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2800000014

第14章 婴儿的成长发育(8)

那么种族类型的本质特征、风俗习惯、宗教等等就必然不能够用一般的方式被幼儿吸收;其结果就导致真正的道德变态,形成一个多余的人,一个表现出许多上述回归征候的被遗弃的人。人具有“创造感受性”而不具有遗传行为模式,如果儿童对环境的吸收是由于这些创造感受性,那么很清楚,个体的整个心理生活依赖于儿童在婴儿期所打下的基础。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认可,我们应该把对这些创造感受性的延误或错误以及唤醒归于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尚无法作出回答。每个人都必须从这些不幸者的生活中去寻找答案,对于这些情况科学本身仍然感到迷惑不解,认为这些还是难解之谜。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或许可以对此研究做出一些帮助。有这样的一个年轻人,他长得很帅气,聪明健康,不怎么喜欢学习,同时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流。时间一长,自然也就没人喜欢和他来往。我觉得很奇怪,就对这个孩子的身世作了一个调查,发现他出生后的半个月,因缺乏营养,致使体重急剧下降,瘦得皮包骨头,以至于护士们嘲笑他“皮包骨”。除了这半个月,这个男孩的发育都很正常,所以身体强壮,可小时候留下的阴影却一直难以抹去,这样下去他恐怕对他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星云”理论目前为止还只是个假设,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但是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儿童心理发展所感知的“星云”指导,正如生殖细胞受基因的控制是一个道理。鉴于此,我们人类更应该向其他动物那样,多新生儿给予特殊的照顾,尤其是在刚出生的阶段,这时非常必要的。当然时间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应该有这种意识,促使父母意识到幼儿出生教育的必要性,这才是关键所在。

心里胚胎的发育

新生儿显然是不会说话的,但他是个活生生的小生命,他有组织、器官,严格意义上说他的精神世界也不会是完全地一片空白。我们应该把新生儿当做“心理胚胎”来看待,它甚至是一种为了讲到这个世界上而孕育在肉体里面的精神。遗憾的是,即使借助目前最精密的仪器,我们都无法考量婴儿的精神状况。这也许是一个待解之谜。

如何说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的话,那么婴儿的出生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起点。此后,他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得自由活动的,因为没这个能力。他们也不得不像一个虚弱的或瘫痪在床的病人一样需要别人的照料。除了大哭,新生儿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沉默不语。而当他一哭,我们就会直冲到他的床边,好像有人需要我们帮助一样。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大概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以后,新生儿才不那么脆弱,也渐渐地像个“小人”了。

也就是说,这是孩子从一个人的“雏形”到最后完全长成人的过程。这种成长当然是包含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婴儿长大成人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启动新生儿身体的能量。这个能量一旦被启动,新生儿的手脚便开始动作,大脑也开始运转起来。从此以后,新生儿不但可以活动了,而且有了表达思想的能力,这便是人的“内化”过程。

人自然是和动物无法相比的,有些动物生下来就能够自己行走。比如一些食草的动物,是求生的本能促使他们掌握这一技能,以求规避肉食动物的残酷捕杀。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脆弱的,他们需要人的悉心照料,这对于新生儿来说意义重大,非比寻常。你看其他动物不管出生时多么脆弱,几乎都得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它们必须马上学会走路。它们很快学会了与同类动物的沟通方式,比如,小猫学会了喵喵叫,小羊也懂得了咩咩叫,即使发出的声音很微弱,仍旧可以听见它们不断的叫唤声。它们在很短时间内掌握自己的语言,这是和我们人类不同的地方。动物成长所需要的时间极短,而且十分简单,可以说有时候是生命的本能促使他们迅速成长的。不然,我们就很难看到小老虎在出生之后,立刻可以站起来,短短的一天时间之内,他们已经能够在妈妈肚子下面追逐嬉戏。

任何一种动物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形神兼具的,他们不但有着适合的躯体和外形,还有这那种强烈的生的本能。这些本能往往在它的动作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难理解,动物的特征应该通过它们的行为,而不是从它的外貌上归纳。因此,动物身上具有的那些植物所没有的特性,便可以统称为“精神特质”。连动物的精神特质在出生时都很明显,怎么可以说人类的新生儿没有同样的天赋呢?科学理论认为,动物现在的行为特征是一连串物种繁衍的经验累积而来的,人类的特征不也是如此吗?人类先是直立行走,再不断开发出语言和智慧,并将这一切传递给后代。

