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5000000002

第2章 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

“君子国”里为什么也有讨价还价——经济人

【轶闻趣事】

我国清代小说《镜花缘》一书杜撰了一个君子国。在君子国里,人人都大公无私,绝不存有半点私心。

君子国也有交易行为,但卖者却少要钱,而买者却要多给钱。以下是其中的一幕场景:

买东西的人说:“我向你买东西所付的钱已经很少了,你却说多,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东西的人说:“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平常,不如别人家的好。我收你付价的一半,已经显得很过分,怎么可能收你的全价?”

买东西的人说:“我能识别好货物,这样好的货物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买东西的人又说:“如果你真想买,就照前价减半,这样最公平。如果你还说这价格太低了,那你到别的商家那儿去买,看还能不能买到比我儿这更贵的货物。”

他们一番争执不下,买东西的人给了全价,拿了一半的货物转身就走。卖主坚决不让走,路人驻足观看,都说买东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后,买东西的人拗不过大家,只好拿了上等与下等货物各一半才能离开。

【经济学聊天室】

说到人的本性,我国古代圣贤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千余年来,关于人性的本源究竟是什么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学世界中的人性假设就是: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经济学正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对个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对国家而言就是GDP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换句话说,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君子国”中的人人利他的思想和行为是不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

理性经济人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在经济学世界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程度满足的理性的人。它包含两层意思:人是自利的,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和怎样做事情才能有利于自己。

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但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由于相信上帝,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时,他会觉得自己也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经济人的理性思维,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都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这里的“理性”指的是有限理性。因为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占有信息的多少、理智和聪明的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的复杂多变使人难以驾驭等。但是,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会尽力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趋利避害既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他的理性使然。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会秩序不会变得紊乱?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更能在客观上维护社会的秩序。

在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说买一件商品时,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物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他会保持自利性和理性。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要看到理性经济人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一味把理性经济人的观点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会有点变味。

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并不是赞扬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认识和引导。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

【知识链接】

道德人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另外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这些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这种伦理思想后来被发展成“道德人”理论。

1美分硬币为什么成为“鸡肋”——成本与收益

【轶闻趣事】

铸造1美分硬币需要黄铜、青铜和锌,甚至不锈钢等原料,从1982年起,开始采用以锌为主的原料。1美分硬币的正面是林肯总统的头像,背面是林肯纪念堂。

早年,1美分在美国可以买到1磅面包,但随着长年的通货膨胀,1分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美国财政部属下的造币局宣布,由于金属价格猛涨,生产1美分硬币的成本已高达1.2美分,超过了1美分本身的价值。因此,有舆论呼吁,除非商品经济学有某种改变,否则应当让1美分硬币退出市场。

其实,“废除1美分硬币”运动早在1989年就出现了,该运动创始人高尔说,如今再花1.2美分去制造1美分硬币,显然是荒谬之举。2002年盖洛普公司的调查也发现,58%的美国民众因为1美分面值太低,收到1美分硬币后从来不使用,而是存放在储钱罐或抽屉里,还有2%的人干脆扔掉。结果,在街道、汽车、沙发、海滩,甚至垃圾堆里,都很容易发现1美分硬币。

但盖洛普的民调结果也显示,有2/3的美国人仍希望保留1美分硬币,担心取消1美分硬币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他们还认为,1分钱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不能随便取消。为此,美国无线电话公司也发起“拯救1分钱运动”,该公司的卡车前往全美各地,把搜集到的1美分硬币捐赠给慈善机构。

【经济学聊天室】

1美分硬币的铸造成本高达1.2美分,对于造币局来说无疑是成本太高而收益过小。当然作为国家造币局而言,并不总是以成本和效益作为考量标准。但是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人,不能不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称之为成本。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在经济学中,几乎任何成本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计算成本。比如说你打算开一家服装店,在计算成本时,你可能会考虑到店面的房租、进货的费用、借款的利息、付给雇员的工资、水电费、税金等。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你认为自己还会赚到钱。但这样的计算是不完全的:你漏掉了自己的工资,你垫付的资金的利息,还有开服装店的机会成本等。只有把这些成本也考虑在内,才能决定开服装店是否值得。

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看付出多少成本和获得多少收益。而要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一般都是不会去做的。

