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7200000070

第70章

杜子美三

《艺苑雌黄》云:“庾信谓魏使尉瑾曰:‘昔在邺食蒲萄,殊美。’陈昭曰:‘作何状?’徐君房曰:‘有类软枣。’信曰:‘君殊不善体物,何不言似生荔枝?’荔枝之味,果中之至珍,盖有不可名言者。故蔡君谟云:‘剥之凝如冰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魏文帝方之蒲萄,世讥其谬。庾信亦复有此语。彼《广志》谓子如石榴,(“志”原作“誌”,今据宋本、徐钞本校改。)其谬愈甚。唐人形于赋咏者颇多,然亦未始遇夫真荔枝。故张曲江作《荔枝赋》,是南海郡荔枝耳。白乐天作《荔枝图序》,是巴峡间荔枝耳。杜子美诗所谓‘红颗酸甜只自知’者,是泸戎荔枝耳。”

《遯斋闲览》云:“《荔枝谱》称:‘汉初,南越王尉佗以备方物。和帝时,交趾七郡贡生荔枝。(“郡”原作“年”,今据宋本、徐钞本、明钞本校改。)天宝中,涪州岁驿致之。’未尝言及闽中者。今广南夔梓所出,仅比闽中之下品。是真荔枝,自唐其名未著。今莆阳为天下第一。然闽中佳者,六月方熟。其四月熟者,谓之火山荔枝。东坡有《四月十三日食荔枝诗》:‘海中仙人绛罗襦,红绡中单白玉肤。’予诵之,未尝不爱其体物之工。然其后云:‘似开江珧砍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予意东坡未尝到闽中,亦不识真荔枝。其曰‘四月十三日’,是特广南火山者耳,故其比类,仅与魏文帝、庾信等同科。《荔枝谱》又云:‘火山,本出广南,四月熟,味甘酸,而肉薄,闽中近亦有之,山在梧州。’按《寰宇记》云:‘《岭表录》:梧州府对岸西火山,山形高下大小,如桂林独秀山。山下水澄,潭深无底。其火,每三更夜见于山顶,一更初见火起,匝其顶,如野烧,甚者广十丈余,食顷而息。或言其下水中有宝珠,光照于上,上有荔枝,四月先熟,以其地热,故为火山也。沈佺期诗:身经火山热,颜入瘴乡低。即此山也。’予按《宋之问集》,有《早发韶州》一联云:‘身经火山热,颜入瘴江消。’恐非佺期诗,盖《寰宇记》之误。”苕溪渔隐曰:“东坡《四月十三日初食荔枝诗》注云:‘予尝谓荔枝味厚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珧柱、河豚鱼近之耳。’又曰:‘仆尝问荔枝何所似?或曰:荔枝似龙眼,客皆笑其陋,实无所似也。仆曰:荔枝似江珧柱。应者皆怃然。仆亦不辨。’此可谓善于比类者。若魏文帝、庾信方之蒲萄,(“方”字原无,今据宋本、徐钞本、明钞本校补。)乃至谬耳。《艺苑雌黄》殊无鉴裁,遂言东坡比类,仅与魏文帝、庾信等同科。若言闽、广荔枝高下不同则可,若言东坡不善比类,则不可也。”

《复斋漫录》云:“《唐书礼乐志》:‘帝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乐史所作。’《杨贵妃外传》亦云:‘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名焉。’故子美《病橘诗》云:‘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又,《解闷诗》云:‘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按《唐志》以荔枝贡自南方,《杨妃外传》为南海,杜诗亦以为南海及炎方:则明皇时,进荔枝自岭表明矣。东坡诗乃以‘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张君房《脞说》以为忠州,何邪?当有辨其是非者。”

苕溪渔隐曰:“余观蔡君谟《荔枝谱》云:‘东京:交趾七郡贡生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临武长唐羌上书言状,和帝诏大官省之。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之。时诗人多所称咏此,张九龄赋之以托意。’又东坡《荔枝叹》云:‘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酬伯游。’皆以荔枝天宝时贡自涪州。二公著谱作诗,意欲传于后世,其考之必审,不应有误。盖唐都长安,视涪州为正南,荔枝由子午谷路进入。《唐志》云南方,杜诗云炎方,悉指其方而言之也。若《病橘诗》、《妃子外传》以为南海,则道里辽远,所记必误。复斋信以为然,过矣!《荔枝谱》又云:‘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自巴蜀。’盖涪、忠二州,俱为巴蜀之地,境土相接。白居易尝刺忠州,以其地多产荔枝,形于篇什,又图而序之。余意君房《脞说》,因此遂言忠州也。居易序云:‘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变去矣。’余顷在闽广,验此语信然。矧传置之远,腐败之余,乌能适口也哉?”

