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6600000006

第6章 逢乱世父母早丧 说佛祖玄奘出家(2)

释迦牟尼出生后,其父净饭王非常喜爱。按照当时印度的风俗,凡生子一定要请相师验相,以便确定孩子以后应该从事的事业及其成就。婆罗门仙人阿私陀是迦毗罗卫一带著名的看相先生,据说是每言必中。净饭王以重礼聘请,替子看相。结果令人非常吃惊,在这个孩子身上共有一百一十二个特异之处,其中三十二处极为清晰,阿私陀称之为“三十二相”。另外八十处虽然细微,仍可辨认,阿私陀称之为“八十种好”。所谓相、好,指的都是身体上不同平常的特征。

释迦牟尼身上所特有的,迥异常人的特征有:脚心平满,行立安稳,脚心肉纹现车轮形状,十指纤长,手足柔软,垂手过膝,全身金色,放光十丈,眉间生有白毫,舌根巨大,能左右舔到面部等。阿私陀仙人据此认为,释迦如果继承王位,必然会成为“转轮圣王”——获得天佑的贤明君主。如果出家修道,精勤不怠,直至悟道成佛,教化人间。他其实不知,这是菩萨转世,怎么会甘心在这里做一个普通的国王呢?

净饭王听了阿私陀仙人的预言之后,非常担心悉达多长大成人后会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所以他对悉达多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和管制。他教给悉达多各种婆罗门知识、礼仪以及“治国”之术;建造几处宫殿供他单独居住,禁止他随便出宫接触平民百姓;在他17岁时,给他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并选送几百名艺女,弦歌笙舞,希望以声色笼络住他的凡心。

有一天,悉达多想出城游玩,向净饭王提出恳请。净饭王以为悉达多出城游玩,是去寻求世俗之乐,不会引发出家之念,便同意了。于是,悉达多命御者套上马车,出城游览。

悉达多先出东城门,遇上了一位龙钟老者,白发蓬乱,牙齿落尽,双目昏暗,两耳聩聋,拄杖而行。悉达多吃了一惊,忙问这是什么人。御者说是老人。悉达多问:“我是否也会成为老人呢?”御者回答:“不但是你,天下的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悉达多立即闷闷不乐,心想,人生过得真是太快了,就像风像水一样,流过之后便再无回期,真是太苦了啊。太子失去了游玩的兴趣,驾车郁郁返回了宫中,去思考人生易老的问题。

又一天,悉达多出南城门,遇上了一个病人,腹部水肿,形销骨立,气喘呻吟躺在道旁。御者告诉悉达多:“这是病人,已经活不了几天了!”悉达多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显然也会这样,有生病的那天。”心中不快,便驾车又回到了宫中。

后来,悉达多出西城门,看到了一个死人,家属在边上号陶悲啼,状极悲惨。一连目睹人老、病、死的磨难,而且谁都免不了这一遭,悉达多开始思索解脱世人痛苦的办法。

又一天,悉达多出北城门,遇上了一位衣服整齐,手持法器的叫比丘的人。比丘自称,自己一生绝情去欲,心地慈悲,潜心修行,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悉达多听后心中豁然开朗:“我也要过这样的生活。”

这是佛教传中有名的“四门游观”的故事。当释迦牟尼四门游观之后,便下定了出家修道拜师寻法的决心。他向净饭王提出请求。净饭王心中十分不舍,千方百计劝阻他,但悉达多矢志不渝。一天深夜,他终于听到了天神的召唤:“菩萨出家时刻已到。”悉达多于是潜出寝宫,唤醒车夫,套上白马,悄悄来到城门脚下。天神早已来此接应,他托起白马,转眼便跃到城外,太子让车夫回宫转告父王,自己独自一人出家修道去了。

释迦牟尼出家后,到了摩揭陀国,先后追随数论派先驱修习禅定。不久,他发现,禅定无法解决他心中的根本问题,即人生生老病死的苦难问题。于是他又漫游到尼禅连河畔著名的伽阁山丛林进行苦修,前后达六年之久。

这六年中,释迦牟尼奉戒可谓严格刻苦。然而得到的却是消瘦羸弱,犹如枯木的身体,佛法真理则一无所获,释迦牟尼认识到修苦行无用,便毅然放弃苦修,来到尼禅连河畔一棵毕钵罗树下,结伽趺坐,入静思维。尔后接受一位农妇乳糜供养,体力恢复,又到尼禅连河中洗去体垢,容光焕发。

