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8600000032

第32章

一论先吐血而后见痰者。是阴虚也。宜清火滋阴汤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牡丹皮 赤芍 栀子 黄连 山药 山茱萸(去核) 泽泻 赤茯苓(去皮) 甘草上锉一剂。水煎。入童便同服。

一论先吐痰而后见血者。是积热也。宜清肺汤白茯苓(去皮) 陈皮 当归 生地黄 芍药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山栀紫菀 阿胶(炒) 甘草(减半) 乌梅(一个) 桑白皮(各等分)上锉一剂。枣一枚。水煎服。喘急。加苏子。去天门冬。

一治吐血。一服立止。

归尾 赤芍 生地黄 百合 贝母 栀子(炒) 麦门冬(去心各一钱) 蒲黄(炒黑) 牡丹皮(各七分) 川芎 阿胶(炒) 熟地黄 桃仁(去皮尖各五分)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服。

一论痰中见血。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青皮(五分) 桃仁(去皮尖一钱) 牡丹皮(一钱五分) 黄芩(八分) 桔梗(五分) 贝母(一钱) 栀子(炒黑八分) 甘草(三分)潮热。加柴胡、赤茯苓。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一论每言语过多。即吐血一二口。久有此病。遇劳即作。此劳伤肺气。其血必散。视之果然宜服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加麦门冬、五味子、山药、地黄、茯神、远志立效。

一论吐血。每遇劳则作。咳嗽有痰。吐血。脾胃肾三脉皆洪数。宜补中益气汤。根据本方加贝母、茯苓、石枣、山药、麦门、五味。一男子鳏居数年。素勤苦。劳则吐血发热烦躁。服犀角地黄汤。气高而喘。前病益盛。更遗精白浊。形体倦怠。饮食少思。脉洪大。举按有力。

服十全大补汤。加麦门冬、五味、山药、山茱而愈。

一儒者素勤劳苦。吐血发痉。不知人事。余以为脾胃虚损。用十全大补汤。及加减八味丸。而痉愈。用归脾汤而血止。

一童子年十四。发热吐血。余谓宜补中益气汤。兼滋化源。伊芳信用寒凉降火。愈甚。始谓余曰。童子未室。何肾虚之有。参、 补气。奚为用之。余述丹溪云。肾主闭藏。肝主疏泄。

二脏俱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为君火。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而随。

虽不交会。其精亦暗耗矣。又精血篇云。男子精末满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脏有不满之处。

异日有难状之疾。遂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加麦门冬、五味。治之而愈。后因劳怒忽吐紫血块。先用花蕊石散。又用独参汤渐愈。后劳则咳嗽吐血一二口。脾胃肾三脉皆洪数。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全愈。

补遗

一凡人因酒色过度。或劳役过度。或场屋劳心。内省极深。或心肺脉破。气血妄行。血如泉涌。口鼻俱出。须臾不救。(黄滨江方)侧柏叶(蒸干) 参(去芦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飞罗面二钱。新汲水调和如稀糊服。

一方。用釜底墨研末三钱。米饮汤调下。连进三服。

一方。单用侧柏叶。阴干。水煎服。代茶吃。

一人吐血不止。发热面红。胸膈胀满。手足厥冷。烦躁不宁。用当归身(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官桂(三钱)上锉。水煎服。立效。

衄血

衄血者。鼻中出血也。阳热怫郁。致动胃经。胃火上烈。则血妄行。故衄也。治以凉血行血为主。如左孔流。用线将右手中指根紧扎。右孔流扎左手中指。血自止。如两孔俱流两手俱扎。

生地黄汤 治衄血。

生地黄(三钱) 川芎(一钱) 枯芩(一钱) 桔梗(一钱) 栀子(一钱) 蒲黄(一钱)阿胶(炒一钱) 侧柏(三钱) 牡丹皮(一钱) 茅根(三钱) 甘草(三分) 白芍(一钱)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治衄血秘方。

