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女孩的绘画技艺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出自于她手的人物肖像画,更是形象逼真,呼之欲出。可是她和同学的关系总是磕磕碰碰的,不是嫌这位同学毛病多,就是嫌那位同学不好,总之,处处与他人格格不入。
难道都是同学们处处与自己作对吗?迷惑不解的女孩只得向妈妈请教。
妈妈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说:“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的模样,为我画一幅像吧。”
“这有什么难的?还不是像为别人画像一样?”女孩很不以为然地将双眼轻轻闭上,脑海中顿时清楚地浮现出妈妈的音容笑貌。她提起画笔,不一会儿,把妈妈惟妙惟肖地画了出来。
妈妈看了后微微一笑地说:“你再画一幅自画像吧。”
女孩还从来没有闭上眼睛替自己画过一幅像。她按着妈妈的要求想像一下自己的样子,当她把眼睛闭起来时,思维也顿时停滞凝固了。尽管知道自己穿的是什么衣服,还戴着一副眼镜,然而,奇怪的是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具体的模样。
“天哪!真想不到这个世界上最不了解的人竟然就是自己。”女孩惊叹道。
“给别人画像,即使对方是一个陌生人,如果你能仔细观察,将其最细微的神态特征一一捕捉到,就一定能把他画得活灵活现。然而,画自己就不一样,不论你如何认真,也无法画好。”妈妈接着说,“怎样才能成功地给自己画一幅肖像呢?看来只有借别人的画笔,为自己画一幅像,再把自己当作别人审视和挑剔。”
女孩这才猛然醒悟,妈妈已经解开了自己心中的迷雾。
时下,不少现代人也有女孩这样的同感。其实在生活中,人际烦恼是难免的,要想减轻烦恼,就要学会站在对方角度去看看自己。因为自己脸上的污点,自己毫无知觉,只有借别人的眼光或镜子来看自己,才能将其发现,从中反省,进而完善一个崭新的自我。这样,与人相处时,便可减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