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6600000005

第5章 宏观卷 法国大革命之本质、使命与功绩(3)

在这三个国家里,政府以同样的准则治事;议会有同样的成分、同样的权力;社会以同样的方式被划分;不同阶级间有着同样的等级制度;贵族有同样的地位、同样的特权、同样的特征;城市有同样的结构;农村以同样的方式治理;农民有同样的处境;土地以同样的方式被分配、被占有、被耕种;耕种者背负着同样的义务;从波兰边界直至爱尔兰海,无论是领主庄园、法庭、采邑、征收年贡方式、徭役等等,一切都那么相似,有时甚至连名称都一样。

而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彼此相似的制度,都源于同样的一种精神。14世纪欧洲在社会、政治、行政、立法、经济、文学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似性,比现今制度所展现的相似性还要大得多。

我在这里并不想阐述欧洲的旧政体是如何日渐颓废衰败的,我只想指出一点,那就是18世纪的欧洲政体正濒临崩溃。这种衰落的趋势在欧洲东部并不明显,但在西部则比较突出,但不论东部还是西部,所有的地方都能找到旧政体老化甚至衰败的迹象。

中世纪以来的各种制度的衰落过程,从档案中可以找到明证。比方说,当时的领地大都有一种叫作“土地赋税清册”的登记簿,长久以来,它一直充当着记录领地界限、地租明细、服劳役情况以及当地惯例等信息的角色。我翻阅过14世纪的土地赋税清册,这些记载清晰标准、井井有条、准确无误,称得上是杰作。可是,从这开始,越往后,尽管知识更加普及,但土地赋税清册的记录反而变得越来越杂乱无章、记载不全、模糊混乱,完全没有了14世纪登记簿的那种条理与风采。

看来,当市民生活转向文明之日,反而就是政治社会堕入蛮荒之时。

欧洲的古老政治体制,德意志要比法兰西保留得更好,更能看到其原始的面貌。但是,即便是在德意志,很多的古老制度也已经遭到了摧毁。我认为,研究这些残存下来的现状,比去追溯那些已经毁灭的东西,更能看出时间的摧残之效。

比方说,自治市制度,这种制度早在13世纪、14世纪时就已经将德意志的很多城市转变为一个个富庶且开明的小国。到了18世纪,这种制度依然存在,但是城市不再是当初的模样。原有的那一套套方法仍在沿用,原先设置的行政机构仍保留着起先的名称与职能,但是,那种积极性,那种活力,那种爱国主义的激情,还有自治市制度激发出来的坚韧的品德,而今都已消失殆尽。那些旧制度似乎就这样自生自灭一般坍塌在自己身上。

到今天还依然存在的一切中世纪的制度都患上了同样一种疾病——它们全部都在衰落,毫无生气。不仅如此,很多本身并不是中世纪所诞下的东西,只要卷入其中,也会立刻丧失生命活力。我们可以看到,贵族阶级有如染上了老年孱弱症一般。

在中世纪,政治自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今天的政治体制,只要它保留了中世纪的种种特征,就会跟得了不育症一样。像省议会,它虽然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古老的政治形式,但这些旧的形式阻碍着文明的进步,未能产生任何裨益。它们同新时代的精神格格不入。就连民心,也背离了省议会,而倾向了君主。

这些制度悠长的历史并未给它们带来任何荣耀与尊重,反而,它们迅速地老化,渐渐地失去民心。而一个令人奇怪的事实就是,随着它们的衰败,它们的危害力渐小了,可它们引致的仇恨反而更加强烈。

一位与旧制度同时代并拥护旧制度的德意志作家曾说:“现在的很多事物很伤人心,甚至是可鄙的,但奇怪的是,尽管如此,人们对旧的一切仍坚持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即使在家庭内部都能感受得到,它扰乱了家庭的秩序,很多主妇甚至都不愿再忍受她们那些古老的家具了。”

这一时期的德国与法国一样,社会较为繁荣,蒸蒸日上。但是这其中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必须加以注意,那就是:所有活跃的、搏动的、生长着的东西,都来自新的根源,这一根源不仅是新的,而且是跟旧制度完全对立的。

