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8000000060

第60章

宋王应麟撰。元至元六年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也乞里不花刊板於庆元路儒学。公之孙厚孙、宁孙承命校勘。书写者为王秉、王升、杨德载三人。并刻《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通鉴地理通释》、《践阼篇补注》、《急就篇补注》、《王会篇补注》、《汉制考》、《小学绀珠姓氏》、《急就篇》、《六经天文编》、《郑氏易注》、《通鉴答问》十三种附於後。当时修改未竟,逮至正十二年庆元路总管阿殷图复命厚孙校正误漏六万字,遂为完书。明代以板置国子监,递有修补。入国朝尚存。此犹元时印本也。目录後列庆元路儒学刊造《玉海》书籍提调官姓氏。卷首有自题四言韵语,及至元三年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牒,又厚孙跋。胡助、李桓、阿殷图、王介序,薛元德後序。

六帖补二十卷(影钞宋本)

宋杨伯嵓撰。是书增补白、孔之未备,徵引宋代逸事及诗句为多。此依宋刻本传录。卷末列校正诸人姓名曰,乡贡进士州学教谕张应采,免解进士州学教谕徐应采,贡补进士州学直学陆谊,免解进士州学直学孔应选,免解进士州学直学郑章,迪功郎新吉州太和县主簿孔应得,迪功郎新瑞州新昌县尉州学学正郑逗。当时刻於衢州学宫者。有竹坡吕午序,淳祐甲辰俞仕礼後跋。

重添校正蜀本书林事类韵会二十七卷(宋刊残本)

不著撰人名字。直斋《书目》云,无名氏,蜀书坊所刻,规模《韵类题选》而加详焉。案:《韵类题选》为袁毂作,毂为絜斋高祖,与东坡交,其书以韵类事,纂集精要。直斋称之,今已不传。此书传本亦稀,断珪残璧,幸而获存,弥可宝已。原书一百卷,今存卷三四,卷五十、五十一,卷五十三、五十四,卷五十九至六十一,卷八十至九十四,卷九十八至一百,凡二十七卷。每半叶十二行,行大字二十,小字二十五。宋讳“匡”、“殷”、“贞”、“徵”、“桓”字皆减笔。字体端劲,板刻清朗,南宋初年刻本也。乌程严铁桥旧藏。

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一百三十七卷(元刊本)

题:“前乡贡进士省轩刘应李希泌编。”凡《甲集》十二卷,《乙集》九卷,《丙集》五卷,《丁集》八卷,《戊集》五卷,《己集》七卷,《庚集》廿四卷,《辛集》十卷,《壬集》十二卷,《癸集》十一卷;《後甲集》八卷,《後乙集》三卷,《後丙集》六卷,《後丁集》八卷,《後戊集》九卷。前有大德十一年前进士考亭熊禾去非序。

十二先生诗宗集韵二十卷(宋刊本)

题:“绛人裴良甫编并序。”十二先生者,谓杜文贞、李青莲、高常侍、韩文公、柳柳州、孟贞曜、欧阳文忠、曾文定、苏文忠、王荆公、黄文节、陈后山也。按礼部韵,每韵字下分载其诗句,采摭颇详,古人押韵,意匠可参观而得。书中遇宋讳,或易字,或减笔。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三字。旧为明四明袁氏藏书。

圣宋千家名贤表启四册(宋刊残本)

不著编纂姓氏,亦无序跋。存四册,卷数俱为书估囗〈穵刂〉改,不知原书有若干卷。其书分类采取宋人表启,或全篇,或句联,供人掇拾。当时书肆所刻《兔园册》,如《启劄青钱》之类,然所引佚书如《汉官典职》、《汉旧仪》、王隐《晋书》、《晋中兴书》、干宝《晋纪》、《晋诸公赞》等书,饕古者亦有取焉。每半叶十四行,行二十三字。

新编簪缨必用翰苑新书前集七十卷续集四十二卷(钞本)

是书《前集》题:“莆阳锦水亭主人纂辑,潭阳三槐堂主人较阅。”《续集》不题撰人。《前集》自“左右丞相”至“干请”凡七十八门。目录之前,又隐括作书体例标识於首,曰《官制》,曰《历代事实》,曰《皇朝事实》,曰《自叙》,曰《旁引》,曰《群书精语》,曰《前贤诗词》,曰《四六警语》,此其自述书例也。《续集》自“宰相”至“生辰”凡六十三门,惟载笺表,不及事实,诗词又所采皆全文,未经删窜,是讨求南宋骈文者必资之书也。通体抄白古雅,疑明人从宋椠传录者。

