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5600000003

第3章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肾,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如无他证,钱氏地黄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 、甘草。虚,以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钱氏安神丸主之。实,则甘草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方中重则泻心汤,轻则导赤散。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虚,则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如无他证,钱氏益黄散主之。心乃脾之母,以炒盐补心。实,则以枳实泻之。如无他证,以泻黄散泻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肺。

泻之,桑白皮。以酸补之,五味子。虚,则五味子补之。如无他证,钱氏阿胶散补之。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补脾。实,则桑白皮泻之。如无他证,以泻白散泻之。肾乃肺之子,以泽泻泻肾。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

以咸泻之,泽泻。虚,则熟地黄、黄柏补之。肾本无实,不可泻,钱氏只有补肾地黄丸,无泻肾之药。肺乃肾之母,以五味子补肺。

以上五脏补泻,《内经·脏气法时论》中备言之,欲究其精,详看本论。

脏腑泻火药

黄连泻心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黄芩泻大肠火柴胡泻肝火(黄连佐之)柴胡泻胆火(亦以黄连佐之)白芍药泻脾火石膏泻胃火知母泻肾火黄柏泻膀胱火柴胡泻三焦火(黄芩佐之)以上诸药,各泻其火,不惟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为君、合为臣处,详其所宜而用,勿执一也。

用药法象

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

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浓者,为阴中之阴,味浓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浓者,为阳中之阳,气浓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

轻清成象(味薄,茶之类)本乎天者亲上。

重浊成形(味浓,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

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

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

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药性要旨

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

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麻黄苦,为在地之阴也。

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升上而发汗。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附子,气之浓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味之浓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粥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茶苦,为阴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常有天命矣。

五味所用

苦泄,甘缓,酸收,咸软,淡渗泄,辛散。

药类法象

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

升麻(气平,味微苦)柴胡(气平,味苦辛)羌活(气微温,味苦甘平)威灵仙(气温,味苦)葛根(气平,味甘)独活(气微温,味苦甘平)细辛(气温,味大辛)桔梗(气微温,味甘辛)白芷(气温,味大辛)本(气温,味大辛)鼠粘子(气平,味辛)蔓荆子(气清,味辛)川芎(气温,味辛)天麻(气平,味苦)秦艽(气微温,味苦辛平)荆芥(气温,味苦辛)麻黄(气温,味甘苦)前胡(气微寒,味苦)薄荷(气温,味苦辛)热浮长(气之浓者,阳中之阳,气浓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黑附子(气热,味大辛)乌头(气热,味大辛)干姜(气热,味大辛)干生姜(气温,味辛)良姜(气热,味辛,本味甘辛)肉桂(气热,味大辛)桂枝(气热,味甘辛)草豆蔻(气热,味大辛)丁香(气温,味辛)浓朴(气温,味辛)木香(气热,味苦辛)益智(气热,味大辛)白豆蔻(气热,味大辛)川椒(气热,味大辛)吴茱萸(气热,味苦辛)茴香(气平,味辛)延胡索(气温,味辛)缩砂(气温,味辛)红蓝花(气温,味辛)神曲(气大暖,味甘)湿化成(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之)黄 (气温平,味甘)人参(气温,味甘)甘草(气平,味甘)当归(气温,味辛,一作味甘)熟地黄(气寒,味苦)半夏(气微寒,味辛平)白术(气温,味甘)苍术(气温,味甘)陈皮(气温,味微苦)青皮(气温,味辛)藿香(气微温,味槟榔(气温,味辛)蓬莪术(气平,味苦辛)京三棱(气平,味苦)阿胶(气微温,味甘辛)诃子(气温,味苦)杏仁(气温,味甘苦)大麦 (气温,味咸)桃仁(气温,味甘苦)紫草(气寒,味苦)苏木(气平,味甘咸。一作味酸)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茯苓(气平,味甘)泽泻(气平,味甘)猪苓(气寒,味甘)滑石(气寒,味甘)瞿麦(气寒,味苦辛)车前子(气寒,味甘)灯心草(气平,味甘)五味子(气温,味酸)桑白皮(气寒,味苦酸)天门冬(气寒,味微苦)白芍药(气微寒,味酸)麦门冬(气寒,味微苦)犀角(气寒,味苦酸)乌梅(气平,味酸)牡丹皮(气寒,味苦)地骨皮(气寒,味苦)枳壳(气寒,味苦)琥珀(气平,味甘)连翘(气平,味苦)枳实(气寒,味苦酸)木通(气平,味甘)寒沉藏(味之浓者,阴中之阴,味浓则泄,酸苦咸气寒是也)大黄(气寒,味苦)黄柏(气寒,味苦)黄芩(气寒,味苦)黄连(气寒,味苦)石膏(气寒,味辛)草龙胆(气寒,味大苦)生地黄(气寒,味苦)知母(气寒,味大辛)防己(气寒,味大苦)茵陈(气微寒,味苦平)朴硝(气寒,味苦辛)栝蒌根(气寒,味苦)牡蛎(气微寒,味咸平)玄参(气寒,味微苦)山栀子(气寒,味微苦)川楝子(气寒,味苦平)香豉(气寒,味苦)地榆(气微寒,味甘咸)

标本阴阳论

天 阳∶无,圆,气,上,外,升,生,浮,昼,动,轻,燥,六腑。

地 阴∶有,方,血,下,内,降,杀,沉,夜,静,重,湿,五脏。

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此脏腑之标本也。又,脏腑在内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标,此脏腑经络之标本也。更,人身之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各有标本也。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邪气滋甚,其病益畜。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虽病有十数证皆去矣。谓如先生轻病,后滋生重病,亦先治轻病,后治重病,如是则邪气乃伏。盖先治本故也。若有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谓其急也。若中满后有大小便不利,亦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满,谓尤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满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

