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人对粮食的贡献只有10斤,其实每个人,包括第一个人的劳动的贡献也只有10斤。
首先,稻米能生产出来,不仅仅靠农民的劳动,还要有土地,因此,稻米是劳动和土地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土地对总产量也有贡献,产量不全是农民的贡献。
其次,如果让第一个农民排到第100个,他能打的稻米也只能是10斤,而不再是1 000斤;让最后一个人排到第一个,他打的稻米也将是1000斤,而不再是10斤。第一个来的和最后一个来的,区别在于:第一个人自己用1亩地,而最后一个人只能用1%亩的地!这说明,他们劳动的贡献是没有差别的,都是10斤。
农民应该按照自己劳动的贡献分得稻米,也就是每人10斤。
与边际产量递减类似,效用也是递减的。为了对此加深理解,先讲一个简单的例子。
俄国的克雷洛夫写过一则寓言《杰米扬的汤》。说的是有一个叫杰米扬的人,他做的鱼汤非常鲜美,他本人也以此为荣。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拜访他,他给朋友做了香喷喷的鱼汤,“上面漂着一层油,像琥珀一样”,里面都是“鲟鱼片和内脏”。朋友很快喝完一碗,在朋友刚放下碗时,杰米扬又端来了第二碗。朋友边喝边和他聊天,很快第二碗也下肚了。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杰米扬又盛了第三碗,朋友实在是不想喝了,但耐不住他的热情,终于勉强喝完。当看到杰米扬端出了又一碗汤时,朋友最后吓跑了,从此再也不敢到杰米扬家做客了。
为什么杰米扬用好喝的鲟鱼汤招待他的朋友,却让朋友再也不敢到他家去做客了呢?对于这个客人而言,喝第三碗汤时与喝第一碗汤相比,他的满足感是依次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学派认为,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使全部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只能根据欲望的重要性进行分配,首先满足最重要的和较重要的,但是总有一个是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意义最小的处在边沿上的欲望,它是在随着资源的减少而首先放弃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边际欲望,满足这种边际欲望的能力就是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也是个公理。以吃馒头为例,假如边际效用不变,也就是后面一个馒头,永远跟前面一个一样好吃,那会发生什么?我们将永远吃下去,永远吃不饱!更不必说边际效用递增了。
可以说,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经济学的第二个独特视角是机会成本考虑。
成本是每个人做事时都会考虑的因素,收入减去成本才是利润。可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成本,与一般人说的成本差别很大。
一般人头脑里的成本概念是会计成本,也就是做账用的。会计成本有几个特点:第一,会计成本是直接的成本,即实际发生的成本,跟生产和消费直接相关;第二,会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但是经济学家说的成本却很不一样,那就是“机会成本”。
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们必须选择放弃。由此看来,做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所得必有所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吃鱼,那么就不能吃熊掌,熊掌就是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艺文类聚》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人家的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父母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因为无论选择哪个都会有所失。于是父母便征询女儿的意见:“要你自己决定愿意嫁给谁要是难以启齿,不便明说,就以袒露一只胳膊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其实对于“齐女”来说,东家、西家都具有吸引力,无论选择哪个,都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女”不能做出决策的原因。
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已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小李原来在一个政府部门上班,每年有10万收入。现在,小李决定下海经营一家餐馆。每年的全部收入是11万,会计成本是10万,包括买菜、买肉、员工工资、税收和各种其他费用。你的会计利润就是:
11万-10万=1万
但是,经济学家认为小李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至少赔了9万。因为,如果小王的时间不是用于开餐馆,而是继续在政府部门上班,他就会有10万元,现在他只有1万元,所以,他至少赔了9万元。
问题出在他少算了成本,不能只算买菜、买肉等的成本,为了开餐馆,他放弃的收入也是成本,而他没有算上。
这里的非同凡响之处在于,在一般人看来,干什么都可以挣钱,都可能有利润;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在一定的时期内,只有做一件事情才有利润,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亏损。为什么?比如一笔资金,有1000个项目可以投资,最多只能在一个项目上有经济利润。这意味着投资这个项目得到的收入,比做这个项目的机会成本大,也就是比所有其他项目获得的收入都大。如果还有另一个项目也有经济利润,那就意味着,这个项目的收入也大于所有其他项目的收入,包括前一个有利润的项目,这就矛盾了!
所以,只有把资金投到那个唯一产生利润的项目上去,才真正有经济利润,才是正确的决策,其他的都是错误的。这是经济学的高明之处,会计学认为任何一个项目都可能有利润,而经济学认为只有一个项目才有利润。
我们做事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也就是,不但要看由于做这件事我们得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因为做这件事情,我们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的比得到的还多,这件事情就不值得做。
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人请你吃午餐,他出钱,而且不附带任何条件。这是免费的么?不是!