关于动物和人类的问题,我想打个比喻或许能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都知道,随着现代工业的日益发达,很多产品时可以依靠机器大量炮制的。它们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完全是一模一样,属于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但是,还有些产品是必要靠手工慢慢雕琢才可以出品的,它们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手工制造的价值,也许就在于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动物就像是大量制造出来的产品,它们一生下来,就已经具有与同种动物一样的特性。相比之下,人算得上是“手工制造”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有所不同,是大自然造就出来的艺术品。另外,人的制造过程非常缓慢,在他的外貌特征还未显现出来之前,其“内在特质”就已经开始形成,这可不是在复制一模一样的人,而是要制造出一个全新的人。至于人的内在特质是怎样形成的,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个谜。我们所要说明的是,人的制造一直都在经历一个漫长的内在形成过程,就像一件艺术品在呈现给大家之前,它的创造者必须先在幽静的工作室里进行一番精雕细琢。

我想,每个婴儿肯定都有着非常好的潜能,但是谁也无法准确定论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会有何成就。每个婴儿对我们来说都像是谜一样,我们无法窥得其中的奥秘,这就像人格的形成那样让人摸不着头脑。在婴儿柔弱的身体里,有着比其他动物更为复杂的构成和机制,每一个婴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所具有的特殊意志使他能顺利完成自身的转化工作,无论是音乐家、歌手、艺术家、运动员,还是英雄、罪犯、圣人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被生下来,他们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形成之谜来到世界上。也许是性格决定命运吧,不同性格就决定了他们将来要做的是不同的事情。

婴儿的出生问题,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哲学命题,值得众多的哲学家们深刻地讨论。令人沮丧的是,哲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教育家都对这一问题没有任何兴趣。他们也许司空见惯了,觉得这不是个问题,至少不值得他们倾注太多精力。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够顺利度过这段无助的婴儿期,但这个时期的影响会深深地埋在孩子们的潜意识里,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后果。那些认为婴儿不仅仅在行动上是被动的,其心智也空洞的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了。还有人这样想,孩子在婴儿期过后之所以会神奇般地成长,完全是因为大人的精心照料和认真养育,这样的想法同样也是错误的。这些想法使父母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以为自己就是启发孩子内在特质的力量。因此,他们把教导孩子当做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为了发展孩子的智能、灵敏度和意志力,他们会不停地提出愿望,发出指令,成人赋予了自己近乎神圣的职责,并深信自己在孩子生命活动中的地位,就像圣经里所讲的上帝一样:“上帝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

大人们无意识地神化自己,糟糕的便只有孩子。这种自以为是的骄傲让人们嗤之以鼻,甚至是让孩子将来蒙受巨大的苦难。事实上,只有孩子自己才能够通向自己的内心,那把通往心灵的钥匙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表现出他的发展趋向和相当的心智天赋,终有一天他能够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这时候如果大人,不合时宜地加以干预,就会使孩子的努力付之东流,并挫败他们的自我实现目标。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原始自然的心智带来不利影响,这也许就是人类在传承中失败的原因。真正的问题是,虽然孩子必须经过重重困难和长久的努力才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自己的心智,但是孩子有着自己的精神层面,只是得花些时间才能够表现出这种天赋。

孩子心灵的成长过程,便是一个破蛹成蝶的过程。那懵懂的心智也在逐渐被打开,他们变得活跃起来了,并且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然而,在现实环境中,却有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向他袭来,最终操纵了他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人能感受到,也没有人肯接受“人类可发生内在转变”的事实,娇弱的婴儿其实没有受到丝毫的保护,也没有人帮助他度过艰难的发育期,这个环境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对婴儿来说都是一种阻碍。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心理胚胎的孩子,除了靠自己的力量,还有谁可以真正值得依靠呢?心理胚胎和生理胚胎其实都差不多,它也需要一个能够完全容纳它并且永远也不会阻碍它发展的环境。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大人们真正了解了这一切,他们是否会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呢?孩子心理胚胎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便赋予了我们新的责任。那个柔弱而优雅的小东西,那个招人喜爱,被我们用很多衣物包裹着的婴儿,就像我们的玩具,必将唤起我们内心最真挚的爱。

可以想象看,人们在其内在的转化和蜕变过程中,自然有着这样那样阻力,有着许多内在的挑战,这时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试图理解尚不存在的思想和意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种思想和意志却始终控制和激励着我们的身体,我们一直很被动。此时此刻,婴儿幼小娇弱的生命焕发出了活力,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他开始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在实现自我的目标下,他们的肌肉也开始一点点地发挥作用。其实我们这时重任在肩,因为这段时间是孩子人格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要试着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了解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并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这也是现如今婴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发展的首要原则,它需要我们用智慧去领悟,因为在最后结论得出来之前,我们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去做。

