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2400000006

第6章 石嘴山——名胜古迹(2)

5.“山石突出如嘴”处

李洪图2002.3.6

石嘴山之市名源于地名,地名又源于山名,山名源于山石之形状。《大明一统志》载:石嘴山“在卫城(今银川市)东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嘴”。明清的宁夏方志亦有如是记载。显然,石嘴山之所以名为石嘴山,是因为“山石突出如嘴”。

在石嘴山工作多年,始终未见过“山石突出如嘴”之状。直至1987年6月随市志办的同志察看古迹时,始寻到“山石突出如嘴”之处。

那地方位于石嘴山当地人俗称石喇叭之处的黄河岸边,亦即石嘴山城区至河滨区的中途,紧靠公路边,面向黄河。若从路上观之,几于平地,但面河的一方,巨石突出,伸向河面,从石之两侧观之,确如张开之大口。“山石突出如嘴”,此之谓也。

当年石嘴山“山石突出如嘴”之处,或许并非此处这一小段,而是沿河很长很长的一段。大约是自然与人事诸多原因,使之逐步缩小,留存下来的仅此而已。然而,有此一处,当可使后来者形象地明白市名的来历。

6.涝坝口石刻塔

李洪图2002.1.23

石嘴山市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两处共七座石刻塔。其中,涝坝口两座,大枣沟五座。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炎炎夏日,一行十余人乘一辆中巴,从大武口沟口的石城子开始,至正谊关口的老关疙瘩,看遍沿山一带古迹,涝坝口石刻塔亦在其中。

石刻塔者,山崖石壁上雕刻的塔也。涝坝口石刻塔在沟口北岸的崖壁上,并排两座,皆为喇嘛式塔,由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呈三角形。两塔造型相同,西边的石刻塔三层须弥座上,为覆斗形塔身,腹中见开方龛,龛高30厘米。宝珠塔顶上置一小三角体塔刹,塔体通高2米、底宽1.2米。东边的石刻塔为五层须弥座,塔体通高1.8米,底宽0.95米。两塔表面均有白灰残痕,说明塔体曾以白灰抹壁。有关人士据塔之造型及西夏盛行佛教并风行喇嘛教诸方面,判断该塔系西夏时期所刻。若干年后,《石嘴山日报》有报道云:有牧羊少年于石刻塔附近捡得铜碗,村民接踵而至争相挖掘,获铜碗、铜盘、铜豆若干。有关部门闻讯后全部追回。《宁夏日报》有报道称:这批铜器,经专家鉴定为西夏祭器,弥足珍贵。这批文物的发现,进一步证实,石刻塔乃西夏时刻制。

天空云卷云舒,山谷中寂静无声。石刻塔既是宗教活动之产物,当年这里必定有相应的宗教活动。然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对于数百年前的情景,今人不可妄断。当我从山上往下走时,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石壁上,两座石刻塔清晰可见。岁月如流,物是人非矣。

7.石嘴山市境的史前遗存

李洁2006.8.25

石嘴山市境发现的史前遗存有四处:暖泉遗址、明水湖遗址、简泉遗址、高仁镇遗址。

暖泉遗址在平罗县崇岗镇暖泉村。其地位于平罗县西南58公里的贺兰山洪积扇上。在这处遗址,发现了石器、陶器等文物,还发现了房址。房址为浅地穴式,略呈方形圆角,边长3米左右,朝东设有门道。房址中心设有煮饭、取暖、照明用的火膛。火膛旁有磨盘、磨棒等加工食物的器具。这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定居,并已出现原始村落。

明水湖遗址在大武口明水湖。其地在平罗县西北9公里处,北临北长城。在这处遗址发现了石叶、石片、石核等,还发现了红陶、灰陶陶片、石珠等。这也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简泉遗址在大武口简泉村。其地在石大公路旁,贺兰山脚下。在这处遗址发现了刮削器、石核等石器。

高仁镇遗址在平罗县高仁镇,其地在黄河以东。在这处遗址发现了细石器、仰韶文化半坡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片,龙山文化陶片等。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在1987年来宁夏进行考古调查时,于6月22日到简泉遗址、高仁镇遗址考察。考察后,他在给市志办的复信中说:“高仁镇遗址范围较大,在流动的沙丘之下,暴露有文化层,是宁夏北部遗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处。”他还说,简泉遗址“文化性质尚难作进一步判断”。“总的来说,宁夏北部的史前遗存,包括细石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细石器的早期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但它的晚期也可能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并存。这些遗存的相互关系尚有待深入工作。”