苕溪渔隐曰:“东坡《荔枝词》云:‘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坐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酾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似当年十八娘。’《荔枝谱》云:‘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时人以少女比之。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而得名。其冢今在城东报国院。(“冢”原作“家”,今据宋本校改,下同。)冢傍犹有此树。’谱中又有将军荔枝云:‘是五代间人,有为此官者,种之,后人以其官号其树,而失其姓名之传。’东坡云:‘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树荔枝一株,郡人谓将军树。今岁大熟,赏啖之余,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诗云: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傍。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钤下,也到黑衣郎。’岂将军之号,偶尔同之邪?”

《艺苑雌黄》云:“《汉旧仪》:‘颛顼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为小鬼,善惊小儿。’故韩退之有《谴疟鬼诗》:(“谴”原作“遣”,今据宋本、徐钞本校改。)‘屑屑水帝魂,谢谢无余辉。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又云:‘咨汝之胄出,门户何巍巍。祖轩而父顼,未昧于前徽。’(“昧”原作“沫”,今据宋本、徐钞本校改。)而其后又有‘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之语,盖本于《汉旧仪》也。此传杜诗能除疟,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脱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而好事者乃曰:‘郑广文妻病疟,子美令取予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一联,诵之不已。又令取虬髯似太宗,色映塞外青一联,诵之不已。又令取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一联诵之,则无不愈矣。’此殊可笑。借使疟鬼诚知杜诗之佳,亦贤鬼也,岂复屑屑求食于呕吐之间为哉?观子美有言:(“言”原作墨丁,今据宋本、徐钞本、明钞本校补。)‘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徒然潜隙地,有腼屡鲜妆。’则是疾也,杜陵正自不免。”

《复斋漫录》云:“子美《初月诗》:‘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又:‘白露团甘子。’又,《江月诗》:‘玉露团清影。’又,绝句云:‘玉坐应悲白露团。’按谢惠连诗:‘团团满叶露。’谢玄晖:‘犹沾余露团。’庾信《挹得胥台露》诗:‘唯有团阶露,承睫共沾衣。’杜诗所本也。”

《复斋漫录》云:“‘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邓忠臣乃引茂陵玉碗为据。少陵岂以玉碗为金碗哉?盖指卢充幽婚事也。”

《艺苑雌黄》云:“《诸将》内一联云:‘昨日玉鱼蒙地葬,早时金碗出人间。’注说金碗取孔氏《志怪》卢充事。樗叟诗《杜拾遗》,亦用此说。以予考之,非也。《南史沈炯传》云:‘炯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乡之意,云:甲帐珠帘,一朝零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间。’杜盖用此语也。陈无己诗:‘初闻桥山送弓剑,宁知玉碗人间见。’”苕溪渔隐曰:“二说当以卢充幽婚事为是,盖有金碗之赠。若沈炯事,乃是玉碗,又引无己诗为证,尤无谓也。”

