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握手与递交名片的常识
1.怎样的场合应当握手
遇到较长时间没见面的熟人;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认识的人道别;
在以本人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时;
拜访他人后,在辞行的时候;
被介绍给不认识的人时;
在社交场合,偶然遇上亲朋故旧或上司的时候;
别人给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
表示感谢、恭喜、祝贺时;
对别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时;
得知别人患病、失恋、失业、降职或遭受其他挫折时;
向别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
2.握手有何具体要求
(1)握手姿态要正确。行握手礼时,通常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两足立正,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微微抖动三四次,然后与对方的手松开,恢复原状。与关系亲近者,握手时可稍加力度和抖动次数,甚至双手交叉热烈相握。
(2)握手必须用右手。如果恰好你当时正在做事,或手很脏很湿,应向对方说明,摊开手表示歉意或立即洗干净手,与对方热情相握。如果戴着手套,则应取下后再与对方相握,否则都是不礼貌的。
(3)握手要热情。握手时双目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微笑致意。切忌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边握手边看其他人或物,或者对方早已把手伸过来,而你却迟迟不伸手相握,这都是冷淡、傲慢、极不礼貌的表现。
(4)握手要注意力度。握手时,既不能有气无力,也不能握得太紧,甚至握痛了对方的手。
(5)握手应注意时间。握手时,既不宜轻轻一碰就放下,也不要久久握住不放。一般来说,表示完欢迎或告辞致意的话以后,就应放下。
3.握手有何次序讲究
一般情况下,由年长的先向年轻的伸手,身份地位高的先向身份地位低的伸手,女士先向男士伸手,老师先向学生伸手。如果两对夫妻见面,先是女性相互致意,然后男性分别向对方的妻子致意,最后才是男性互相致意。拜访时,一般是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告别时,应由客人先伸手,以表示感谢,并请主人留步。不应先伸手的就不要先伸手,见面时可先行问候致意,等对方伸手后再与之相握,否则是不礼貌的。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4.握手有何禁忌
我们在行握手礼时应努力做到合乎规范,避免触犯下述失礼的禁忌。
(1)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干净的。
(2)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吉利的。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
(4)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
(5)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
(6)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正确的做法,是握住整个手掌。即使对异性也应这样。
(7)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
(8)不要拒绝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湿、弄脏了,也要和对方说一下“对不起,我的手现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5.如何给对方递送名片
一般情况下名片放在西装口袋。初次见到顾客,首先要以亲切的态度打招呼,并报上自己的公司名称,然后将名片递给对方,名片夹应放在西装的内袋里,不应从裤子口袋里掏出,递名片时如果对方职务较高或年龄较长,应双手捧着递过去。对一般的人,用右手递送即可,但态度应庄重大方,动作要轻缓,也可以同时说:“请多关照”、“欢迎指教,多多联系”等话语。递名片时,目光应正视对方,不要目光游移,显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如果是随上司到别处去拜访,需等上司介绍后,再递出名片,如果对方先递过来名片,要先收好后再递出自己的名片。
拿名片的方法。标准做法两个手捏着名片的上侧,把自己的名字正对着对方。当然一个手拿也可以,但是正面面对着对方。
当你接到别人的名片时一定要回敬对方自己的名片。如果没有名片,一般也采用委婉的表达,“不好意思名片用完了”,“抱歉今天没有带”。
6.如何接受对方的名片
接受对方的名片时,也要注意礼节,当对方掏名片时就要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模样,接名片时应以双手去接,如果是坐着的,要尽可能地起身接受对方递来的名片,接过名片后要认真地看一遍,并确定姓名和职务,然后郑重地装入上衣上方的口袋里,若有名片盒,可以直接放入名片盒里。切忌一眼也不看,就装入口袋,更不要顺手扔在桌子上,或往扔在桌上的名片上压东西,这样会使对方产生受了轻视的感觉。有的人会不小心把对方的名片掉在地上,或把名片夹在笔记本里,或者名片上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在名片上面写不相干的东西,这些都是不礼貌的举动。收到他人的名片时,需要说:“很高兴认识您”、“有机会一定登门拜
访”、“谢谢”等等。
7.如何索取名片
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不要强索他人的名片。若索取他人的名片,则不宜直言相告,而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之一。
1.向对方提议交换名片。
2.主动递上本人名片,此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3.询问对方:“今后如何向您请教?”此法适于向尊长索取名片。
4.询问对方:“以后怎样与您联系?”此法适于向平辈或晚辈索要名片。
8.如何婉拒他人索取名片
当他人索取本人名片,而不想给对方时,不宜直截了当,而应以委婉的方法表达此意。可以说“对不起,我忘了带名片”,或者“抱歉,我的名片用完了”。不过若手中正拿着自己的名片,又被对方看见了,这样讲显然不合适。
若本人没有名片,而又不想明说的,也可以上述方法委婉地表述。
如果自己名片真的没有带或是用完了,自然也可以这么说,不过不要忘了加上一句“改日一定补上”,并且一定要言出必行,付诸行动。否则会被对方理解为自己没有名片,或成心不想给对方名片。
9.如何存放名片
参加过交际应酬以后,应立即对所收到的他人的名片加以整理收藏,以便今后利用方便。不要将它随意夹在书刊、材料中,压在玻璃板下,或是扔在抽屉里面。
存放名片的方法大体上有四种,它们还可以交叉使用:
1.按姓名的外文字母或汉语拼音顺序分类。
2.按姓名的汉字笔画的多少分类。
3.按专业或部门分类。
4.按国别或地区分类。
第二节 涉外礼仪常识
1.涉外迎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迎送车辆应事先安排好,不可临时调遣,给人以仓促之感。
