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0700000018

第18章

問。何名夜叉。

答。此云勇徤。亦云暴惡。舊云閱叉。新云藥叉。釋云。秦言貴人。亦言輕徤。能飛騰空中。

問乾闥婆。

答。此云香陰。不噉洒肉。唯香資陰。名曰香陰。或云尋香。天樂神也。

問阿修羅。

答。舊云無端正。新云非天。如本章記。

問迦樓羅。

答。此云金翅。翅翮金色。或云妙翅。不唯金色故也。

問緊那羅。

答。此云疑神。釋曰。人非人。似人。而頭有角。人見之言人耶。非人耶。因以名之。亦天伎神。小不及乾闥婆。新云歌神。是諸天絲竹之神也。

問。摩睺羅。

答。此云大腹行。釋曰地龍。肇曰大蠎。

問。何故諸經八部。末云人非人等。

答。天台云。此乃總結八部數爾。

問。前言天者最勝最尊。對誰為最。

答。對餘五趣。

問。何故尊勝。

答。由因勝故。

問。何理知之。

答。普潤云。苟非最勝之因。豈生最勝之處。

問最勝因。

答。謂十善。身語意行。此十善業。

問。如何為勝。

答。由其三業防止過非。有順理義。以茲十善。運出五道名天乘。即為最勝。

問。天有地居空居。天何理爾也。

答。因有散善定善。果有地居空居。

問。何以故。

答。由禪定力不依于地。無定力者。不得空居。定輕安故。

問。泛說欲天散善業招。云何亦有空居天也。

答。若單修習。上品十善。乃生欲界下二地居。此是一向純散善也。若修十善。坐未至定。乃生上四空居天也。此後空居。皆定善招。

問何以故。

答。未至定者。尚自空居。況根本定因。

問。何名未至。

答。其由未入根本定故。名為未至。

問。未至定行相如何。

答。如止觀云。端坐攝身。調和氣息。泯然澄靜。身如雲影。虗豁清靜。而猶見有身心之相。是則名為欲界定也。從此已後。忽然不見。欲界定中。身首衣服床臥等事。猶如虗空。迴向安隱。如是名為未至定相。

問。何須不見欲界定中身首等也。

答。身是事障。事障未來。障去身空。未來得發。故須不見欲定身等。是為欲界六天因果。

問。欲界散善。疑猶未息。

答。無根本定。故曰散善。由空居故。須修未至。

問。何故天有欲無欲。

答。若修根本四禪。離欲麤散。則生色界。故無欲也。

問。何故天有色無色。

答。若厭色籠。修四空定。生四空天。名無色界。故名無色。

問。四王天居處等次。

答。光明疏云。居須彌之半。乃上升之元首也。

問疏所憑。

答。俱舍頌。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首及持鬘。常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

問。東方天王。

答。大論云。提多羅咤。秦言治國。主乾闥婆。及毗舍闍。光明疏云。提頭賴咤。此云持國。又安民。居須彌東。黃金埵。南方。大論云。毗琉璃。秦言增長。主鳩槃茶。及薜茘多。光明疏云。南琉璃埵。王名毗留勒叉。亦翻免離。西方。大論云。毗留波叉。秦言雜語。主諸龍。及富樓多。光明疏云。白銀埵。王名毗留博叉。翻非好報。又惡眼。亦廣目。北方。大論。毗沙門。秦言多聞。主夜叉。及羅剎。光明疏云。北水埵。索隱云。福德之名。聞四方故。亦普聞。

問忉利天。

答。梵音訛略。正言多羅夜登陵舍。此云三十三。君臣合之。有三十三。

問居處。

答。俱舍頌曰。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現。周萬踰繕那。高一半金城。中有殊勝殿。周千踰繕那。

