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5900000002

第2章 序言只求随缘渡此生——弘一大师的佛缘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他是戏台上技艺高超的伶人,可文可武,可生可旦。刚刚还扮着《(虫八)蜡庙》的老英雄褚彪,下一刻就成了《茶花女》里哀婉的名妓玛格丽特。而他的人生舞台,也向来百无禁忌。

好一位浊世翩翩佳公子

1880年10月23日,天津富商李筱楼第五个姨太太王氏安静地躺在产床上,望着窗外碧青的天空。突然,一只灰蓝色的喜鹊跃入窗口,把一枚松枝放到她的床头。这只毛色发亮的漂亮的鸟儿并不急着飞走,翘着尾巴喳喳欢叫了一阵,才不慌不忙地展翅离开。

产房中伺候的下人们回过神儿来,纷纷赞叹:这可是大喜之兆!王氏顾不上沉浸在这奇妙的神迹里,撕裂身体的疼痛骤然袭来。漫长而痛苦的挣扎后,一个漂亮的男婴呱呱坠地。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将喜鹊留下的那枚松枝,随身携带了一生,直到在泉州圆寂,还挂在他寮房的墙壁上面。

弘一法师俗姓李,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名号屡改。五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有异母兄弟三人,长兄早年夭折,次兄名文熙,又名桐冈,字敬甫,是天津一个有名的中医。他排行第三,小字三郎。

幼年的李叔同在母亲的指导下熟读《四书》、《毛诗》、《文选》等启蒙书籍,还对书法、金石颇为喜好。十三、四岁时,他就显示了超凡的才气,写得一手好篆字。十六、七岁时,他师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填词,并和唐静岩学书法,成绩斐然。在迁居上海以前,他曾以“文童”进过天津县学,受过八股文的严格训练。

十八岁时,李叔同在母亲作主之下与俞氏结婚。十九岁时,他就奉母迁居上海,与上海名流组织“城南文社”,每月会课一次,他投稿三次,次次折桂,颇有“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气魄。

此时的李叔同,是真正的翩翩公子,由于上海有自家产业,供给丰厚,每日与上海的文人雅士酬唱应和,好不风流潇洒。有人赋诗云:“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着作脍人口。酒酣诗思涌如泉,直把社陵呼小友”!

1905年3月,母氏王太夫人逝世了,李叔同深感人生之飘零,决心东渡日本留学,并于1905年秋天成行。

李叔同在日本考入最高美术学府东京美术学校,师从曾留学法国的名画家黑田清辉学习西洋油画。在这所学校学习油画的中国学生只有两名,其一就是李叔同。李叔同除学习油画外,还心仪音乐与戏剧。他同时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向戏剧家川上音二郎和藤泽浅二郎研究新剧的演技,之后,他与同学曾延年等组织了话剧团体“春柳社”,甚至还反串女主角主演了《巴黎茶花女遗事》,完成了中国人第一次演话剧的创举。

度过了六年留学生活,李叔同在1911年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第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他在《太平洋报》任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审美教育。

这个昔日带着祝福出生的孩子,用惊世的才华和过人的活力在人生的舞台上纵情起舞,画家、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出版家……无数条令世人艳羡的道路在他脚下延展开去,种种可能交织成绚丽的色彩迷乱了的眼睛。

如果这时有人告诉你,他,是未来的一代律学大师,谁会相信?是啊,此时的他,在尘世挥动长袖舞得正欢,他哪里是净世的佛,分明是俗世的仙。

滴水佛音

1、城南文社城南文社是当时在上海出现的一个以切磋诗词文章为目的的文学性质的自发团体。参加文社者每月在城南文社发起人之一许幻园家的城南草堂聚会,根据所出的题目撰写文章或诗歌,然后由精通宋儒理学又擅长诗词歌赋的孝廉张友蒲来评阅并确定成绩。

2、春柳社春柳社是由李叔同、曾孝谷于1906年冬组建于日本东京的中国戏剧团体。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谢抗白、陆镜若等人都曾先后加入过该社。春柳社最著名的作品当属1907年6月公演的《黑奴吁天录》,该剧在东京引起轰动,影响甚至到了达国内。《黑奴吁天录》剧本按现代话剧分幕形式用口语写成,欧阳予倩评价其“可以看作中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

