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8000000022

第22章

却说郑王世充与建德结纳以后,自恃兵精粮足,每欲有取唐之州郡。忽得夏主会兵之书,同取济、谷二州,候入关中,共分天下。郑王大喜,遂允其请,以朱粲、单雄信为西道行台,率精兵五万,侵唐谷州;自统大军至济州,与建德相会,以秦叔宝为行军总管,程知节副之,苏威为谋主,罗士信为统军,共十万大兵,从法驾征进;留世恽、世伟、玄应等监国。世充分拨已定。次日,大军望济州进发。时济州刺史周望听知世充来寇济州,一面遣使诣关中取救,自督诸军,悉力拒守。边廷消息传入京师,阁门大使奏知唐主。唐主问于群臣,李纲奏曰:“王世充精果之众,非秦王不可迎敌。陛下宜诏之以救济州。”唐王依奏,即下诏,命世民:“率兵前救济州,勿致有误。”使臣领诏,迳出关外宣知唐主诏书。世民与将佐接旨已毕,打发使臣回朝,下令军中公孙武达、樊兴等共七万人马,离关外直抵济州。是日大军起发,但见旌旗蔽日,盔甲鲜明,端的是人如流水急,马似疾风吹,将近济州四十里九曲屯扎。

却说王世充哨军报知:“秦王部领雄兵七万前来救应济州。”王世充下令,部领三军,出平川旷野摆开阵势,与唐军放对秦王。对阵鼓噪而出,秦王身穿绛红袍,襟连猊环甲;挂一壶凿山狼牙箭,系一张弯月宝雕弓;头戴金盔,手执英枪。左骑下公孙武达,右骑下樊兴,背后尽是关中健卒,密排阵脚。王世充自亲出阵,在大黄纛下,上首秦叔宝,下首程知节,在马上谓世民曰:“尔唐主自立关中,已得正国。夫天下非一人天下。隋失其鹿,群雄共逐。今欲与夏主三分封疆:自河而南,当属于我;自陕而西,以与唐主。因是,夏主约孤袭取济、谷二州,两下大兵集此。而君持孤众深入险地,恐无生理矣。”世民马上指世充而骂曰:“尔受隋恩,窃秉大政,鸩缢君上于幽宫,残虐下民,淫恶不悛,天下欲啖尔之肉,尚弗平其恨。今大兵来到,正欲诛乱臣贼子,而与隋帝雪冤。吾唐主南郊受禅,犹不忘君德,每尽诚意,三时奉慰。今行天讨,以正叛逆之罪。不即受擒,尚自敢阵前鼓唇摇舌哉!”言毕,顾诸将曰:“谁出马先诛此贼?”一将涌身而出,众视之,乃樊兴副将潘林,手挺长枪,坐骑骏马,跑出阵前。世充阵内秦叔宝手执两锏,跃马迳来迎敌。两下军器并举,战不到数合,秦叔宝卖阵而走。潘林赶去,望后直刺。被叔宝夹其枪于胁下,侧身绰起铁锏,一道寒光迸过,将潘林打落马下。唐阵中欧阳武见打死潘林,一骑马抢出阵来,秦叔宝抖擞威风,独战欧阳武。二将交锋只两合,叔宝轻舒猿臂,早将欧阳武挟过阵去。王世充见叔宝初阵得胜,令大小三军一齐杀过唐壁。秦王左右翼公孙武达、樊兴各出阵前混战。近黄昏,两下始鸣金收军。王世充回营,重赏叔宝。叔宝曰:“来日交战,誓捉世民,以报明公知录之恩。”世充大喜。且听下节分解。