这个根源就是王权。我这里所说的王权与中世纪的王权绝不相同,它有着别具一格的特权与精神。它是国家的行政机构,它建立在地方权力的废墟之上,它四面延伸,日益取代贵族统治下的官吏等级制。所有的新权力以一种中世纪王权闻所未闻的或者拒绝接受的方式行事,它们开启了一个中世纪人们想都不敢想的新社会形态。

英国的情形也是一样的。从表面上看,人们会以为欧洲旧政体仍然是那里的主流,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忘记那些沿袭下来的古老名称,抛开那些旧的形式,就不难发现,自17世纪以来,封建制度已经基本废除,阶级之间相互渗透,原有的贵族阶级逐渐消失,贵族政治渐渐放开,财富成了一股新势力,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言论自由放开,等等。

这些新的制度在中世纪时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然而正是这些新事物一点一点地巧妙渗透进这具古老的躯体,使之复苏、重生,避开了被瓦解的命运。这样的新旧融合,既保留下了古老的形式,又输入了新鲜的活力与生命。所以说,17世纪的英国,从本质上说,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脱胎换骨的现代国家,它的体内只保留了些微的中世纪遗迹,好比供奉品一般。

之所以将考究的眼光投向法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是因为,我坚信,只有了解了法国以外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法国国内的情况。谁要是只局限于研究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法国大革命。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特有的功绩与意义何在

前面我所做的所有论述都是为了帮助解决我最初提出的那些问题——法国大革命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它究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会这样发生?它的功绩与意义何在?

有些人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摧毁宗教信仰的宗教革命,而事实是,不管它展现出什么模样,从本质上而言它仍然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

有反对者说,大革命就是在制造混乱,是典型的无政府主义,而事实是,大革命并不想延续混乱,它要实现的是增加公共权威的力量和权利。

还有人认为,大革命会阻碍文明的进步,会改变延续至今的文明所具有的特点,而事实是,它并没有改变西方人类社会赖以依存的根本法律。

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国家,的确发生了一些偶然事件,它们可能从某些层面上改变了大革命的一些面貌,但如果我们着眼于大革命本身,就会看到,这场革命所做的就是打破多个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大陆绝大多数人民的封建政治制度,建立起一致的以人人平等为根本的新的社会政治秩序。

这足以催生一场规模宏大的革命,因为,那些古老的制度与欧洲的宗教、法律、政治混合交织在一起,更何况,这些旧制度长期实行以来已经培育起一整套的思想、情感、习惯和道德体系。要一举摧毁旧制度,就好比是从社会这个躯体之中摘除某个血肉相连的部分,这必然会有一番可怕的动乱。也正因此,才见出大革命的伟大,它所要摧毁的东西几乎与一切相连,这也就是说,它要摧毁这相连的一切。

大革命摧毁了或者说正在继续摧毁过去贵族制和封建制的一切,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哪怕只是带有最细微印迹的一切。大革命从旧社会中保留下来的,只是那些同旧制度完全对立或者独立于旧制度之外的东西。

然而,不管大革命表现得如何激进,如何开天辟地,它的创新程度并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的那么高。它的确使整个世界措手不及,但它绝非偶然事件,它是一项长期工程的完结,是一代代人劳作的突然且生猛的终结。即使大革命没有发生,旧社会的躯壳也会崩塌,只不过是早晚的分别而已,它或许会一块一块地剥落倒塌,而不是如现实中这般瞬间毁灭。

大革命以一种壮士断腕、大刀阔斧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毫无顾忌地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本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就的工程与事业,这就是大革命的功绩。

然而,今天在我们看来如此明白的事情,在当时的年代,即使是那些公认的智者,也未能看清其中的问题与真相。

比方说那位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他就曾对法国人说:“你们想要改良政府的弊端,非要通过创新吗?因循古老的传统不好吗?为什么不恢复法兰西古老的特权制度?就算你们没有办法恢复祖先体制的面貌,那为什么不效仿英国呢?在英国,完全可以找到欧洲共同的古老法制。”

伯克全然没有察觉眼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没有看到最为关键的一点——大革命要废除的恰恰就是欧洲共同的古老法制,问题的要害正在于此,而非其他。

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发问,这样一场到处都在酝酿的充满威胁的革命,为什么偏偏是在法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爆发?为什么它在法国所展现出来的某些特质,在其他任何地方再也找不到,或者说只能找到很少的一部分?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深思,下面各编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来研究考察。

