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7000000013

第13章 藏象类(7)

详脉色十一。)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数脱血,谓血不留而月事以时下也。冲任为血之海,须为血之余,血不足则冲任之脉不荣于口,而须不生矣。数音朔。)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阴不用者,阳痿不举也。此言士人之阴伤而绝者,须尚不去,何宦官之血不常脱而须独无也。)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士人者,阴气虽伤而宗筋未坏;彼宦官者,去其宗筋,则伤其冲脉矣。血一泻而不能复,皮肤内结而经道不行,故冲脉不荣于口,而须不生也。)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谓身为男子,而终身无须,若天生之宦官然,故曰天宦。)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天之所不足,言先天所禀,有任冲之不足者,故亦不生须也。)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日月有光,见影可识,音声有应,闻响可知。惟圣人者,能明物理之精,故因此可以知彼,因外可以知内也。)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黄赤者为阳,青白黑者为阴也。)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在颊曰髯,在口下及两颐者曰须,在口上曰髭。凡此所言者,即其经行之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十二经之血气多少,各有不同,两经所言之数凡三,皆有互异。意者气血多少四字,极易混乱,此必传录之误也,当以素问血气形志篇者为是。详见经络二十。)

十八、老壮少小脂膏肉瘦之别

(灵枢卫气失常篇)黄帝问于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寒温者,言禀有阴阳也。)伯高对曰;人年五十以上为老,二十以上为壮,十八以上为少,六岁以上为小。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肥者,即下文所谓脂也。)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 肉坚,皮满者,肥。 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肉,肉之聚处也。此言伟壮之人,而有脂膏肉三者之异∶脂者紧而满,故下文曰肉坚身小;膏者泽而大,故下文曰肉淖垂腴;皮肉连实而上下相应者曰肉,故下文曰身体容大。 ,劬允切。)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淖,柔而润也。膏者肉淖,脂者肉坚。若其寒热,则粗理者皆寒,细理者皆热。淖音闹。)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纵,宽纵也。腴,脂肥也。膏者纵腹垂腴,脂者其身收小,是膏肥于脂也。肉为皮肉连实,自与脂膏者有间。纵,去声。腴,音俞。)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于众人者也。(膏者多气,气为阳,故质热而耐寒也。

肉者多血。血养形,故形充而气质平也。脂者血清而气滑少,故不能大。若此三者,虽肥盛皆别于众人,而脂者之气血,似不及乎膏肉也。愚按∶世传肥白之人多气虚,而此云膏者多气,不无相左。若据余闻见之验,则苍瘦之气虚者,固不减于肥白,是以不宜胶柱也。)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众人者,言三者之外,众多之常人也。其皮肉脂膏血气各有品格,故不能相加,亦不能相多,而形体大小皆相称而已。)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三形既定,血气既明,则宜补宜泻,自可勿失常经矣。)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也。(此重言其详也。)

十九、血气阴阳清浊

(灵枢阴阳清浊篇 全)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十二经水义,详经络类三十三。此言经脉经水各有清浊之异,而人之血气如一,其何以分别应之?)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人之血气若果如一,则天下皆同,当无杂乱矣,盖言其必不能同也。恶音乌。)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察之一人亦有乱气,况于天下乎?故推于一人,即可以知天下,然则人己血气本不一,而不一之理则一也。)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人身之气有二∶曰清气,曰浊气。浊气者,谷气也,故曰受谷者浊;清气者,天气也,故曰受气者清。二者总称真气。刺节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五味篇曰∶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是指入者为天气,出者为谷气。)清者注阴,浊者注阳。(喉主天气,故天之清气,自喉而注阴,阴者五脏也。咽主地气,故谷之浊气,自咽而注阳,阳者六腑也。)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浊之清者,自内而出,故上行。清之浊者,自外而入,故下行。一上一下,气必交并,二者相合而一有不正,则乱气出乎其中矣。)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大别,言大概之分别也。上文以天气谷气厘清浊,而此言清中之浊,浊中之清,其所行复有不同也。清者上升故注于肺,浊者下降故走于胃。

然而浊中有清,故胃之清气上出于口,以通呼吸津液;清中有浊,故肺之浊气下注于经,以为血脉营卫。而其积气之所,乃在气海间也。上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手太阳,小肠也,小肠居胃之下,承受胃中水谷,清浊未分,秽污所出,虽诸阳皆浊,而此其浊之浊者也,故曰独受阳之浊。手太阴,肺也,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为清气之所注,虽诸阴皆清,而此其清之清者也,故曰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此即上文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之义。空,孔同。)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足太阴,脾也。胃司受纳水谷,而脾受其气以为运化,所以独受其浊,而为清中之浊也。)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此又以针下之气,言清浊阴阳也。清者气滑,针利于速;浊者气涩,针利于迟。阴者在里,故宜深而留之;阳者在表,故宜浅而疾之。其或清中有浊,浊中有清,乃为清浊相干,当察其孰微孰甚,而酌其数以调之也。)

二十、首面耐寒因于气聚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黄帝问于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 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人之头面身形,本同一气,至于猝暴严寒,则地裂水冰,肢体为之凛栗,而面独不惧,故以为问。)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头面为人之首,凡周身阴阳经络无所不聚,故其血气皆上行于面而走诸窍。空,孔同。)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精阳气者,阳气之精华也,故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旁行之气也。气自两侧上行于耳,气达则窍聪,所以能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宗气,大气也。宗气积于胸中,上通于鼻而行呼吸,所以能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浊气,谷气也。