我国古代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移山的精神为毛主席所称道,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愚公移山绝对不是精明的经济学选择。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来说,挖山的成本过高,需要子子孙孙无数代的付出,收益仅仅是方便了愚公后代的出行。与搬家相比,移山显然是成本高、收益低。当然,作为一种精神,“愚公移山”代表着执著与坚持,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和经济学不能混为一谈。

经济学中,做出任何选择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家讲实际,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表现什么精神,而是要获得某种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个人的、群体的,也可以是整个社会的。要获得利益就必须进行成本收益计算。愚公移山只是为了出行方便,但为了出行方便而世世代代去挖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山值不值得呢?挖山是有成本的,且不说为了挖山所需要的镐、筐等需要花多少钱,仅就愚公一家人不从事任何有酬劳动,放弃的收入该有多少啊!如果天帝并没有将山移走,那愚公的后代可能直到现在还在挖山!这就是愚公移山的预期成本。但是“愚公移山”的预期收益是方便出行。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很明显是成本过高而收益过小。

人们虽然都知道成本效益的概念,却经常忽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坎问题。几年前的央视春晚小品《装修》中:巩汉林怕装修工人偷工减料,宁愿花几十块钱打的去买一根一毛钱的钉子。黄宏有一句经典台词:就这脑袋,在我们农村就是叫驴给踢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出类似选择的人并不在少数。付出成本太大而收益较小的选择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做选择时,应从总成本收益高度思考问题。

在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即使不懂经济学的人也知道它的概念和计算。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知识链接】

成本的分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6)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7)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8)按性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9)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0)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朝三暮四”为什么与“朝四暮三”有区别——效用

【轶闻趣事】

《庄子·齐物论》中有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名叫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时间长了,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狙公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狙公必须要减少猴子吃栗子的数量。但狙公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狙公又说:“给你们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经济学聊天室】

“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原本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在这个故事里,因为栗子的总量并没有变化,所以猴子们的行为显得很愚蠢。实际上,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能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古人们认为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觉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区别的,它们能给猴子带来不同的效用。那么,什么才是效用呢?

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中,“效用”概念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突破。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一切物品能满足人类天生的肉体和精神欲望,才成为有用的东西,才有价值。在经济学中,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就可以在谈论效用的增加或者降低的时候有所参考,因此,我们也可以在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好处时有了衡量标准。效用不同于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产生与物品的属性,是客观的;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效用价值论强调物对人的满足程度,而满足程度完全是主观的感觉,他们认为,主观价值是客观交换价值的基础。物品的有用性和稀少性都是价值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都是主观价值的起源。在不同地点,人们对馒头的不同主观评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村子里有一个穷人和富人,有一天突然发洪水了。穷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袋馒头爬上了一棵树,富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袋金子也爬上了这棵树。洪水没有消退的迹象。第一天,穷人吃了一个馒头,富人什么也没吃,眼睁睁地看着穷人吃。第二天,穷人又吃了一个馒头,富人的肚子已经直打鼓。到了第三天,富人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富人对穷人说:“我用一锭金子换你一个馒头。”在这种“不平等交换”下,富人和穷人最终撑过了这段艰难时期。在这个艰难时期,馒头的对人的效用无疑比金子大。

同类推荐
  • 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本书是一部研究在加入WT0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零售业公平竞争与进一步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它论述了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零售业国际化的机理、回顾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过程、评述了对零售业开放的种种争议、研究了其他国家零售业开放的制度、详尽分析了各种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及其原因、评价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市场绩效、预测了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面向“后WTO”时代的促进零售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设计。
  •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本书共分为西方文明的陷阱、美国制造的谎言、金融领域的罗网、自由经济的骗局四部分内容。
  • 老百姓必学的经济学常识

    老百姓必学的经济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普及读物。书中采用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写的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既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好懂易学。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对外贸易与外贸政策问题讨论综述等十二章。
  • 资本中国:变革经济战略

    资本中国:变革经济战略

    本书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各行业的逐一分析,指出了中国几大支柱产业的重要趋势和潜在机遇,并明确了各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热门推荐
  • 边夜之光

