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7800000003

第3章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2)

实施测验时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我们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越完善。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有按科学程序严谨地编制出来的心理量表,才可能有效而可靠地测量出人们的心理品质。

3.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这是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第一,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量。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第三,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实验法不但能揭示问题“是什么”,而且还能进一步探求问题的根源“为什么”。

4.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作出回答的方法。调查法可以用来探讨被调查者的机体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反应变量(即他对问题的理解、态度、期望、信念、行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

调查法可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对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和物力。问卷的发放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的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

5.个案法

个案法是收集单个被试者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通常收集的资料包括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根据需要,也常对被试者做智力和人格测验,从熟悉被试者的亲近者那里了解情况,或从被试者的书信、日记、自传或他人为被试者写的资料(如传记、病历)等进行分析。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例如,通过个案分析,可以了解电视台的不同节目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可以了解家庭破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等。个案法有时和其他方法(如观察法、传记法、测验法等)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用个案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个案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从而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个案法的缺点是,所收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而研究的结果也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因此,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说,要进一步检验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

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只采用一种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需要,灵活地选用几种方法,使之共同发挥作用,以便相互补充,使研究收到更好的效果。

消除误解,才能学好心理学

心理学能了解大家认为不可知的“心”,这让许多人觉得心理学很神秘,也因此对心理学产生了种种误解。哈佛心理学家认为,排除对心理学的误解是学好心理学的前提,所以这里让我们看看这些误解都是哪些。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很多人觉得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能够看透一个人的心,认为“研究心理”就是揣摩别人的所思所想。

其实,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除非他有超感知能力。

误解二: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感兴趣,觉得它很玄妙,再加上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让人们觉得心理学家能催眠。

其实,催眠术只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也不是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

误解三: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变态的人。

很多人都说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可能还有过思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家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所以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不正常。

其实,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有些人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淆了。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遍的人。

误解四:心理学就是解梦。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做透视内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许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好莱坞的电影与此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例如《最后分析》,是很多人对心理学的最初了解的来源。《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绩斐然,使精神分析题材类电影盛行。这部影片的中心内容就是解梦,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许多人以为的心理学家的口头禅:“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

其实,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仅仅是心理学热带雨林中的一株树木而已,不能等同于整个雨林。

误解五:心理学知识=一般常识。

有不少人对心理学家所做的事情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花很长时间而得到的研究结果只不过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心理学知识不是一般常识,它所研究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一般常识所能回答的问题。

误解六: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是一种误解。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

第二堂课 打开感知觉的天空

感觉是触摸世界的通道

感觉是由某种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感觉器官这种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但是哈佛专家特别指出,并非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感觉。例如,人们无法看到落在皮肤上的灰尘,也无法感觉到它的重量。又例如100克的重量加上1克,是不能引起原来重量感觉的改变的,一定要使重量增加到3克或者更多,才能觉察到重量的改变。感觉所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如刚才提到的3克就是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受性,叫做差别感受性。

来看一个关于差别感受性的小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国王有个小公主,最受国王喜爱。国王总嫌小公主长得太慢。这天,他派人找来了一个医生,命令医生:“你给公主一种药,让她吃了马上长大。办到了,我重重赏赐;办不到,我就杀了你。”医生寻思了一阵,说:“这种药我从前有过,只是年深日久,早已用完。不过,我可以立即去找。只是用这种药,必须遵守一个条件:在我去找药期间,你必须同公主分开,相互不能见面,不然,公主就是吃了这种药,也不见效。”

国王虽不愿和女儿分开,可他巴望着公主快快长大,也就答应了。医生到远方去找药,一去就是12年。医生把带回的药给公主服了,然后领着她去见国王。大殿里,一个长得高高大大又十分美丽的姑娘站在国王面前。国王拉着公主的手,从头看到脚,乐得合不拢嘴。国王连声夸奖医生有本事,还赏给他很多珍珠宝贝。

故事中的那位国王,因为每天都和心爱的小女儿在一起,小女儿的一点点变化没有达到他的感受阈限。因此对小公主的成长变化的差别感受性就很小。那位医生改变了刺激国王视觉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使得刺激超过了国王的感觉阈限,随之差别感受性也增强了。所以12年后,国王感觉公主一下子长大了。试想12年公主一直在国王身边,也还是正常生长,但国王也还会总感觉自己的孩子长不大。

