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8000000049

第49章

起唐太宗贞观六年壬辰岁,止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乙巳岁。首尾共十四年实事。

按《唐书》实史节目。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满残阳问楚荆。白社已应无故老,清江依旧达孤城。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楚野营。牢落故居灰烬后,黄花野蔓上墙生。

第六十八节 侯君集左骑破虏 李药师两路分兵

贞观六年秋九月,太宗巡行庆善宫,因宴群臣于宫中。诸镇之官,皆得预其列。太宗传命已罢,正值天气清朗,金紫辉映。上命赋臣歌诗,奏于管弦。因谓侍臣曰:“朕百战之余,而有天下。今四方平定,拟此乐名曰《功成庆善乐》,亦允当乎?”众臣皆曰:“陛下英武所及,戎马顿息。今名是乐,实相称矣。”上大悦。又使聪俊童子六十四人,各戴进贤冠,穿紫绔褶,长袖漆髻,着屣履而舞,号为《九功舞》。太宗曰:“朕于是宫所生,车驾未临此宫数年矣。今日得君臣之乐,亦良会也。尔众人自皇族以下,各依品从而坐,无得喧哗失礼。”众臣奉命,皆循序列坐。命黄门行酒。是日,歌声遏耳,彭瑟洋洋,宫中大吹大擂。

酒行一周,有任城王道宗,放肆不循礼法,欺傲下坐之位。他人不言,忽右列第三位逞出曰:“汝有何功,得坐上位,而欺压我等耶?”众人大惊,视之,乃善阳人氏,覆姓尉迟,名敬德也,见为同州刺史,是日亦在其列。道宗曰:“上命依论品爵,吾乃天子宗亲也,坐是位岂越分哉?汝远职之臣,敢来与我争上下乎?”敬德大怒,伸出一拳打来,正中道宗左目。众人各起身劝,时道宗目睛返转,左只几眇,先逃席而出。上不悦,乃罢。大小群臣皆散。次日视朝,太宗谓侍臣曰:“昨日君臣相乐,朕自以为一时良会。敬德有失人臣之礼,朕甚不乐。道宗实寡人贵族也,彼亦如是行凶,况同类者乎?朕之言甚非有私道宗也。”言未毕,忽奏:“敬德自缚请罪。”众臣怀惧,皆为之力请曰:“敬德武臣,本不习儒行。今无礼,有忤圣旨,乞陛下念其汗马之功,宽宥罪责。”太宗召入敬德,为释其缚,谓之曰:“朕欲与卿共保富贵,然卿居官数犯法,朕不以过而掩卿之功。乃知汉有韩、彭,一旦菹醢,非高祖之罪也。”敬德叩头谢罪。上曰:“卿再不宜如是。恐司法者不敢容私也。”敬德再拜而出。由是始惧,顿敛其暴矣。

贞观七年春正月朝会,太宗以王珪求罢,加魏徵为侍中。一日,与侍臣论安危之本,温彦博曰:“愿陛下所为,常如贞观初年,则善矣。”帝曰:“朕近来怠于为政乎?”魏徵曰:“贞观之初,陛下节俭,求谏不倦。近来工作微多,谏者颇有逆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欣然纳之。秋九月,赦死囚三百九十人。先是,太宗亲录系囚,见该死者,怜念之,放其归家。约其来年秋复来就狱。仍敕天下:“但有死囚,皆放遣,使其依期来长安。”死囚既归,是年天下死囚,果是皆如期自至朝堂请死。上皆赦之。

静轩先生有诗云:太宗仁德春天下,卓卓巍巍万古钦。四百罪囚俱释宥,从来尧舜本同心。

贞观八年冬十月,太宗在朝堂,每日只是与侍臣讲论治道。魏徵、房玄龄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是君臣相得,而致贞观之治焉。是年吐谷浑可汗伏允老耋,国中皆其臣天柱王用事,屡入塞侵扰。边廷飞报:“天柱王大起虏兵数十万犯境。即目占了凉州、西海一带。声势甚紧。”太宗聚群臣商议,欲亲驾征之。中书令温彦博出班奏曰:“突厥初平,关中将士解甲休息者未久,吐谷浑绝域胡寇,大军无所屯止。陛下君临天下,而自欲远征,非所宜也。若伏允虿心不息,只须遣大将以讨之,必然成功。”太宗曰:“朕不亲行,唯李靖可以付此任。只恐年老,朕不忍再重劳之。”言未毕,李靖厉声进曰:“臣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何故不遣用?臣今职列中官,未尝不思临阵破敌。大丈夫得死沙场,幸也!吾何恨焉。乞为前锋,征讨吐谷浑而回,庶报陛下之万一也。”太宗大悦,以靖为西海道行军总管,李大亮为副,同领兵前去。

