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作为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有着“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拉筋拍打作为中医实践中的一种方式,自然也离不开经络的引导,即要了解拉筋拍打,先要了解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中提出的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根本的理论: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支,在分支上又有更小的分支,古人称这些分支为络脉,经脉和络脉合称为经络。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记载,《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再三强调人体之经脉必须畅通的原因就是经脉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因此,经络的作用可谓“神通广大”。
“决生死”是指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能够决定人的生与死。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来联络的。经络畅通,人体气血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否则,脏腑之间的联系就会生障碍,引发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处百病”是说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病都必须从经络入手。“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身体发生疾病就是因为经络不通。只有经络畅通,才能使气血周流,疾病才会好转,病人才得以康复。
“调虚实”指的是调整虚证和实证。比如对实证,有人患有胃痉挛,则可针刺病人足三里穴,使胃弛缓;对虚证要用补法,如胃弛缓的,针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其收缩加强。当然,尽管都针刺足三里穴,但因为虚实不同,一个用的是泻法,而另一个用的是补法。
由此可知,经络是联系全身的网络系统,就像我们城市的道路系统,也像地下的供排水管道系统,树杈众多,错综复杂,把全身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人体的各种气血精微物质和各类信息,都是通过这个网络系统传送、传播到身体的各个角落。也就是说,生命之是否存在,决定于经络;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经络活动出了问题;疾病之所以能得到治疗,也是由于经络的作用。
如何保持经络的畅通,是中医养生的关键所在,而在纷杂的中医养生方法中,拉筋拍打凭借其简单易操作、见效快、副作用小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体经络的主干线——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灵枢·海论》记载:“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 分布于躯体。又因为经脉是“行血气”的,其循行有一定方向,就是所说的“脉行之逆顺”,后来称为“流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系,就是所说的“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关于十二经脉的走向,《灵枢?逆顺肥瘦》做出了解答:“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十二经脉的分布情况: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3.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5.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6.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7.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8.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9.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10.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11.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12.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的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离、合、出、入”的十二经别
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和协调经脉与经脉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以及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十二经别的分布情况:
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1.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
2.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的经别。
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3.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
4.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足阳明与足太阳经别(三合):
5.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6.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7.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8.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9.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10.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11.手阳明经别: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髁穴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12.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别道奇行”的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等八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而是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因此被看做是“别道奇行”的经脉,称“奇经八脉”。
“别道奇行”的奇经八脉主要起着两方面的作用:
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奇经八脉的分布情况:
1.督脉
督,有总督的意思。督脉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项部,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并有地脉络肾、贯心。
【主要病症】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厥等。
2.任脉