传说,释迦牟尼刚落座,天地震动,霞光如幻,搅得魔王波旬心神不宁。波旬知是释迦修道所为,于是大怒。他先遣四个精于惑术的女儿前去引诱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不为所动。魔王见此招失灵,变本加厉,又召来四部十八亿小鬼,变成各种怪物身形,刀枪齐举,寒光凛凛,喷火吐焰,红透中天,但释迦牟尼静思入定,无畏无惧,兀自端坐悟道,任凭小鬼来扰,自己却毫发未损。最后魔王鬼卒不战自溃,纷纷从空中坠落,化作段段焦木。释迦牟尼在降伏魔鬼之后的一天,忽然“心地光明”,觉悟到人生苦、集、灭、道的四重真理,这一年他三十五岁。

上面这些故事,或真或假,有许多宗教的成分,也有历史的成分,这些故事对当时的玄奘来讲,是很有吸引力的,故事中所提到的许多印度的人名地名,玄奘后来游学印度时大都参拜过,这与他从小就受佛教经典的熏陶有直接的关系,也是他后来矢志西行的动力之一。

以上就是玄奘求教景法师的关于佛教起源的神话故事。

在净土寺过了约三年时光,这时的玄奘已经十三岁了。有一天,玄奘听寺里人说朝廷派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来了,说是又要剃度二十七位出家人,在当时,一旦当了僧人,就可以不纳粮纳税,不服徭役。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为免除兵役、苛捐杂税和徭役,遁入佛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何况玄奘此时早已对佛经佛法如痴如醉,那种渴望的心情可想而知。

为了统治阶层的利益,帝王不允许人们随意出家,当时设有僧官,安排多少人出家是有规定的,没有政府的允许,私自出家是犯法的。郑善果到洛阳要度二十七位僧尼,而当时精于佛业的少年行者有数百人,得到录取的可能是很小的。

玄奘当然也去报了名,值差的官吏嫌玄奘的年纪太小,没有录取他。玄奘很不甘心,他每天早早起来,来到郑善果办公的官署门外徘徊张望。没几天,他就引起了郑善果的注意。郑善果虽是当时朝中的一个普通官员,但他很能识人,有人称他为“伯乐”。

郑善果让人把玄奘叫过来,问他说:“你总在这里徘徊,是不是想要出家?”

“我报了名,只因为才疏学浅而未有结果。”

郑善果又问他:“你小小的年纪,出家后你想做些什么呢?”

他从容不迫地说:“我要承继如来佛祖的事业,弘扬佛学大法,普度众生。”

郑善果连连称奇,脱口称赞道:“大气魄,大气魄,小小年纪,抱负不小,今后要好好努力才行。”

回身嘱咐值差的官吏收下这个孩子,并对同僚说道:

“一个人背诵经文至滚瓜烂熟,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关键要看他的风骨。我看这个孩子既聪慧又善良,志向又远大,难得,真是难得。我今天剃度他,他日定能成为佛门中的‘伟器’,只可惜我老了,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郑善果的这番话,很快就传了出去,从这时起,寺里寺外的人们开始对这个小沙弥刮目相看了。

此后不久,玄奘便领到了度牒,而且就在他哥哥所在的净土寺出了家。在戒坛上,剃度师为他剃去头发,并把一件小号的袈裟给他披上,寺中住持(住持就是方丈,为什么称方丈呢,原来在寺院中,一寺的住持可以单独居住,而下面各级僧人都只能聚众而卧,住持所住的屋舍一般建为一丈见方的大小,所以后人常将一寺的住持称为方丈)对他说:

“你今为沙弥,应持十戒,你可知道是哪十戒?”

玄奘对此早已烂熟于胸,于是答道:

“十戒乃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涂饰香鬘,八不观听歌舞,九不眠坐高广大床,十不受金银。此十戒弟子能持。”

住持让他在佛前发愿,将这十戒一一应允。“我为你取个法名,就叫‘玄奘’吧。”玄奘行礼拜谢。从这时起,他便成了玄奘。

受戒仪式结束后,剃度使发给他“戒牒”和“同戒录”,因为年龄不够,他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僧人,必须等到二十岁以后受了具足戒后才可。不过从这时起,玄奘已成了一名佛门弟子,每天和哥哥吃住一寺,早起晚睡,洒扫庭院,诵读经典。

之后不久,景法师开始讲授《涅槃经》,玄奘毕恭毕敬,执卷伏膺,废寝忘食。他还跟着严法师学习《摄大乘论》,他听了一遍差不多就理解了,以后自己再钻研一遍,就完全记住了,升座复述,对于经义分析得仔细、透彻。由此,大家对这个小沙弥都赞叹不已,师友无不对其爱敬之至。以后的几年,玄奘一直都在净土寺修行,研习佛经,并四处听讲。他不仅刻苦用功,还能独立思考,很快成了同辈中的佼佼者。