我市境内的上述史前遗存,说明距今四五千年之前,今石嘴山市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草木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很适合人类生存居住。当然也说明了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不但已有人类活动,而且已有人类定居。今天,如果你站在这些史前遗址上,遥想当年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狩猎、生活的情景,你一定会感到这片土地的久远、厚重,无尽的沧桑之感一定会油然于心头。你也一定会为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自豪。

8.千古兴废昊王渠

李洁2006.9.29

昊王渠又称李王渠,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在位时(公元1032年~1048年)所建。昊王渠遗迹是石嘴山市境内的西夏遗迹之一。20年前,在当时的大武口乡,尚能看到昊王渠的痕迹。不过,那时是在文物工作者的指点下才看出来的。眼下,大约已很难寻觅旧迹了。

昊王渠实际上是在汉代和北魏古渠的基础上开建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在贺兰山东麓建成了一条长达120里的大渠,因其处于贺兰山下的高处,因而名为高渠。汉王朝灭亡后,羌族等游牧部族占据今宁夏,高渠亦随之废弃。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薄骨律镇(其辖地约为今宁夏北部)镇将刁雍主持在搞渠的基础上重开水渠,名为艾山渠。艾山渠使用不久,又淤塞废弃。李元昊在位时,对废弃的艾山渠加以修复并扩大延长,使之成为一条宽20的多丈,长300余里的大渠。这条大渠起于今青铜峡,止于今石嘴山,与今西干渠平行,但在今西干渠之西。汉代的高渠,北魏的艾山渠,并未延伸至今石嘴山市境,唯有李元昊扩建的昊王渠进入了今石嘴山市境,并留有遗迹。

昊王渠使用时间并不太长,随着西夏的灭亡,又再度废弃。直到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00年左右),又大规模疏浚整修。当时主持整修工程的宁夏巡抚都御史王珣有诗曰:“滚滚河流势险哉,平分一派傍山来。经营本为防胡计,屯守兼因裕国哉。”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重修这条大渠,一是为了“防胡”,二是为了“屯守”。也就是说修渠的目的是想把水渠当做阻击游牧民族的防线,同时还想屯田,发展农业。于是,这条渠又名为靖虏渠。渠名也就有了军事意味。然而,这次修整,劳民伤财,徒劳无功。因为“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财耗力困,竟不能成,仍为废渠。”

汉代高渠、北魏艾山渠、西夏昊王渠、明代靖虏渠,几次修复,几度废弃。“修”当然是农田灌溉之需,“废”则是地理条件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其一是该渠位于贺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沙砾部位,渠水渗漏严重。其二是渠道穿越20多条山洪沟,水渠易被山洪冲毁。其三是黄河河床不断下切,地面相对抬升,渠首引水困难。在此情况下,只有降低渠首和上游渠身,但最终为顽石流沙所困而告失败。

昊王渠的兴废展示了宁夏悠久的水利历史,显示了古代宁夏人民兴修水利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这足以令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引以为豪。

9.石嘴山采矿之始

李洁2005.9.30

石嘴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始于何年?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述,见于《石嘴山土神祠记》。

清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通智奉旨修建惠农渠、昌润渠。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惠农、昌润二渠建成,又分别在今平罗县姚伏、宝丰,曾设新渠、宝丰两县,并将原平罗柔远市口移至石嘴山。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通智在石嘴山修建了一座土神祠,并题写了《石嘴山土神祠记》。

《石嘴山土神祠记》全文是:“侍郎臣通智、大理寺卿臣史在甲奉命重兴是役。方大功未举,计用石、铁、煤炭,为数甚多。远用恒艰,爰于石嘴山相度采取。托皇上天福,山川献瑞,应手而得。取石十万余丈、铁五十万余斤、煤炭不下十万车。闸座城堡,不劳而成,且向之荒滩,今成沃壤,耕凿遍野;铁石、煤炭,取之不尽;更出干泥,烧造瓷窑,以资民用,万户欢呼。因上奏九重,钦奉硃批:‘此皆上天仁爱苍生之大德。朕以手加额焉。钦此’。臣等仰体国家崇德报功之典,于山之阳择地建祠。俾山土神祗有所凭依,人民商贾得抒诚敬。于是乎记。”