诸史偶论十卷(旧钞本)

不著纂辑人姓名。前有无名氏序,谓司马温公作。核其书,乃备科举试策之用,当出南宋人所为,伪讬温公也。钞本甚旧,尚出明初人。藏书家图记重重,皆以旧佚而宝之。(卷首有“吴岫”、“昆山葛鼏藏书之印”、“季振宜藏书”、“辛夷馆印”、“季振宜印”、“王原祁印”、“麓台”诸朱记。)

重刊增广分门类林杂说十五卷(旧钞本)

金王朋寿编并序。朋寿,字鲁老,平阳人,事迹未详。是书即唐于立政《类林》而增益之。案:于氏书见《玉海》,目分五十,此则广至百门,起“孝行”,止“禽兽蟲鱼”,每门系以赞语。其徵引之书,史部为多,有今已亡佚者。如《东观汉纪》、谢承《後汉书》、司马彪《续汉书》、萧广济《孝子传》、《陈留风俗传》、《会稽典录》、《洛阳宫殿簿》、《石虎邺中记》之类。曾刊於大定间。明人依其式以钞者。旧为吴方山藏书。(卷末有“姑苏吴岫家藏”朱记。)

汉唐事笺对策机要前集十二卷後集八卷(元刊本)

题:“进士旴黎朱礼德嘉者。”有至正元年旴江谢升孙序。礼事实无考。旴黎为建昌新城地,建昌江一名旴江,新城就黎滩镇置县,亦号黎川。考《江西通志科目》,无朱礼名,此所称进士,殆乡贡进士也。其书取汉、唐政典,分门纂记,加以论断,并为笺释。《前集》皆属汉事,《後集》皆属唐事。叙次贯穿,议论平允,实有裨於经世之学,不徒供科举之用也。按谢序云:“《汉唐事要》,吾友朱君所作”。是此书原名《汉唐事要》。其所为“封策机要”者,想当时刊书人所加,以邀易售,故《前集》第七卷又有《新笺事要策场足用》之名。书估无误,妄改名目,绝可哂也。目录後有正书墨图记曰“至正丙戌日新堂刊”。旧为泰兴季氏藏本,见《延令书目》。(卷中有“周印天球”、“文点”、“停雲馆珍藏”、“彭城开国钱氏藏”、“季振宜印”、“沧苇”、“裘日修审定”、“董诰印”、“蔗林”诸朱记。)

右类书

小说类

世说新语三卷(明刊本)

宋临川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是书绍兴间董令升刻之严州者。得晏元献手校本,最为精善。後陆放翁有刊本。明嘉靖间袁氏得陆本翻雕之,犹存三卷之旧。每卷各分上下,惟汪彦章所作《叙录》二卷已阙,有绍兴八年董弅原跋及袁褧序。

因话录六卷(旧钞本)

唐赵璘撰。是书所纪,析为宫、商、角、徵、羽五部,以君、臣、民、事、物分属其文。赵为唐室名臣,故纪载皆有关系,非泛作小说者可比。旧为述古堂钱氏藏本。(卷首有“虞山钱曾遵王藏书”朱记。)

续世说新语十卷(明刊本)

题:“唐李垕撰。”其书始刘宋,迄隋末,多取《南》、《北》二史为之。篇目於刘书外增“博洽”、“介洁”、“兵策”、“骁勇”、“游戏”、“释教”、“言验”、“志怪”、“感动”、“痴弄”、“凶悖”十一门。宋时有刻本,明万历间梁溪安茂卿刻之,俞安期复得焦弱侯本为之校正重刊。安期有序。

大唐传载一卷(旧钞本)

不著撰人姓氏。所记皆唐代公卿遗事,至宝历年止。绎书名当出唐人所撰。《自序》云:“八年夏,南行极岭峤,暇日拢舟,传其所闻而载之。”或是元和八年耳。此书与《博异志》、《甘泽谣》等书同为明人钞本,合装一册。(卷首有“悔虞陵秋家藏”朱记。)

教坊记一卷附北里志一卷青楼集一卷(旧钞本)

