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5900000004

第4章 慧海慈航闻佛法(2)

大千世界,百态丛生,人生、善恶、苦乐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佛法之中,明显的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何必要学习佛法呢?佛法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指点人们看透这因果,走出这困厄。

滴水佛音

1、摩尼珠又译作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如意宝、如意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如意摩尼。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宝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与佛德,及表征经典之功德。据杂宝藏经卷六载,如意宝珠出自摩竭鱼之脑中。另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载,如意宝珠或由龙王之脑中而出;或为帝释天所持之金刚,破碎后掉落而得;或为佛之舍利变化而成,以利益众生。

2、灵山佛教中所说的灵山一般指印度灵鹫山。佛陀游化印度各国中,最常出入王舍城,住在灵鹫山中。灵鹫山又称耆阇崛山,山顶东西长,南北狭,山中园林清净,福德聚集,是历来诸佛贤圣的住处。佛陀乐居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共住,宣说佛法妙义。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妙法莲华经》、《无量义经》、《佛说法华三昧经》等,都是在灵鹫山上宣说的,所以佛门有所谓的“灵山会上佛菩萨”、“灵山胜会”等话,就是赞扬诸佛菩萨法筵常在,福荫佛弟子,意味隽永。

佛法不是消极厌世的

名寺古刹多隐于孤寂的山林,出于尘嚣,远离红尘。人们偶尔寻访,见到僧侣安于恬淡的生活,清远孤高,便认为佛门弟子厌恶世俗生活,他们所研习的佛法也是消极厌世的。弘一法师指出,佛子隐居山林并不是因为冷淡厌世,“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这与世俗中人要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学到知识为社会出力是一个道理。

既然佛教不是消极厌世的,弘一法师为什么要出家呢?从弘一法师出家经过及其出家后的作为可以断定,弘一法师并不是因为厌世而出家,反而是鉴证了佛教救世的理念。

弘一法师从五岁时,就时常看见僧侣到家里念经及拜忏,非常感兴趣,于十二三岁时,甚至学了放焰口。但是当时的弘一法师并没有遇到高僧大德进行思想上的感召,对佛法、出家生活也不甚了解,所以这并没有导致他对佛教进一步的兴趣。

民国五年的夏天,弘一法师看到日本杂志中说及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而法师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就想尝试断食,心想断食也许会对疾病有帮助。

十一月时,法师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商量,结伴去了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寺庙的生活,使法师欢喜而且羡慕,一住就是半个多月,而且对于僧侣们所吃的蔬菜更是格外喜欢,甚至及回到学校以后,还请佣人依照依法煮来吃。民国六年的下半年,法师正式发心吃素。到了冬天,请了《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许多佛经,悉心研读,并开始供奉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佛像,天天烧香。可以说,从这时起,法师走上了正信之路,并终于民国七月十三日落发出家。

法师出家后一直致力于弘扬佛法,多处讲学,劳苦非常。抗战时期,他身患重病,自己处于生死边际还不忘救济难民,付嘱寺院当家师,把禅房寮房多腾出些,供难民居住。他一心与灾民共甘苦、同患难,把别人赠送的一付贵重的眼镜卖了换作粮食,希望能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即便做到如此程度,弘一法师还在忏悔自己不能为国为民做什么,悲愤地开示众弟子:“念佛不忘救国!我们佛教讲报国恩的。当下民族存亡,危在旦夕。僧侣们,以及所有学佛人,要遵循佛陀教诲: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以佛陀悲悯之心阻止杀戮,救国于危难!”

法师终于在纷飞的炮火中离世。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在世人的视野中消失。有个故事在信众中广泛流传。

弘一法师曾在青岛湛山寺住过5个月,与湛山寺颇有渊源。抗战胜利的那一年,湛山寺为了超度战争中逝去的生命要做水陆道场。道场开始前几日,寺中有位僧人打坐时梦到了弘一法师。梦中,弘一法师对他说:“今天来打扰你一件事。因为时局不好,到处打仗,又闹灾,死人太多。知道你们湛山寺要建水陆道场,我领来了很多人,想在这个法会里超度他们。请你告诉老法师一声,给设个位子,免得进坛时为护法善神所阻。”这位僧人醒来后赶紧告诉方丈,寺院就在做水陆道场时,给弘一法师专门摆放了一个位子。

这是一个有浪漫意味的结局,印证了弘一法师的信仰:即使他舍弃了肉体,却也依然没有舍弃这个尘世;纵然化身为一缕烟尘,也在为红尘中的苦难众生奔波劳碌。有这样的信仰,这样的僧众,怎能说佛法是消极厌世的呢?