是日,李靖辞太宗出师,上亲谕之妙算而去。三军离了长安,迤逦望伏俟城进发,但见:旌旗蔽野,剑戟如银。胡骑报入吐谷浑,伏允与其臣天柱王部下一班胡将高牙尉、丑豹军、都力思哈等,在营中议事,听得大唐遣李靖为将,部领精兵二十万来到,天柱王曰:“唐兵远来,人马疲弊。乘其立营未定,点起我吐谷浑骑兵,与他大战一场,先挫其锐气,着他不敢正视吾辈也。”伏允依其言,即日领胡兵十数万,摇旗呐喊,卷地而来。唐兵前至大非川,正遇胡兵杀来。李靖下了军令,射住阵脚,亲出马,立于门旗下,左有侯君集,右有薛万均。对面吐谷浑大将天住柱王出马,使一柄大刀,上手高牙尉,下手都力思哈,背后卷毛环耳丑汉不计其数。李靖马上指虏将骂曰:“反国之贼,敢侵吾境!今日天兵已到,尚不纳降,兀自来拒抗,特寻快刀也?”天柱王不顾,拍坐下黄鬃马,手舞大刀,直劈过来。唐阵中一将飞出,乃候军集也,挺枪迎敌。两下金鼓齐鸣,杀气冲天。二将战上数合,胡兵那里顾先后,一涌杀进,弓弩齐发,箭如雨落。李靖一条枪,神出鬼没,勒马挥兵迎截。怎当得唐军长枪利刃,早杀死胡骑数十人。天柱王见唐兵势大,拨回马便走。李靖两下夹击,胡寇大败,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唐兵喊声大举,一直赶杀三十里,方且收军。李靖立营于大非川界口。众将上功,斩得有环胡首四百级,掠其羊驼、兵器无数。靖曰:“吐谷浑夷戎之辈,勇而无谋,今输了一阵,明日复来。你众人各谨慎塞垒,严其烽火。不出两月之中,吾与诸君剿绝此类而回也。”诸军依令准备,不在话下。

却说吐谷浑大败一阵,走回旧营,计点胡兵,死者无数。国主伏允曰:“唐兵势大,李靖神机不测。倘一并而来,何以当之?”谷浑部将丑豹军颇有见识,进言:“李靖大军在前,馈饷必在后。兵书云:‘师行万里,兵不宿饱。’今深入吾地,大半欲资我国之食。又值炎热天气,人必生瘟。不如尽驱部落,将积聚野草烧除之,轻骑走入砂碛,深沟高垒,与众人紧守。不过数月,唐兵自退也。”伏允曰:“此计甚高。”即将外属部落尽驱入碛北,将四下野草皆烧了而去。

却说李靖军中,听得吐谷浑人马走回北碛,野草积聚悉烧毁。李大亮曰:“胡虏生性气习,与中国不同。得其地不可居,得其人,不足使。今彼战败在碛北,而为坚壁清野之计。目下马无草食。况吾等逾越关山而来,必失地利。若复追之,虚费岁月矣。不如罢战回师,以全民命为上也。”侯军集曰:“不然。大军一动,今复回之,虏势必复振矣。今一战而挫其众,窜走碛北,取之易于拾芥矣。乘此而不除之,后必有悔。”李靖从其议,乃中分其军为两路。侯君集与道宗引精兵一十万,由南道袭其后;自与薛万均、李大亮,引兵十万,由北道攻其前。分拨已定,各引兵去了。

且说李靖一路人马,出得北道来,前望伏允大营不远,立寨于牛心堆。是时五月,天气正热,北地平空一望,并无树木遮阴。李靖命军士于远处取杂苇,结成大蓬,于中军遮日,与薛万均分作二营,吩咐众人各于凉处避暑,多设鹿角,为久住之计。每日军中令将士歌乐饮酒。有细作报入吐谷浑营里来。天柱王自引五十骑兵,出营外牛心堆上窥望,见唐兵东西立营,李靖于帐中露顶解甲避暑。众人大吹大擂而饮。回至营中,与众部落议曰:“唐军远来,值此炎天,彼众各于散地避暑饮酒。乘今夜出营劫寨,靖军可破矣。”丑豹军曰:“李靖有谋,莫非用赚我之计?不如只是莫出。值此炎天,他岂能久留?候在退而击之,无不胜矣。”天柱王曰:“你众人不去,我自去。”丑豹军曰:“既天王要去,亦须分左右翼而出,以防不测。”天柱王依其说,准备劫寨不题。