同类推荐
  •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以国家治理为理论视角,基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互动机制.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成果。新型国家政权基石的确立、政党推动型国家政体建构模式的巩固、国家治理方略的形成、国家职能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国家的民族化建构的进展.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治理为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为创作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作者访问了100多位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的。哈伯斯塔姆为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热门推荐
  • 命运的迷徒

    命运的迷徒

    荆翼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他开学的前一天他遭遇了一件事,从那时起他发自己有太多的未知和迷局,等待着他去寻找真相。命运的迷局使太多人迷惘,但他不甘沦为命运的仆从,任由命运摆布。
  • 韶华皓首,与君共白头

    韶华皓首,与君共白头

    借尸还魂,凌月在另一个界面开始了又一次新的人生,可是,谁能解释解释这个死皮赖脸跟着他的男人是怎么回事!一个足够有能力去颠倒乾坤的人,莫不成是·看上他了?【本文不狗血不夸张,女主也不会一夜变强,,大部分是靠努力,欢迎小仙女们入坑】
  • 穿越:只为君而来

    穿越:只为君而来

    她穿越时空,为了见那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悲情人物——项羽;阴错阳差,她落错了年代;缘起缘灭,爱她的人她不爱,她爱的人不爱她;造化弄人,他肯爱时,她已将他忘记,她的生命里又出现了一个男人;是上天垂怜吗?生死关头她拥有了两份感情;爱情,想要的时候它不来;而如今,怎么消受?
  • 我们的神话

    我们的神话

    天妒英才?破灭?新生?这是一个电子竞技的世界,你不需要在意那些不理解的眼光,只要你有梦想从不会被人小看!本小说主要写英雄联盟竞技也有些许爱情故事!
  • EXO之永久的陪伴

    EXO之永久的陪伴

    冉儿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直到她要去韩国当练习生的时候,外婆便让她没事儿的时候和父母好好团聚团聚,DreamGirlsFighting!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悍妻当家

    悍妻当家

    小竹现身说法告诉你,男人可以有多渣!你在家怀孕生孩砸,他在外跟小三那啥啥;你在堂上伺候他老妈,他在你屋里和丫鬟么么哒!你以为步步忍让就有富贵荣华?他叫你净身出户从此天下虽大无以为家!遇上这样的男人,甩了他还是踢了他?你已决然转身远走天涯,他却又换一副嘴脸邀你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小竹傲娇转身:覆水难收,滚你丫!
  • 恐怖的我不可能去死

    恐怖的我不可能去死

    遗弃之地是地球的反面。肉体在内,灵魂在外。一切妖魔鬼怪都在其中。是生命的禁地,也是魔鬼的花园。当小明滚进去之后,百鬼夜行,圣人现世。热血,搞笑以及超大脑洞,新人新书,文笔不好,所以请各位文明喷书以免影响他人与自己的屏幕安全。
  • 鬼王,您的毒医谋妃到了

    鬼王,您的毒医谋妃到了

    她是现代毒医仙,性格怪异,一朝穿越成痛失二哥,心冷出游却掉下悬崖而死的十岁公主身上,要死了吗?不怕!我有木系,火系,水系,风系灵力!被拐来当魔医谷少谷主!什么!皇帝在我创建的阎王殿中发布任务找我!看在原主的面子上还是回去吧,什么嫁人,和亲!是那个冷面嗜血月圆之夜会变妖魔的鬼王!切,我还是阎王殿的殿主呢?月圆之夜什么的我躲的远远的就好了……初次见面他冷冽,“本王警告你,别靠近本王!否则!哼!”她亦冷“您放心,不知道是被逼和亲的吗?傻,还有,把我的院子安排在离你最远较舒适的院子,我~怕~死~”片段“忆儿,我发现你身上有吸引我的东西”某女抹汗当探寻到爱的时候误会却来临了,怎么办呢?
  • 邪王的替身宠妃

    邪王的替身宠妃

    “说,你只专属于我”他占有她,强行将她留在身边。虽是错爱,却仍不舍得放开她的手。“要我留下也行,用你的心来换”她忍痛求饶,含泪承欢。为获得自由,不惜提出换心作为交易。本想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法子,却不知未来本就是多变、无可预料的。这世间很多事情往往就这样,由得你开始,却由不得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