《艺苑雌黄》云:“《荆楚岁时记》曰:‘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晋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织女牵牛会天河。’此则其事。杜公瞻注云:‘此出于流俗小说,寻之经史,未有典据。’《诗》云:‘睆彼牵牛,(“睆”原作“皖”,今据明钞本校改。)不以服箱。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说者以为二星,有名无实;即古诗所云:‘织女无机杼,牵牛不负轭。’岂复能为夫妇,岁一聚会乎?《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则是河鼓牵牛,大同小异。《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李巡注云:‘河鼓牵牛,皆二十八宿名。’郭璞注云:‘今荆楚人呼牛星为担鼓。’此则河鼓之据。《夏小正》言:‘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十月,织女正北向。’此皆据星也,亦无会合之文。近代有此说耳。曹植《九咏》曰:‘乘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交有际兮会有期,嗟吾子兮来不时。’注云:‘牵牛为夫,织女为妇,各处河之傍,七月七日,得一会同。’《古歌辞》云:‘黄姑织女时相见。’黄姑,即河鼓也,语讹所致。汉武帝于昆明池中作二石人,为牵牛织女象,盖欲神异其水,比方河汉。班固赋云:‘左牵牛兮右织女,似天汉之无涯。’虽不云七月七日聚会,其意以为夫妇之象,天道深远,所不敢言也。又,《岁时记》言纬书云:‘牵牛娶织女,取天帝二万钱下礼,久不还,被驱在营室。言虽不经,有足为怪。’《齐谐记》亦云:‘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已被召,与尔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焉。’此类皆不足信。故杜诗云:‘牵牛处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讵相同。神光竟难候,此事终朦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逢。(“逢”宋本、徐钞本、明钞本作“通”。)盖亦不信有此事也。世传又有乌鹊填河成桥,与夫乞巧穿针之事,皆无可据。河鼓与牵牛,《史记》以为二星,《尔雅》以为一星,河字又或作何。”苕溪渔隐曰:“《文选注》云:‘织女一名天女孙。’柳子厚《乞巧文》云:‘今兹孟秋七夕,天女之孙,将嫔于河鼓。’余尝和人《七夕诗》云:‘乞巧筵开玉露秋,(“开”原作“前”,今据宋本、徐钞本、明钞本校改。)一钩凉月挂西楼。人间百巧方无奈,寄语天孙好罢休。’”

《复斋漫录》云:“《文选古诗》:‘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默默”宋本、徐钞本作“脉脉”。)梁刘孝仪《咏织女诗》:‘欲待黄昏至,含娇渡浅河。’隋江总《七夕诗》:‘婉娈期今夜,飘飘渡浅流。’王谨《七夕诗》:‘天河横欲晓,风驾俨应飞。’故杜子美《天河诗》:‘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

《艺苑雌黄》云:“昔人文章中,多以兄弟为友于,以日月为居诸,以黎民为周余,以子姓为诒厥,以新婚为燕尔:类皆不成文理。虽杜子美、韩退之亦有此病:岂非徇俗之过邪?子美云:‘山鸟山花吾友于。’又云:‘友于皆挺拔。’退之云:‘岂谓诒厥无基址。’又云:‘为尔惜居诸。’《后汉史弼传》云:‘陛下隆于友于,不忍恩绝。’曹植《求通亲亲表》云:‘今之否隔,友于同忧。’《晋史》赞论中,此类尤多。洪驹父云:‘此歇后语也。顷有人年七十余,置一侍婢,年三十,东坡戏之曰: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得无类是乎?’”苕溪渔隐曰:“友于之语,自陶彭泽已自承袭用之。诗云:‘一欣侍温颜,再见喜友于。’然则少陵盖承之也。且歇后语,苏、黄亦有之。苏云:‘伯时有道真吏隐,饮啄不羡山梁雌。’黄云:‘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然黄集此句,对偶甚工,后山以为妍而反嗜之,不以为病也。又,《遯斋闲览》云:‘东坡在丰城,有老人生子求诗。东坡问:翁年几何?曰:七十。翁之妻,年几何?曰:三十。戏作八句,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今《艺苑》以为有人年七十余,置侍婢,仍窜易其诗。’记事之误,有如此,当以《遯斋》为正。”

《复斋漫录》云:“唐宰相郑綮为诗,好歇后句。行第五,时人呼为‘歇后郑五’。今人无有蓄其诗者。惟旧史载其一联云:‘只有两行公廨泪,临行洒向渡头风。’真俳词也。后之文士,不复作歇后体,以其非雅正。独石曼卿因登第覆落,例受三班借职,赋诗一首,所谓‘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是也。韩子苍云:‘唐人诗:落花满地寂寥红,独有离人万恨中。回首池塘总无语,手弹珠泪与东风。綮之意,此之意也,而词语顿异。’”