《教坊记》,唐崔令钦撰。所记皆开元中乐部事;其《後记》一篇,则谆谆以声色示戎。或谓陈直斋斥其鄙俗。今案:《书录解题》中有《北里志》,而无此书,未知何据?《北里志》,唐孙棨撰。《青楼集》,不著撰人姓氏,题“雪蓑钓隐辑”。旧为述古堂藏书,合装一册。卷末栏外左角有“钱遵王述古堂藏书”八字。楮墨精绝,审其笔迹,与《茶录》等书似出一手。(卷首有“黄氏如珽之印”朱记。)

雲溪友议三卷(校宋本)

唐范摅撰并序。《唐志》本三卷,《直斋书目》作十二卷。今商氏《稗海》本亦十二卷,无三字标题及自序。此为明刻,犹存三卷之旧,较商本为完善。书中多录一时闻人诗句,曰“友议”,实诗话也。卷後朱笔一行,题“康熙甲戌中秋冯本较一过”,不知何人之笔。近元和徐绍乾又以墨笔校宋本。宋本每半叶十一行,行廿二字。(卷首有“叶万石君”、“归来草堂”诸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雲仙杂记十卷(明刊本)

题:“唐金城冯贽编并序。”陈氏《书录》谓其出後人依讬。所记古事,皆注所自出,俱不经见者,足供文人渔猎之资。昆山菉竹堂叶氏得旧本,倩友人俞质夫写而刻之,有序。质夫,名允文,工书。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南唐近事三卷(旧钞本)

宋郑文宝撰并序。南唐亡後,先作此书,後作《江表志》。马氏、陆氏南唐事,采用二书为多。旧为钱氏述古堂藏本。(卷首有“虞山钱曾遵王藏书”朱记。)

儒林公议一卷(旧钞本)

宋田况撰。後有嘉靖庚戌季夏雁里子柄一跋,谓作於守蜀之际,故卷末稍记蜀事。当元昊之叛,况受经略夏竦辟为判官,从事西陲,多所匡赞。故卷中多记元昊事。卷末有“嘉靖壬辰孟春良日玉泉子允升录於万竹山房”一行。(卷首有“何焯之印”、“慕园”、“惕甫借观”诸朱记。)

甲申杂记一卷闻见近录一卷随手杂录一卷(影钞宋本)

宋王巩撰。所记皆宋世数朝之事,足补史传所未载。乾道间,其从曾孙名从者合为一编而刻之。又附《补阙》二十六事,亦从所辑。跋云:“乾道四年夏六月,以同舍吴君一能本校《闻见》、《甲申》二录所阙,录如右。”又有从二跋及张邦基序。

重雕改正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三卷(钞本)

此从宋刻元钞本传录。宋刻上卷少一叶,中卷少末叶,馀皆元人补钞。宋刻不题名,每半叶九行,行十九至二十一字不等。仁宗以前御讳有阙笔,馀皆不阙。元钞《续录》题:“吴僧文莹如晦编。”下卷“都尉李和文公”注云:“犯御名。”按:和文,名遵勖,勖,为神宗嫌名,知亦从北宋本出也。以毛氏《津逮秘书》本相校,舛讹甚多,其中卷末《真宗欲择臣僚》条,“伴虏使射弓时双”下脱去“备者,惟陈康肃公尧咨可焉,陈方以词职进用”十六字,遂至不可读矣。此为钱塘胡心耘所贻。

铁园山丛谈六卷(旧钞本)

题:“百衲居士蔡绦。”旧无序跋,陈氏《书录》作五卷,谓绦谪官时作。邑中庞氏藏有雁里草堂钞本,即长塘鲍氏刻入丛书者也。此则商邱宋筠藏本。(卷首有“宋氏兰挥藏书善本”朱记。)

续墨客挥犀十卷(旧钞本)

宋彭乘撰。《直斋书录》载,《墨客挥犀》本有《续集》,亦十卷,後来传本绝稀,各家书目皆谓已佚。此叶石君藏书,卷末有题记云:“正德己巳岁夏日,以旧刻本摹於志雅斋。”(卷首有“叶树廉印”、“石君”、“孙从添印”、“庆增氏”、“金庭玉隖人家”诸朱记。)

西斋话记一卷(旧钞本)

宋祖无择撰。专记宋初及同时人杂事,共三十五则。书中遇“匡”字缺笔,殆从宋刻传录也。

默记三卷(旧钞本)