虎跑泉边见真性

人人都知道杭州是人间天堂,旅游胜地,很少有人知道杭州也是难得的佛地。那里寺庙很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佛法之盛。

瘦西湖的荷蒲薰风,暮鼓晨钟,深深吸引了青年李叔同。

李叔同初到杭州,是1902年,正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七月。那次他在杭州住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个月左右,而且并没有去过寺院,仅仅去涌金门外吃过一回茶。西湖的风景,没能尽兴游览,可这匆匆的一瞥,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再去杭州,仍是七月,不过已经1912年了。这次,李叔同并没有做西湖的匆匆过客,而是与西湖为邻居住了长达十年之久。

那时李叔同执教于上海城东女学,他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只有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名叫“景春园”的小茶馆,颇得李叔同的喜爱,那时他常常一个人出门到景春园吃茶。

民国初年的时候,西湖城墙宛然,烟柳横堤,风景很美,并且并不像后来一样游人如织,熙熙攘攘。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这里宁静寂寥,环境清雅。李叔同穿过景春园楼下大堂,从三三两两的茶客间行过,直上二楼坐下,吃茶,临窗看西湖的风景。

景春园附近,就是赫赫有名的昭庆寺。吃茶之后,他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1913年夏天,李叔同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面住了好几天,住的地方是广化寺专门为在家的客人准备的住处“痘神祠”。李叔同时而会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转转,那时,还谈不上信仰,他只是心里感觉到这种青灯古卷的生活“很有意思”,与佛教有亲近的感觉。

他的心思,大半还是在西湖幽雅的风景里,时常循着莲香的薰风荡舟去湖心亭吃茶。

一次,学校里有一位颇为自傲的名人来演讲,李叔同和夏丏尊觉着无趣,偷偷溜出来又躲到湖心亭上去吃茶了。风从湖面上吹来,水汽氤氲,清凉舒服,夏丏尊随口说道:“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叔同听到这句话,再一次觉得“很有意思”,后来自述说“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夏丏尊在李叔同的出家问题上,多次起到推动作用。他偶尔从日本杂志上见到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觉得很有趣味,就与李叔同探讨,并且彼此都有“有机会时最好断食来试试”的话。说过后,夏丏尊并没有当回事,转眼就忘记了。谁想1916年冬天,李叔同真的前往杭州大慈山虎跑寺试验断食,长达二十天。成功的断食使他觉得脱胎换骨过了,精神大为振奋。此时的李叔同,仍然只看些宋元人的理学书和道家的书类,佛学尚未谈到。这次断食行动的后续,是他对素食产生了兴趣,回到学校后甚至叫师傅照寺庙的方法烧菜。

1917年下半年,李叔同正式发心吃素。进入冬天的时候,他请了许多经书研读,并在自己的房里供起了佛像,也天天烧香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他没有回家去,而是到虎跑寺里面去过年。在此期间他与法师们倾谈,与佛学有了更深入的接触,“更感觉得有兴味了”。

1918年正月初八,李叔同在虎跑寺皈依三宝。同年七月十三日,又在虎跑寺依了悟上人为剃度师,法名演音,号弘一。消息传出,众人哗然,大家都以为这位风流才子对佛学只是爱好、感兴趣而已,谁也没料到他会剃度出家。他的日本妻子闻讯匆匆赶来,绕寺哀哭三日,但求一见,终未能如愿。

弘一法师的人生是传奇的,他皈依佛教的过程却是简简单单,水到渠成。所谓的佛缘,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自此,翩翩佳公子李叔同的名字被红尘的一抹朱砂轻轻盖去,弘一法师身着海青,严肃而谦恭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滴水佛音

1、夏丏尊夏丏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号闷庵,别号丏尊,上虞崧厦人。他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早年曾入上海中西书院、绍兴府学堂(今绍兴一中)修业。1905年赴日本留学,1907年辍学回国,开始长达20年的执教生涯。夏丏尊曾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其中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与李叔同同事,友情深厚。1926年起,夏丏尊在教书之余,涉足出版业,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所长10余年,出版大量中外名著,并编辑发行了多种进步报刊。