問夜摩天。

答。此云善時分。亦妙善。新云須焰摩。此云時分。時時唱快樂故。或云受五欲境。知時分故。

問兜率陀。

答。此云妙足。新云覩史陀。此云知足。受於五欲。知止足故。佛地論名喜足。最後身菩薩。於中教化多修喜足故。

問化樂天。

答。大論須涅密咜。或尼摩羅。秦言化樂。自化五塵。而自悞樂。楞嚴名樂變化。

問。佗化自在。

答。大論婆舍跋提奪。佗所化而自娛樂。名佗化自在。亦名化應聲。別行疏云。是欲界頂。假佗所化。以成自樂。即魔王也。

問梵天。

答。經音義云。梵云迦夷。此言淨身。淨名疏。此云離欲。或云淨行。法華疏。亦稱高淨。

問。何故初禪有王臣異。已上無也。

答。二禪已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法。

問。何故瓔珞。禪禪皆有梵王。

答。修無量心。報勝為王。無統御也。

問。淨名疏。說梵王是娑婆世界主。又何義也。

答。初禪有覺觀言語。則有主領。故作世主。

問。云何梵王。名中間禪。

答。在初禪二禪。二楹之中。名中間禪。

問少光天。

答。於二禪中。光最少故。

問。無量光。

答。光明轉增。無限量故。

問光音。

答。口絕言音。光當語故。

問少淨天。

答。意地樂受。離喜貪故。少分清淨。名曰少淨。

問無量淨。

答淨勝於前。不可量故。

問遍淨。

答。樂受最勝淨周普故。

問無雲天。

答。下之三禪。皆依雲住。至此四禪。方在空居。此初一天。別得總名。獨名無雲。

問。至此四禪。方名空居。何故前欲。除下二天皆名空居也。

答。前言空居。不履地故。此言空居。雲氣亦無。方曰空居。取意不同。故無違也。

問福生天。

答。具勝福力。方得往生。

問廣果。

答。異生果報。此最勝故。

問無想。

答。心想不行。故名無想。

問無煩。

答。無見思煩惱雜故。

問無熱。

答。意樂調柔。離熱惱故。

問善見。

答。定障漸微。見極明故。

問善現。

答。形色轉勝。善能變現。

問色究竟。

答。色法最極。是究竟處。

問。又何此五名那含。

答。無煩等天。那含所居。呼此五天。名五那含。

問空處天。

答。禪門云。此定最初離三種色。心緣虗空。既與無色相應。名虗空定。

問識處天。

答。捨空緣識。以識為處。正從所緣之處受名。

問。無所有處。

答。禪門名不用處。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內外境界。外境名空。內境名心。捨此二境。因初修時。名不用處。

問。非有想非無想。

答。有解。前觀識處是有想。後不用處是無想。今准除上有無二想。名非有想非無想也。有解。約凡夫說。言非有想。約佛法中。說非無想。合而論之。言非有等。

四相五衰

問。人間四相。天上五衰。

答。俱舍說有大小五衰。小五衰者。一衣服嚴具。出不愛聲。二自身光明。忽然昧劣。三於沐浴時。水滴著身。四本性囂馳。令滯一境。五眼本自寂。今數瞬動。此五衰現。非定命終。遇勝善緣。猶可轉故。大五衰。一身染塵埃。二華冠萎悴。三兩腋汗出。四臭氣入身。五不樂本座。此現當死。

問摩醯首羅。

答。大論云大自在。正名摩訶莫醯伊濕伐羅。八臂三眼。騎白牛。大千界主。

問日天子。

答。梵語蘇利耶。此云日神。日者。說文云實也。太陽之精。

問月天子。

答。梵語蘇摩。此云月神。釋名云月。缺也。謂滿而復缺也。淮南子云。月太陰之精。

問。何故月輪。初後時缺。

答。涅槃云。月性常圓。實無增減。因須彌山。故有盈虧。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虧。施設足云。以月宮殿。行近日輪。光所侵照餘邊影故。自覆月輪。故於爾時。見不圓滿。

因問執金剛神。

答。梵云跋闍羅波膩。此云金剛。手執金剛杵。故以立名。

問因緣。

答。正法念經。昔有國王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故拘留孫探得第一。釋迦第四。乃至樓至第一千籌。第二夫人。生其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次願為金剛神。護千兄教。世傳樓至非也。經唯一人。今狀於伽藍之門。而為二像。應願無方。多亦無舛。出索隱記。

問。龍有幾種。

答。別行疏云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象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龍。守轉輪王大福人藏。

問。此教。說外教說幾。

答。廣雅云。有鱗。曰蛟龍。有翼。曰鷹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問。以何因緣墮龍中。

答。罵意經云。有四因緣。一多施。二嗔恚。三輕偒(以鼓切)。四自貢高。

問。降澍大雨。自何而有。

答。華嚴經云。不從身出。不從心出。無有積集。而非不見。但以龍王心念力故。霈然洪注。

問。夜叉有幾。

答有三。一在地。二空。三天。

問。何緣三類不同。

答。若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

問。天夜叉。居何天。

答。肇曰。居下二天。守天城池。門閣等處。

問。乾闥婆居何。

答。在須彌南。金剛窟住。釋曰。十寶山中。

問。非天上住。何云天樂神也。

答。天欲作樂之時。此神身中有異相出。然後上天。

問。迦樓羅身幾許。

答。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頸有如意珠。

問。何以為食。

答。以龍為食。

問。何知。

答。俱舍頌云。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

問。摩睺羅。何因墮此。

答。毀戒邪諂。多嗔少施。貪嗜酒肉。由戒緩故。墮鬼神中。由多嗔故。蟲入其身。而唼食之。

問。天乘自十善為因。人乘有幾。

答。法雲大師云。若無善因。奚感美報。

問善因。

答。謂五戒也。一不殺戒。常念有情。皆惜身命。恕己愍彼。以慎傷暴。二不盜。不與私取。是為偷盜。義既非宜。故止攘竊。三不邪婬。女有三護。法亦禁約。守禮自防。故止羅欲。四不妄語。覆實言虗。誑佗欺自。端心質直。所說誠實。五不飲酒。惛神亂性。酒毒頗甚。增長愚痴。故令絕飲。