    边夜之光

    曾经,这只是一块平凡的大陆。当能源枯竭之时,两名圣者发现了无所不在的能量之源。一枚钥匙,传承千年,开启那远古的神迹:两枚灵核,集聚一身,踏碎这大陆的山河。没有人会甘于平庸,没有谁会任人欺凌。你眼中的弱小,是凡夫俗子,草芥蝼蚁。时过境迁,他们反观你时,亦如是。
  • 天都转——不败归来

    天都转——不败归来

    山脚下一个村子里有一座草堂,草堂是一座私塾,里面有一名老学究和一名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村子里小孩读书识字全靠老学究,只是村子里寒来暑往几代人唯有老学究和小女孩没有改变。玄域历三千二百三十年、四月望日,一道红光划过天空,上古仙宗的老祖苏醒、不灭古国内逝去的帝皇从陵墓中踏出、曾经不败的天都,唯一剩下的二代弟子凝望天空,草堂里的老学究拿出尘封千年的神剑,小女孩一夜长大,末世来了。
  •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并且深度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本书作者以“地利优势”,在沪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笔调,创新的“T”字型结构,即既以写横剖面为主──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断代史,也写纵剖面──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后来命运。
  • 恶魔校草,你好帅

    恶魔校草,你好帅

    夏宛妍第一天到兰英这个贵族学校就遇见了一个非常令她讨厌的人,但又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住到他家,从此他们的感情从这一刻改变了…
  • 一往而深

    一往而深

    在许流潋看来,当年的她与他,实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不光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也不同。听说他是出身高贵的有钱人并且那时已拥有自己的上市公司,而她不过是个清贫的普通女生。他毁了她赖以生存的初恋,逼走了她用尽全力去爱的人,他让她的世界一片天昏地暗,她恨他入骨。他说,许流潋,你说你想要自由和幸福,好,我放手,让你去追。可是,如果你追不到,那就只能乖乖回到我身边,让我……给你幸福!他说,许流潋,我想我应该告诉你一句话,别回忆!因为你回不去!不管你跟他的过去有多美好,你这辈子都回不去了,你这辈子都注定是我陆舟越的女人了!
  • 易峰星辰:两世峰狂

    易峰星辰:两世峰狂

    因为我是李易峰的粉丝,所以为他手写青春。他叫安晨辰、安晨辰和李贺是好兄弟,全世界都知道。李贺和安晨辰有血渊,谁也不知道。“呆子,我们来交换梦想好吗?你一定要连带我这一份一起努力。”李贺从来没想到自己真的会有一天冲进娱乐圈,从此他便是李易峰,永远出现在电视上的阳光男孩。黑粉的打击,狗仔的辱骂,痛恨的身世,他学会了憋在心里将笑容播撒,他是李易峰,他的安晨辰丢了。“安晨辰!我成功了,你在哪里!”“呆子,我们一起去把辰子找回来吧!”
  • 魔神异界横行

    魔神异界横行

    身为从二十一世纪来的大学生,在这个璀璨繁华的魔法异世界,林熙坚持着实事求是的行为方式。滚他去的正直骑士道,群殴才是艺术!
  • 诛刃

    诛刃

    少年当有凌云志,策马红尘逐乱世。天命虽高不足惧,斩妖灭魔终有时。浮云变幻如苍狗,江湖寥落一碗酒。不畏前途路坎坷,诛刃光寒剑在手。玉碎香残红颜凋,一怒风云冲九霄,皇图霸业终绮梦,此梦不复到前朝。(前期节奏慢,希望书友多点耐心)
  • 活在巫师的世界

    活在巫师的世界

    无尽的宇宙有无数的文明,文明与文明的碰撞,产生的火花是不可控的。每一个文明都有其独特且特殊的长处,没有实力的文明只能成为强者的仆从。宇宙不是无限大,一个宇宙的诞生是神迹!一个宇宙的毁灭是人祸!整合一个宇宙的力量,向无尽世界前进!
  • 旷世佳人之倾世之恋

    旷世佳人之倾世之恋

    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婿战死沙场,为了复仇,她运筹帷幄,鼎新革故,助景皇一统天下。这条权谋之路,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危机四伏。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难倒她,她风华绝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时局尽在掌握之中……这样的旷世佳人,引得天下间出色男子追逐……但是她的心已随他而逝,冰冷得不再有温度,有没有人可以让她的心不再冰冷……“我不为天下苍生,我只为复仇。”她倾国倾城的美貌下,是不容置疑的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