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妙太上,太上真妙。
道極不可名,寄之曰真妙。尊極不可名,寄之曰太上。妙極而上,故曰真妙。太上上極而妙,故曰太上真妙。
妙生元,元生神,神生真,真生道,道生德,德生徼,徼生妙,妙生無,無生有,有則有,無則無,有無相生,陰陽相推,太化變易。
妙之降曰元,元之降曰神,神之降曰真,真之降曰道,道之降曰德,德之降曰徼。徼者小道也。眾人自道降為德,德降為徼,徼入於有,一入於有,與道益離。真人自徼返入於妙, 自妙入無,自無出有,欲建立則以無為有,欲寂靜則以有為無。欲有則生,天地不為多,欲無則返,太虛不為少。以有以無,出陽入陰,相生相推,如太化之變易。
妙無體也。有有無無,無無有有,吾居徼妙之常。
真人以妙無為體,以妙有為用。湛然常住,無之體也。應變不窮,有之用也。有有之用生於無無之體,無無之體出為有有之用。以有為徼,以無為妙,故曰吾居徼妙之常。老子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世人體無則不能有,體有則不能無,觀妙則不能徼,觀徼則不能妙,是皆囿於形器,不能出入於有無之間。真人以妙無為體,出而有,雖小道不為,不足入而無,雖體妙不為有餘,蓋以有無徼妙為常。如此則徼即妙,妙即徼,有即無,無即有。故曰: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徼妙之常曰道。道之常曰真。真之常曰神。神之常曰元。元之常曰妙。妙之常曰吾。居無極矣。
元妙之妙,不變不異,故曰常。徼者有也,妙者無也,有亦無,無亦有,乃為徼妙之常。徼妙之常,然後為道。道之常曰真。真之常曰神。神之常曰元。元之常曰妙。妙之常曰吾。所以自居常者,無始無終之謂也。
不可視,不可聽,不可搏,不可有,不可無,不可元,不可神,不可真,不可道,入乎無上,同乎無極,是為真妙矣。
世人以物求道者,欲其可視、可聽、可搏、可有、可無。以理求道者,欲其可元、可神、可真、可道。使道而可以視、聽、有、無求之,則道為物矣。使道而可以元、真、神、道名之,則道為理矣。真人外不役物,內不著理,故非視而見,非聽而聞,非搏而堅,非有而在,非無而居,非元而元,非神而神,非真而真,非道而道,入乎無上,同乎無極,皆不可名,故曰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