这篇记述修建石嘴山土神祠之缘起的记文,是颇有史料价值的。从文中可见,通智当年修建惠农、昌润二渠,建筑新渠、宝丰二县,乃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会同史在甲维修唐徕渠时,曾就近取料,在石嘴山采石十万余丈、铁五十万余斤、煤炭不下十万车,用以修建闸座、城堡。据此可知,早在清雍正年间,石嘴山已有冶铁业。另外,记文中说,石嘴山“更出干泥,烧造瓷窑”。可见至迟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石嘴山就已有了烧瓷业,开始生产瓷器。至于采煤业当然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之际。道光九年成书的《平罗纪略》记载平罗物产时说平罗出产煤炭、石炭、干炭、干泥,炼铁、烧瓷,为使“山土神祗有所凭依”,“人们商贾得抒崇敬”,所以才修建土神祠。惠农、昌润二渠建成,新渠、宝丰二县增设,“移市口于石嘴子”,于是石嘴山便有了商业活动。采石、开矿、炼铁、烧窑,于是石嘴山便有了冶炼业、采矿业、烧瓷业。上述各业的出现,再加之石嘴山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交通要道。所有这些便构成石嘴山形成城镇的要素。

10.清代蒙汉贸易的口岸

李洁2005.8.18

石嘴山俗称石嘴子,左依贺兰山,右临黄河,地处险要,为水陆交通要路。清代在这里开设市口,是宁夏与毗邻蒙古族聚居地区贸易的口岸之一。

清代,宁夏与毗邻的蒙古族聚居地区的贸易是有规定地点的。当时规定开设市口的有三个地方,即花马池、横城、石嘴子。这三个市口,每十天交易一次,每月开市三次。开市之日,蒙古人可以到市口交易。除此之外,清廷部郎衙门还发给阿拉善左旗腰牌三十面。每牌限十人以下凭牌出入赤木口、黄峡口、宿嵬口,到宁夏(银川)城,于宁夏居民交易。宁夏居民不经官方许可也不得私入蒙境。

石嘴子市口是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由平罗柔远市口迁址而来。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0年)在平罗城北“柳陌河之边墙西闇门”开设市口,名为柔远市口。其地距平罗城三十里。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通智建成惠农渠和昌润渠,增设新渠县(在今平罗姚福)和宝丰县(在今平罗宝丰)。与此同时,“移市口于石嘴子”。

清代对蒙汉贸易控制甚严。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为了禁止在蒙汉交易时“勒索抽用钱”而立于石嘴子大街上的两块石碑表明了蒙古人出售商品的种类。碑文说:“蒙古一、二月出卖皮张,三、四月卖绒毛,五六月羊,七八月马,九月茶马,毕岁以为常。……”蒙古人用皮、毛、羊、马进行交易,购回布匹、茶叶、日用杂货。

石嘴子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地开设市口后,清代统治者防范甚严。按规定,石嘴子市口每月初一、初十、二十日开市交易。交易之日,平罗营参将、鄂尔多斯梅林、厄鲁特梅林亲临市口,共同监督贸易,维持市场秩序。当时在石嘴山市口建有监夷厅、东监夷厅、西监夷厅,分别为上述汉、蒙官员的办公之地。因为交易时有税,故而市口还没有税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大地震后,昌润渠倒塌,地成泽国,民户星散,新渠、宝丰二县随之裁汰。为了加强石嘴子的防务,又从平罗营拔出都司一员、千总一员、兵丁二百五十名,移驻石嘴子附近的大敌台(在今红果子)。大敌台千总带兵丁五十名驻防石嘴子。后因石嘴子“民蒙交涉事件繁多”,当地“人夫工匠络绎不绝”,统治者担心“不时逃亡奸宄易于混迹”,又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在这里“设立文武,专司稽查弹压”,向石嘴子派驻主簿一员,把总一员,带兵丁五十名,负责管理蒙汉贸易事务,维持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石嘴子市口自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始,至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止,前后历时一百八十五年之久。辛亥革命后,废止了清代的蒙汉贸易规定,但石嘴子仍然是蒙汉贸易的中心。

11.石嘴山市境的贺兰山口

李洁2006.7.28

贺兰山耸立于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南北绵延二百余公里,东西最短处十余公里,最长处五十公里。在古代,它是我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贺兰山有许多沟谷,这些沟谷是东西之间的通道。沟谷的进出口,称为沟口,战时为关隘,平时则为交通要道。

