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霍金:对生活心存感恩
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
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面对这些突兀和尖锐的提问,霍金显得很平静,他的脸依然带着微笑,他用那根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打下了以上那段文字。
对霍金来说,命运对他可谓苛刻的:他口不能说,腿不能站,身不能动,他失去了许多常人拥有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霍金仍感到自己很富有,比如,一根能活动的手指,一颗能思维的大脑……这些,都让他感到满足并对生活充满了感恩。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后的苹果,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霍金就是这样一只苹果,上帝给了他残缺的肢体,却让他拥有一个芳香的心灵。
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少,只要好好珍惜其中的一二,并不断用心去打造,就能拥有生命的芬芳。
在这个世界上,你所感恩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你所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会越来越少。让我们培养凡事感谢的态度。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感谢你身边所有的人。
你感谢的事情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惰性。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要自立。
比尔有血液系统方面的毛病,很容易疲倦。有一天他开车回到家里,感觉很累,希望能够小睡一下。这时候,一位邻居兴高采烈地跑来,说他帮比尔在园子里种了两棵菜。比尔随口说声谢谢,就进屋睡觉了,因为他感觉实在太困了。
睡意向比尔袭来,但他始终睡不着。比尔猛然坐起,明白自己的不安是因为没有向邻居衷心致谢。他立刻走出屋子,到园子里,向邻居为刚才的淡漠道歉,并重新真诚致谢。比尔说:“这位邻居知道我有心脏血管方面的毛病,也知道休息对我很重要。当他知道我为了向他致谢而中断睡眠,非常感动,又帮我多种了两棵菜。我们两个都从再一次致谢中受惠。”
比尔说:“心中感激却没说出来,就好像包好礼物却没送出去。”
有人把健康视为理所当然,把健康看成是本该给予自己的东西。有时候我们还是那么的不珍惜自己的健康。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健康的人只占全球总数的5%,95%的人或多或少有些疾病。假如此刻你没有患什么严重的疾病,你就应该感恩。
2爱因斯坦:必须重视的学习方法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学习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有人说:只要勤奋努力,就能将学习搞好。真是这样的吗?
勤奋固然重要,但现实中这样现象却屡见不鲜:有的同学学习非常卖力气,但是学习效果却很不理想;而有些同学看上去不是那种勤奋的好孩子,但学习成绩却很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难道“勤奋努力”与“学习成绩好”成反比吗?难道是勤奋努力的同学的智商比那些不怎么用功的同学低吗?如果我们对那些看起来不够勤奋但成绩却很好的同学进行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并非他们有着多么高的智商,而在于他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不仅要讲求勤奋,而且更应当讲究方法,高效学习一定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结果。
方法即是捷径,方法即是效率,方法创造成绩,方法创造效益,方法创造成功。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列出了一个关于“成功”的方程式,如今,这个方程式已是全球皆喻: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学习方法+少说空话”
可见,那些学习用功但效果不好的同学,其问题可能就出在没有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上。只要他们改进了学习方法,再加上勤奋努力的可贵品质,那么,学习效率就一定会飞速提升,学习成绩必将远远超过那些不用功的同学,他们的行动一定会推翻“智商决定学习成绩”的神话,人们会惊喜地发现:比智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有人说,高三的学习生活是最枯燥的,充满着压力。可对于2003年大连高考文科状元牟欣梦同学来说,这一年过得并不紧张,学得并不枯燥,而是很轻松,很快乐。牟欣梦是个多才多艺的女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还会多种乐器,尤其弹得一手好钢琴,游泳、滑冰、打篮球,样样精通。即便是在迎接高考的日子里,她也没放弃这些爱好。
这么多的爱好,这么好的成绩,牟欣梦是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做到学习、生活两不误的呢?在谈到自己的学习体会时,牟欣梦说,这得益于她富有效率的生活、学习方式。平时上课的时候,她特别注意听讲,因为老师讲的知识都是精华,对学习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她特别讲究学习质量和方法。比如,她平时并不搞题海战术,但是每做一道题,都会认认真真地去考虑这道题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并且再三进行比较,这样知识就掌握得很牢固。此外,她觉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高三的时候,每天晚上她都要抽出一定时间锻炼身体;每天学习累了的时候,她也会通过弹钢琴来舒缓一下紧张的学习情绪。有时候她还会抽空看上几部英文原版电影,对她来说,这既是一种休息、娱乐,又是在学习英语。讲求学习方法,注意劳逸结合,使她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这反映了昆明圆寺内的对联:
合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
盲修者千钧棍棒打苍蝇。
作为21世纪的生力军和栋梁,中学生朋友还应站立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知识大爆炸”,这就要求人们具有高效学习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能够高效能地学习的人才,不会学习的人,终将会被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浪渐渐淘汰。
对于21世纪的青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已经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高效能的学习方法。
所以,掌握高效能的学习方法,不仅会使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得到迅速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会使你终身受益,使你在知识经济的潮流中劈波斩浪。
中国古代有句充满哲理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所讲的“渔”,是指捕鱼的方法技巧。与其送给别人一些鱼,让他一时坐享其成;还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让他终生受益。
3普朗克:智者善于思考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普朗克
勤思考,勤动脑,才能彻底地了解他人的思想,才能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判断。如果全部照搬,不假思索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就好比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只要善于动脑筋就会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事;只有善于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消除困境。
林肯与道格拉斯共同竞选伊利诺州参议员,二人因此成了冤家。
二人约定从斯普林菲尔德出发,进行一场竞选辩论。在出发的前一天,他们共同到当地教堂去做礼拜。道格拉斯是当时美国第一流政治红人。牧师为了讨好道格拉斯,先请他上台布道。道格拉斯一上台就利用机会转弯抹角地把林肯挖苦一番。最后,他仍然想“指挥”一下林肯,戏剧性地说:“女士们,先生们,凡不愿去地狱的人,请你们站起来吧。”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只有林肯坐在最后一排不站起来。道格拉斯忙说:“林肯先生,那么你打算上哪儿去呢?”
