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清晰而明确
一个目标并不只是一个设想,而是一个得以实施的设想。一个目标不只是模糊地“希望我能”,而是明确的“这是我的奋斗方向”。
目标对于成功者,犹如空气对生命,不可缺少。没有目标就没有成功,没有空气就不能生存。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从来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当你研究那些已获得令人瞩目成就的成功人物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各有一套明确的目标,都已订出达到目标的计划,并且花费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安德鲁·卡内基曾编写并出版伟大人物达到永续成功所依循的各项原则。
卡内基原来是一家钢铁厂的工人,但他凭着制造及销售比其他同行更高品质的钢铁的明确目标,而成为全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并且有能力在全美国小城镇中捐盖图书馆。
他的明确目标已不是一个愿望而已,它已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欲望,只有发掘出你内心的强烈欲望才能使你获得成功。
认识愿望和强烈欲望之间的差异是极为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更好的东西——如金钱、名誉、尊重——但是大多数的人仅把这些希望当作一种愿望而已,如果你知道你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如果你对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坚定性已到了执著的程度,而且能以不断的努力和稳健的计划来支持这份执著的话,那你就已经是在发展你的明确目标了。
从明确目标中会发展出自力更生、个人进取心、想象力、热忱、自律和全力以赴,这些都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目标必须清晰而明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拿破仑·希尔经常问很多人:“你的目标是什么?”
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希尔先生,我的目标就是成功。”
希尔问:“什么是成功?”
对方回答:“就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希尔再问:“什么叫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对方回答:“就是——,就是有成就。”
希尔追问:“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成就呢?”
对方可能回答:“就是出人头地。”
希尔先生认为,这样的人不算有目标——退一万步说,只能算是有一个模糊的目标。
还有人问希尔:“希尔先生,我的目标就是要赚大钱,这个目标可够明确了吧?”
希尔反问道:“要赚多少钱?”
他说:“反正就是要赚大钱。”
希尔说:“大钱是多少钱?”
他说:“最少要100万美元。”
……
希尔还发现,有许多人目标设定了之后会经常更改,今天说:“要赚100万。”过一个月,又说:“目标太难了,要赚90万。”工作了两个月,又说:“太累了,干脆赚80万也行。或者是,70万也可以。”
还有的人说,今天要在这个行业成功,但过了几个月就发现他换公司了;明天又说要在那家公司成功,你们当然也知道,他做了一阵子又换公司了。这样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就像一个你面前游移不定的靶一样,是不容易射中它的。
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锁定了一个目标,不但明确、不更改,而且还持续不断地瞄准它前进,如此下去终究会实现目标的。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
目标是成功的导航灯。
没有目标,我们就不会努力,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没有目标,我们几乎同时失去机遇、运气和别人的支持。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就没有什么能帮助你;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岸的码头在哪里,也就不明确什么风对你来讲是顺风。
美国汽车巨头福特曾经特别欣赏一个年轻人的才能,他想帮助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可年轻人的梦想却把福特吓了一大跳: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到1000亿美元——超过福特财产的100倍!
福特问他:你有了那么多钱以后做什么?
年轻人迟疑了一下说:老实说,我只觉得那才能称得上是成功,至于做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福特说:一个人果真拥有那么多钱,将会威胁整个世界,我看你还是先别考虑这件事吧。
之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福特拒绝见这个年轻人,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创办一所大学,他已经有了10万美元,还缺少10万。福特这时才开始帮助他,他们再也没有提起过1000亿美元的事。
经过8年的努力,年轻人成功了,他就是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的创始人本·伊利诺伊。
有些人似乎经常迷失方向。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下子试试这,一下子又试试那,似乎永远没有定向。他们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他们不知所求的是什么。如果你也不知道所追求的是什么,那就永远不会有击中目标的一天。
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不同的目标会有不同的人生。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而且你选择的目标越清晰明确,你离成功就越近。
专一才能进取
目标专一,并非不求上进,而是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不但要有魄力,而且要有定力,摆脱其他事物的诱惑。不为一切名利权位等中途易辙。这种定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挖出井水”的最重要的条件。
努力做事的人,一定有坚强的毅力,他可以将原本制定好的计划和确定好的目标一步步完成,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有很高的理想,也会时常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突发奇想地制定一个计划。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却缺乏足够的兴趣没有按计划去做,计划最终落空,这些人多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毅力,开始头脑发热,慢慢地就冷却淡忘了。所以说,工作时仅仅制定目标是不够的,一般的人都会订立目标,但是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这取决于他是否专一于他所认定的目标。
有这样一则由三幅画图构成的漫画。第一幅是有一个人在挖水井,但没有挖到水;第二幅是这个人开始放弃这口井,而开始重新挖井,而井里仍然没有水;第三幅同样是他又放弃了第二口井,开始挖第三口井,这口井中仍然没有水。
这则漫画告诉人们,在工作中不能三心二意。选择好了挖井的地点,就要一鼓作气挖下去。漫画中的这个人,他如果将这三口井所费的时间和力气全都用于任何一口井中,都会很容易迅速挖出水来。然而他的这种挖法,在任何一处挖井都中途而退,可以推想他是永远也不会挖出井水来的。