問。原佛五戒。本化人倫。與儒五常。其義同異。

答。不異。謂不殺即仁等。

問。義即相當。有所憑否。

答。梵摩喻經云。為清信士。守仁不殺。知足不盜。貞潔不婬。執信不欺。盡孝不醉。當以意解勿執名別。

問。五戒何義。得人乘名。

答。由茲五戒。超出三途。取運載義。以立乘名。

三教同異

問。釋道儒皆云教。其義同否。

答。景德大師云。三教立名。義意各異。且儒宗教者。元命苞云。教之為言効也。上行之。下効之。此以下所法効名教。道名教者。老子云。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寄教名。而顯無為也。釋名教者。四教義云。說能詮理。轉化物心。故言教也。

問轉化義。

答有三。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

問所詮理。

答。藏通二教。詮真諦理。別圓二教。詮中道理。

問。何故如此。

答。良以如來依理而立言。遂令羣生修之而證理。故佛聖教。是出世法。不可妄同世教之名。

問。所詮中道。為是何法。

答。普潤自說。屬真如門。此乃對事揀理之謂也。若即事說理。理性無體。全依無明。無明無體。全依法性。就此相即之義。則法性為所詮理。由茲教理。是吾宗之紀綱。故寄人乘。辨梗槩也。

同类推荐
  • 灵书肘后钞

    灵书肘后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沙门日用

    沙门日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经验丹方汇编

    经验丹方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乙秘书

    太乙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间乐诱部

    人间乐诱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精英学院

    精英学院

    都市青年沈云进入唐宋精英学院,为人类的未来而战。神圣白龙次魂在身,绝世剑法天下无双,妖族进攻声势浩大,人鱼神殿扑朔迷离,幽灵岛的艰苦试练,觉醒龙变三境界!十三邪魔轮番出场、世界高手各显神通。看沈云力压群雄、斩获神格、救世于水火之中!
  • 幻灵魔仙

    幻灵魔仙

    我绝逼不吹牛!我活着的意义就是泡妹子!而且还是十二星座所有的妹子!么么哒小萝莉追着叫我哥哥!柔美大姐姐争着作我姐姐!顺带还有一个霸道的女总裁老婆!老婆你误会我了,我真没找几个小三,你不知道集齐十二星座萌妹子可以召唤神龙吗?好吧!我跪搓衣板!双子星灵夏宁,双重人格,白童-济世,黑羽-索命!一梦沧海桑田,转眼尸骨成山!一块血玉,引发惊天大密,是不死的传说,还是长生的寻求,是傀儡,是虚幻,看到的,真的是真实的吗?交流群(147670050)
  • 恶魔校草:我的呆萌小丫头

    恶魔校草:我的呆萌小丫头

    因一场误会,分隔多年,误会解除,仍然如同当年青梅竹马。“夏小萌,你吃提拉米苏不?”宫杣珣勺起一勺,放在夏小萌嘴边,夏小萌吃着碗里的蛋糕,转头想借过提拉米苏,不料,嘴唇碰嘴唇。宫杣珣环抱夏小萌,加深了这个吻,而夏小萌,瞪大了眼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乱世权谋

    乱世权谋

    死后投胎,阴差阳错到乱世。乱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苦难;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乐园。生在乱世,无法选择。活在乱世,却可以选择,只有让自己更有智谋,更加强大,才能游刃有余行走四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天兽者

    天兽者

    云翼,一位身上带有不平凡力量的孩子,在以驯兽为主的宗门“麒麟谷”中成长,带着一只师门派发的灵宠玄甲晶龟,开始修仙之路,经历各种磨练和奇遇,最终扬名三界,达到最难的目标。。。。。
  • 赤魂刀皇

    赤魂刀皇

    我命由我不由天。重生为夺回前世所失去的不惜屠满门,杀天下。再度踏上王者巅峰。握至宝,踏虚空,渡神劫!
  • 冷血校草的倔强丫头

    冷血校草的倔强丫头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他是学校的校草,拥有一张令女生都嫉妒的脸,高冷,却唯独对她,倾尽一世的温柔。她,是一个转校生,却长得比校花还好看,因此引来了不少的麻烦......
  • 军旅诡异实录

    军旅诡异实录

    说起光怪陆离之事,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都能翻箱底似的唠上几桩,再遇到嘴皮子溜点的,便能说得惊天动地。可迷信终归是迷信,当今社会,科学解释一切,这都是时势使然。笔者也是长在红旗下,一个正儿八经,崇尚科学的本分人。但中华上下五千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太多。笔者也来讲讲早些年的离奇遭遇:
  • 教养的教养

    教养的教养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比知识重要的教养。这种偏颇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受过教育却没教养”。教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养的教养》共8个章节,分别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人际沟通、心理素质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通过规范自己和指导孩子来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书中的案例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帮助家长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及早认识和发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