滴水佛音

1、《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般若所译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乃以为品名,专指《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收在《大正藏》第十册。《别行疏》说此经“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此经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

2、《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共10卷。传说此经原来藏于龙宫,龙树菩萨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拜阅之下,叹为稀有,便将全经默诵下来,以利益阎浮提众生。

开枝散叶的佛教宗派

弘一法师认为,在了解了佛教的一般知识以后、正式学习佛法之前,首先要了解佛法各个宗派。

既然同是佛法,何来宗派之分呢?佛法之目的在于求觉悟。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目的地都是罗马,但是到达罗马的路径有多条。各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同,修行方式不同,才使佛法在传播过程中开枝散叶。

大家熟知的禅宗,自身也分为南北两派。禅宗分裂的过程在佛教宗派的产生中比较有代表性。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弟子众多,有五百余人。弘忍法师年纪大了,想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弘忍大师的上座弟子神秀是弟子中公认修为最好、最有号召力的。他在寺院墙上题写了一首畿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家看到这个偈子,都非常赞叹,认为能传承大师衣钵的非神秀莫数。

当庙里的和尚们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负责舂米的慧能听到了。慧能不识字,请人把这首偈子念给他听,听完后慧能叹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也做了一首偈子,又请那人帮忙写在墙上: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神秀的偈子说要时时刻刻地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他秉着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

慧能与神秀相反,他是持一种出世的态度,认为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所谓万事万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很显然,神秀的观念与禅宗顿悟的理念并不相符,而慧能非但观念与之契合,更达到了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即所谓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慧能的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旁人答说是伙房火头僧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其他僧人的面说斥责他说:写得乱七八糟,纯属胡言乱语!并亲手洗刷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深具慧根的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听弘忍讲解了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金刚经》,并接受了五祖的衣钵。

神秀在僧众中势力甚大,弘忍怕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趁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神秀在慧能出走第二天知道了消息,赶紧派人去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至此,禅宗在发展过程中一分为二,形成南北对立的态势。

与禅宗的裂变类似,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到了隋唐时代,就形成了大小乘各宗分立之势。弘一法师1938年在福建安海做讲演时,专门为佛友介绍了几个常见教派:

一、律宗

律宗全称为“南山律宗”,因其创立者唐代高僧道宣久居终南山而得名,又简称为“南山宗”或“律宗”。

律宗在唐代时兴盛,南宋后逐渐衰微。律宗依《法华》、《涅槃》经义,而释通小乘律,立圆宗戒体。正属出家人所学,亦明在家五戒、八戒义。

弘一法师研习的就是律宗。

二、法相宗

法相宗又名慈恩宗或有宗,以唐代玄奘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此宗所依之经论,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

弘一法师认为此宗最重要,无论学何宗者皆应先学此以为根柢。

法相宗唐中叶后衰微,在弘一法师的时代开始复兴,学习的人很多。

三、禅宗

禅宗是为人了解最多的宗派。关于禅宗的那些活泼有趣又意境深远的“公案”故事,让人们看的津津有味。

这一宗派在梁武帝时,由印度达摩尊者传至中国,在唐、宋时盛行,后来逐渐衰落。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明实相之理体。但是这并不是说禅宗摒弃文字,他们也会用文字方便教化,以弘扬教法,《金刚经》、《楞伽经》就是此宗常所依用的经典。

四、密宗

密宗又名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入此土。

密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元代后密宗衰落,近代再次兴起,颇为兴盛。

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很多人对密宗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往往轻肆毁谤。弘一法师曾读过《密宗仪轨》,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过了十几年后读《大日经疏》,才知密宗教义之高深深深忏悔。为此法师曾开示众僧“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诸疑惑矣。”

五、净土宗

净土宗始于晋慧远大师,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而立,把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视为自宗的根本内容。

该宗三根普被,甚为简易,非常适合在末法时代弘扬推广。明朝时,净土大盛。到了近代,尤为兴盛,超出各宗之上。

因为佛法本来就是平等无二、无有可说,所以造成佛教宗派甚多,上文区区五个宗派,仅仅是豹之一斑。

想亲近佛法者,可以选择与自己根基相契合的教派进行研习,万不能有所偏见。好比生了病,要想治病得对症下药,不是说越贵的药越好。弘一法师开示说:“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