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学,几个月后父母见了你第一句话往往是:“你长大了。”其实并不是这几个月我们一下长大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成长,只不过一直在父母身边,他们的差别感受性很低。不仅对人,对事物也一样。在外工作的人们不常回家,每当回家就感叹:“家乡变化好大啊!”这也是时间长差别感受性增强的结果。

感觉的适应,即在同一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降低,任何感觉都会有适应性变化。这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很多,我们人类的嗅觉比较容易发生感觉适应的状况,譬如房间里一直插着玫瑰百合等香味浓烈的花,时间久了就不觉得有多香了。

除了嗅觉,视觉、听觉、味觉、触压觉等都有适应性。视觉的适应性的集中表现就是暗适应和明适应。生活中,大家都有这种体验。

譬如你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你们是阳光强烈的下午去的,刚走进影院,你们先感觉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过了片刻,你们渐渐看清了影院里排排的座位,最终可以看清排号找座位了。你可知道,这正是你的视觉现象之一——暗适应。这种身处黑暗中,双眼对暗照明逐渐应适的过程,就叫暗适应。

反过来,电影结束后,你从黑乎乎的影院走到大街上,一下感觉光线很刺眼,不得不眯起眼睛,直到几秒之后才可以慢慢睁开眼睛。这就是所谓的明适应。这种从暗处突然进入亮处,双眼逐渐对亮光的适应过程,就叫光适应。暗适应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有时甚至需要近一个小时;而光适应则是一个很快速的过程,通常不到一分钟就可完成。

与视觉相比,听觉也有适应性。试想这个情节,你在屋内专心看一本小说,屋外突然有人在施工,一开始你觉得很烦,后来却发现好像又能专心看书了,耳朵好像这外面的声音不敏感了,这正是听觉的适应性的表现。

家庭主妇在烹饪过程中由于连续品尝,到后来做的菜愈来愈咸,这是味觉适应的结果。

触压觉的适应也很明显。当我们安静地坐着时,觉察不到衣服的接触和压力,实验证明,只要经过3秒钟左右,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约为原始值的25%。

哈佛心理学家认为,适应能力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身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感觉剥夺,与世隔绝下的特殊状态

我们每个正常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觉,可是一旦感觉消失了会怎样呢?那就来看看这个感觉剥夺实验吧。

在一个完全隔音的房间中,有一张狭小的床,被试者遮住眼睛,戴上手套,除了吃饭与厕所之外,全部时间都躺在那些柔软舒适的床上。被试者每天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当时大学生打工的收入一般是每小时50美分,因此一天20美元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这些被试者许多都在两三天后辞职不干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参加实验的人们差不多在半天之后就慢慢开始变得心情低落,开始为了寻求刺激而唱唱歌或是自言自语。随着实验继续进行,他们会开始变得思维迟缓,产生幻觉或幻听,四天之后则出现手发抖,走路无法走成直线等症状。所以他们不得不退出。而且,这些曾经参加过感觉剥夺实验的人开始对以前完全没有兴趣的股市行情的广播产生了兴趣,而且变得很容易相信那些以前根本不会相信的事情。

同类推荐
  •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她安好。咋见之欢,不如处久不厌;处久不厌,不如只如初见!即便爱你只是一场徒劳,我也会在爱情路上渐行渐远!这是一场关于爱,关于生命的沉思;是一本关于你,关于我,关于男人女人的随笔。人生百态,芸芸众生,审视别人,反过来感知自己,怎样的爱情值得一生珍惜,怎样的男人值得携手到老?爱过方知爱可贵,分手方知请难续。这是心灵治愈咨询师写给都市女性的爱情枕边书。60个温暖励志的瞬间,告诉你,成熟不是四大皆空,而是懂得珍惜;相爱不是吵闹,而是携手到老;放下不是拼死不放,而是护她安好。
  • 如何赢得上司的赏识

    如何赢得上司的赏识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是一本引领你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的图书,告诉你怎样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使自身的理想和目标得以顺利的实现。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本书分为八章,收录了《毕业的礼物》、《感恩之心》、《死亡玫瑰》、《真心无价》、《风中的红腰带》、《母亲的谎言》、《特殊的表白》、《赤脚之爱》、《苹果树和人生》、《信任的力量》、《上帝的礼物》等故事。
  • 金话术:一看就会的说话指导手册