第六十九节 侯君集冒雪驱兵 任成王飞骑斩虏

却说李靖一连十数日不出战,西营薛万均入禀曰:“总管屯兵不出,意欲如何?”靖曰:“我预算定已十数日矣。前夕露坐帐外,见贼星入于我度。本日干支相克,今夜必有贼敌临营。君以西营人马各准备埋伏于牛心堆路口,候胡骑出营,亦不须动,看中军信炮响,你可乘势杀入,夺其大营。”万均应诺,领计去了。靖又吩咐将士,各披挂结束,远远埋伏,举火为号,四下抄进。众军得令,各摩拳擦掌,伺候交锋。靖分拨已定,止立一个空营在此。是时二更左侧,天柱王乘月黑,部五千精兵,先出营。胡骑口各衔枚,悄悄径奔唐寨。遥望李靖大明灯烛,正在帐中坐定。天柱王大喊一声,都力思哈在后为助,直杀入中军,但见主将端坐不动。天柱王骤马近前,一枪刺倒。原来是个草人,身穿主将衣甲,头上缚着金盔。天柱王见是个草人,急勒马出帐外,叫:“后兵莫进,坠其计也!”言未毕,帐后连珠炮起,寨中一老将当先拦住去路,姿貌魁秀,声若巨钟,乃京兆三原人李药师也,挺枪跃马,直取天柱王。两下骑兵各自拒定,二人在火光之中交锋。都力思哈见中唐军计策,先自跑马走了。天柱王只望旧营人马来救,原来已被薛万均精兵斩营而入,杀死部将无数,就势夺了大营。天柱王与靖死战唐寨中,放起火来,苇蓬皆着。是夜南风微动,一时间,火起风威,满营通红。天柱王夺围走回旧营,已被唐军占了。勒马乘夜望赤太原而走。李靖赶了一程,收军回入旧营。原来此旧营,乃是吐谷浑门户,极是险固。当被唐军占了,靖谓万均曰:“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胡寇穷走绝域,乘其巢穴已破,勒兵追袭,全虏可擒矣。”万均曰:“总管一面追袭,先差人会侯君集截其去路,使虏前后受敌,则功可成也。”靖然之,一面进发人马,随即差人报知侯君集,令出兵截虏去路。

却说侯君集与道宗人马出南道,行无人之境,有二千余里。三军遇盛夏,逾险深入,伤疲甚众。行及乌海,不想北地风俗与中国不同,六月天气,海风凛冽,人马冻不堪行。一半日间,霜雪大降。是时三军正病暑,遇霜雪,人各口含冰,马啖雪而行。哨马军报:“唐军已袭破旧营,吐谷浑人马走入赤太原。今来约总兵引军绝其去路。”侯君集与道宗议曰:“吐谷浑被前军赶得无所投依,何不以胜就而破之?”道宗问:“如何?”君集曰:“虏势力已竭,必蜂屯猥集一处,以全微喘。我明日当先锋去,汝却引精兵在后。出其不意,彼必慌乱,望山谷而走。吾于几处都着人埋伏,用车数十乘,各带柴草,用火烧着。吾乘势擒天柱王。”道宗得了计,次日侯君集遣哨骑沿路打探,自引军前进。遥望赤太原,平空一匝草地,见虏兵旗帜交加,胡骑来往。君集令人马摆开,一声炮响,三军一涌而进。吐谷浑正不知何处人马,惊乱各四散逃走。天柱王披挂来迎,正遇侯君集。两马交锋,战上数合,都力思哈、丑豹军、高牙尉俺(掩)杀将来。君集诈败。都力思哈引步兵后赶,原路口一支人马涌出,为首一员大将,乃任城王道宗,喝曰:“虏将慢来!”一枪刺于马下。步兵皆走,君集合兵杀回,胡骑大败,死者不计其数。天柱王见势不支,与国王伏允保妻子望山峪而走。被四下伏兵放火烧着柴车沿及山头,芦草皆着,烟迷其径。君集引兵复追。天柱王四下无路,与部落弃了马,与伏允奔长蛇岭,攀藤附葛而走。

时唐兵大胜,前来与李靖会齐。靖遣人打探吐谷浑走于何处,游骑回报:“天柱王保伏允,收聚败兵,走入积石河源,坚守不出。”靖曰:“正好合兵追之。看吐谷浑何所依栖!”传令离赤太原,拔寨而进。