同类推荐
  •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热门推荐
  • 春秋笔

    春秋笔

    小闹能瞧着街上的人们安安静静的走动的日子不长了。他常常能梦见自己的过去,却一点也记不起自己到底在哪里。武德九年正月初十日,下的雪有尺来厚,小闹默默的坐在屋檐下揉着自己肿起来的脸颊。“连要个饭都没人给,活着果然还是没什么意思的吧……”
  • 梦中的浪漫婚礼

    梦中的浪漫婚礼

    处于梦中的主角张无悔行走这边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顺着羊肠小道进入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十三岁时的一场意外让他忘记了之前在这里生活的事情,但命运的安排让他走进了这个小镇外的村庄,遇见了自己决定守护的人,从而开始创业之路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不太监,写作初衷是透过男主角表达作者理想中男人对待感情应有的态度,初步计划不少于50万字。近期外地出差暂时停更
  • 言婚不言爱

    言婚不言爱

    人人都以为白家的人光鲜亮丽,生活在社会的高层。谁知道白家有位二小姐,却是高层社会中的最底层。从小在强势和逆来顺受中长大,以为要熬出头了,爱人却成为了姐姐的未婚夫。而她却被逼着替嫁,嫁给一个她连见都没见过的人。听着心爱的人的冷言,她这才恍悟所谓王子和灰姑娘的爱情,从来都是一个谎言。她一把扯下她珍藏在心尖上的项链,不顾脖子上汩汩流出的鲜血,死心离去。她带着绝望嫁给他,以为从此心无波澜,只需要静静的过活。谁知在一次一次的交集中,心却渐渐沦陷。就在她以为一切水到渠成,将自己身心交付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 独宠小宫女:参见皇上

    独宠小宫女:参见皇上

    一朝被蛇咬,醒来时竟发现自己华华丽丽的穿越了?!沈安颜不得不抱怨:为毛别人穿越是皇后妃子,而我却只是一个洗衣坊的小宫女啊?还好-生了一副好面容被生在帝王家的皇上给看上了都说帝王无情偏偏把柔情都给了她……对付狡诈皇后,腹黑贵妃也是步步惊心呐……
  • 溯世

    溯世

    轮回千转,五行倒移;天下大势,祸乱将起!在这溯世之巅,可否殊途同归?
  • 花落奈何

    花落奈何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处处都是绿色的,那么鲜活,五彩缤纷;哈哈,五颜六色的被子,圆点窗帘,清新素雅,一切都那么美好。坐在床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回想自己29年来的生活,一切都那么那么的那么,我这个无业的游民,不敢面对世界,不敢面对人的奇怪的女人,每天都做着白日梦,明知梦不可能实现却依然做着,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醒来,哪怕是可怕的梦,因为那里我还可以去面对,而现在的我,只想安静的呆着,去旅游,去找寻我自己,可是我一无所有,是,没钱,为什么不去工作?我不想,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想被人宠着爱着,就这样,都怪你,把我宠上了天,现在的我在地狱里,而你在哪里~
  • 花都极品刁民

    花都极品刁民

    离开陈家沟老头子的陈潇,来到了繁华的都市,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是人人喊打的刁民。他是美女校花的未婚夫。他是好好学习的陈潇同学。同时,他也是……
  • 极品辣妈萌宝宝

    极品辣妈萌宝宝

    一夜不慎,最宝贵的第一天,被渣男给出卖,遇到腹黑男神,怀上男神的包子,被满世界追杀,什么?追杀我还说爱我都爱掉了渣?不怕,有天才儿子来接招,演艺界,咱是名人,商业界,我儿子是名人,腹黑男来吧!
  • 遨游星云

    遨游星云

    星云在手,则无敌。傲视人间君临天下,笑傲苍穹枫尊者!
  • 总裁大人,别闹!

    总裁大人,别闹!

    穿越看多了,但你看过反穿越么。天之娇女太平公主遭人暗害,再次睁眼,却发现来到千年后的世界。成为章氏痴傻大小姐。身患小儿痴呆症?放屁!老娘左脑斗后母,右脑夺股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动动脚趾头就去做影后,屁精屁精的。看见帅哥走不动?不好意思,谁能告诉她,这个三天两头爬上她床的总裁是怎么回事?小肚鸡肠心思毒?呵!呵!呵!对于贱人,老娘不仅心思毒,而且手段更狠辣!且看她如何化身成女王,亮瞎众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