谷入于胃,气达于唇舌,所以知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凡诸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如脉度篇曰∶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此五脏之气皆上通乎七窍,不独诸阳经络乃得上头也。)而皮又浓,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一身血气既皆聚于头面,故其皮浓肉坚异于他处,而寒气不能胜之也。愚按∶本篇所言首面耐寒之义,原无阴阳之分。考之四十七难曰∶人面独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此说殊有不然。夫头为诸阳之会则是,曰阴不上头则非。盖阴阳升降之道,亦焉有地不交天藏不上头之理?即如本篇有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盖言面为阳聚之处,而非曰无阴也。义见疾病类三。又如阴阳别论曰∶三阳在头,三阴在手。盖一言阳明主表,指人迎也;一言太阴主里,指脉口也。亦非云阴不上头也。又如本输篇所列颈项诸经行次,止言六阳而不言阴者,盖单言诸阳之次序,如伤寒止言足经而手在其中之意,亦非无阴之谓也。难经之意,本据此数者,而实未究其详。观太阴阳明论曰∶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及本篇所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岂阴经独不上头耶?第近代所传经穴诸图,亦但云阳穴上头,而阴穴止于胸腋者,盖阳穴之见于肌表者若此,而阴脉之内行者不能悉也。矧阴阳表里,俱有所会,故但取阳穴则可为阴经之帅,而阴亦在其中矣。及详考经脉等论,则手足六阴无不上头者,今列诸脉于下,以便明者考校。手少阴上挟咽,走喉咙,系舌本,出于面,系目系,合目内 。手厥阴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手足少阴太阴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手太阴循喉咙。足少阴循喉咙,系舌本,其筋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足太阴合于阳明上行结于咽,连舌本;支者结舌本,贯舌中,散舌下。足厥阴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络于舌本,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二十一、坚弱勇怯受病忍痛不同

同类推荐
  • Hell Fer Sartain

    Hell Fer Sart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渊神咒经

    太上洞渊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掌界之火

    掌界之火

    在这里,有着无限可能。想成为啥,想拥有啥,只靠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永远也不要放弃。
  • 这个修真者来自地球

    这个修真者来自地球

    地球的末法时代,科技是主流,而在地球上苦苦挣扎的低价修真者刘霄,因为一场机缘逃出了地球,来到了一颗修炼魔法的星球……在没有电脑,手机等的异世界,刘霄这个宅男修真者忍无可忍之下,“发明”出各种被外星人称着为神迹的东西,跑的比马快的“火车”,能在夜里发光的“灯泡”…………
  • 血之相遇,泪之羁绊

    血之相遇,泪之羁绊

    他与她的命运,从此他们不再以人类的身份去生活,女孩心怀憎恨,男孩苦苦等待,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因血相聚,因泪相伴。(该小说融合了血族、法师、校园、神魔等元素。)
  • 年少轻狂之战联亲友传

    年少轻狂之战联亲友传

    在不知不觉中,你悄悄来到我身旁。你是我最亲爱的。。兄弟姐妹。。可是,好不容易团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黑夜?。。无人知晓。我看到,你流泪了,后来,你便离开了我。。还有你,为什么你也要抛下我?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战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可是,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你还是走了。。为什么,为什么都走了?我蹲在墙角哭泣。黑暗,我拼了!。。我们在天堂重新聚会。。——巧克棒《战联亲友传》题记
  • 剑偏锋

    剑偏锋

    剑走偏锋,锋更锋;人走寒冬,冬更冬。心走偏锋,锋若锋;情走寒冬,冬若冬。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狼血之警

    狼血之警

    …一个一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的暗黑组织,到底在构思着怎样一个计划,他们打破了生物学的常规,口口声声说要进化人类。但是,主角的遭遇告诉我们,一场惊天阴谋正在席卷而来,到底光明究竟能否射杀黑暗!人类,是进化?还是退化?……铺面而来的死亡气息让这场战斗一触即发!!!
  • 爱你,可念不可说

    爱你,可念不可说

    他是A市叱咤风云的人物,无所不能,却唯独无法找到那个已死之人的影子。我是在死亡和痛苦夹缝中挣扎的女人,一无所有,却设计接近他,让他爱上了我。起初,他说:既让人恶心,又贪恋钱财。我很想看到你死得难看的模样。后来,他说:你真是个可恨又让人心疼的女人,但,却别妄想替代她。到最后那一天,他说地哽咽:沐荿,我骂过你,伤过你,爱过你,恨过你,也想过你,却唯独没有想过忘记你……都说,我只是流连意大利建筑边的风景,可我只是钟情于那日余晖下,烂漫绽放的玛格丽特,无法自拔。
  • 都市妖行

    都市妖行

    一个都市的普通上班族,身体里居然寄宿着死神的化身。而这一切,在他二十岁生日之前都浑然不觉。直到一步一步揭开真相,他发现童话从未如此残酷。他卧底全球最大的暗杀组织、以特工的身份藏身校园、为了破案结交黑社会的大佬!就在他破获了一个又一个的妖异奇案之后,他发现真正的妖不在于世间,而在于人心。杀手、校花、道士、警察、古惑仔……盖棺定论。本书集合都市、玄幻、犯罪、悬疑多种元素,有笑点,有泪点,有萌点,邀你一起都市捉“妖”!
  • 明月秋歌

    明月秋歌

    一位才华横溢的帝王,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