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0700000001

第1章 引言(1)

悠久历史·丝路重镇·多元文明·回乡风情

——历史与现实中的宁夏固原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一、历史固原,悠久岁月

在新石器时代,宁夏固原境内就有人类的繁衍和生息,并在这片黄土地上创造了原始文明,陆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州区河川“齐家窑文化”、隆德县凤凰岭“马家窑文化”、海原县“菜园村文化”等远古文化遗存作证历史。固原是宁夏建制最早的区域之一,众多著名历史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令人景仰的足迹。固原因地处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成为历代王朝着意经营的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地区是义渠、乌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延续近千年。公元前324年,秦惠王出兵攻取乌氏之地并置“乌氏县”,成为固原和宁夏历史上最早的县级建制。汉元鼎3年(公元前114)新设安定郡,成为宁夏历史上第一个州郡级政权建制,奠定了固原两千多年来在西北地区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文化地位。固原因其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左控五原,右带兰金,黄流绕北,崆峒南阻”的重要战略地位,逐步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交通枢纽,因为从南下可直抵中原王朝的京畿重地长安、洛阳等古都,北上可经河西走廊通达中亚和欧洲,这也使其成为西北经济、军事重地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固原一地历代历朝的雄关固锁:战国时秦昭王在这里修筑长城,以拒义渠戍;汉代所设萧关,是关中北面门户;唐代又设陇山关,是全国六个上关之一;唐时所建原州七关,也在固原周围;明代沿长城沿线公设九镇,固原是九镇之一,并且是总兵和总制驻地。

与其重要战略地位相符,固原也是历代帝王到宁夏来得最多的地方。据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在北巡途经此地时就停驾固原避暑。两汉时期,固原城是安定郡治所在地。汉武帝在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收复大漠南北之后,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公元前112年至公元前88年间,曾前后六次巡视北部边防来到固原,史载其“行幸安定”。公元32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大军,从都城洛阳出发,经长安,到达“高平第一城”(今固原城)讨伐叛乱。十六国时期的夏国主赫连勃勃曾大破羌族、并高平(固原),后自称“大夏天王”,建都于固原。魏晋南北朝时,北魏的实际掌权者和西魏的创立人宇文泰从都城洛阳进军原州(固原),挥师大破敌军,宇文泰之子宇文邕(后为北周皇帝,为周武帝)小时就同其弟一起被寄养在北周原州(固原)刺史李贤家中,长达六年之久。唐宋时期,北宋名将韩琦、范仲淹和“杨家将”杨文广等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征战的足迹。蒙元时期,成吉思汗曾到六盘山麓避暑,并在泾源县凉殿峡建避暑行宫,最后病逝于此,元世祖忽必烈将皇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改王府于开城,建安西王府。明代,固原成为明王朝的“九边重镇”之一和全国养马中心。

固原在中国革命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一页,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脍炙人口的《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词中的“六盘山”,又称陇山,地处宁夏南部,主峰在宁夏固原境内,海拨近3千米,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六盘山山路曲折险峻、崎岖狭窄,要盘旋多重弯道才能到达峰顶。据说,因至少要盘旋“六重”,才能登上顶峰,故被称作“六盘山”。毛泽东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十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在西吉县将台堡的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为此,六盘山及红军纪念亭成了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不仅如此,六盘山如今也成了久负盛名的观光胜地。其山脉重峦叠障,气势磅礴,山势雄伟,巍峨挺拔,朝雾迷漫,云海苍茫,山清水秀。春来绿树鲜花,天地清澄,鸟语花香;夏时凉爽宜人,风光独特;秋时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时雪尽穷野,银装素裹。其旅游景区还有风光秀美的凉殿峡、二龙河、荷花沟、秋千架、老龙潭、泾河源,以及山根处新修建的一座座充满浓郁回族风情的“农家乐”餐饮民宿农家院等休闲避暑胜地,无不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二、地理固原,丝绸重镇