(2)对于身份较高的客人,事先应在机场或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 (3)客人的住处、膳食应事先安排好,如有条件,在客人抵达之前就应将住房地点、房间号码、用膳方式、日程活动安排、联络方式、联络人等事宜通知到具体客人,如做不到,也可将上述内容打印成文字材料,在客人到达时分发给每位客人,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传达,这既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又可使客人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4)客人到达后一般不要立即安排活动,应给客人留下一定的休息时间或适应时差的时间。
(5)指派专人协助客人办理入境手续及机票或车票、船票和行李提运、托运手续等事宜,客人到达后,应尽快进行清点并将行李取出,送到住处。
2.涉外交往中的称呼礼仪
人与人见面,首先就是如何称呼。一个得体的称呼,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愿与之交往。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称呼在某种程度上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各民族由于语言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称呼上差别很大。国际上的称呼要求有:
1.一般对男子统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或“女士”;对已婚年纪较大的女士称“太太”;对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状况的女子可泛称“小姐”或“女士”。这些称呼前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
2.对地位较高的,一般为部级以上的官方人士,可称“阁下”,或职衔加先生,如“部长先生”、“总理先生”等。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之为“阁下”。
3.对来自君主制国家的贵宾,习惯上称国王、王后为“陛下”,称公主、王子为“殿下”。对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既可称其爵位,也可称“阁下”,一般也称“先生”。
4.对医生、律师、法官、教授、博士等,均可单独称其职称或学位,也可加上姓氏和“先生”,如“法官先生”、“约翰教授”等。
5.对军人一般称其军衔加“先生”,知其姓名的,可加上姓与名。
6.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其教会内的职称,或者是姓名加职称,或职称加上“先生”。
总之,在与外国友人交往过程中既要注意世界通用的习惯称呼,也要考虑宾客所在国的具体情况,使用适当的称呼在外事交往中尤为重要。
3.如何安排外宾参观
安排外宾参观是在许多外事活动中都会涉及的问题。如何安排设计整个参观流程也就成为相关人员的必备常识:
1.项目的选定
参观游览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访问目的、性质。客人的意愿与兴趣及特点。当地实际情况。
2.安排布置
项目确定之后,应作出详细计划,向被接待单位交代清楚,并告知全体接待人员。
3.陪同
按国际交往礼节,外宾前往参观时,一般都有身份相应的人员陪同,如有身份高的主人陪同,应提前通知对方。
4.介绍情况
一般是边看边介绍,有保密的内容不要介绍。参观项目概况尽可能事先发给对方书面材料,节约参观介绍时间,让客人尽可能多的实地参观。
5.摄影
通常可以参观的地方都允许摄影。遇到不让摄影的项目,应先向来宾说明,并在现场竖外文的说明标志。
6.用餐安排
参观地点远,或是外出游览,要考虑用餐时间和地点,如果郊游,则应准备食品、饮料、餐具,等等。有的地方还要预订休息室。
4.签字仪式中的礼仪问题
签字是文件有效的重要标志,在缔结条约、协定时,往往会有重要的签字仪式。
举行签字仪式之前,要准备好文本,具体包括文本的定稿、翻译、印刷、校对、装订、盖章等,均要确保无误。同时还要准备好签字时用的国旗、文具。
签字的现场布置各国不尽相同。我国的做法是在签字厅内设一长桌,桌面覆以深绿色的台呢作为签字桌。桌后放两把椅子,为双方签字人座位,主左客右。座前摆放本国保存的文本,文本前面放有签字文具。桌子中间摆一旗架,悬挂双方国旗。
签字仪式开始,双方人员进入签字厅。签字人员首先入座,其他人员按宾主身份、礼宾顺序就位。助签人员分别站立在各自签字人的外侧,协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用吸水纸按压签字部位。签字人在本国保存的文本上签字后,由助签人员传递文本,再在对方保存的文本上签字。签毕,双方签字人交换文本,并互相握手,此时,可上香槟酒,宾主双方共同举杯庆贺。
多边签字仪式与双边签字仪式大体相同,如果签字国家众多,通常只设一个座位,由文本保存国代表先签字,然后由各国代表按礼宾次序轮流在文本上签字。
5.涉外会谈中的礼仪
在涉外会谈交往中,话题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我们在选择话题时,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首先,要选择外宾喜闻乐道的话题。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这都是能够普遍接受的,若条件许可,最好事先研究一下交往对象的兴趣爱好,这样比较容易获取谈话的话题。
其次,不盲目迎合他人的话题。由于国情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我们同外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截然不同,对此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重大的国内外事件要事先统一口径,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可以各抒己见。不便谈论的话题可以不谈或转移,但绝不能迎合无理的话题。再次,要回避外宾忌讳的话题。同外宾交往,要注意他们对某些话的忌讳。下列话题通常是不适宜谈论的。其一,过分的关心和劝诫。其二,个人的私生活。其三,令人不快的事物。其四,随意评论别人。
最后,不要谈论自己不熟悉的话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涉外活动中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
6.在国外付小费有何原则
小费源自18世纪的英国伦敦,是当时就餐者为得到更周到的服务而需额外支付的费用,而如今则已变成了对服务人员的一种感谢。现今,在国外对为你服务的行李员、当地导游、司机、饭店及餐厅门口为你叫车的服务生以及客房清洁员,等等,都应该付给一定金额的小费。
小费虽然是个人行为,但也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在外国旅游时最好能入境随俗,以免出丑。小费的给付要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被认为失礼。小费的计算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依消费金额计算
通常小费金额为账单金额的10%~15%。一般而言,到餐厅吃饭可依此原则付小费。在自助餐厅吃饭一般不需给小费,但若有人倒茶水,并殷勤询问需求,则可依人数酌情给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