2、虎跑寺虎跑定慧寺,原称大慈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位于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以寺中的名泉(虎跑泉)而著名。唐元和十四年(819),性空大师在此定居建寺。之后宋朝高僧济颠(济公)在此圆寂,被佛门称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主师”的高僧弘一法师在此披剃出家,都为这古老庄重的庙宇增添了传奇色彩。

同类推荐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热门推荐
  • 妃若安好王还得了

    妃若安好王还得了

    【完结】十年前,七色彩虹下出现了一个大哥哥和一个少年,她只是彩虹下的过客,他们对她都一见倾与心。十年后,她的真命天子出现了,她却神经大条的给他张罗对象,他却死咬她不放,他不放,她就跑,她跑,他追,追着,追着……追出了那七色彩虹下的少年,却,牵出了一场阴谋,揪出了她真正的身份。万没想到,一切都是十年前七色彩虹下的大哥哥所为,她痛心,想要逃离,却,撞上了他的真命天子,一场场恶战又要开始了。
  • 都市狂人之龙腾

    都市狂人之龙腾

    去华山旅游,想不到得到了武林至宝“独孤九剑.”.....一剑侵入美人心,二剑回首一笑过,三剑一出龙腾起,四剑修身还颜术,五剑双修塑金身,六剑一出鬼马惊,七七回归本源塑,八本一脉相承起:九九归龙啸天。看主人公玩转不一样的“笑傲江湖”
  • 永远的青鸟

    永远的青鸟

    她,身世坎坷,却不放弃对生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屡受挫折而愈挫愈勇;他,怀着对她的执着爱恋而远行非洲,经历考验对她痴心不改,演绎现代版的白雪公主与王子的唯美爱情故事。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世界之燮州

    世界之燮州

    世界大陆共有七州,燮恒两州人间战乱刚平,仙界祸乱再起。张炙从修仙的路上,渐渐明白,守护与杀生,不过人心。现在,请静静听我说燮州的故事。
  • 无双谱志

    无双谱志

    本人志愿漫画家一名,但绘画技巧稀烂,在锻炼画技同时想提高自己编故事技巧和文字能力,故自己与自己玩玩文字游戏,无双谱的故事发生在平行世界线的古代中国——神原国,一颗天外陨石偏差正常世界线0.0001毫米,掉落在地球上,破碎的陨石碎片散落各地,时间流逝,随着炎魔人的怪诞传说传遍整个国度,人们渐渐发现将这些陨石研成粉末,用来打造武器,可以给武器加上奇怪的特性,而这些武器就能发挥出本来只属于自然之母才能控制的恐怖力量,于是,一个铁与元素的时代拉开帷幕……
  • 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

    什么是营销?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过:“最简短的解释是,发现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并满足,这是一个整体思维体系,你的成功不是跟着别人干已经干成功的事,而是找到人们想买却只有你能卖的东西。”所以说,营销是开拓性的、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智慧的凝练。现代市场营销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事业,也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无论从对社会的影响看,还是从对促进生产、指导消费、拓展市场角度看,创造力一直是现代营销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 血腥聚会

    血腥聚会

    谁也不知道一封普普通通白色信封中的聚会邀请函中会存在怎样巨大的杀机?当背后诅咒的揭开,也许是终结,也许是蔓延;也许是团灭,也许是新生!欢迎就读《血腥聚会》...希望此书能够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纯恐怖.
  • 丹下左膳·日光东照宫

    丹下左膳·日光东照宫

    找寻伊贺狂徒下落的丹下左膳大开杀戒,却不慎掉入陷阱与源三郎相见;泰轩先生带领众人却难以为救;猴壶的破损让吉宗将军等人左右为难;心灰意冷的莲夫人面对父亲和女儿的无情痛苦异常;逃出生天后源三郎依旧对峰丹波无可奈何;剑术超群的丹下左膳的情思也“劈”不断理还乱……
  • 先婚后爱:晚安,女王大人

    先婚后爱:晚安,女王大人

    他的出现,让自己家破人亡,15年后再相遇,抡起酒瓶就把他头砸开花了,莫名其妙成了他的未婚妻,本来以为只是玩笑话,谁知掉坑里了……还一辈子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