人乳 童便 好酒上三味。各等分。碗盛。重汤煮热饮之。立止。

一治衄血。勿令患人知。以井花水忽然猛 其面。立止。

一治衄血久不止。素有热而暴作者。诸药不效。用大纸一张。作八折或十折。于水内湿置顶中。以热熨斗熨至一重或二重纸干。立止。

一治鼻衄久不止。用驴粪焙干。为末。血余烧灰等分。每少许吹鼻。立止。

一治鼻衄。用萝卜自然汁和酒饮之则止。盖血随气运转。气逆不顺。所以妄行。萝卜最下气而消导。一服即效。

一治衄血不止。将头顶发分开。将新汲泉井水一匙。滴百会穴上。立止。

一治鼻衄不止。用山栀子、白芷等分。烧存性。为细末。吹入鼻中。其血乃止。又方。

用大蒜去皮捣烂。如左鼻出血。贴左脚心。右鼻出血。贴右脚心。如两鼻出血。两脚心贴之。其血立止。以温水洗脚心。

一治鼻血不止。用绿豆粉、细草为末。凉水调服。立止。

又方。括人中白置新瓦上焙干。以温汤调服。

又方。人中白一钱。头发烧灰一钱。麝香一分。为细末。吹鼻少许。立止。

又方。大蚯蚓十余条。捣烂入井花水和稀。患轻。澄清饮。重则并渣汁调服立愈。久不复作。

一人年近五旬。素禀怯弱。患衄血。长流五昼夜。诸药不止。六脉洪数无力。此去血过多。

虚损之极。以八物汤加龙骨、熟附子等分。又加真茜草五钱。水煎服。连进二剂。其血遂止又根据前方去茜草、龙骨。调理十数剂而痊。

一治鼻中流血。用小儿胎发烧灰吹之。其血立止。

一女子因翻身望后一跌。鼻血长流。止后。一有所感。其血即流。诸医不效。

一方用白面和水。包大附子一个在内。火煨熟。去附子。用面烧存性为末。每二钱。白水调服。永不复发。

八物汤(方见补益)

咳血

一论咳血出于肺。咳嗽痰中带血也。

清咳汤当归 白芍 桃仁(去皮) 贝母(各一钱) 白术(去芦) 牡丹皮 黄芩 栀子(炒各五分) 青皮(去穣) 甘草(三分) 桔梗(五分)上锉一剂。水煎服。潮热。加柴胡赤茯苓。咳血不易治。喉不容物毫发。咳血即渗入喉愈渗愈咳。愈咳愈渗。饮溲溺。百不一死。服寒凉。百不一生。

一论因咳而吐痰。痰中有血者是。宜用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黄(一钱五分) 贝母(一钱二分) 知母(一钱) 白茯苓(八分) 天花粉(一钱五分) 桔梗(一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 甘草(五分)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论咳血方。

天地丸天门冬(一斤) 怀生地黄(酒拌砂锅内蒸至黑半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日进三服。

一论咳血痰盛身热。多是血虚。用青黛、栝蒌仁、诃子、海石、山栀为末。姜汁、蜜为丸。噙化。咳甚。加杏仁。后以八物汤加减调理。痰甚加痰药。

咯血

一论咯血者。出于肾。咯出血屑者是也。亦有痰带血丝出者。宜清咯汤陈皮 半夏(姜汁炒) 白茯苓 知母 贝母(去心) 生地黄(各一钱) 桔梗 栀子(炒各七分) 杏仁(去皮) 阿胶(炒) 甘草 柳桂(各五分) 桑白皮(一钱五分)上锉。生姜煎服。

一方。治同前。

白术(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芍药(一钱) 牡丹皮(一钱五分) 桃仁(研一钱) 山栀(炒黑八分) 桔梗(七分) 贝母(一钱) 黄芩(八分) 青皮(五分)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水煎服。一方。无青皮、黄芩。有知母、麦门冬、黄柏。

一论吐血咯血。大能润肺止咳。宜天门冬丸天门冬(去心一两) 白茯苓(去皮) 阿胶 杏仁(去皮尖) 贝母 甘草(各五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口中噙化下。日夜可服十丸。

呕血

一论先恶心。而后呕出成升成碗者。由怒气逆甚所致。治方用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芍药(三钱) 生地黄(四钱) 炒山栀(三钱)上锉。水煎。临服。入童便一盏。姜汁少许同服。

一论呕血。脉大发热。喉中痛者。此是气虚。用黄 (二钱) 人参(二钱) 黄柏(一钱五分) 生地黄(三钱) 荆芥(一钱) 当归(二钱)上锉一剂。水煎服。

一论怒气逆甚而呕血。宜栝蒌仁(三钱) 当归(二钱) 生地黄(四钱) 桔梗(八分) 通草(一钱五分) 牡丹皮(三钱)上锉一剂。水煎服。

唾血

一论唾血者。出于肾。鲜血随唾而出也。

麦门冬 天门冬 知母 贝母 黄柏 桔梗 熟地黄 玄参 远志(各等分) 干姜(炒减半)上锉。水煎服。

便血

一论下血者。大便出血也。乃脏腑蕴积湿热之毒而成。或因气郁。酒色过度。及多食炙爆热毒之物。或风邪之冒。或七情六淫所伤。使气血逆乱。荣卫失度。皆能令人下血。此方治大便下血。不问粪前粪后。并肠风下血皆治。

解毒四物汤当归(酒洗五分) 川芎(五分) 白芍(炒六分) 生地黄(一钱) 黄连(炒一钱)黄芩(炒八分) 黄柏(炒七分) 栀子(炒黑七分) 地榆(八分) 槐花(炒五分) 阿胶(炒六分) 侧柏叶(六分)上锉一剂。水煎服。腹胀。加陈皮六分。气虚。加人参三分。白术三分。木香三分。肠风下血。加荆芥五分。气下陷。加升麻五分。心血不足。加茯苓六分。虚寒。加炒黑干姜五分。