任,即担任。任脉行于胸腹部的正中,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有“阴脉之海”的称号。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鼻,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
【主要病证】疝气、带下、少腹肿块、月经不调、流产、不孕等。
3.冲脉
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并在此分为三支:一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一支沿腹腔前壁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一支下出会阴,分别沿股内侧下行至大趾间。
【主要病症】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乳少、吐血及气逆上冲等。
4.带脉
带脉围腰一周,有如束带,能约束诸脉,所以有“诸脉皆属于带”的说法。
【循行部位】起于季胁,斜向下行至带脉穴,绕身一周。
【主要病证】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5.阴跷脉、阳跷脉
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
【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阴阳跷脉均起于足眼。
【主要病症】阴跷为病,肢体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肌肉拘急、喉痛、嗜睡;阴跷为病,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肌肉拘急、癫狂、不眠、目内眦赤痛。
6.阴维脉、阳维脉
维,有维系的意思。阴维脉维系三阴经,阳维脉维系三阳经。
【循行部位】阴维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劂阳肝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主要病症】阴维脉发生病变时,常出现胸痛、心痛、胃痛等。
人体经络的支干线——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十五络脉的分布情况:
1.手太阴之别络
从列缺穴处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2.手阳明之别络
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
3.足阳明之别络
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4.足太阴之别络
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5.手少阴之别络
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6.手太阳之别络
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髃部。
7.足太阳之别络
从飞阳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经。
8.足少阴之别络
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9.手厥阴之别络
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
10.手少阳之别络
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
11.足少阳之别络
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足背。
12.足厥阴之别络
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13.任脉之别络
从鸠尾(尾翳)穴处分出,自胸骨剑下行,散布于腹部。
14.督脉之别络
从长强穴处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从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15.脾之大络
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此外,还有浮络、孙络。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和十二经脉同位不同向的十二经筋
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 经筋的分布,一般都有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十二经筋的分布情况:
1.足太阳经筋
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则,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入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即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行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出,上方结于耳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2.足少阳经筋
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3.足阳明经筋
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挟口旁,会合于鼻旁,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为“目上网”(下睑)。其中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4.足太阴经筋
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的,附着于脊椎。
5.足少阴经筋
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阳经筋并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挟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会合。
6.足厥阴经筋
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骨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之上,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7.手太阳经筋
起于手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踝)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额,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不暇接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8.手太阳经筋
起于和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额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眦,上额,结于额角。
9.手少阳经筋
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旁;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额。
10.手太阴经筋
起于手大拇指上,结于鱼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到达季胁。
11.手厥阴经筋
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12.手少阴经筋
