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右迪功郎郑樵撰并序。”元三山郡庠刻本。每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至治初,郡守吴绎尝捐俸摹印数十部,散之江北诸郡。《序》後有“至治二年九月印造”一条,并列当时福州路衔名七行。
路史四十七卷(明刊本)
宋庐陵罗泌纂。其子苹承命作注。是书旧本久湮,在明时有钱唐本,多舛讹;豫章本差善,而仅梓《前、後纪》,其《国名》、《发挥》、《馀论》等未刻。万历间,广陵乔可传参校重刻,世始有完本可读。有乾道庚寅泌自序,乾道丙申费煇序,张鼎思《刻前纪後纪序》,乔可传《重刻序》。
契丹国志二十七卷(元刊本)
宋叶隆礼撰。前有《经进契丹国志表》,末题“淳熙七年三月日秘书丞叶隆礼上表”;又,《契丹国初兴本末》,《契丹世系图》,《契丹国九主年谱》,《契丹地理图》,《晋献契丹全燕之图》,卷末有黄荛圃二跋。其一云:“《契丹国志》,余向藏钞本,其上方有小字,标明书中眼目,以为必有所据。及观顾氏元刻本,方信钞本所自出,果元本也。昨岁春间,鲍渌饮以元刻见归,尾卷多缺,急向顾氏借录,孰知顾本自十五卷以下皆缺乎!遂就其见存之卷,校补缺字而还之。丁卯正月十九日。复翁。”其一云:“辛未仲夏,书友以《契丹国志》钞本求售,识是述古堂物,与元刻款式同,因请西宾陆东萝钞补余书之缺,亦一快事也。小暑後一日。复翁识。”
大金国志四十卷(影钞元本)
首列宋端平元年正月十五日淮西归正人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阁臣宇文懋昭上表,目录後,有《金国九主年谱》,又《金国世系之图》;其表与图,苏州刻本俱遗。又此本眉间有“提要语”,与元刻《契丹国志》相同,乃从元本钞出,故与阁本亦有字句不同处。末有渔洋山人跋。
蜀汉本末三卷(元刊本)
题:“赵居信集录。”居信,号东溪,信都人。此书作於至元戊子,首列汉帝世次;始高帝,终帝禅,又《世系图》亦然,意以蜀继汉为正统。纪事之体,亦依《纲目》,而叙述较详。每条後附诸儒胡氏、真氏、尹氏、萧氏之论,末自为《总论》一篇,美昭烈复汉之功,而以史臣进曹魏,抑昭烈为厚诬曲讳。论後又有自跋。至正己丑嗣子某守建宁,出其书,示建安书院山长黄君复,刻之。君复有跋。卷末有“建安詹璟刊”一行,元刻致佳本也。
古今历代十八史略三卷(元刊本)
题:“庐陵曾先之编。”纪三皇至宋事为上、下两卷。首以《历代国号歌》、《世年歌》、《甲子纪年》及《国都地名》为一卷,於史事粗具梗概,元时乡塾课本也。旧为钱遵王藏书,见《读书敏求记》。(卷首有“述古堂图书记”、“兴祖”、“孝修”诸朱记。)
元秘史十五卷(钞本)
不著撰人名氏。是编用蒙古语纪录所闻,旁加翻译。每段下,又为分解,其词甚俚。而叙太祖、太宗事最得其实,可补《元史》之阙。诸家书目皆不载。惟见《文渊阁书目》。此出嘉定钱氏藏本,自《永乐大典》录出。闻又有元刻本作十卷,续集二卷。
杂史类
国语二十一卷补音三卷(明刊本)
题:“韦氏解。”有序。《补音》则宋庠以唐人旧本补辑。书中注明“补音”者,乃宋氏增也。明人刻《国语》,散附各条下,多脱误,此正德刊本,尚仍宋本之旧,惟校雠未善,间有谬字。如《鲁语》“踦跂”注云“贾本作跛,布我反,注云,跛,蹇也”,误作“蹄,蹇也”。旧为赖古堂藏本。(卷首有“栎园周氏藏书”朱记。