第二十八节 程知节用反间计 秦叔宝弃郑归唐

却说秦王收军,见折了战将潘林、欧阳武二人,闷闷不悦,下令军中坚壁而守。王世充每令人下书请战。秦王重劳遣之。公孙武达等禀秦王示兵,世民曰:“我军新挫,世充锐气正盛,而欺吾怯。只宜坚壁固守,伺其怠而战,敌人可破也。”忽人报:“辕门外二匹马引数十骑,飞跑而来,欲见大王。不敢擅进。”秦王令召入,二人至帐前,秦王早已认得,即出座相迎。此二人是谁?一个兴唐社稷徐懋公,一个定李江山郭孝恪。秦王大喜,问曰:“闻君近守黎阳,每欲遣骑迎候。值关中戎马倥偬,以致不果。今二位远来,吾事济矣。”世勣曰:“自旧主死后,黎阳无人总理,今臣未尽其职,又致陷失于建德。实有负陛下招抚恩也。”秦王曰:“失黎阳小患。今济州被王世充所困。唐主命臣部兵来救应。日前与世充交兵,吾军被其将秦叔宝一阵挫衄,折了大将二员,甚是丧志。每日令人下战书请示兵。吾正在忧虑之间,懋公今来,必有高议。”世勣曰:“主公勿忧。吾与秦叔宝、程知节共事故主李密,足知其为人勇冠诸军,故主不知重用之。自北山败绩,众人散归东都者,惟此二人可惜。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叔宝、知节拱手来降主公,可乎?”秦王曰:“若公劝说叔宝来降,何虑天下哉!”问懋公:“此去以何而进?”世勣曰:“吾闻世充次子玄恕甚得世充宠爱,封为汉王,受业于太师陆德明,此人与知节最是相善。况有世充幸臣苏威,极贪贿赂。主公须费黄金数斤,结好苏威,用反间之计,叔宝在郑立脚不定,必背世充来投主公也。”秦王欣然与之。

世勣带领从人,将黄金数斤,辞秦王,出辕门,迳至世充〔营。正〕行至中途,忽人报:“前面一簇人马来,旗上书程知节名字,为世充催趱军粮到此。”世勣闻之,大喜曰:“此天赐吾成功也。”即勒马向前,叫声:“贤弟,久不相见!”知节认得是徐世勣,滚鞍下马,于路旁携住手,谓曰:“尊兄久违盛颜,今日何如至此?”世勣曰:“有机密事告公。”知节即叱开左右,与世勣歇于林间。世勣备言:“弃建德归唐,欲来请阁下与秦叔宝一同入关中,建立功名。”知节曰:“吾有心多时。尊兄勿虑。此事俱在我身上。来日将贿赂之物密送与太师苏威,更托陆德明同谄之,必成事矣。”世勣大喜,即付黄金与知节支用。知节曰:“老兄回启秦王,若是叔宝领兵出战,切须坚壁固守,按甲休兵。将半月之间,吾当用反间之计。老兄打探吾军中有相疑,公宜疾来叔宝处相会。”世勣即辞别知节回营,以达秦王,不在话下。

却说知节回至营中,密见叔宝曰:“自故主败后,余人皆归关中,独我与老兄来投郑主。今世充弑君夺位,天下皆为仇敌。尚又听信谗言,弃逐忠良,多用浮词,以惑其众,实非帝王气象也。久闻秦王世民仁慈大度,下士推诚,此乃拨乱之主矣。即目唐、郑交兵,尊兄若不早定大计,异日与草木同〔朽〕,悔之晚矣。”叔宝曰:“为人臣止于忠。今既委质为郑,复生异图,是导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知节曰:“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尊兄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方谁不惧仰。今若弃暗投明,取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必区区而在人之下乎?”叔宝叱之曰:“贤弟再不许出此言。如复来说,恐叔宝心性激烈,不利于君也。”知节惶愧而退,来见陆德明,备言:“世充非贤明之主。今我欲弃暗投明,归降秦王。不然上下离心,事有不测。那时身填沟壑,有何益于世间?未知尊兄以为可否?”德明曰:“我亦有心久矣。只郑主待我尽厚,吾是以不忍遽背之。”知节笑曰:“郑主升公为汉王之师,则苟令玄恕来执弟子仪。斯为崇道矣。今反使尊兄就其家,行束修礼,是疲于往来起居。弗宁如此,轻贤薄德,何谓厚乎?”陆德明深然之。遂约定知节,与一同投唐。