一方。去阿胶。加苦参七分。

一论大便下血。去多心虚。四肢无力。面色痿黄。宜滋阴脏连丸怀生地黄 怀熟地黄(各用四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二两)川黄连(酒炒) 泽泻(三两) 山药(四两) 槐花(拌蒸) 大黄(酒蒸九次极黑各用三两)上为细末。装入雄猪大肠头内。两头扎住。糯米三升。水浸透米。去水。将药肠藏糯米甑内。蒸一炷香时为度。捣药肠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盐汤下。

一虚人大便下血。用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加炒阿胶、酒炒椿根皮、地榆、槐花。

一下血。服脏连丸等药。其血愈多。形体消瘦。发热少食。里急后重。此脾气下陷。以补中益气汤。加炒黑干姜。立止。

一论肠风下血者。必在粪前。是名近血。色清而鲜。其脉又浮。宜人参败毒散。(方见)根据本方加黄连。

柏叶汤 治肠风下血。

侧柏叶 当归 生地黄 黄连 枳壳(麸炒) 槐花 地榆 荆芥 川芎(各等分)甘草(减半)上锉一剂。乌梅一个。生姜切片。水煎。空心服。

槐角丸 治肠风下血。不问粪前粪后。远年近日。皆效。

槐角子(一两) 枳壳(麸炒) 黄芩(酒炒) 地榆 荆芥 黄连 侧柏叶(酒浸各五钱)黄柏(酒浸) 防风 归尾(酒洗各四钱)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汤送下。忌生冷烧酒蒜毒等物。戒房事。

一论脏毒下血。必在粪后。是名远血。宜八宝汤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连翘 槐花(各一钱五分) 细辛 甘草(各四分)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一论大便下血。大肠痛不可忍。肛门肿起。此下焦热毒盛也。宜加味解毒汤大黄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赤芍 连翘 枳壳(麸炒) 防风 甘草上锉。水煎。空心服。

一治肠胃闭闷。下血。积热脏毒。

同类推荐
  •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孟冬纪

    孟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杌近志

    杌近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雅品

    国雅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科切要

    幼科切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无限梦靥

    末世之无限梦靥

    末日逃生?鬼魂?丧尸?还是这仅仅只是人类心中的恐惧,人类内心的投影?“我不怕死,但是我怕这个世界中剩下我一个人,苦苦挣扎,追寻……”“我可以把后背交给你,但是我的心早已倦了,已经爱不了你了……”……这个世界没有贞子,却有裂口女;没有午夜凶铃,却有鬼铃;没有死神来了,却时时刻刻与死神擦肩而过……时值六月,带着新人新书与大家见见面哦!
  • 魔之左手

    魔之左手

    一个靠着父母遗产出租过活的废柴,和一对会烹饪出各种美食的姐妹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原本应该是小清新言情小说的节奏啊!可是这个废柴具有一个恶魔的左手和穿梭于阴阳界的能力,所以许多麻烦也随之而来……
  •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作者马银春)一书从识人、人脉、应酬、口才、方圆、心态等方面,对如何为人处世做了全面的论述。为了突出《处世的艺术》的实用价值,我们增添了一系列生动的事例对主题加以佐证,使得本书更加具有说服力。总体上来看,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致力于满足读者需要的同时,更贴近生活。
  • 黑龙霸天

    黑龙霸天

    龙么?在这个龙已经灭绝的时代。龙?会怎样?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龙?会怎样?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龙?又会怎样?想知道答案么?跟着龙的身影一起去寻找吧!!!(此书一开始可能会很郁闷,但是请坚持看下去。)
  • 极品叔叔

    极品叔叔

    李家大少爷爱上了一个网络认识的女孩,而女孩不愿意在高考没有完成就见他,所以两人约定了三年之约,他并没有按照三年之约做,他想守着她,以另一种方式。。
  • 匆匆十年青春不悔

    匆匆十年青春不悔

    微风拂过她的脸庞,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 穿越清朝当皇帝

    穿越清朝当皇帝

    这里是哪里?睁着眼睛却不能说话,整个人像被绑着一样竟不能动弹。看着高高的天花板连个灯都没有……等等,我怎么会在这里。
  • 硕果累累

    硕果累累

    本书分为青春、感情、梦想三大篇,其中每篇有十个故事,看起来杂乱无章,其实,每篇都描述着一个正在发生,有可能继续下去的的故事,你会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三十篇中,有的积极向上的,有遗憾而过的,有跌宕起伏的,有寻找自己的,有感动的,有激情的,有自由的,有胡说八道的,有随心而作的。
  • 雪葬之倾城一世

    雪葬之倾城一世

    时隔五年,再遇顾惜城,她还是禁不住潸然泪下,那个男人终将是自己永生永世的痛,为了他,她可以背叛全世界,而他,却连他们的孩子都不放过。可谁又曾知道,一世冷淡的他爱那个女人,甚至胜过爱自己,究竟是什么让他把一句我爱你藏在心里二十年之久,从未说出,又究竟是什么让她独自一人背井离乡,只是为了生下他的孩子。。。
  • 柚子鲤的日常

    柚子鲤的日常

    我之前有过前一段恋情没过几天就分了说实话那几天是挺难受的为了哪个人哭的稀里哗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