何人说任何话,却时刻想着那些笨蛋和白痴。呆坐着生闷气,是人们创造来表明自己与压力有关的身体征兆的方式。
那些烦扰你的人听不进你说的话,但你的专科医生也许会听。与其坐在那里烦恼,不如到公园去散步。锻炼对你有好处。
放弃,因为你实在无能为力。抑郁情绪每十秒钟就会袭击某个人。就在你放弃的那一刻,你可能成为下一个抑郁症患者。
如果本书有一个要点的话,那就是:始终都有某些你能做的事情。你也许无法把笨蛋和白痴变成像你那样有责任心的人,但你能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你必须把焦点更少地集中在他们是什么人之上,而要更多地集中在他们做了什么之上——还要集中在你想让他们以不同方式去做的事情上。你做的每件事都应当以此为旨意。本书有很多策略,能使你得到更多想要的东西,而更少变得狂躁。即使你在职场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你仍然拥有超出你想象的能力。
生存场景30 你的秘密武器
你用来对付笨蛋、白痴、浑蛋、恶霸、懒鬼和掌控狂的秘密武器,就是你自己。你或许无法把他们变成好人,但你能改变应对他们的方式,你的不同应对方式,可以改变他们对待你的方式。
你所能做出的最充分和最有效的改变,在于你自己的内心,在于你如何考虑必须面对的职场中那些麻烦的人和情景。在前一个场景中,我们讨论了你不应该做什么;在这一场景里,我们将讨论你应该做什么。遵循以下两条简单规则,能帮助你保持理智。如果他人无法进入你的内心,他们就无法使你狂躁。
生存对策30 保持理智的两条基本规则
不管你在职场上要忍受的环境怎样狂躁,你都能通过遵循以下两条基本规则而保持你的理智。现在就是开始实践它们的时候:
先分析,再评判。你在职场上的健康和幸福,取决于你与某种自发倾向作斗争的能力,那种倾向就是把复杂的情景简单化,把它们变成善与恶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发生于你试图将人类行为丰富的多样性纳入两个范畴的体系之时,无论你把那两个范畴叫作什么。对与错,红与蓝,城市与乡村,全都具有道德含义,尽管它们描述的对象本身并没有道德含义。这两个范畴孰好孰坏,完全取决于你的立场。
做评判的主要问题在于,与观点的差异相比,道德问题更容易设想,但却更难解决。当然,在职场上,你会遇到真正的道德上的两难处境,但它们非常罕见。几乎每种情景都是某种灰色地带。
生活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酷的选择:我们有可能正确,或者快乐,但不能同时选择两者。当你把行为分为对与错时,你自然就会设想,你的方式是对的,而别人的方式是错的。你绝对无法把这种观点推销给与你观点不一致的人,因为他们也认为他们是对的。大多数人宁可杀死你也不愿承认他们是错的,因此,绝对毫无意义的是设置一种情景,在其中,他们不得不承认道德罪责而自我贬低,从而给予你所需要的东西。
人们为自己正确的观点而激烈竞争,因为两个范畴的体系意味着一种等级,“好”在其中处于上层,“坏”在其中处于下层。当这个等级系统与你办公室的组织结构图不吻合时,竞争甚至会更加激烈。尽管事实如此,但对你来说,你的老板从来就不会错,因为他(她)没有必要错。
实际上,不管这里讨论的话题,职场上的每次互动,也涉及人们在等级序列中的合适位置。大多数冲突在根本上都是一种争夺上层的本能斗争,至少不要垫底。参与其中的人们是否意识到了这种斗争,则无关紧要。事实上,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这种斗争有可能愈加激烈。在人们开始争论此事的原则时,要避开。有人会受伤。
与道德评判有关的第二个问题,也源自于编入我们大脑程序中的主导本能。在荒野中,处于等级顶端的动物,可以攻击等级低于它们的动物,而低级下属却不能反击。我们的本能让我们相信,惩罚那些我们认为做错了事的人,不是因为这样做有效,而是因为这样做感觉起来是对的。任何一个心理学家都会告诉你,惩罚通常只能收到与我们预期相反的结果。它只能使施罚者感到满意,却不能改变受罚者的行为。还有,迄今为止,惩罚对于行为矫正来说是最常用的、却是最没有成效的技巧。
所有这一切归结起来就是:你越是做评判,你从他人那里——以及你自己那里——获得你所需要之物的成效就越低。
我并不是说你绝不应做出评判。没有评判,就没有决定。我想说的是:在做出评判之前,总要先进行分析。就人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问你自己。如果你无法看出隐含在某个情景的相互冲突的看法之中的等级秩序,就一直分析到看出为止。要努力弄明白,双方怎么能获得他们需要的某些东西,却都没有因为承认有错误而降低自身的地位。
先思考,再说话。每个人都相信这条规则,但实际上很少有人遵循。负面判断总是采取脱口而出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在每个听众心里我们就被不可改变地认定为某种类型的人。始终都要记住,说出去的话无法收回,要采取相应行动,即使你必须用强力胶带封住自己的嘴。想象一下,你每次说话时都必须撕掉胶带。如果你很难遵循这一规则,那么,真正的强力胶带或许还不是这样一个坏主意。
务实的行为始终都有目标指引。与朋友在一起时,你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职场上,你的所有行为都应当服务于获得特定的结果。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发生什么事,就闭上你的嘴巴,直到你知道为止。
遵循这两条规则很难,但与一车抗抑郁药物相比,它们确实能更好地使你在职场中保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