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守候你的成长
●赵青新
那年我11岁,凡事都爱跟父母对着干。尤其是父亲。我最烦他板着脸训我的模样。他让我朝东,我就偏要向西。
已经记不清为什么和父亲吵架了,只记得父亲气白了脸,顺手拿起一根棍子朝我打来,下手很重。我身上火辣辣的,心头也火辣辣的,一气之下便夺门而出,跑到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躲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隐隐约约听见父亲在喊我的名字。我摸着手臂上的淤血,一声不吭。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要回家,再也不要看见父亲。父亲的声音渐渐远去,他到别处寻我了。我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夜越来越深,树影摇晃,风声呼啸,似乎有可怕的东西在黑暗中窥视我。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挣扎了好一会儿,终于决定回家。
走进巷口,远远的,我就看见家里的灯亮着。已经半夜了,这盏孤灯在一片漆黑中显得分外明亮。我迟疑地推开半掩的家门,抬头一看,天哪,父亲就坐在门口的一张椅子上,正直勾勾地盯着我呢!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父亲站起身,走近我。他的神色憔悴,眼里满是血丝。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感觉神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琴弦,随时都会断裂。我等待着即将来临的一顿痛打。可是,过了好一会儿,父亲才举起手。他要打我了吗?我本能地缩紧了身子。父亲的手颤抖着,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他就那么一言不发地抚摸着我,然后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我慢慢回过神来,突然觉得很惭愧。
如今,我已经成家立业。我的儿子一转眼也到了11岁。不久前,他做错了事被我批评了几句,非但不认错还跟我顶撞。我一下子火了,打了他一巴掌。就在妻子拉扯我的当口,儿子跑出了家门。妻子责怪我太粗鲁了,赶忙按照通讯录给儿子的同学打电话找人。我虽然在口头上极力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威严,要妻子不要找那个臭小子,可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儿子不会出事吧?千万不要出事啊!
天黑了,还下起了雨。我再也坐不住了,拿了一把雨伞就出门寻找。去了几个儿子平时常去的地方,都没找到,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到处转,不时喊着儿子的名字。我的心情越来越焦虑,并且懊悔我打了他。儿子要是出了事,我一辈子不能原谅自己。不知道过了多久,妻子打我的手机,说儿子回家了,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已经让他去洗澡睡觉了,让我也赶紧回家。
回去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多年以前,父亲也曾这样四处喊着我的名字,还有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憔悴的神情——原来,父亲曾也这样默默守候着我的成长,让我得以安然度过青春的叛逆期。
读写应用 父爱虽是严厉的,但绝对是真挚的,不会有“盗版”现象。天底下每一位父亲都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他们也许不懂得用好的言辞来表达他们深沉的爱,却一定会心甘情愿地为孩子付出,会一直守候着孩子的成长。文中的“我”做了父亲后对当初父亲对自己的“爱”才有了更深的理解。本文以叙为主,融情感于叙事之中。文章条理清晰,语言质朴畅达。
读写应用 年轻的朋友,你知道谁在守候你的成长吗?请好好收藏与珍爱这份情感吧!
话题拓展 守候着孩子的成长、青春的叛逆期、教育方式方法
不结籽的葵花
●李传环
20世纪70年代,农场政委从北京开会回来,召集全团职工大会,郑重其事地举着一包葵花籽说:“这是中央领导在中南海种的葵花,领导关心边疆人民,特送给我们团一包宝籽,我们要种好管好,让宝籽在边疆生根发芽。”
于是选择一块沃土,施足底肥,机关干部去翻地,播下宝籽后,挑选一位苦大仇深,责任心强的老农工去管理,葵花地四周围上了铁丝网,成了一块禁地。老农工不敢怠慢,勤施肥浇水,葵花因水肥过剩而疯长,秋后一株株像一棵棵小树似的,枝丫繁茂,长出无数葵花盘子,因盘过多过小,全是空壳瘪籽,颗粒无收。
种子是好种子,土过肥水过足而颗粒无收。我们育人也是这样,一个小孩先天智商高,但成长环境过于优越,过分被大人溺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经过艰苦磨练,长大了也会成为无用的瘪籽。
读写应用 挫折和磨难是上苍打着另一种包装送给人类的礼物。花朵穿越风雨成为果实,生命经历坎坷升华为永恒。美丽的彩虹,绝不会在天高气爽、风和日丽的晴空出现。彩虹,是经过一场与雷电的厮杀和暴风雨的激战之后,才腾空而起的。不结籽的葵花再次启示和提醒我们:在育人上切忌溺爱,绝不能让优越的环境条件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我们应让孩子经受磨难,遭遇挫折,因为这是他们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话题拓展 成长、教育、磨难、环境……