同类推荐
  •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方法。贪吃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征,要想改变这些坏习惯,养成爱动手、有条理、主动学习等好习惯,仅靠简单说教甚至打骂是行不通的,必须辅以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
  • 问题男孩成长方案

    问题男孩成长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叛逆男孩给了爸爸一个耳光、亲情的距离、男孩要“穷”养、压垮男孩的最后一根稻草等。
  • 教育书: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8种教育方法

    教育书: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8种教育方法

    本书收录了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方法,并介绍了每种教育方法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帮助家长实施正确的教育。
  • 麻辣母女大对决

    麻辣母女大对决

    亲情,是一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是世界上最为美好的感情。赵静用她清新活泼的笔调,勾勒出一对平常人家的母女。在这些家长里短中,充满着现代摩登的气息,你我生活的投影,真实、自然。 作者很好的抓住了儿女与父母间的情感与矛盾,互相的依赖与碰撞,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记述着生活中零碎有趣的片段,让人在捧腹大笑之际又感受到其中的情深意切。
  • 轻轻松松坐月子

    轻轻松松坐月子

    《轻轻松松坐月子》作者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产褥期护理、饮食调养、产褥期起居、母乳喂养、产后健身养颜、产妇心理保健及产后疾病防治中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和指导。《轻轻松松坐月子》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适合产褥期女性及家人阅读。
热门推荐
  • 修真界风云再起

    修真界风云再起

    一个因为小打小闹而穿越的不良少年,续写不一样的修真史。浩浩修真,风云再起。一个不一样的传说,勾勒出不一样的结局。
  • 子夜英雄

    子夜英雄

    大道通天,世间想要修炼成仙者不可胜数,成功者却寥寥。要想在修行路上走得长远,除了要足够聪明,还必须不断变得强大。到那时管它天下的神凡仙俗,敢有辱我身者,欺我心者,乱我道者,只管刀剑斩去!
  • 茉莉灵女

    茉莉灵女

    她,五岁便成为了“孤儿”,养母离世前留给她一个储物戒,她励志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从此她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并寻找自己的血脉家族。从此后,复仇成了她最大的目标,她要手刃仇人!家族护她,因她而复兴,她曾言:伤她至亲至爱之人,她便让其生不如死;害她至亲至爱之人,她必灭其全族!
  • 蓝色妖姬的穿越趣事

    蓝色妖姬的穿越趣事

    蓝魅血是一朵踏过万难才万年修炼成人身的蓝色妖姬,被人摘过,被雷劈过,可是就是因为交错朋友,阴差阳错的被一个视财如命的老头救起,为了能重新复活,帮那老头赚钱,也为了自己复活的能量而穿梭在个个位面。
  • 契约小娇妻:调教总裁大人

    契约小娇妻:调教总裁大人

    第一次见面,她将他推下了水,第二次见面,他被她泼了冷水第三次见面,他拽着她稀里糊涂的就去民政局结了婚。反正契约也签了,婚也结了,不如咱们顺便谈个恋爱,生个孩子……
  • 售楼部

    售楼部

    如何购买一套称心如意的住所?户型?朝向?品牌?升值空间?这都是购房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买一套房子可能得上门三五次。也有不少人看看户型图就可以决定。而房地产销售,是一个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就会挣不到钱、就会被淘汰的职业。或者很多行业也一样,所谓隔行如隔山。现在我在半山腰上,回头看看,把眼前的风景道一道,辩一辩,想拨开云雾,让某些东西可以更清楚些,让人更容易看懂些,这是我把工作经历编成故事的初衷。房地产销售,给人的感觉就是可以挣钱,其实前些年卖方市场的时候确实如此。我在没改行前就耳濡目染,了解很多房地产方面的知识,一度成为当时公司里的“购房顾问”,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从事了房地产销售行业。
  • 樱蓝贵族学院之恶魔在身边

    樱蓝贵族学院之恶魔在身边

    一不小心在溜冰场撞了那个高贵的大少爷一下,从此人生一片的黑暗,动不动被要挟为他做牛做马,遇到他之后,18年来倒霉的事都一齐来了,然后一个又一个的把柄落在他手上……恶魔啊!放过她吧!
  • 重生之超级败家系统

    重生之超级败家系统

    “还败家5000多万亿就可以兑换一颗星球了。”金有钱摸着下巴喃喃道。这是一个逗逼青年穿越成土豪败家的故事。
  • 办公室开运、改运46招

    办公室开运、改运46招

    本书通过易学等多种手段,开运、顺势改造办公环境,创造出有利于事业顺畅发展的吉祥气场;通过在自身的行为中做出一点特定的改变,就能帮助我们吸引更多的好运。
  • 十七史蒙求

    十七史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