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居于人体最外层的经络——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因此,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来划分,即将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作为依据来划分。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考,诸经皆然。同时,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也是别络的分区,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反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映于皮部,根据皮部的病理反应而推断脏腑病证。所以皮部又有反映病候的作用。此外,中医针灸临床常用的皮肤针(七星针、梅花针)、皮内针、穴位贴药治疗等均是通过皮部与经脉络脉乃至脏腑气血的沟通和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经筋学说在现代医学得到验证
尽管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我国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有了经脉图谱,但在解剖学说发达的现代,却一直找不到经络存在的实证。然而,随着医学专家对经络的深入研究,经络学说中的十二经筋逐渐在现代医学中找到了验证。
1.经筋与肌学
《说文解字》记载:“筋者,肉之力也。”说明在人体中,筋可随人的意志伸缩变形并产生力量,有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灵枢·经脉》也说:“骨为干,筋为刚。”这些都符合现代医学中对骨骼肌的描述。
现代医学认为,骨骼肌都附着于骨骼上,其越过一个或多个关节,当肌肉收缩时,则牵引远端的肢体沿关节的某个运动轴活动而产生运动。其肌腱均附于关节周围,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诸筋者皆属于节”。其肌腹由肌纤维组成,维持着肌肉的外形,居两关节之间,正是“其所结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由此可知,筋肉包绕了关节,又隆盛于两关节之间,正是“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因此可以明确得出结论:中医的“筋”就是西医的“骨骼肌”。
2.经筋与韧带学
《黄帝内经》在《素问·瘘论》指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利机关”即运转关节,“束”是约束的意思,束骨指的是人体骨骼的关节连接问题,这便涉及西医解剖学的韧带学内容。现代医学认为,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接,形成不动、微动和可动关节。关节的主要组织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有滑膜皱襞、韧带、关节盘、关节盂缘等。其中骨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关节滑膜皱襞、韧带、关节盂缘等均同于经筋病学的范畴。
3.经筋与运动力线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运动是由自身的肌肉主动收缩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自身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由肌肉本身传递到肌两端与骨相连接的结合点上,从而使其跨越的关节产生活动,从而出现肢体的运动。同理,当损伤性的肌肉收缩时,也会在肌肉的两端(即起止点)施加同样的力,故而也会造成肌肉起止点的损伤和通点。将这两端的损伤点相连,成为一条痛点连线,即该肌肉的运动力线。而这些痛点或力线,恰恰与《灵抠·经筋》对十二经筋从四末至头身的整体性描述一致。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十二经筋是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证实了经筋的存在,也就证实了拉筋拍打的现实意义和养生功效。
拉筋拍打,讲究循经顺时
中医认为,每条经络都有特有的工作时间,即反应最灵敏的时间。在经络反应灵敏的时候进行拉筋拍打,自然能够很快获得疗养功效,快速缓解身体不适症状及疾病。相反,如果在经络反应迟钝的时候进行拉筋拍打,疗养功效则会大大降低。因此,人们需要牢记经络的工作时间表来循经进行拉筋拍打。
1.晚间23~凌晨1点,子时,胆经开
胆是代谢解毒器官,需在熟睡中进行,此时不宜进行拉筋拍打活动。
2.凌晨1~3点,丑时,肝经开
肝是排毒,也需要在熟睡中进行,因此也不宜进行拉筋拍打活动。此外,在23~3点这个时间段保持充足的睡眠,可有效预防脸上长满斑点和青春痘。
3.凌晨3~5点,寅时,肺经开
肺排毒开始,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此时,可拍打或按摩肺经,或是按摩手腕凹陷深处的太渊穴(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但这个穴位不宜找准,可用左手横握右手的手腕,用左手大拇指中间的指节的侧面按压,这样可以找准这个穴位,有疼痛感就对了。
4.凌晨5~7点,卯时,大肠经开
大肠的排毒,应喝淡盐水清肠后上厕所排便。此时正是敲打大肠经的最佳时间,大肠经很好找,您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敲时有酸胀的感觉,敲到曲池穴时多敲一会儿,曲池穴就在大肠经上肘横纹尽头的地方。
5.7~9点,辰时,胃经开
胃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以免胃被胃酸磨破,也要预防浓缩的胆汁因为没有食物的消化而演变为胆结石。此时,还应拍打胃经,比如推按腹部胃经(尤其是腹直肌部分)、敲打大小腿上的胃经、在胃经路线上拔罐刮痧,以及练武术的基本动作——蹲档骑马式、跪膝后仰头着地等,都是打通胃经的方便之法。
6.9~11点,巳时,脾经开
脾是运送营养的,如果这时候没有营养和热量输送,你一天就没有力气工作了。此时是按摩脾经的最佳时间。身体有一些不适,可以坚持每天按摩脾经的大都、商丘两穴各3分钟,大都在右脚大脚肢左边靠近较低1厘米处,商丘在脚腕凹处。还要坚持按摩小腿脾经,再加上肾经的复溜穴可治痛风,复溜穴在小腿肚后面,靠近脚腕约5厘米。
7.11~13点,午时,心经开
这时候小睡一会儿,或是多按按心经,会让下午的你精神奕奕。沿着心经的走向,可以找到以下要穴:极泉穴在腋窝中,点按可使心率正常,又治劳损性肩周炎;少海穴在肘纹内,拨动可治耳鸣手颤及精神障碍;神门穴在掌纹边,点掐可促进消化,帮助睡眠,预防老年痴呆;少府穴在感情线,可泻热止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
8.13~15点,未时,小肠经开
小肠开始吸收人们午餐时摄入的营养,以保证人们下午和晚上的热量充足。此时,人们可以适当做运动,进行拉筋拍打的运动,尤其要拍打小肠经。
9.15~17点,申时,膀胱经开
膀胱经此时气旺,外欲排体表之风寒,内欲通水道之湿浊,两相用力,大耗气血。故借调全身气血相助,因而体倦思睡,以保养气血。此时,可做做拉筋,拍打按摩从臀部到脚外侧这段膀胱经线路,从上到下,按摩时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时痛感越小,并反复按摩。当用指甲轻掐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痛如针刺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经常按摩膀胱经有利于排毒减肥。
10.17~19点,酉时,肾经开
此时应拍打按摩肾经,比如可以用双手在腰部上下贴肌肤搓几下回至热感,有利于保养肾脏,让你气色红润身体好。
11.19~21点,戌时,心包经开
拍打按摩心包经可以快速将心脏中的积液排除,提升心脏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拍打按摩时会阻断经络中体液的流动,因此拍打按摩时,先压住穴位,心里数一到二十,然后放开一会儿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3~5分钟。
12.晚上21~23点,亥时,三焦经开
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并顺着三焦经拍打按摩一遍,最痛的地方就是不通之处,重点拍打按摩此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