在赞扬中成长
●江一顺
每个人对赞扬都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渴望赞扬乃人性使然。黑格尔在他的《生活的哲学》里讲述了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绞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黄色的头发是多么的漂亮迷人!”那个行将永别世间的青年闻听此言,朝老太太所站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
生活离不开赞扬,赞扬伴我们成长。忧郁的人有了赞扬,眼里的天空会突然蔚蓝起来,继而发现周围的一切并非都是想象中的不尽如人意,有些事物甚至是那么美好,枯燥的生活一天天滋润;自卑的人有了赞扬,信心和勇气陡增,困难和挫折变得渺小起来,胆怯抛到了脑后,更拥有一份自信。有人总结:赞扬,是人生前行路上的“助推器”,一次不经意的赞扬,有时能改变人的一生。
要赢得赞扬,首先要学会赞扬。当别人取得成绩、赢来收获时,哪怕是一点点,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当朋友和家人因为缺陷或受失败的困扰,准备自暴自弃、消沉退却时,要即刻送上一份真诚的赞扬,帮助他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须知,赞扬别人,凝固了相互间的感情,找到了正确看人的定位点。更重要的是,从别人的闪光处,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增强了学习他人、完善自己的紧迫感。
生活中有这么一些人:有的因为长期被赞扬声包围,飘飘然起来,只听得溢美之词,听不得半句逆耳之言,渐渐失去了自我;有的为了得到赞扬,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而他受赞扬的背后,是一片埋怨甚至不齿的骂声;有的为了私利,曲意逢迎媚悦上级,用廉价的好话糊弄下级,恣意玷污赞扬。须知,赞扬是肯定更是鞭策;赢得赞扬靠踏踏实实的劳动,需要实实在在的成绩;赞扬,拒绝虚伪庸俗。透过赞扬,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官德;善待赞扬者,赞扬助其进步,玩弄赞扬者,迟早要受到生活的惩罚。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应该受到赞扬而未被赞扬,甚至还被误解。尤其在是非曲直模糊或者颠倒的地方,这种现象更突出。比如:救人者被误认为肇事者,清廉反被认为死板或没有魄力,做好事反而受嘲弄,等等。这个时候,不妨自己赞扬自己,自己给自己喝彩,用自己的掌声为心灵留住一片洁净的绿地,在人生中书写无悔的诗章。
让我们都在赞扬中成长!
读写应用 文章从为什么在赞扬中成长、怎样做才能在赞扬中成长及注意赞扬别误解的角度阐述了人应在赞扬中成长的道理。分析透彻、论证有力。细细想来,人的成长确实需要赞扬声!
话题拓展 人生前行路上的“助推器”、在赞扬中成长、用好赞扬
跌倒之后的风景
●孙道荣
工作上的挫败,弄得他最近一直很忧郁。我们几个朋友去看望他。苦劝,没有效果。她说,我试试——她是幼儿园老师。
她问他,孩子跌倒了一般会怎么样?他想都没想,哭呗。
没错,孩子跌倒了,往往会哭。她看看他,又扫视一眼我们大家,继续说:“我在幼儿园工作了二十多年,带过成百上千个孩子。每天,我都会看到这个孩子,或者那个孩子,一次又一次跌倒。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跌倒之后的表现很独特,很有意思。”
“我们一直以为,孩子在跌倒之后,都会立即爬起来。这其实是一个成人化的误解。很多孩子,在跌倒之后,偏偏不立即爬起来。有一次,我领着孩子们在户外游戏,一个男孩被什么东西绊倒了,只见他四肢着地,很狼狈地匍匐在草地上。奇怪的是,很长一会儿他没有爬起来。我担心他受伤,赶紧走过去,男孩毫发未损。我问他,为什么不起来呢?他很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再找找,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我看见,他的左手上,拿着几片落叶,右手握着一小截树枝在草丛里倒腾着什么。原来他是在自己跌倒的地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看看有没有意外的收获呢。”
我们面面相觑,其中几个做了父母的,更是一脸惭愧。说实话,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是经常跌倒的,而我们除了将孩子拉起来安抚一番之外,从来没有留意过孩子跌倒之后的表现。
她环顾我们,继续说:“还有很多孩子,在跌倒之后,索性躺在地上,不起来了。千万别以为,这是孩子们在耍赖。有一次,两个孩子在玩耍,一不小心,互相绊倒了。我以为两个孩子要互相指责,甚至哭闹起来。没想到,两个人既没有哭闹,也没有爬起来,而是安静地仰面躺在地上。我好奇地走过去。两个孩子争抢着对我说,老师,我们幼儿园的屋顶真好看啊。我抬头看看屋顶,那是一块我几乎从没有注意过的地方。后来,我也干脆躺下来,和两个孩子一起躺着看我们的活动室屋顶,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我第一次躺着看它,挂着彩条的屋顶,如此美妙,如此迷人。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孩子经常会跌倒后,反而躺着一动不动了,他们躺在那儿,以全新的视角,看到了天空、高楼顶端、飞翔的鸟、变幻着的云彩……跌倒之后,他们看到了风景。”
