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不过是一种比较本原、质朴的清洁活动,正如我们过去在河塘边洗衣一样。但当我们越来越多地远离大自然,越来越久违这种质朴的时候,“浴乎沂”就成了一种远逝的颇有意味的文化记忆。
当代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和理想是越来越“现实”了,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为了某个职业或某个社会角色在“表演”,而常常被忽略的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声音。我们缺少的不是物质待遇,而是内心的充实、安宁。
所以,心灵的“回家”,而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去“修身”,去感知河山,感知花鸟,感知雪月,感知自然时序的交替。
当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如果想让心灵“回家”,我们必须给它一个安顿之处,那应该是你的精神寄托。我想只有这样,你才会建设起一个“本心根据地”,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你都不至于随波逐流。
让我们的心淡定下来,让它“回家”,回到它最初的起点。让我们跨越千年的沧桑,静坐在孔圣人面前,一起感受“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
作者倡导“让心灵回家”,建立“本心根据地”,让自己不迷失、不随波逐流,这个立意深刻、新颖,体现出作者不俗的眼光。
文中的“回家”是指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用的是回家的比喻义,虚写回家,避实就虚,取材立意的角度与众不同。
文章的写法也很值得学习,作者从孔子与弟子的议论入题,将自己熟谙的儒家经典与对当下生活的关注联系起来,以经典为参照物,映照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迷失,这一写法自然流畅,显示出文章底蕴和深度。
大题小做
品味出不同的人生
佚名
这世界什么最美?有人说是花,因为娇嫩;有人说是树,因为挺拔;有人说是藤,因为坚韧。答案当然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答案也是不同的,让我们品味出不同的人生。
一束鲜花,娇艳欲滴。悲伤的人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说“花儿对我笑”,忧郁的人说“林花谢了春红”,欣喜的人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有情,“落红不是无情物”,有人说花无情,“浪荡桃花逐水游”。花没有变,变的是人的心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一束花可以看一个人,看他的脾气、品位、性格,看他的心情与气质。
大千世界,人们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他们也答出了自己的心灵。苹果为什么落地?有人捧着苹果乐滋滋地啃上一口,回答——等我来吃,而牛顿却回答出了万有引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回答太阳中心说。盲人可以看见什么?有人疑惑地摇了摇头,而海伦·凯勒却答出了流传于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无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品味、探讨,使我们人类的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然而,面对人生的问卷,我们的回答也许艰难得多。我们挣扎于利益的驱使与良心的鞭策,困扰于对自己心灵的审判。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有人随浪花沉浮,他们必将消逝,而老人桑地亚哥却为了心中不死的信念与巨鲸搏斗,如天地间的巨人精神常留。面对车上歹徒持枪抢劫,有人畏惧不前,或悄悄躲开,但更有人大吼一声,挺身向前。面对西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有人心安理得地享受都市里凉爽的空调,而孔繁森却选择将生命深植于高原……从这些用实际行动作出的无声的回答之中,我们深深地品味出了不同的人生,我们深深地品味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不同的答卷诠释不同的人生,更启迪着我们深深地思考。我们要选择的是守护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向着光明的彼岸前行。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正如我们有权利对众多的问题作出见仁见智的回答,但是我们要记住,这样的人生,有我们自己的品味,有道德的品味,有祖国人民的品味,有历史久久的品味。
文章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在立意方面能大题小做。文章的题目“品味出不同的人生”很虚、很大,“人生”的写作视角也很宽,但作者并没有站在一个宽广的层面泛泛而谈,而是选择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来表现其对不同人生的理解。文章无论是开篇对美的不同回答,还是写因心绪不同而对同一束鲜花所产生的不同情感,都很真实,令人信服。
三、精品立意素材库
素材1
题目:成长
立意思路:
1.“成长”可以理解为读懂了父爱(母爱或是兄弟姐妹的纯真情感),或是懂得了节约,珍惜幸福的生活;或是能从挫折中振作起来,锲而不舍地前进;或是学会与朋友、同学、家人相处,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或是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或是能懂得感恩,更加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等。
2.“成长”中有苦恼,因为苦恼,所以成长,学会了在困难中享受生活。
3.从“成长”的快乐与“成长”的烦恼的比照中,感谢成长。
素材2
题目:×××,触动了我的心灵
立意思路:
1.什么背景下的人或事,有哪些具体情况或细节,这些细节或情节怎样触动我的心灵,我由此有了哪些感悟。比如,“落叶,触动了我的心灵”。清晨,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你也许感到生命的短暂,应该珍惜时光奋发进取,或是从落叶中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与憧憬的喜悦,以贡献为乐的豁达等。
2.可以选取生活中的鲜活事实,排列开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比如,小草在石缝中成长;小鸟在巢中张开嫩黄的小嘴渴望食物;年轻力壮的乞丐在车站乞讨;残疾人在残运会上夺冠等一幕幕的生活事实排比开来,这些事实对于心灵的触动,正是对生活思考的结果。
素材3
题目:我与×××对话
立意思路:
1.对话,可以是与大自然对话,可以是与现实中的某物对话,可以是与现实中的某人对话,可以与书中人对话,也可以是与书中的某一思想对话等。
2.与什么人或事或物对话,什么背景下的人或事,有哪些具体情节或细节,从细节中或情节中感悟什么。比如,“我与李白对话”或“我与污水对话”,通过想象,把对话的内容通过一两个片断表现出来,感悟生命,或是感悟道德的力量,或是感悟生存的精神等。
3.与自己对话,一个真实的“我”与一个思想中的“我”展开生存比赛,从行动、心理、表情等方面鲜明对比,发掘生活需要冷静的哲理。
素材4
材料展示:
合作无处不在。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大自然离不开彼此的合作,世界离不开国家之间的合作,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懂得拼搏与竞争,又要学会交流与合作。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立意思路:
1.在当今世界,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联,独自作战是不现实的。可虚构故事说明合作的重要性,比如,世界科学家共同破译基因密码;可以改写《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故事,说明共同的事业需要人们的精诚合作;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从布娃娃的眼睛、鼻子、小嘴闹矛盾产生后果的角度写合作的重要性等。
2.“合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国与国的合作,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人们真诚地合作。比如,队员互相配合,赢了足球比赛,合作能让每个人都跳出自我,获得成功、快乐,提升了合作群体每个人的价值。
3.合作需要合作者真诚努力,主动配合,互相包容,才能共同成长。如果合作不真诚、不谦让,那么合作中的每个人都会因受损害而痛苦。
素材5
材料展示:
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移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经研究得知,因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那些原来在低温环境里生存的植物不得不向山上低温处寻找适宜的土地。
立意思路:
1.此材料探讨的是“生命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大凡生命都是如此,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但也常常为环境所改变。因此,我们可以写“环境可以改变生命的品质”、“一旦环境改变了,生命也将发生改变,适者生存”等。
2.多角度理解“生命”和“环境”的内涵。“生命”的内涵比较丰富,它可以是动植物生理层面上的生命,也可以是人类个体精神层面上的生命,还可以是人类群体生命。“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可以是社会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等等。
第二节构思独特,出奇制胜
一、构思技巧点拨
根据命题的要求,对文章进行组织、安排的思维过程叫构思。构思是最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同建筑师对一座楼房进行整体设计那样,是文章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成功的构思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和充分的素材积累的基础之上,它是一个反复思考和不断锤炼的过程。
构思的核心是思路问题。思路是指写作过程中对主题的认识和表达的基本路子。在掌握了各种文体特征和写作规范以后,就要积极打开思路,敢于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构思,开创写作的新局面。
写出富有创意的作文,不仅是学生作文水平的展示,更是学生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感悟体验,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创新构思是创新作文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创新构思,写出新意、生动、与众不同的作文呢?下面介绍几种技法:
技法1:制造悬念
所谓“悬念”,就是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借以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造成悬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搁置起来,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交“底”。
怎样设置悬念呢?可在篇首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可在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也可在篇末设置悬念,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或引起人们的思索,或使人们畅想未来等。
设置悬念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以环境描写为悬念;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等。另外,还有运用倒叙构成悬念,逐步展示悬而未决的冲突、运用设问构成悬念。
设置悬念一般有三个环节:第一是设置悬念,即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吸引读者。第二是发展悬念,即逐步激起读者求解心理。第三是解决悬念,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
技法2:抑扬生变
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如能做到千折万转,抑扬有致,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所谓的“抑扬生变”,就是指在文章中对所写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从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在具体写作中,正确运用这种技法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要从整体上着眼,安排好轻重、主次、详略。不论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所“欲”都是目的,所“先”都是手段。前者抑是为了扬,重点在扬;后者扬是为了抑,重点在抑。切不可详略不分,平均用墨,更不能轻重倒置,喧宾夺主。
2.要掌握好“度”和转换的自然。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失实或有悖于事理而影响表达效果。转换不自然,就可能虚假而不能令人信服。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
技法3:梦里乾坤
梦里乾坤其大无边,梦是最自由、最神秘的世界。以梦境来表现心灵与生活,则是解放思想,实现作文创新的极好构思方法。如一位学生写《夜梦枫桥》这篇文章,所采用的手法就是写一段梦境,作文中主人公穿过时间隧道,来到1200年前的姑苏寒山寺前,与唐代诗人张继对话,并再现了张继创作《枫桥夜泊》时的现场情境,体味到一个知识分子的苦闷。“梦”是可以自由想象的,作文中的这段想象逼真、优美,而且诗意盎然,很有创意。
技法4:名句点缀
中国文化深厚而博大,历代的经典散文或诗词歌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而其中的名句更是宝库中灿烂的珍珠,它们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照亮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灵魂。广为传诵的经典名句,集中了传统文化的真善美,其以深远的意蕴、隽永的辞采,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篇作文中如能点缀这些名句,那么它们美丽的身姿能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魅力四射。将名句点缀其中,已成为实现创意写作的一种比较流行的技法,它可快速提升文章的文采,使文章意蕴深厚、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