宋王铚撰。所记多宋初遗事,足补旧史之阙。旧为钱遵王藏书,叶石君尝假而钞之。此邑中归氏所钞,即出钱本,板心有“江乡归氏藏本”六字。

河南郡氏闻见录二十卷(旧钞本)

宋邵伯温撰。此出明人手钞,与汲古刻本字句略有异同。卷中有朱笔、蓝笔点校。末有无名氏蓝笔题记云:“戊午六月十九日校阅毕。炎蒸旬日,如坐沸汤中,兼之农民望雨切,是晚忽得大雨三尺许,暑气顿消,大快。”(卷首有“九龙山人”、“顾氏图书”、“翰泰之印”、“昇阶”诸朱记。)

清波杂志十二卷(宋刊本)

同类推荐
  • 赞禅门诗

    赞禅门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普曜经

    普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藤花与草莓

    藤花与草莓

    “雪花飘在水晶念珠、紫藤花、梅花上,漂亮的婴儿在吃草莓。”买了一本川端康成的掌小说,被漂亮的封面忽悠了,死活看不明白更深的意思。于是,我决定这本书的书名就和它同步好啦,虽然没啥关系,但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了~~~~(>_<)~~~~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天使替我来爱你

    天使替我来爱你

    身为姐姐的她,却爱上了小自己三岁的亲弟弟,错综复杂的关系,引出她的生世之迷,她到底是谁......
  • 火影之开宗立派

    火影之开宗立派

    “奈良张琅,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那,你能不能,先放下手中的枪?”“呃,不好意思!”==“张琅君,真的不用继续埋伏了吗?”“放心,他们进入了我的符卡阵,逃不掉的!”==“张琅大人,请问你为何会萌生开宗立派的念头呢?”“呃,我其实只想平淡的生活,都是被逼的,你信吗?”“不信!”
  • 丹下左膳·乾云坤龙(下)

    丹下左膳·乾云坤龙(下)

    两把名刀就这样被分开了——乾云与坤龙,这一对相生相惜、呼风唤雨的凶器!其中的乾云刀终于被剑魔丹下左膳从“神变梦想流”武场夺走,顺便还带走了世间的平静:一场惊涛骇浪即将登场!这个独目独臂的左膳,究竟会让乾云刀尝尽多少人的鲜血才算结束呢。
  • 双重性格俏丫头

    双重性格俏丫头

    顽皮可爱夏忆灵,多愁善感程雅欣,活泼直爽安依然。你们可知道。我现在就来再续后缘~
  • 归墟风云

    归墟风云

    我相信,总有一天,所有的凡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都能够拥有和天地神魔对抗的力量,永远都不会再受到任何势力的压迫和制约,无论是东海还是幽都,甚至创世主神,都会尊重真正属于我们的自由。如果神灵真的代表真理,那么为何世道如此不公,卑劣的人为所欲为,让真正善良纯洁的人受到侮辱和伤害。如果大荒生灵终其一生都只能注定成为神魔的棋子,那么这神灵的存在又意义何在?!
  • 闻香堂

    闻香堂

    闻香堂在外面看是教女子诗书礼仪、琴棋书画的地方,但实际上是为太子铲除对他登基不利的障碍。霍福依身为闻香堂创建者沈芸湄的养女,本应踏踏实实的为她卖命。但霍福依有着自己的坚持,也因此将闻香堂推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 人生何处不狗血

    人生何处不狗血

    一个人一生能有多狗血?夜长安表示,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你能想象你喜欢了多年的男神其实只是你潜意识里的一个替代品吗?你能想象你一路作死舍身相救的男神其实一早就喜欢你,只是想看你能为他付出多少吗?你能想象你快死了的时候你的亲人给你来个神转折,活生生的把你气得从棺材里蹦了出来吗?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想象,反正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想象得出来(>^ω^<)
  • 罪蓉颜

    罪蓉颜

    十里红妆,火红嫁衣,她十七岁奉旨成婚,不懂情爱,不知阴谋,理所当然的用她的死换亲人的生。当长孙佳蓉死而复生,她换了身份容颜,为寻亲人踏上了这场诡异的和亲之旅。初尝情爱,首开心扉,然而变故突生。从此为家族生为家族死成了她摆不脱的宿命。她为家族生存尽忠守护,他为国之存亡尽忠死守。当爱情遇上国仇家恨,一切阴谋接肘而至。她的重生究竟是为爱为恨?这是一条不归路,踏上了就注定不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