她转向他,他已经听得入迷了。她问他,孩子跌倒之后,一定会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他想了想,说:“爬起来。”然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她将手伸向他,接着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孩子在跌倒之后,对伸向他的手,或者张开的怀抱,从不拒绝。因为他知道,那是帮助他的。
他犹豫了一下,握住了她的手……
读写应用 孩子们跌倒了,往往会哭,这一点人们都熟悉;但跌倒之后的孩子们也会有所收获,比如看风景,人们对此往往就忽视了。从这一现象引申开来,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的海洋中,遭遇挫折或跌倒时我们该怎么办?仅仅埋怨运气不佳或消极哭泣吗?当然不是,应及时调整好心态,积极收获“跌倒之后的风景”才是上策。
话题拓展 跌倒很正常、及时调整好心态、收获跌倒之后的“风景”
成长的代价
●钱永广
儿子的中考成绩出来了,比本市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低了两分。儿子很沮丧,长时间陷在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数学比预计的少考了二十多分。这二十多分,全是因为他笔算错误导致的。平时,他喜欢用随身携带的计算器。所以,一贯轻视计算能力的他,这次中考吃了大苦头。而在这之前,他每次做作业时,我就反复提醒他,不要使用计算器,可他就是置之不理。结果,因为笔算失误太多,导致与重点中学无缘,他这才觉出我之前说的话的价值。
有了这次重大的失败,现在他懂事了许多。暑假里,我帮他买回来一堆补习资料。不用我说,哪怕是计算器放在他旁边,他也不再使用计算器去做数学题了。儿子这次上重点高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得到了人生成长中最为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在人的一生中,对别人的劝诫置之不理,总是坚持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那种最坏的结局已在前面等着你。
儿子这次付出的代价,在我们成人身上有时也同样难以避免。我每次骑电动车下班回家,因为不信会有人偷,总是懒得把车子锁进车库,就停放在楼门口。妻子几次提醒我说这样不安全,可我想,哪有如此胆大包天的窃贼?直到有一天,发现电动车真被偷了,我才感到懊悔万分。付出代价后的我,现在比以前乖多了,不用妻子说,每次下班回家首先把车子锁进车库。
人生中这样的代价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的理想、事业、爱情等等。起初,我们往往总会轻视其中的一个环节,直到我们“吃一堑”后,才能“长一智”。事实上,谁也不可能不犯错误。我们成长中的经验,往往都是在经历了一个个痛苦而无奈的过程之后获得的。因为只有在付出代价后,我们才会感到刻骨铭心,才会相信别人的劝诫竟是如此珍贵的金玉良言。
读写应用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挫折或付出代价,若能及时吸取教训、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也算明智之举。当然对别人必要的提醒或有益的劝诫及早引起重视就好了。
话题拓展 吃一堑,长一智、成长的代价、采纳别人的劝诫
成长需要不断自我锻炼
●葛亮
“妈妈,一只大猫过来了。”躲过一劫的小老鼠逃回了墙洞。在它气喘吁吁的时候,还听到其他的猫在喊,“傻瓜,别去捉老鼠了,来吃鱼吧。”
“宝贝好险呀!”老鼠妈妈紧张地将小老鼠拎到了自己的身边。“你说这大猫也奇怪了,其他的猫都在桌子上吃鱼,吃得津津有味,它为什么偏偏要来捉我们呢?”
“妈妈,是不是我们的肉比鱼肉好吃呀?”小老鼠有些好奇。
“不是,从我第一次见这只猫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它平时就是喜欢独来独往,自己找食吃。”老鼠妈妈说完,不禁打了一个寒战,“那一次差点把我捉到了,幸亏我跑得快。”
“我第一次看见它的时候,它和它的兄弟姐妹都刚开始自由活动,它算是比较瘦小的,有时候它的哥哥还会欺负它。受欺负了,它就默默地走开,自己去跑着玩。”
“后来,它的哥哥姐姐每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着主人给它们送来好吃的。只有这只大猫和我们是敌人,我的不少亲戚都被它吃掉了。”老鼠妈妈叹了一口气,“不过,它的哥哥姐姐现在都不敢欺负它了,因为它变得强壮了,也跑得更快了。”
听着妈妈的诉说,小老鼠又偷偷地朝洞口走了走,想再看看大猫的样子。
“孩子快回来,一定要小心呀。”老鼠妈妈对小老鼠的行动既担心又开心。担心的是,那只强壮的大猫会对小老鼠不利,开心的则是小老鼠的勇气。
“孩子,等你长大的时候,一定要向这个大猫学习,学习如何生活,学习自力更生,这样你才能在长大的路上走得更好更快。”
“妈妈,妈妈!”在大猫扑过来的一瞬间,小老鼠窜得很快。虽然躲过了一劫,小老鼠还是心有余悸,大声地叫着妈妈。
没抓住小老鼠,大猫在洞口又徘徊了几趟,索性趴在洞口一动不动地盯着里边。“妈妈给你说的话都记住了吗?以后你要练得比猫跑得还要快。”
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着,吃鱼的大猫越来越肥,想逮老鼠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只有那只大猫对老鼠的威胁越来越大。
“妈妈,妈妈,我看到那些大肥猫被主人抛弃了,正在路边无精打采地趴着呢。”一天,小老鼠将自己看到的这个新闻赶紧告诉妈妈。
“那只猫呢?”