却说天柱王走入石河源,与部落商议曰:“此处乃绝源之地。虽古今之英雄,不曾有人到也。中条路后通蓬海,水势险恶,谁人可渡?路侧两边,尽是石壁,无一寸着脚之地。今大王稳居于此,但叠断我等来路,倘有唐兵追来,于路无水,亦必自退矣。”伏允然其议,即着人以铁蒺藜已将路口断绝了。又在于积石山多设鹿角,令兵守之。李靖人马赶到积石河源,吐谷浑走入其中,路口尽皆叠断。山险岭峻,不能前进。总管高甑生进曰:“今两胜吐谷浑部落,既已胆丧,安敢再出?天气甚势,军马疲乏,取之无益。不如班师。”靖曰:“据汝之言,正中天柱王之计也。吾兵一退,彼必随后追袭。既到此地,安有复回之理?如有再言者,立斩。”于是无敢言者。靖召本处向导问之,皆言:“此间只有前后一条路,前面乃是大军经由之路,后面泊蓬海绝源之处,两边积石山,人不能行。去西南二百里,便是吐蕃别部,曾降了大唐,往年亦去进贡。其外无有所在矣。”李靖闻土人之言,以手加额曰:“天教我在此人身上成功也。”众将问其计,靖曰:“兵机事不可预知。恐走透消息未便。不过数日,诸君便见也。”众人皆怀疑,靖即修下书一封,预备中国玩好之物,及金帛二车,密遣三四人,吩咐:“从东路迳至吐蕃处下书,彼见书中意,自有消息。尔却疾速回来。”军人带了书,将金帛之物,漏夜前至吐蕃,不在话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穿:攻略傲娇BOSS

    快穿:攻略傲娇BOSS

    一朝穿越,米熙的日子苦逼了。傲娇系统,难撩BOSS,自己好歹是个女配,说好的悲惨结局呢?在金主大大光辉照耀下,感觉自己被滋润。女主,你争点气,好歹你有金手指呀……不过偶有大金主。金主在手,天下我有。
  • 梦里轮回梦外魇

    梦里轮回梦外魇

    她不是普度众生的佛,天下负她,被逼成魔,最终却以命换天下。他是野心勃勃的阴谋家,算计天下,身外三个化身,三种执念,机关算尽,漏算人心,惜败于天。
  • 照亮云所在的地方

    照亮云所在的地方

    是你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我的世界带来了色彩。所以,不管结局如何,将来会发生什么,我都会一直在你的身边,陪着你欢笑,陪着你难过,陪着做你想做的事,带着你看尽那片美丽,因为你就是我所存在的唯一······
  • 腹智禅师语录

    腹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宝神王

    送宝神王

    诸天万宝阁,藏有无尽神宝。宋禹,诸天万宝阁的主人,负责将万宝阁内的宝物送给有缘人,每送出一件宝物,宋禹便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兑换奖励,从而强大己身。自此,宋禹开始了自己送宝神王的传说。
  • 冷佞总裁:狂少夺情

    冷佞总裁:狂少夺情

    东方朔月第一眼见到那个粉嫩的小娃娃的时候就很肯定,那是属于他的,是谁留下了属于他的东西?他怎么可能会有孩子?当他看到了孩子的母亲,那个像天使一般美丽而纯洁的女人的时候,他再也无法移开他的实现,他的脑子再也无法去做任何的思考。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众神之赐

    众神之赐

    “锋利而致命的细小冰刃,被黑色的狂风裹挟着舞步妖冶而血腥。像是花的使者来过,血一样的花,花一样的血他看到巨大的海蛇撕开冰封的土地裂缝中喷涌出混合着鲜血的巨浪。然后巨大的灰黑色冰锥轰鸣着从天而降激扬起钻石星尘一样的冰屑。”——岁月的史诗·第一章·第十三节
  • 剑动云荒

    剑动云荒

    接踵而来的重重危机,究竟是意外,还是——宿命?一块神秘的残破玉佩,一道诡秘的奇异绿光,是偶然,还是早已注定。当伴随着清风而来的古剑直刺灵魂时,无奈不见了,苦笑渐渐隐去……读网络文学就用盛大Bambook,多款优惠套装官网促销中!
  • 幻想乡的神明大人

    幻想乡的神明大人

    那是被众神眷顾的幻想乡还没有建立的时代。境界与幻想尚且清晰的时代。而要述说的则是,一个名为紫的妖怪与一位神明大人在这个时代中的故事。与人的因果,与妖怪的羁绊,与神明的因缘。最终,那个被人类所向往,让妖怪眷恋,由神明所祈愿的幻想的乐园会如何出现。从未体验过的幻想,由此展开新的一幕。啊,其实这就是一本妖怪贤者成长日记,或者说东方十万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