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唐初著名医学家,出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一百零二岁。
对于孙思邈的医术如何高明,在他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回家,路上看到几个人抬着一口棺材从一个村内出来,向野外走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婆婆,哭得死去活来。突然,孙思邈发现,从棺材缝里流出几滴鲜血,便急忙跑上前去说道:“请快停下。里面装的什么人?死了多长时间?”
抬棺材的告诉他说:“棺材里的是后边那个老婆婆的女儿,因为难产,已经死了两三个时辰了。”
孙思邈迅速来到老婆婆跟前,请求说:“老妈妈,能打开棺材让我看看吗?也许我能救活她。”
老婆婆没有同意,并且哭着说:“人死不能复生,既然死了,何能再活?你就让她安息吧,不要再折腾她了!”
孙思邈坚持说:“死了几个时辰,是不会再往外流血的。既然流血,说明还没有真死,还是让我看看吧!”
众人见他说的有道理,也劝老婆婆让他看看,万一有救,不是更好么?老婆婆同意了。
棺材被打开后,孙思邈往里一看,见那妇人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又去摸脉,果然还在微弱地跳动。于是,他便在那妇人身上选了穴位,将一支银针轻轻捻了下去。随着银针的不断捻动,那妇人脸上渐有血色,开始了呼吸,并睁开了眼睛。又过了一会儿,那妇人竟完全醒了过来。只见那妇人一阵痉挛,狂呼一声,竟生下了一个娃娃。众人见一根银针救了两条性命,无不惊得目瞪口呆。“这可真是起死回生的神医啊!”
孙思邈“起死回生”的医术,是他从小刻苦学习、勤奋实践的结果。孙思邈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虽然不富裕,但父亲依然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孙思邈小的时候聪慧过人,心思敏捷。他知道家中的钱来之不易,父亲坚持供他读书,是希望他将来能有出头之日,光耀门户。因此,他读书十分刻苦,一天能诵千余言。他喜欢读诸子百家,尤其喜欢读《庄子》、《老子》,还好读翻译成汉文的少数民族的书和外国的书,到七八岁时,就已“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言谈话语,才华横溢”了。潞州总管独孤信很有学问,经过和孙思邈的交往,曾感慨地对人叹道:“他真称得上是神童啊!”
也许是孙思邈在读书时过度劳累的缘故,他的身体渐渐变得虚弱多病起来。父母不得不带着他到处寻医治病。这期间,他深深体验到患病的痛苦。同时他也看到,一些穷苦的百姓得病后,因无钱买药医治,只好痛苦地死去。他心中感到十分难过。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他那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一个念头:“救活一条性命是何等的重要啊!世间黄金虽贵,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但是人的性命没有了,就是钱再多,也是买不回来的啊!”
他病愈之后,便决心学习医学,他要用高明的医术,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他把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都很支持。特别是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学好医术,四处奔走,到处为他借书。
孙思邈更是发奋苦读。因为许多书是借来的,有的还是花钱租来的,所以他读起来十分仔细,并且从中摘录了大量的资料。有的书他感到非常重要,买又买不到,他便一边读一边抄,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全抄下来。
他不仅注重从书本中学习知识,而且注重临床实践。每当听说某村有了病人,请来医生医治的时候,他都要去看看医生对病人如何诊断,如何下结论,如何用药。当医生看完病走后,他又隔三天两天去病人家中一次,询问治疗效果。当他听说某地有名医时,宁可自己不吃饭也要省下钱来,备上厚礼,去登门求教。为了采到一种中草药,他翻山越岭,挂破了手指,破了皮肉也不觉得疼。为了学好针灸,他常常在自己身上体验,一直找到针人体内的最佳感觉方止。
就这样,他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不仅通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获得了渊博的知识,而且还搜集并细心研究了民间流传的治病偏方。同时,他边读书边实践,为当地百姓治愈了不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于是,在他十六岁那年,便开始了正式行医,而且很快出了名。
不久,他的名声传到了京都大兴(今陕西西安),隋文帝召他人朝,封他为国子博士,专门给朝中官员治病。但他不愿意被束缚在皇宫,愿为广大的穷苦百姓治病,以实现自己的心愿,便借口有病拒绝了。唐朝建立后,太宗召他入朝,封他为谏议大夫,他又拒绝了。他深深懂得,他的医术只有扎根民众,才会不断提高。
孙思邈是为了解除百姓的痛苦才开始学医的。因此,在他成了一代名医之后,仍然把为百姓治病作为宗旨。在行医过程中,他从不把病人拒之门外,并且对没钱的病人可以不收钱,远来的病人可以住他家里,他还煎汤熬药,将病人视为家人。
孙思邈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终于在公元652年,编成了一部书,取名为《千金要方》。又过了三十年,孙思邈又编成了另一部书,取名为《千金翼方》。
孙思邈为我国医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学家,人们尊称他为“药王”,把他经常去采药的五台山,称做“药王山”,并且在山上建立了药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