对每一位追求成功的人来说,目标专一的力量都是无穷的。英特尔是一家电脑晶片制造商,他们致力于把全部资源都放在制造更好的晶片上,使自己的晶片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达到比电脑处理机速度快4倍以上的能力。他们以一年快过一年的速度设计,不断推出处理速度更快的晶片,保持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英特尔公司专心致力于微处理机的研制工作,而不去关心其他(例如软件或数据机之类)的事情。
目标专一,并非不求上进,而是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不但要有魄力,而且要有定力,摆脱其他事物的诱惑。不为一切名利权位等中途易辙。这种定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挖出井水”的最重要的条件。
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才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已属于不易;更不容易的是能抗拒潮流的冲击。许多人只是为了某件事情时髦或流行,就跟着别人随波逐流。他忘了衡量自己的才干与兴趣,最终找不到自我,所得只是追逐一时的热闹,而失去了真正成功的机会。
梭罗创作《湖滨散记》时,为了寻找感觉,跑到森林中度过两年的隐士生活。自己栽种豆和玉蜀黍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他时间的琐事俗务。一心一意地去体验林间湖上的景色和他心灵所产生的共鸣。他从中发现许多道理,从而完成了《湖滨散记》这本名著。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常被官方、民间以及电视广告商人等等,拉着去参加各种活动。文人难免天真,又不擅应酬,不会推托又心慈面软;加上做事又过于认真,不懂敷衍;于是陷入忙乱的俗事之中,不知如何解脱,终于以自杀了此一生。有报纸说川端临终前,曾为筹借一笔会费而心力交瘁,心情十分低落,这件事可能是促使他厌世自杀的原因之一。这应该不是揣测之词。
诚然,一位作家能获得诺贝尔奖,这口井已经算是挖得够深了。但如果他不被卷入俗事,而仍然能宁静度岁,以他的智慧,也许会有更具哲理的创作留传于世。这口井,本可以挖得更精深一些。
当然,坚持目标专一会让你走向成功,甚至是巅峰。
世界上不少失败者的一生其实并没有犯过大错,但由于本身弱点太多,懦弱而无能,目标是有了,但干什么都半途而废,一有挫折便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意志不坚强,忍耐力难持久,敢作敢为的决断力也没有,使他们陷入失败的境地。假如他们能从中彻底反省,超越自我,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他们的前途必将是一片光明。因此,无论什么时候,要经常提醒自己坚持下去。
要真正实现超前一步,战胜压力,选择合适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又谈何容易!它除了我们要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较强的预见能力、选择恰当的岗位和抓住成功的机遇外,还需要一系列其他条件,例如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给大脑充电,增补新知识,还要消除自身一些不良习惯对于成才的影响等等,这所有的条件,都是我们实现自身理想的重要基础,缺一不可。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平步青云,不断地一步步地向成功的巅峰靠拢,而另一些人却不断受挫,举步维艰。
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创造了一种前途,也就以坚强的决心抵御了失败的侵扰。你有坚不可摧的内心,那些外界的不良因素又怎能伤害到你呢?
制定目标有原则
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做事的方向,目标是工具,它赋予我们把握自己命运的方法,目标是路标,它把我们引向充满机会和希望之途。最为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把机会变成现实。但请记住一点,目标并不是镌刻在石碑上的金科玉律。
如果有人问你“今年一年里及未来五年中有什么明确的目标”时,你会怎么回答?假设你的回答是:我没有想过,我不清楚。那么你未来的发展,就陷入了泥沼,情绪也陷入迷惘。
大多数人对于未来都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很少有人会认真地思索,总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其实这种看似乐观的想法,换一个角度看完全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想要坚定地走在人生旅途上,摒弃那些障碍,你必须有目标。
制定目标,有5个需要遵循的原则:
(1)明确而具体
刘易斯·沃克是美国财政顾问协会前总裁,他曾经接受一位记者的采访,当记者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人无法成功?”沃克回答说:“模糊而抽象的目标。”记者请他做进一步的解释。沃克说:“我在几分钟前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一个模糊且抽象的目标。问题就在‘有一天’不够明确,‘山上的小屋’不够具体,也就是说,你希望那栋小屋是什么样子的,购买它需要多少钱,你心中没有清楚的图像。因为不够明确具体,所以成功的机会也不大。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间小屋,你必须先找出那座山,找出你想要的小屋现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5年后这栋房子值多少钱;接着你必须决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你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
勃生特在《富豪的心理》一书中指出:“我研究过的富豪,每一个都是有确切的目标,都明确具体地为自己写下过要赚的钱的数额,并同时确定了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目标就是目力可达、可识、可辨的标记,因此它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只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才会让人采取明确具体的行动。
明确的目标不仅是结果明确,它还意味着目标制定过程逻辑清晰、思路得当、有策略水平。
具体的目标就是数字化的目标,它反映了目标的科学性和严谨程度,便于在操作中进行均衡权度。目标要像市场上的电子秤,称什么,摆在盘子里清清楚楚,称多少,显示在刻度上,明明白白。
(2)大胆而详细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生动地描述过他要普及汽车大胆而详细的目标,他说:“我要为世界上所有的人制造一种汽车,它售价便宜,只要是有正当工作的人都买得起,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在大地上奔驰的美好时光。当我的心愿完成时,每个人都买得起汽车,每个人也都会有辆车,马匹会从马路上消失,汽车会成为理所当然。除此而外,我们还会以丰厚的薪酬为许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这是一个美丽动人而又富有感召力的情景描述,正是在这样大胆而详细的目标指引下,亨利·福特终于建起了他的汽车王国,并开创了属于他的汽车时代。
大胆而详细的目标,是激励进步的有效方法,所谓大胆,就是要令人振奋,超乎想像;所谓详细,就是要科学合理,清晰可见。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激励与约束互相配合,这样就能使目标明晰而具有驱动力,能集中个人的能量,并激发战斗精神。
只有大胆才能长效久行,
只有详细才能激发活力。
用大胆的目标产生突进力,用详细的目标形成助推力,一个成功者的事业规划必然是大胆与详细的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