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文事务处理中,一般不用谈家常的语气和口吻;在亲人促膝谈心时,则不适宜用公文程式,宣传科学理论,要在理智上使人信服,不适宜用过分的文艺腔调;描写文艺形象要在感情上打动人心,不宜用过多的说理口吻。面对千百群众的公开演说,不宜轻声缓语;亲友个别交谈则不宜大声疾呼。对一般群众说话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专家说话则可使用专门术语,言简意赅。”他俩都强调语境不同,表达的方式、语气就应有所区别,力求切情切境,入旨入理。
三、高度概括问题本质
概括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是认识真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的一种技巧和艺术。
人们在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发表意见时,为了使对方能够很快了解自己的讲话意图,领会要领,往往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不少讲话者善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形势,抓住问题的症结,且能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达。所以,一个讲话者的讲话,应该具备概括性,要时刻把握概括的要领。
概括具有如下三个作用:
(1)“筛选”作用,就是丢掉事物中的无关部分,选取具有本质属性的内容;
(2)“归结”作用,即是将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减少“水分”和避免繁复;
(3)扩大作用,即从认识个别事物进而扩大到认识一般事物,有利于逐步接近真理和掌握真理。
相应地,根据概括的作用,可将概括的形式归纳为如下三类:
1.事理概括
事理概括,是指讲话者在讲话中常常要列举一些典型事例。从这些事例中选取尽量能说明观点的有用部分,摒弃其他非本质部分,并沿着这些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得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2.浓缩概括
浓缩概括,是指讲话者在即席讲话过程中,对一些具有结论性的内容,或者能独立存在的内容单元,通过集中提炼,浓缩成为极简单的句子、词或整齐的短语,在听众记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3.扩大概括
扩大概括,是指把某一单独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它所属的全体上去,从而把全性概括在一起的推理方法。
齐威王二十四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一起在郊外打猎。魏惠王带着几分夸耀的语气说:“齐国可有什么奇珍异宝吗?我们魏国虽不算大,尚且有10枚直径为一寸的珠宝,这些珠宝晶莹滑润,玲珑剔透,到了夜间,亮光闪闪,光华四射,能够把前后12辆车子照得通亮,真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贵国这样的堂堂大国,怎么连件像样的国宝都没有呢?遗憾!遗憾!”
齐威王微微一笑说:“我们所说的国宝与你们看重的国宝迥然不同,我有一个名叫檀子的大臣,现在镇守在南城,他恪尽职守,爱兵如子,夜不卸甲,使得强悍的楚国人不敢骚扰我国的南部边疆;我有一个名叫盼子的大臣,带兵在高唐驻防,他办事异常精细,防范特别严密,使得赵国人不敢在我国的河流里撒网捕鱼,为国家赢得了一大笔渔业收入;我有一个名叫黔夫的大臣,被派去治理徐州,他文武并用,恩威并施,使得燕国、越国的老百姓自愿迁移过来的多达7 000余家;我还有一位叫种首的大臣,负责维护秩序,缉拿盗贼,他向各地发布告示,晓以利害,让老百姓群起监督,结果歹徒盗贼自首,形成了夜不闭门、路不拾遗的太平局面。要讲国宝,以上4位出类拔萃的贤才,就是我们的国宝。他们思想和业绩所反射的光辉,连千里以外的地方都照耀到了,哪里是那些仅仅可以照亮12辆车子的宝珠所能比的呢!”