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此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也。治法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当泻其子,火也。然非真泻其火,十二经中各有金木水火土,当木之分,泻其火也。故《标本论》云∶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既肝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泻荥火,行间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荥火,少府穴是也。以药论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虚邪,虚则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既受水邪,当先于肾经涌泉穴,补木,是先治其标。后于肝经曲泉穴中泻水,是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标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五方之正气味

(制方用药附)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肝胆应之。

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络应之。

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肠应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肾、膀胱应之。

人乃万物中之一也,独阳不生,独阴不长,须禀两仪之气而生化也。圣人垂世立教,不能浑说,必当分析,以至理而言,则阴阳相附不相离,其实一也。呼则因阳出,吸则随阴入。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上说止明补泻用药君之一也。故曰∶主病者为君。用药之机会,要明轻清成象,重浊成形。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其天真;清中浊者,荣华腠理;浊中清者,荣养于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

故《至真要大论》云∶五味阴阳之用,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泄为阴,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详见本论。

同类推荐
  • 日损斋笔记

    日损斋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忠心经

    佛说忠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秋星阁诗话

    秋星阁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拟太平策序

    拟太平策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时空异人

    时空异人

    当异能撞上古武!是风火雷电横行天下?还是刀枪剑戟睥睨一切?异人说:规则在手,可掌千秋!武者说:开宗立派,武传万代!主角呵呵一笑:一群龙套……就喜欢凑热闹……
  •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丐尊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他的每一篇作品在词章上都干净、利落,极少疵累之病和雕琢之痕。他的说理散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诗意浓郁,具有典范意义。《夏丐尊精品选》精选中国实力作家夏丐尊的作品,倾情打造最权威的美文选辑。所收录的名作或缅怀青春,追忆逝水年华;或立意深远,展示哲思妙悟;或思亲怀友,抒发深沉情感;或探寻美景,欣赏自然风情。让读者充分领略佳作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 桃花灼灼:归歌

    桃花灼灼:归歌

    一只不谙世事的九尾狐妖,一匹淡泊清雅的极地白狼,他救她与水火,却从不愿和她走近。你何时归来?等你爱我的时候。你何时爱我?下辈子等你比她先遇见我。好,我等。
  • 爱情在蓦然回首间

    爱情在蓦然回首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盛世娇宠:王妃倾天下

    盛世娇宠:王妃倾天下

    前世绝色特工,一朝穿越,到了纯影大陆,成了迟府中的天赋为零三小姐。可谁知傻子三小姐不再是以前的她,她是冷血杀手,倾城少女;斗姨娘,杀姐妹,美男为她赴汤火,萌萌灵宠乖乖进来,看她如何混的风生水起。结果却不小心挑起了他的兴趣,完美的弧线衬出了他妖孽的脸庞——尊王爷,那种嗜血的眼神只在他瞳眸展开。“一生一世一双人”少女异世篇在这里盛开了。。。。。。
  • 爱上班主任:谁的年少不轻狂

    爱上班主任:谁的年少不轻狂

    我绕过科技楼,果然看到了教学楼,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教学楼只有一栋,德城一中的教学楼有三栋,分别是“弘毅楼",“厚德楼",“省身楼",三座大楼巍峨地屹立在哪里。经过推理我猜测高二的教学楼应该就是厚德楼,我走上前去,发现教学楼果然如她们所说是关着的,透过豪华的玻璃门,我望到了高二一班的门牌,看来我推测得不错。我现在这座豪华的厚德楼前,感觉有点怪怪的,《周易》里这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二字被引用到这里,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书香气息,而更多的感觉到的是钢筋混凝土塑造的强大外壳下的无限压力。因为我不知道,妈妈会为了我在这里更好地学习,额外付出多少的努力。
  • 许我白头,还你不弃

    许我白头,还你不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民警察,同样也是深藏在社会深处惩处法律无法处置的罪大恶极之人的杀手。一次意外死亡,她成了她。她是相府嫡女,有一个宠她上天的爹娘,还有一个完全就是妹控的大哥,于是穿越成相府嫡女的她表示整个人生都完美了。他,是隆裕王朝的摄政王,传言他对待敌人一向心狠手辣,没有最狠,只有更狠,不过传的更凶的还是他不近女色,应该是断袖之类的流言,不过他本人对此嗤之以鼻满不在乎,他只是在等,再等那个属于他的女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古灵精怪的她,,一时好奇便开始注意她,从此一颗心便遗失在她身上无法自拔。自从遇见他,她的人生观感觉都要颠覆了,明明世人传的那样的人在她面前却是腹黑无耻赖皮,让她很长一段时间以为他是有精神分裂症了。只是后来他宠她,爱她,甚至已经到了魔化的程度,但是她却觉得这吧才是好男人的标志,好好享受宠爱才是正解。他说:许我一世携手白头,她说:还你一世不离不弃。本文一对一宠文,无虐无误会。
  • 凤龙庄

    凤龙庄

    追忆历史,记录乡愁,探究先辈们在清末民国年间的真实生存状态,一轴斑斓多彩、气息浓郁的西北农村画卷就此铺开。清末民国年间,在西北一个叫平襄的偏僻地方,有一个叫凤龙庄的小村庄,聚集着董、汤、王三姓人家。主人公少年艰辛,偶遇神鸟,神秘的序曲预示着兴旺。数个家庭三代子孙,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天灾人祸,为了繁衍生息,他们分裂、团结、分裂、团结,周而复始。…清帝退位、复清会复辟、军阀更替、三年内战,凤龙庄翻云覆雨,王旗变幻…我们从何而来,又到何处而去?
  •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