鲍氏国策十卷(宋刊本)
题:“缙雲鲍彪校注。”前有绍兴十七年彪自序,次以曾巩旧序、刘向《进书序》。刘序後有记云:“彪校此书,四易稿而後缮写”云云。卷末,又有记云:“庚午晦,重校,脱误犹数十处,此书手所撰次书也而若此,是以知校正之难也。”後有刻板跋云:“《国策》旧有高诱注,甚略。吾乡先生鲍公彪,守習孤学,老而益坚,取班、马二史及诸家书比辑而为之注,条其篇目,辨其讹谬,缺则补,衍则削,乖次者悉是正之,时出己意论说。四易稿始成,其用功亦仅矣,而世罕传。余得其本刊之会稽郡斋。使学者知前辈读书不苟如此。公妙年甲进士第,耻求人知,尝有‘此身甘作老文林’之句,其志操可见。白首始为郎,即挂冠归田里,杜门著书,有《书解》及《杜诗注》行於世。绍兴辛亥日南至,括苍王信书。”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注字同。书中“慎”字有减笔,孝宗後刻本,非绍兴原刻也。明嘉靖龚囗〈雨上回下〉刻本,行款相同,无王信《跋》,而有李文叔、王觉《书後》二篇,惟展卷一二叶,即有讹字。《韩策》“严遂、阳坚也”,“坚”讹“竖”:“留之十四日”,“十”讹“中”:“客之辞”,“辞”讹“辩”;其全书迷谬可知已!
鲍氏战国策注十卷(明刊本)
题:“缙雲鲍彪校注有序。”此嘉靖翻宋本,终卷後,有《附记》一条云:“庚午(原阙二字)晦,重校。脱误犹数十处,此书手所撰次书也而若此,是以知校正之难也。”知当时宋本得鲍氏手稿而刻者。是本卷末有篆书云,“嘉靖戊子後学吴门龚囗〈雨上回下〉校”,下有“明威”二字墨记。旧为太仓陆氏藏本。(卷首有“润之所藏”朱记。)
战国策校注十卷(元刊本)
题:“缙雲鲍彪校注”,“东阳吴师道重校”。此书合高诱注、姚宏续注,校正鲍注阙失。每条注明“正曰”、“补曰”别之,仍不改鲍注原本面目,为从来注《国策》之最善本。今世通行,有明初刻本、曲阜孔氏本。此则至正二十五年平江路所刊,乃吴氏成书後第一刻本也。剞劂精良,校雠无讹,乃元刻之仅见者。第三、四、五、六卷末,有“至正乙巳前蓝山书院山长刘镛重校勘”一行,第八、九、十卷末,有“平江路儒学正徐昭文校勘”一行。有彪《自序》,师道自序及陈祖仁序。其卷首《牒文》及刘向、曾巩序,李文叔、王觉、孙元忠《书後》,姚宽耿延禧序已阙。
贞观政要十卷(明刊本)
题:“唐卫尉少卿兼修国史修文馆学士吴兢撰。”陈氏《书录》云,“《新、旧书列传》,兢未尝为此官,而书亦不记岁月。”案:《旧唐书兢传》实载此官,惟不载是书耳。元合鲁合刺囗〈碍,角代石〉尝为之解,以进见危太朴。合鲁《武惠公家传》,今亦不传。是本注文,为至顺间临川戈直伯敬所作,又采唐、宋诸儒说附之,名曰《集论》,刊於成化元年,有兢自序,吴澄题辞,郭思贞题辞,戈直序及明宪宗御制序。
奉天录四卷(旧钞本)
唐赵元一撰并序。专纪朱泚作乱事。始建中四年,迄兴元元年。藏书家鲜著录,惟见《崇文总目》、陈氏《书录》及《通志》。
五代史阙文一卷(旧钞本)
题:“宋翰林学士王禹偁撰进。”有《自序》。书凡十七篇,谓薛《史》所阙也。欧《史》多采用之。此本为孙潜夫钞,卷末题记云,“辛酉夏六月,借黄俞邰钞本一勘”。(卷中有“孙潜之印”、“潜夫”二朱记。)
五代史补五卷(旧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