知节曰:“只有叔宝立心坚固。尊兄当在汉王前疏之,谄其无心事郑,致彼上下猜忌,不由他不从也。”德明曰:“此吾自有主张,管取叔宝弃郑投唐矣。”知节辞陆德明而出,将黄金数斤送与太师苏威,因说:“叔宝每出兵与唐将交战,唐兵坚壁固守,恐有内变。公当度之。”苏威受其黄金,次日言于郑王:“叔宝英雄无敌,今出兵与唐将迎敌,皆不战而退,恐有二心。大王不可深信之。”汉王玄恕亦谄言:“叔宝乃李密故将,非有真心为吾用乎?陛下宜早遣之。”自是,世充见疑于叔宝。遇叔宝欲请兵出战,世充皆不许。叔宝亦不自安。正在中军犹豫之间,遇夜静,徐世勣密投其寨来,令人报:“有故人特来相见。”军士报入帐中,叔宝教唤入。世勣进见叔宝曰:“贤弟别来无恙?”叔宝灯下认得声音乃徐世勣,遂出座握手,请上正坐,谓之曰:“尊兄乘夜来此,有何见议?”世勣于袖中取出密书一封,度与叔宝曰:“此书秦王敬遣某付来见贤弟。”叔宝接过,拆开视之。书曰:

武德二年某月日,大唐秦王世民端肃奉书秦将军足下:愚闻明镜所以鉴形,往事可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叛楚而归汉,周勃近代王以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观存亡之符,见废兴之迹,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今世充弑君夺位,天下共怒,况此贼诡诈,器度浅狭,多妄语咒誓,乃老巫妪耳,非拨乱之主乎。今上下多致猜忌,将军之所共知。兹值洛阳内乱,梁、楚临郊,王侯同逐,四境分崩。况我父皇自历战阵,亲冒矢石,与士卒同其甘苦,并将帅凑于事功,先定长安,经营河北,近来英雄云集,百姓风靡,虽函岐幕周,不足以喻。将军诚能预度成败,亟定大计,尚可转祸为福,庶免后日之悔矣。吾总戎任,严令诸军,坚壁不与示兵,郑主必致疑忌。那时将军果能建立功名,使上下相安乎?于吾相从,秉心塞渊,俱登职位,而无弃才,皆将军故旧,当以问之。盖王者迭兴,千载一会。今若归唐,必居重任,竖勋名于史册,画图像于麒麟,岂不美哉!如仍迷途不复,吾于将军未见其利也。某谨书。

叔宝看书已毕,沉吟半晌,谓世勣曰:“若今背郑主而归秦王,是不忠也。吾以真心事人,彼宁肯负于我哉?”世勣笑曰:“将军曾闻徐文远至东都见世充,拜之,或问之曰:‘君见李密而倨傲,今见世充即拜之,何也?’文远曰:‘魏公君子,能容贤士;郑主小人,能杀故人。我何如不拜?’以此观之,足知郑主难与同事功人矣。今秦王盼将军,犹先主之候孔明也。何必执小谅而忘大计哉。”叔宝意犹未决。适人报:“汉王之师陆德明至。”世勣闻德明来,遂躲于帐后。叔宝出,迎至帐中坐定。德明谓之曰:“即今李子通率众侵郑,一日二次来报,军情甚紧。郑王正欲回军以待之,争奈唐兵坚壁不战,恐大军起行,秦王有蹑后之患。深疑将军与唐通好,别怀二心,阴有拘执尔之意。我与足下往日相善,乘夜特来报知将军,宜早为计。”德明言毕,即辞叔宝而出。叔宝正在忧惧,适李君实、田留安二人来见,亦言此事。程知节继至,因谓之曰:“老兄不听小弟之言,今日果做出来。当如之何?”叔宝曰:“尔众人皆有此意,我请懋公出来,一同会议。”懋公出见众人,即将秦王书以视李君实等,众人皆劝叔宝弃郑归唐。叔宝见诸人意齐,愿降秦王。因谓懋公曰:“你先回,拜上秦王。叔宝来明白,去亦明白。来日我辞见郑王,自当归唐矣。”世勣遂辞别叔宝自回。叔宝密吩咐李君实、田留安:“你二人迳往洛阳,搬取亲眷,先投秦王处。我随后即至。”二人领命而出。程知节出帐外,附口于李君实耳边云:“可将陆德明家小一同带来。”君实应诺,迳往洛阳去了,不在话下。