固原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重镇,在中外文化和中华多民族文化交流中曾有过重要作用。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固原是世界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古代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汇之处和中华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之地。固原雄居六盘山北麓,东与甘肃庆阳接界,南与甘肃平凉毗邻,西与甘肃会宁相接,北和同心县连接,历代都为边陲重镇、交通要道,史称“萧关故地”、“萧关古道”。历史学家考证,萧关古道就是汉唐“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其大致走向为:由长安(今西安市)出发,沿泾河,过固原、海原,在甘肃靖远县北渡黄河,再经景泰直抵武威后,直达新疆。具体看,丝绸之路是一东起长安(或洛阳)、西至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商贸交通线,在我国境内有1700公里以上。我国学术界将这条丝路划为三段:即东段——关陇河西道;中段——西域道;西段——中国境外段。其中东段又分为南、中、北三道,固原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东段北道的交通要道上。在历史演进中,固原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为:唐中叶以前的长安——凉州的北道。其大致走向是:由西安沿泾河向西北行,经陕西咸阳、长武及甘肃平凉等地进入固原境内;过三关口后,再由瓦亭折而向北,经青石嘴至开城抵达固原城;之后沿清水河向北行,再经三营、黑城,沿苋麻河谷至海原郑旗、贾塘,过海原县城、西安州、干盐池,再进入甘肃;然后从甘肃靖远县东北的石门附近渡黄河,经景泰县抵凉州(今甘肃武威)。唐末五代时,因固原被吐蕃占据,中西交通改用他线。到北宋初年,全线复为通途。从长安到固原的道路如前所述,到固原后向北至三营折而向西,经黄铎堡、寺口子,至海原县红羊折而向北,经海原树台、西安州,在西安州分为两路,一路由西安州到兴仁,再到靖远;另一路由西安州到打拉池,入靖远县。元代以后,“丝绸之路”改由六盘山至兰州新线。其基本走向是:由西安到平凉,再到固原瓦亭,在和尚铺西越六盘山、过隆德,再经甘肃的会宁、定西、榆中直抵兰州,然后由兰州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从上述所见,从唐代到元明这一历史时期内固原始终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正因如此,古印度、伊朗、阿拉伯、希腊、罗马等几大文化板块通过“丝绸之路”重镇固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了,中华文明也通过固原影响到西域和国外各国。在这一过程中,开放的“丝绸之路”重镇固原在多元文化的融汇中,既将西域的多种文化输入中原,同时自身也不断吸收了多种不同文化成份,从而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区域。在固原博物馆“丝绸之路在固原”的展室,就集中一批从北朝到隋唐“丝绸之路”最兴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精品实物。固原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中外多民族文化交融存在、交汇发展的独特文化格局,也使固原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域。

三、文化固原,多元文明

固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历史上长期处于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接地带,各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文化痕迹。固原历史上,曾先后有汉、匈奴、戎、鲜卑、月氏、羌、昭武九姓、蒙古、回回等20多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先后建立和形成了多样的政权组织、经济类型、生产方式、文化艺术、民间风俗、宗教信仰,这就使多元文化在此交融荟萃,相容相生。

早在先秦时中原文化就已越过陇山(六盘山)进入固原,与边疆少数民族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因为现存固原市境内的战国秦长城就修筑于秦昭王时期。自汉朝设置安定郡后,固原便成为北控大漠、南扼关中的边陲重镇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多民族在这里融合,多民族文化也在此碰撞交汇。魏晋南北朝时,固原已成为西亚、中亚民族融汇进入中原的历史舞台。随着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大批外国使节、胡客商贩、宗教信徒都往来于这条通道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隋唐时期,固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养马中心和西北牧业管理中心,当时牧业发达、草场丰富、马匹众多。宋夏对峙时期,镇戎军(固原)实际上成了宋代在西北的军事重镇。伴随着战争的进行,汉族、党项和契丹、女真等众多民族都在这里上演了一场文化交流的历史正剧。蒙元时期,大批随成吉思汗远征的西域各少数民族(统称“探马赤军”)来到了固原,使这一区域的文明更加多样。到了明清之际,业已形成的回回民族在固原聚居,使得这一区域又多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同类推荐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热门推荐
  • 冒牌庶女:王妃难伺候