因为你用于跟人吃午餐的时间,是你的资源,它有多种用途,除了跟人共进午餐,它还可以用于跟朋友聊天、午休、逛街、打游戏、上网,甚至静坐遐思。如果你去吃这顿“免费的”午餐了,你就放弃了其他的享受,也许这些享受中的某一项其价值比吃这顿午餐对你更有价值,也就是效用更大。所以,你吃的这顿午餐不是免费的。即使有人请你吃饭,你也不一定就高高兴兴兴地去了,而是要考虑你吃这顿饭的机会成本有多大。有时我们抱怨,请人吃饭,那个人却不来。其实,人家是考虑了机会成本。
常常听到新闻报道说,某家大企业又创造了多少利润。如果用经济成本计算,还有没有利润呢?也就是说,如果投入到这家企业的这些资金,给了其他企业,后者的产出又如何呢?只有在投给这家企业比其他企业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时,才证明把资金投入到这家企业是划算的。如果把资金给别的企业能产生更多的收入,那么这家企业就不再是盈利的,而是亏损的了,它的经济利润是负的。资金配置到这样的企业就是一种错误的配置。
因此,一个社会的资源,必须进行科学的配置,把它配置到有经济利润的地方去,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错配,整个社会的利益就减少了。因为社会为得到这个收入,放弃了更多的收入。
谁能进行正确的配置呢?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场是最好的手段。说到底,市场是一种拍卖机制,企业之间通过竞争,会引导资金流向有利润的地方。市场力量越薄弱的地方,人们越不富裕,为什么?就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太有限了,资金,这个最稀缺的资源,都被行政配置了,它们都没有流到有利润的地方去。机会考虑,对于资源正确配置非常重要,对于我们做出正确决策,都非常有启发!
经济学的第三个独特视角是均衡考虑。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物体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下,而暂时保持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经济学把这个概念借用过来,作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件事情,如果有好处,好处大于坏处,人们就会着手去做。可是再好的事情做下去也会变成不好的事,这叫物极必反。比如吃饭,看到饭菜好吃,就大快朵颐,可是你不会一直吃下去,因为吃到一定时候就会觉得,这一口不如上一口好吃了,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新增加的一口,没有上一口好吃,而且这个递减会一直持续下去。肯定有那么一口,是你的最后一口。这一口在理论上说,你吃不吃都是一样的,这一口的效用是零。但下一口你不会再吃了,因为下一口,你吃了还不如不吃,它比上一口的效用要低,是负数,也就是你只觉得撑得慌、难受。
你吃的最后一口,就是由于吃了它,你觉得增加的好处,也就是边际好处,和增加的坏处,也就是边际坏处,相等的那一口。跟物体的均衡是一个道理。
所以,做事做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边际好处和边际坏处在哪里相等。在此前,应该继续做,因为做的话,你的净好处,即好处减去坏处,就增加了;在此后则应该减少做,减少才会使你的净好处增加。这样你的利益才会达到最大化,相等于吃饱了又不难受。虽然你想都吃下去,但是,你不应该如此,因为全吃下去,会把你撑死。
均衡是一种暂时的静止状态,静止意味着事物让自己的某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会稳定一段时间。
人们常常嘲笑老年人保守,害怕变化。其实,害怕变化是人的普遍特征,变化意味着不确定性,当人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就会紧张,行动失据,遭受损失。人们买保险,就是花钱买确定性,买个平安,可见人们喜欢的是确定性,否则不会花钱买保险。
而均衡就是一种稳态,一种确定,因为至少暂时不会变化。只有当事情处于不变状态时,人们才有机会观察、认识它们。如果事情从不停下来,变化无常,要认识它们是困难的。
均衡还意味着事物的变化是缓慢的,是一点一点发生的。比如人类在进步,可是进步是一点一点进行的。均衡也是一点一点达到的,这是边际考虑的结果。经济学上把前边说的边际好处叫边际收益,边际坏处叫边际成本。均衡是人们不断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结果。
消费者购买的最后一单位商品,就是让自己花的钱所损失的效用和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厂商生产的最后一单位商品,是让自己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那一单位。
均衡也意味着各种力量达到一种妥协。我们做事情,就是考虑各种因素,求得一种均衡的、让各方都接受的结果,这样大家才会相安无事。如果不能做到均衡,事情就不会结束。就如谈判,难就难在各方利益的均衡,必须作出妥协才能有结果。
均衡对我们的启发是,为了达到有意义的结局,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不能顾此失彼。
经济学的研究前提
相对于现实本身来说,所有的科学都不是真事,因为科学都有自己的假设,在这个假设之下,继而推演出一系列的结论。那理论还有什么用呢?理论的作用是,当满足或者接近理论假设的场合,理论可以解释人们的行动。比如,万有引力可以解释苹果落地,还可以解释很多类似的现象;而叫魂的理论,却不能解释任何类似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理论可以预测和指导人们的行动。万有引力可以预测星球的运行轨道,而叫魂什么也预测不了。
有人常常怀疑假设,说假设不合情理等等,这是没有科学素养的主要标志。假设是研究、认识复杂世界的需要。只有做出假设,忽略掉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关注要研究的因素本身,才有助于迅速认清事情的本质。如果不做假设,同时考虑所有情况,很难取得进展。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所以也有自己的假设,经济学的假设不止一个,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经济人”假设。
所谓“经济人”假设,就是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的精辟论述。可以说,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动力,对利益的渴望在人类行为的背后发挥着主导性、操纵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