    金话术:一看就会的说话指导手册

    本书依照实用说话的对象与情景场合,分为“青春校园篇”、“火拼职场篇”、“浓情蜜爱篇”、“多味生活篇”、“说话工具篇”,分别提炼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若干情境,通过情境特征分析、情境话语功略、金玉良言、情境小TIP,介绍处理各种状况的”标准话语“。包括职场如战场,麻辣话语主攻心为了幸福,必须这样说给平淡生活加点料等篇目。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生活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生活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热门推荐
  • 猎滅者

    猎滅者

    只要得到女娲的宝藏库,就能成为宇宙的主宰,为了他,人类的发展变得不一样了。女娲为什么将宝物库留在地球,为什么不再守护人类,为什么离开地球?女娲留下的猎滅恆之星能否回到真正的主人手里?我们主角遇到的种种怪事,能否解决,最后的命运又会怎样发展?猎滅者是以消灭妖魔鬼怪而存在,还是净化人性呢?世界各地的教会形容猎滅者为恶魔,猎滅者真是恶魔?那为什么还要坚持?
  • 邪王追妻:逆天流氓大姐头

    邪王追妻:逆天流氓大姐头

    现代,一个海贼大姐头死了,古代,一个生在宰相家,却因为未婚先孕而受尽欺凌的可怜女子复活了,斗恶奴,打贱婢,杀姨娘,统帅绿林三军踩皇城!这是一个只能用一个“帅”字贯穿一生的女人带着她的魂淡萌宝打家劫舍,亡命天涯的故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亿万前妻

    亿万前妻

    她是一个私生女,她为了妈妈的幸福嫁给了他。商业联姻而已,她知道一开始不会有爱情。结婚纪念日,想要努力获得幸福的她,忽然收获了他的离婚协议书。淡淡的烟雾中,他的脸有些朦胧,“她怀孕了。”她自然知道,那个她,不是自己。她手里拿着的那件想要送给他的衬衫,被她慌乱地丢在了衣柜里。当在婴儿用品店前看到他,才知道他也可以笑得这样温柔。当知道孩子的爸爸竟然不是他,才知道他的爱可以如此伟大。
  • 风雪之鸦

    风雪之鸦

    我们天生就是异族,生来就注定了结局,所以无所畏惧。我们在荆棘丛中跋涉,千年来在无边的悲伤中挥舞着绯色的刀剑。
  • 万族巅峰

    万族巅峰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修士不仁以同类为刍狗。大道悠悠万族天才无数但又有多少最后能窥视天道争天命成功永世不朽.......仙幻世界一个万族林立妖魔鬼怪共存的修真大陆,大陆巨枭强者无数,宗门。仙府。数不胜数,亿万年的发展修真大陆在这万万大千世界中堪称最强。且看主角白灵如何逆天改命,如何将狂魔巨枭踩在脚底,在这最强大陆之中书写自身的强者神话。。。。。
  • 石猴陆长生

    石猴陆长生

    不一样的西游后传,题材新颖、构思独特。盘古时期,神秘域外强者来到三界,于两块灵石中分别留下灵魂种子,转眼间,无尽岁月过去......!孙悟空,我是你的前世,你是我的今生。你来自五彩石,而我,来自三生石!书友群;147956788,欢迎加入。
  • 爱在离婚后

    爱在离婚后

    施洛辰,你待我何其残忍!曾经,我是你上不了台面的伴侣,三年相守,只换得你一句:其实你什么都不是。后来,我是你独守空闺的妻子,全身心的付出,不及你“真爱”的一句谎言。她有了你的骨肉,成了你手心里的宝,我就算有了孩子,也必须打掉,虽然我爱你,但你无情我便休。山不转水转,离开了你,我的天空更广阔……强调一点:我的儿子属于我,和你无干!
  • 穿云裂空

    穿云裂空

    执穿云之器,王者再临,掌裂空之枪,破灭苍穹,看现代玄学道门弟子,纵横异界,以我身为骨,以我心为刃,斩神屠魔,人与器合,器与神合,风云再起,笑傲人间
  • 一剑至尊

    一剑至尊

    雷霆塔倒,西湖水干。柳毅传书,水漫金山。当白素贞变成无双大蛇,当聂小倩成为兰若鬼仙,当李秋水和东方不败同出江湖,当秦淮八艳成为绝世高手。神话、传奇、武侠、仙侠种种变化,同出一个世界,又会演绎出怎么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