“听那几只肥猫说,主人看它壮实,把它放生了,让它闯出一片更大的天地,希望它能成为一只猫王。”
读写应用 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品尝酸甜苦辣的滋味也很正常,关键是历经成长过程,在其过程中个人不断地自我锻炼。易卜生曾讲: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那就别太介意昨天的泪水犹在眼角,一切都是成长的需要与必然。
话题拓展 成长历程、成长与磨练、成长需要自我锻炼
知耻而后勇
●崔鹤同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有一个美丽的港口叫耶夫勒,一个名叫斯维德伯格的男孩就出生在这里。
在城里,有一个普通的小造纸厂。这是小男孩家的祖传产业,父亲任厂的经理。少年的斯维德伯格就在位于造纸厂附近的一所学校里读书。校长是他的亲戚,与他家的关系一直很好。
斯维德伯格的几个哥哥都曾在这所学校里读书,他们十分贪玩,学习不用功,又仗着老校长是自己家里的亲戚,把劝告、批评统统当做耳旁风,结果学习成绩一直很差。
斯维德伯格是家里最小的男孩,长相英俊,天资聪颖,十分可爱。他上学后,学习很认真,成绩也可以,所以校长很喜欢他,盼望他能为家庭挽回一些面子。
然而,事与愿违。第一学期考试结束时,他的各门功课几乎勉强及格,成绩甚至比他的几个哥哥还差。
校长知道他的成绩非常糟糕后,感到很气愤,决定要好好批评他一顿,给他猛击一掌,激励他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天课间休息时,老校长见到斯维德伯格后,他当着众多同学的面,严厉训斥了他一顿。校长用手指着他父亲的造纸厂,毫不留情地对他大声喊:“你看这厂,二十年后,它会在你手里倒闭。”
生来就一股倔脾气的斯维德伯格听到老校长的训斥后,低着头,红着脸一言不发,气愤极了。
当晚,他放学回家后,就向父母央求转学,说再也不想见到老校长了。他决心发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洗刷自己的耻辱。第二天,他在父亲的陪伴下,悄悄地转到斯德哥尔摩上学。
知耻而后勇。很快,斯维德伯格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此后,他一直保持着严谨的学习态度,在中学和高中的学习过程中,他的成绩一直出类拔萃,并且毫不费力地考取了名牌大学。
后来,他发明了超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192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领奖台上,他精彩的演说不是冠冕堂皇的道理,也不是高精尖的科学理论,而讲的是老校长训斥他,他决心发奋学习,用优异成绩洗刷耻辱的故事。他的故事打动了每一个听演讲的人,人们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读写应用 该文叙述了一个名叫斯维德伯格的小男孩,遭校长训斥后,发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洗刷耻辱的故事。文章除了明显的语言描写和神态表情描写外,作者还让人物自身的纵向发展变化构成鲜明对比,进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知耻而后勇”。
话题拓展 知耻后勇、反向激励作用
数字告诉你答案
●吴晓波
这些天,总有80后的人问我一些关于写作、成长或成名的问题。我只想用下面这些人和他们创造的数字来给出答案。
鲁迅——一生写作1000万字;
胡适——全集44卷,字数2000万字;
沃尔特·李普曼——开专栏36年,写作14000篇专栏;
彼得·德鲁克——出版39本书,其中,85岁到95岁出版10本;
张五常——现年72岁,每周写作3篇专栏,篇均汉字2000;
李敖——现年72岁,全集字数1500万字,录制电视节目超过1000辑。
一个人从28岁开始写作,一天写1000字,一年可得36万字左右,写出1000万字,需要日日写作28年。
按我的经验,要完成一部20万字的作品,起码要阅读15倍以上的文字。如果世上真有天才,上述六位应在其列。
我们不可能比他们天才,答案简单得如此残酷。
读写应用 这些巨大的数字向我们表明,成绩诞生在汗水中,天才也绝不会泡在蜜水中成长。读懂数字,会使你对名人有新的认识或更深的认识。
话题拓展 勤奋、天才、名人、向名人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