林肯仍然坐着,不慌不忙地说:“道格拉斯先生,我本来不准备发言的,但现在你一定要我问答,那么,我只能告诉你,我打算去国会。”
全场大笑。
善于动脑筋,使林肯化被动为主动,反戈一击,使道格拉斯尴尬得难以下台。
人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只有会思考,才会有智慧。智慧只属于会思考的人。
有一位擅长画猫的画家,由于画技高超,笔下的猫都栩栩如生,以致许多人把他的画买回去挂在家里后,家里的老鼠都逃光了。因此,画家被人们誉为“猫王”。
不过,这位画家性格比较古怪,一生只带了两个徒弟王品和孙超。
一天,画家把二徒弟王品叫到跟前,说:“你可以出师了,你不但学到了我画猫的全部技巧,而且还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二徒弟王品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师傅,但画家态度坚决,王品只好含泪辞别了师傅。
大徒弟孙超见此,便心急火燎地找到画家说:“师傅,我也要出师,你为什么只让师弟出师呢?要知道我比他还早来半年呀!”
“的确,你跟我学画的时间比他长—点,但是,你这一辈子,恐怕永远也出不了师了。”画家严肃地说。
“为什么?”大徒弟孙超极为不解。
“你跟我学画,只知模仿,却没有任何创新,也就是说,你是在用手画画。而你师弟呢,则是用脑子画画,他画的猫在很多细节方面已超越了我。你的基本功虽然很扎实,但不善于思考,不善于用脑,这就是你永远出不了师,也永远无法超越你师弟的原因。”大徒弟孙超听后,不服气地走了。
若干年后,大徒弟孙超画的猫在市场上无人问津,而二徒弟王品则成了远近闻名的“猫神”。人们都说他画的猫已超过了他师傅。
其实,大徒弟和二徒弟学画的时间差别不大,而且出自同一师门,但两人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二徒弟成功的奥秘便是缘于他勤于思考。
如果你不勤于思考,而只是如大徒弟一般“走马观花”,学得一点皮毛知识,你的学习成绩肯定不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你所学的知识和你所阅读的书籍对你的用处就不大。
剑桥大学哈罗特·埃沃森教授是这样说的:人类的整体智慧水平相对于个人的想法而言,常常具有一种趋同性,而许多成功人士恰恰从这相同或相似的想法中跳出来,寻求新的出路。因为他们善于开动脑筋,会精心策划,从而会发现富有启迪意义的现象。
“思考能够拯救一个人的命运。”这句话出自拿破仑·希尔——美国著名的成功大师之口。当你处于消极状态的时候,用思考转换感觉,调整方向,是自我慰藉的惟一方法。一个人如果能靠积极的思考征服消极心态,对他的个人成长将大有益处。
4马可尼:拖延远离成功
成功的秘诀,是要养成迅速行动的习惯。
——马可尼
人生总有许多理想和憧憬,假使一个人能够将一切憧憬都抓住,将一切理想都实现,将一切计划都执行,则你事业上的成就,真不知会怎样的宏大;你的生命,也不知要怎样的伟大!然而,总是有很多人有憧憬而不去抓住,有理想而不去实现,有计划而不去执行,最终使各种憧憬、理想、计划破灭。
在一次行动研习会上,主讲师做了一个活动。他说:“现在我请各位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大家必须用心投入,并且采取行动。”他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他说:“现在有谁愿意拿50元来换这张100元人民币。”他说了几次,但很久没有人行动,最后终于有一个人跑向讲台,但仍然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老师和那一张人民币,不敢行动。那位主讲师提醒说:“要配合,要参与,要行动。”他才采取行动,他终于换回了那100元。他顷刻赚了50元。
最后,主讲师说:“凡事马上行动,立刻行动,你的人生才会不一样。”
有个落拓不得志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重复他的祈祷:“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奉献终身,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对呀,你要中奖,总得先去买张彩票,总得先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结果。
因此,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先从行动开始。
天下最可悲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但我却没有那么做。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如果我当年就开始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一个好创意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就有可能带来无限的满足。
记住:切实实施你的创意,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创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诗人约翰·弥尔顿曾说:“只是站立等待的人也能有所得。”这句话也许相当诚恳而值得深思。但是,生命中真正的财富往往属于那些能以积极行动寻求的人。成功不会由挂着皇家徽章的铜管乐队伴随着行军而来,它往往属于长期艰苦努力工作的人。
采取主动,就能创造自己的机会。缜密思虑下策划的行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
你可以用尽各种方法,告诉全世界,你有多么优秀,但是你必须通过行动。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成就,你应该先付诸行动,让人由行动中认清你的成就。
不要等待“时来运转”,也不要由于等不到而觉得恼火和委屈,要从小事做起,要用行动争取胜利。
记住,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