次日,叔宝与程知节正在议事之际,辕门外报:“有秦王出兵,列阵索战。”传入中军,郑王曰:“仍命秦叔宝与众将领兵出战。”太师苏威曰:“叔宝面善心非,恐有不测。主公宜亲行以驭诸将,胜负在此一举。目下李子通侵扰边疆,拟须回兵。若我战胜则与议和,如军战败,分兵设疑而旋师矣。”郑王大悦,传军令曰:“寡人亲经战阵,有用命者重加升赏,躲缩者全队刑罚。”众军得令,各秣马蓐食,俟候交锋。郑王使秦叔宝、程知节引兵前拒,自帅大军列阵于九曲,与唐兵两阵对圆。只见叔宝、知节领本部人马往西奔走,将离郑阵百步许远,二将下马,遥望世充拜曰:“仆感公厚礼,深思报效,见公多猜忌,信谗言,非可托身之所。请从此辞。”言罢,二人翻身上马,投奔唐阵。世充大怒曰:“人言此贼有二心,吾未深信。今日果然。”下令勒兵追之。郑阵中李光仪、何惠二支兵抢出阵来。秦王阵中见郑兵后追,摩动红旗,公孙武达一匹马跑出,抵住李光仪,两下金鼓齐鸣。光仪独战二将,樊兴拍坐下马,挺枪刺斜杀出。何惠拨回马,接住交锋。战至半酣,郑阵稍动,秦王欲使精兵袭其后,世勣近前曰:“叔宝新降,世充怒恨未息。可收兵回营,以挫其志。彼众不战自败矣。”秦王然之,即鸣金收军。郑兵见秦王势大,亦不敢复追。毕竟看下节如何分解。

第二十九节 李世民结纳叔宝 宋金刚寇打并州

同类推荐
  •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经义模范

    经义模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示儿长语

    示儿长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琉璃王经

    琉璃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经决疑论

    华严经决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是虫族之心

    我是虫族之心

    林枫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虫族主宰,看林枫如何带领虫族扫荡宇宙,建立不朽帝国(书友群:455086277
  • 一念双生

    一念双生

    十年苦读,换得另一意识诞生。再续儿时梦想,惩奸除恶。读的什么书。额!网络小说。
  • 梦幻校园之善恶之争

    梦幻校园之善恶之争

    在梦幻校园内,同学们的勾心斗角,稀奇古怪的离奇穿越,最后得知女主一号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她是会选择朋友,还是选择权利?
  • 末世:祸世妖姬

    末世:祸世妖姬

    面对亲人一次次的失踪,一次次的阴谋在自已身边擦肩而过……但是在看清那害死亲人的人,手刃了他,忽然觉得自已已经在不知不觉踏上了山峰的最高点!看着陪自已一路走上来的男人,忽然觉得自已是不是要兑现承诺了呢?看着男人故意露出了雪白诱人的脖子,某女突然觉得牙齿一痒,心想:男人是不是欠调教了!
  • 爱长脚了学会跑了

    爱长脚了学会跑了

    `在这个美丽的村庄,有多少美丽的女人就有多少美丽的故事。抛弃,仇恨,欢乐,哀怨,还有什么呢?还有最最真实的爱情。
  • 二次纪

    二次纪

    一个从轮回世界逃脱的轮回者,为了复活自己的女儿选择重新进入轮回。虚空假面英雄模板,远古炎魔血统,生死相交的队友,浩瀚无尽的轮回世界,一段段生与死的考验,一次次艰难的抉择……死亡伴着精彩,救赎伴着悲伤。人活一世尚且铭记,那么二次呢?
  • 沉浮二十年

    沉浮二十年

    一个毕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奋斗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宏大场面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许我们都能从中找到熟悉的东西
  • 废材逆天之嫡女大小姐

    废材逆天之嫡女大小姐

    异世重生,再世为人,不想和前世一样活得那么辛苦,却不想,世事难料,身份,一切一切的谜题,都在等着我去探索!|
  • 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最深入、最独家、最劲爆的世界历史悬案!正史的态度,野史的范儿,让您一口气读懂5000年的世界历史之谜
  • 无常纪事

    无常纪事

    小小少年进入修道世界,历尽世间变化,逐渐崛起为一代高手,纵横于世所求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