    冒牌庶女:王妃难伺候

    替身成巫女,被追杀,冒牌成庶女,被盲嫁,好容易当个女匪,竟遭人活祭天!还让不让人愉快的穿越了?姐只是想挖挖金矿,逛逛九州,再泡个美男,如此而已。巫族杀手说姐太嚣张。东跃国子民斥姐恁猖狂。鳌国狼兵骂姐是大流氓。姐有异能,就这么嚣张和猖狂外加流氓,你想怎么地?女匪?实话告诉你,甭管女匪还是男匪,逮住王爷就是好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我要灭神

    穿越之我要灭神

    “你若让紫逸受伤,我必让你生不如死”云翼对众神说,于是云翼便踏上了变强之路。
  • 五四班的网虫们(五四班那些事儿)

    五四班的网虫们(五四班那些事儿)

    《五四班的网虫们》讲述:这些日子里,五四班流行打哈欠,那哈欠打得就像青春期脸上的痘痘一样,此起彼伏,绿绿老师通过明察暗访弄明白了,原来都是网游惹的祸!——有泡在网吧里三天不回家的,有因为在开心网里互相偷菜大打出手的,有偷父母的钱买游戏卡的,有迷恋游戏里的小精灵把她粘在脸上的……都迷成这样了,哪有时间睡觉哦,不睡觉上课哪有不打哈欠的。这种现象绿绿老师当然不会等闲视之,怎么“收拾”这些网虫呢?绿绿老师的办法多着呢。
  • 灭天七诀

    灭天七诀

    传说中上古七决可灭天,风、雷、金、木、水、火、土;七决现世,将会一起怎样的风云。
  • 多希望爱情可以很简单

    多希望爱情可以很简单

    即使倾尽所有地努力一生,也依旧无法打动心如铁石的你,这也是爱情。
  • 陋石

    陋石

    烈坤本来是一个青龙观的小弟子,一次意外的相遇,神秘老人托付给他一样东西。从此,他的命运被一点一点改变了。为了完成自己的诺言他要行走险恶的江湖,深陷情感的泥沼。在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究竟是接受自己的心声,勇敢面对自己的宿敌,还是选择逃避,从此归隐山林。铁剑红颜,一切,只在他一念之间。
  • 给你的七封信

    给你的七封信

    这是看过海角七号的七封信儿写的,内容上有部分模仿了海角七号的,不过大部分是在写的自己梦中的情人模样。文风可能稍微有点梦幻。
  • 嘿,暴君国师

    嘿,暴君国师

    “国师大人我想吃你。”某女眨了眨她那灵动的双眼,某男邪魅的笑了一下抱起了某女。从此,某女再也不敢说吃你之类的话了。
  • 异世啸月录

    异世啸月录

    对朋友,他两肋插刀!对爱人,他铁骨柔情!对敌人,他睚眦冷血!有人称他为英雄,有人骂他是魔鬼······无所谓对错,男儿但求心中无愧。历史?历史从来都是强者所谱写!!!
  • 唐门帝姬:扑倒傀儡举高高

    唐门帝姬:扑倒傀儡举高高

    初生的她被圣上亲赐“帝姬”的尊贵身份,对她寄予厚望。长大之后奈何她连修炼的资格都没有,天生没有慧根。帝姬之位摇摇欲坠。老家主溺爱,赠予祖传傀儡,一夜开挂升级!虐后妈,打家姐,她是帝姬她怕谁!女扮男装皇宫一日游惹上一位“美女姐姐”,可疑惑的是为什么和她身边的傀儡长得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