正当玄奘守着这块净土研习佛法时,世俗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并将年轻的玄奘逼上另一条路,一条九死一生的漫漫征程。

同类推荐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
  •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事件视野下家庭德育的基本走向、加强横向衔接,提升家庭德育功能、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建设、公德教育与家庭责任、家庭劳动教育及改进策略、亲子阅读与儿童德育成长、网络:现代家庭德育的新挑战、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孩子的道德养成、家庭德育认知误区及解决策略。《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3-2014)·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的特点是秉持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突出问题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力求以最新的视角回答家庭德育的挑战。对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价值。
  • 回不去的是曾经

    回不去的是曾经

    本书是青年作家陈伟军的小说新作,以南方一座小城及一个村庄为底片,以苦难、人性和一个迷惘青年的内心挣扎为叙述故事的底色,讲述了随着主人公东南身份的变化,他对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变化及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直面人生苦旅,直剖扭曲的人性,昭示了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丰子恺、李圆净、孙选青、林赞华、朱稣典、刘质平、弘伞法师、广洽法师、芝峰法师、习律诸法师、刘肃平、赵柏癫、李晋章、亦幻法师、崔澍萍、性愿法师、瑞今法师、寂山和尚、蔡元培、开元慈儿院董事会等多人的书信。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弑神:崛起

    弑神:崛起

    废柴蜕变史。见证神与人的战争,神,不一定是人的主宰!
  • 妃诚勿扰:腹黑王妃不要跑

    妃诚勿扰:腹黑王妃不要跑

    她原本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背叛,她穿越到一个未知的世界。傻子?废材?可笑,这些词从来都不属于她,她狂妄之极,别人却无可奈何;她腹黑至极,却偏偏有人宠。她说过:逆我者,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在这乱世之中,谁陪她度过一世安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哥哥你等我

    哥哥你等我

    被自己的哥哥贬下界没关系哥哥我会回来的,到时候我们再相爱
  • 那时青春,我们的爱恋

    那时青春,我们的爱恋

    刚生初中的姜月影第一天上数学课就在课上睡觉,被老师筏去操场跑圈.遇到了递给她矿泉水的穆子华。当她看到他的第一眼开始就对他一见钟情。两天后的电脑课穆子华就做在她的身边.再次的相遇让她心里紧张的连电脑都不会开,穆子华看出了她的紧张好心的帮她让她不要紧张.姜月影对这个男孩产生了好感。她知道穆子华学习好,知道他想考上本市最好的高中。于是开始努力学习,还时不时的像穆子华请教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和穆子华考上一样的高中。虽然不是同一个班但是她还是很高兴,当她想穆子华表白时。穆子华却说他刚分手不想谈恋爱,姜月影说“那我会等你,等你想谈恋爱时我会再次的去追你。。。。。。。
  • 王妃天下

    王妃天下

    她,倾城绝色,却冰冷无心,她只是一个唯他命是从的杀手,只是他手中的一个棋子。她,21世纪新人类,才貌冠绝医学界,坚信死人永远比活人诚实,却迷茫自己脑中的那个迷糊的梦境,痴迷那个熟悉的背影。一朝变更,两人合成一人,她们的人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身世,预言,家仇,国恨,爱恋,情仇,背叛,利用···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她只想做她想做的,只想争她想争的,只想得到她想得到的。至于天下,她亦不在乎,山河拱手,为君一笑。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放手,我给你天下,你给我自由!”坚定如磐石,幽冷如寒冰,她唇边是寂寥的孤寂。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感谢支持乞泪的文文,亲们若有意与小妹交朋友的可加这个QQ-376652396,敲门砖是文中任一主人公的名字。注:此文为上部,下部已发,链接是http://novel.hongxiu.com/a/331212/如果你也喜欢这个故事,请继续支持我哦,收藏推荐啦都可以,感谢支持,谢谢!
  • 凌青云

    凌青云

    第一次写书,写不好请见谅,欢迎大家观看,求推荐票。
  • 穿越之绝色皇后

    穿越之绝色皇后

    万年前因她一句话,他选择为她沉睡万年……万年后,但她再次从天而降,她该如何做?是做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还是做魔王世代的宠后?因她——天地又会发生如何惊天动地的事?究竟是正义战胜邪恶?还是……
  • 我是天帝

    我是天帝

    远古天帝的神秘玉简!近古第一得天才武圣!选中荒漠里的淳朴少年!他,能否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多多像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