魏惠王一听,脸羞得通红。
齐威王将自己的“国宝”与魏惠王的国宝作了一番比较,对方的只能照亮12辆车子,而他的却可以照耀到千里以外,使天下太平。从而揭示了一条真理——真正的国宝是人才。在这里,齐威王正是用了扩大概括的方式,让魏惠王认识到“国宝”的本质。由于这种概括令讲话者的放言更加接近事物或问题的本质,因此也更能显示出讲话者的内涵与深度。
四、严格遵循形式逻辑
讲话首先要严格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形式是指人们思考问题时所用的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是讲话者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律。有同一思维规律、矛盾思维规律、排中思维规律、充足理由规律。这些思维规律要求人们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时,要保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不能模棱两可,要有充足的理由等。遵循这四个基本规律,是讲话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总体表现和要求,必须贯穿于讲话的全过程,体现在讲话的每一个环节中。
1.中心明确
求同去异是同一思维规律在讲话中的具体运用。同一思维规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所以,一篇讲话中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思想,这个思想是贯穿整篇讲话的中心,不准有另外的中心,否则就违犯了同一思维规律。
讲话中运用同一思维规律要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1)概念必须明确。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用概念要有确定的内容,也就是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如果概念保持了确定性,那么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可以保持确定性。相反,如果概念内容不确定,内涵和外延不明确,语言表述就难以做到准确、具体,就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下面两个例子就犯了逻辑错误。
例1:某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要求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他说:“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
例2:有人说:“管理很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
上述例1中,对社会科学、经济学的概念不明确。经济学、哲学、历史等都包含在社会科学的外延内,不能并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也包含在政治经济学的外延之内,也不能并用。正确的表述方法应该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学习,尤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
例2的错误在于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就是说无论管理水平高还是低,都能取得好效益。这显然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
(2)不能随意转移讲话主题
在一篇讲话中必须要有贯穿整篇讲话的中心,不准有另外的中心,也不准随意转移中心。否则,一篇讲话有好几个中心,听众就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你在表述什么思想;随意转移中心话题,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分散听众注意力。
一些讲话者在讲话时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脱离主题,任意发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听众如坠云雾。
因此,就要要求讲话者在讲话时,一定要心中装着主题、想着主题,紧紧围绕主题讲。在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讲解时,也不能偏离大主题,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3)讲话中不要转移论题,偷换概念
概念和判断的确定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来说的。讲话中不要转移论题,偷换概念,否则就会犯诡辩论的错误。
古希腊的一个诡辩论者对他的朋友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那么你就有这件东西,是不是这样?”
对方回答说:“是这样。”这个诡辩论者接着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那么你头上就有角了。”
“没有失掉的东西”应指原来就有现在还没有失掉的东西,不是指从来就没有的东西。诡辩论者在第一句话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后一句“没有失掉的东西”则变成了从来就没有的东西。前后两句“没有失掉的东西”概念不同,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当有人说欧谛德谟说谎时,他狡辩地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
欧谛德谟在这里是故意混淆了概念。他讲“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这个“不存在的东西”是指说谎者所说的话不符合事实,同实际的东西不相符合;而他讲“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这里所说的“不存在的东西”则是指那种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因而在思维中也根本想象不到,当然也就无法加以述说的东西。前后两个“不存在的东西”所表达的涵义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2.前后一致
矛盾思维规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两个都是假的。如果同时为真,则是自相矛盾。矛盾思维规律,而是要求在一篇讲话中所确定的思想必须首尾一贯,前后一致。现实生活中,某些讲话者在讲话中经常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例1:“如果大家都动手大搞卫生,那么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例2:“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
在例1中,“健康”与“疾病”是两个涵义相反的概念,不可能同时都有保障,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在例2中,“基本上”与“完全”是两个有着不同逻辑意义的词语。“基本上”具有“绝大部分但不完全”的涵义。这句话表达了“我既不完全、但又完全同意他的意见”的意思,这就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作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断定。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自相矛盾”寓言故事。说的是就一个卖矛和盾的人,鼓吹自己的矛和盾是如何的好,说“我的矛无比锋利,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穿。”“我的盾十分坚硬,什么样的矛都戳不穿它。”旁边的人就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卖者顿时哑口无言。卖者的话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违反了矛盾思维规律的规则。
3.观点鲜明
在讲话中表述的思想观点必须鲜明,是什么就是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辞。
4.有理有据
讲话者讲话贵在有理有据,提出一个观点后,要有大量的、翔实的材料来论证,听后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这就要求以大量的事实为论据来为讲话主题服务。特别是运用的例子要真实、准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推敲,不能引用差不多、大概、可能之类的资料,特别是数据更要核准。
只有所用材料准确可靠,讲话才能做到事真、情真、理真,才能令人信服。如果你引用的资料被听众发现有失实或错误之处,那么你所使用的全部资料都将被听众怀疑,整个讲话也将被大打折扣。
有些讲话者讲话无内容、无观点、无新意,从根本上说是掌握材料少的缘故。没有翔实的材料,即使有华丽的辞藻,也会让人感到苍白无力。
讲话者讲话只有和群众有共鸣点,才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与群众产生共鸣点的关键就是: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给人一种朴素实在、无可辩驳的感觉。其实,共鸣点就蕴藏在实实在在的材料中。这就要求讲话者平时注意多收集实践中的活材料,丰富讲话论据,增强讲话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