滴水佛音

1、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南朝梁武帝时,达摩坐船从海路到广州传法。由于梁武帝信仰佛教,达摩专门去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法缘不合,遂施展神通,折一苇芦苇北上渡江,至北魏都城洛阳,后至嵩山少林寺修行,面壁长达九年。达摩传衣钵于慧可后,西独自归。

2、慧可俗姓姬,河南洛阳人,初名神光。又作僧可。慧可为南北朝时代僧人,我国禅宗二祖。慧可幼年时在洛阳出家,早年周游听讲,参禅冥想,精研孔老之学兴玄理。公元520年,参谒达摩祖师于嵩山少林寺,跟随祖师学习了六年。传说慧可访问达摩时,达摩不见,于是慧可在大雪中站了一夜。天明时,达摩仍然不见,慧可为了表明求道的虔诚,引刀自断一臂,这才得见达摩,也由此大悟,得传达摩大法及衣钵。据说慧可活了一百零七岁,死后得到了“正宗普觉大師”、“大祖禅师”的谥号。

世世常行菩提道——佛教仪式简介

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同类推荐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 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热门推荐
  • 仙生一世

    仙生一世

    他用了上千年,终于让自己住进了他的心。千年前。“师尊,这是徒儿新酿的酒,您尝尝。”他满心欢喜地将自己酿好的酒端给师尊。书桌后的人头也不抬,“又做些没有用的,快去修练。”千年后。“乖徒儿,最近怎的没有酿酒?”“师尊又不喝,徒儿酿着干什么?难道给氏大叔?”抱着他的人眸子一瞪,“你敢!”这是一个世子用千年时间在冰山师尊面前刷存在感的故事。
  • 丹青卷

    丹青卷

    请杀手当保镖,这种事情也只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吴少爷做的出来了吧!等等,这是什么鬼,鹿晗崩溃着,自己给他当保镖也就算了,这货还天天粘着他,最坑人的是,卧槽!小爷我的贞操啊!吴世勋,你他妈要是再敢把我一夜七次我绝对不放过你!
  • 邻家女的恋爱史又名我的呆萌女孩

    邻家女的恋爱史又名我的呆萌女孩

    他们原本如此的陌生,如此的不相干他们可以各自走开但都将目光紧紧停留你回头看我,我回头看你就那一眼,造就了永恒
  • 极星神记

    极星神记

    很久以前大陆流传着一个传说,天上闪耀着三颗星,象征灾厄的赤魔星,象征希望的金曜星,象征救济的银魂星,每当赤魔星消失,就意味着大陆即将遭受灾厄,只要人们心存希望金耀星就会永远闪亮,银魂星必会带着救济之力降临大陆,拯救世人。和平的时代,某一天人们发现,赤星依存,而闪耀的银色之星悄然不见。
  • 网游之天下怀古

    网游之天下怀古

    主角曹飞在回家路上时捡到了新出游戏《战争大陆》的游戏营养舱的领取卡,就这样,一代游戏之王诞生了!群号:541795881。欢迎大家来。
  • 星文咒术师

    星文咒术师

    这是一个离奇玄幻的世界,某一天在外修行游历的少年仓晔回到了故乡,却遭遇故乡受敌入侵,不得不带上青梅逃亡,从故乡出发的他,却突然遭遇追兵,为了保命的仓晔使用了一神秘物品——铜锈铁块,无意间却落入了古怪荒村,得到荒村上一个纪元的修行法门......
  • 永不为妾

    永不为妾

    绝代风华的身资,美丽无双的容颜,金黄色的长发随风起舞。纤纤玉手挑起的不是罗纱幔帐,而是红尘间风起云涌的波涛骇浪。
  • 七言绝

    七言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烊千玺之你是梦

    易烊千玺之你是梦

    “诶,我喜欢你耶!”她抬起双眸,一双忽闪的大眼睛一本正经的对着他说。“你未婚夫来了!”淡淡的语气没有任何一丝表情。就这样消失在她的视线里。【本文纯属虚构,喜欢就看吧!】
  • 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性格,有先天的因素在里边,但影响更大的是后天的因素。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孩子与父母双方的性格都有很大差异,比如:父母性格都比较内向,孩子的性格却又比较外向。所以说,人的性格,往往更取决于他后天所受的教育。一个人在未成年的时候,性格尚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是接受性格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如能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对他的一生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