许彦周《诗话》云:“老杜诗,不可议论,亦不必称赞,苟有所得,亦不可不记也。如太宗,相者见之云: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而杜诗云:‘真气惊户牗’,可谓简而尽。又,《经昭陵》云:‘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辞宁僇辱,贤路不崎岖。’太宗智勇英特,武定天下,而能如此,最盛德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末世御兽王

    末世御兽王

    末世到来,有些人得到了先人记忆有的成为了修仙者,有法师,有战士,有御兽师,有召唤师,有亡灵法师,还有后天的异能者。各种神奇职业在末世中诞生,有你喜欢的吗?你快来看吧。求收藏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神是我男友

    大神是我男友

    男生和女生之间真的会有一见钟情吗?萧大神也会一见钟情?不可能吧……但是,事实摆在眼前,我们真相了。事情来得太不可思议了,告诉我是真的!
  • 太极剑尊

    太极剑尊

    诸天万界,至尊大陆。人妖并立,武道盛行。妖皇当空,至尊镇世。一位来自地球的灵魂穿越到此。他说:这一生,我不求来世,不问前生,只为踏上那至尊路。(书群:313959245)
  • 魔王桥

    魔王桥

    “魔王桥现,天下大乱”,不知从何时起,流传下这么一句话,传言有许多版本,有的说法是,“魔王桥”是天地间自生的魔物,有诸多不可思议的力量,会招致天下大乱;也有的说法是,“魔王”是某种组织,一直藏在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只要这些人一露面,天下就会大乱,至于“桥”,只是误传;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魔王桥”是某种功法,阴狠歹毒、嗜血残忍,所以才会天下大乱……虽然说法很多,但是谁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所以,随着岁月的流转,大家一致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言!
  • 韩娱之少时百合

    韩娱之少时百合

    “西卡小姐冬天吃冰淇淋是不可以的哦。”“哼,要你管。”…………“泰妍,艺胜是和我姓欧不是金”“反正她是叫我阿妈的。”
  • 末日浴火涅槃

    末日浴火涅槃

    末日降临,你做好准备了吗?末世里,人类不再是地球生物圈唯一的顶级生物,丧尸、新生人类、强化人、怪兽、变异植物与之竞相争夺生存的空间,而突然出现的末日,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李天榕,一个看似普通的大学生,却因凭借着自身努力、他人相助和机缘巧合,克服种种危机,在末日中进行着他惊世骇俗地浴火涅槃。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4)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穿越异界之月老的绝宠小甜妻

    穿越异界之月老的绝宠小甜妻

    一次车祸,竟然穿越到了神界!还给月老当了助手,关健是月老还那么帅,谁说月老老了?给我站起来,这明明就是二十多岁的帅气美男,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帅!简直比人界的明星还帅,我想说一句“还让不让人活了?”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那就快进来吧!还有就是:这本书是独家首创,禁止转载!!!禁止抄袭!!!
  • 我的青春,我的爱

    我的青春,我的爱

    爱情,婚姻,生活,大千世界,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对待爱情,婚姻,生活,我们的真实情感还怎样交流,对待爱情该何去何从,谨以此书献给我们平凡的生活!
  • 神魔相恋的童话:银瞳

    神魔相恋的童话:银瞳

    琳寒依:一双银瞳,是天地间禁忌的存在。她清冷,淡漠,聪明,敏感,内心却脆弱。宿命的到来,她努力的挣扎,却仍无法出逃。当一切已成定局,她已无力挽回。雪圣羽:他是天界未来的神主,注定要守护神界。他本性单纯善良,在那混乱的天庭中扮演清冷华贵的殿下。当他遇到寒依,那个孤独的少女,他开始心动。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青魅:他是魔界的侍卫,对寒依公主忠心耿耿。他本孤傲,当遇上那个拥有银瞳的少女,深陷其中。他不求回报,默默地为她付出。却因两人的宿命,两人苦不堪言。沂夕:他是千年前银瞳男子,被封印于洞内。由于认识青魅,他开始陪伴在寒依身边。他与她,有共同的宿命。他以为他不会有爱,却在慢慢地沉淀了爱。只是,宿命相同注定两人将不会重合。这是一个童话。这是一个关于神与魔相恋的童话。这是一个关于宿命与挣扎的故事,一个关于命运的故事,一个在三界中最为动情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