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31200000190

第190章 年谱一(2)

后徐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决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已知父当孝,兄当弟矣,乃不能孝弟,知与行分明是两事。”先生曰:“此被私欲隔断耳,非本体也。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复本体,故《大学》指出真知行以示人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夫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色时已是好矣,非见后而始立心去好也。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臭时,已是恶矣,非闻后而始立心去恶也。又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此便是知行之本体。”爱曰:“古人分知行为二,恐是要人用工有分晓否?”先生曰:“此正失却古人宗旨。某尝说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为二者,缘世间有一种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是之为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知而后行无缪。又有一种人,茫茫然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是之为揣摸影响,所以必说行而后知始真。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若见得时,一言足矣。今人却以为必先知然后能行,且讲习讨论以求知,俟知得真时方去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某今说知行合一,使学者自求本体,庶无支离决裂之病。”

五年庚午,先生三十九岁,在吉。

升庐陵县知县。

先生三月至庐陵。为政不事威刑,惟以开导人心为本。莅任初,首询里役,察各乡贫富奸良之实而低昂之。狱牒盈庭,不即断射。稽国初旧制,慎选里正三老,坐申明亭,使之委曲劝谕。民胥悔胜气嚣讼,至有涕泣而归者。由是囹圄日清。在县七阅月,遗告示十有六,大抵谆谆慰父老,使教子弟,毋令荡僻。城中失火,身祷返风,以血禳火,而火即灭。因使城中辟火巷,定水次兑运,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至今数十年犹踵行之。

语学者悟人之功。先是先生赴龙场时,随地讲授,及归过常德、辰州,见门人冀元亨、蒋信、刘观时辈俱能卓立,喜曰:“谪居两年,无可与语者,归途乃幸得诸友!悔昔在贵阳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兹来乃与诸生静坐僧寺,使自悟性体,顾恍恍若有可即者。”既又途中寄书曰:“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也。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拿,未知为已,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明道云:‘才学便须知有用力处,既学便须知有得力处。’诸友宜于此处着力,方有进步,异时始有得力处也。”

冬十有一月,入觐。

先生入京:馆于大兴隆寺,时黄宗贤绾为后军都督府都事,因储柴墟巏请见。先生与之语,喜曰:“此学久绝,子何所闻?”对曰:“虽粗有志,实未用功。”先生曰:“人惟患无志,不患无功。”明日引见甘泉,订与终日共学。

按宗贤至嘉靖壬午春复执贽称门人。

十有二月,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

论实践之功。先生与黄绾、应良论圣学久不明,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应良疑其难。先生曰:“圣人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去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若驳蚀未去,其间固自有一点明处,尘埃之落,固亦见得,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勿以为难而疑之也。凡人情好易而恶难,其间亦自有私意气习缠蔽,在识破后,自然不见其难矣。古之人至有出万死而乐为之者,亦见得耳。向时未见得里面意思,此功夫自无可讲处,今已见此一层,却恐好易恶难,便流入禅释去也。”

按先生立教皆经实践,故所言恳笃若此。自揭良知宗旨后,吾党又觉领悟太易,认虚见为真得,无复向里着己之功矣。故吾党颖悟承速者,往往多无成,甚可优也。

六年辛未,先生四十岁,在京师。

正月,调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

论晦庵、象山之学。王舆庵读象山书有契,徐成之与辩不决。先生曰:“是朱非陆,天下论定久矣,久则难变也。虽微成之之争,舆庵亦岂能遽行其说乎?”成之谓先生漫为含糊两解,若有以阴助舆庵而为之地者。先生以书解之曰:“舆庵是象山,而谓其专以尊德性为主。今观《象山文集》所载,未尝不教其徒读书。而自谓理会文字颇与人异者,则其意实欲体之于身。其亟所称述以诲人者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曰:‘克己复礼。’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曰:‘先立乎其大者,而小者不能夺。’是数言者,孔子、孟轲之言也,乌在其为空虚乎?独其易简觉悟之说,颇为当时所疑。然易简之说出于《系辞》;觉悟之说,虽有同于释氏,然释氏之说亦自有同于吾儒,而不害其为异者,惟在于几微毫忽之间而已。亦何必讳于其同而遂不敢以言,狃于其异而遂不以察之乎?是舆庵之是象山,固犹未尽其所以是也。吾兄是晦庵,而谓其专以道问学为事。然晦庵之言,曰:‘居敬穷理。’曰:‘非存心无以致知。’曰:‘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是其为言虽未尽莹,亦何尝不以尊德性为事,而又乌在其为支离乎?独其平日汲汲于训解,虽韩文、《楚辞》、《阴符》、《参同》之属,亦必与之注释考辨,而论者遂疑玩物。又其心虑恐学者之躐等,而或失之于妄作,必先之以格致而无不明,然后有以实之于诚正而无所谬。世之学者挂一漏万,求之愈烦,而失之愈远,至有弊力终身,苦其难而卒无所入,而遂议其支离。不知此乃后世学者之弊,而当时晦庵之自为,则亦岂至是乎?是吾兄之是晦庵,固犹未尽其所以是也。夫二兄之所信而是者,既未尽其所以是,则其所疑而非者,亦岂尽其所以非乎?仆尝以为晦庵之与象山,虽其所以为学者若有不同,而要皆不失为圣人之徒。今晦庵之学,天下之人,童而习之,既已入人之深,有不容于论辩者。而独惟象山之学,则以其尝与晦庵之有言,而遂藩篱之;使若由、赐之殊科焉则可矣,而遂摈放废斥,若碔砆之与美玉,则岂不过甚矣乎?故仆尝欲冒天下之讥,以为象山一暴其说,虽以此得罪无恨。晦庵之学既已章明于天下,而象山犹蒙无实之诬,于今且四百年,莫有为之一洗者。使晦庵有知,将亦不能一日安享于庙庑之间矣。此仆之至情,终亦必为兄一吐露者,亦何肯慢为两解之说以阴助于舆庵已乎?”

二月,为会试同考试官。

是年僚友方献夫受学。献夫时为吏部郎中,位在先生上,比闻论学,深自感悔,遂执贽事以师礼。是冬告病归西樵,先生为叙别之。

十月,升文选清吏司员外郎。

送甘泉奉使安南。先是先生升南都,甘泉与黄绾言于冢宰杨一清,改留吏部。职事之暇,始遂讲聚。方期各相砥切,饮食启处必共之。至是甘泉出使安南封国,将行,先生惧圣学难明而易惑,人生别易而会难也,乃为文以赠。略曰:“颜子没而圣人之学亡,曾子唯一贯之旨传之孟轲。绝又二千余年,而周、程续。自是而后,言益详,道益晦。孟氏患杨、墨,周、程之际,释、老大行。今世学者皆知尊孔、孟,贱杨、墨,摈释、老,圣人之道若大明于世。然吾从而求之,圣人不得而见之矣,其能有若墨氏之兼爱者乎?其能有若杨氏之为我者乎?其能有若老氏之清净自守、释氏之究心性命者乎?吾何以杨、墨、老、释之思哉?彼于圣人之道异,然犹有自得也。而世之学者,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相饰以伪,谓圣人之道劳苦无功,非复人之所可为,而徒取辩于言辞之间,古之人有终身不能究者,今吾皆能言其略,自以为若是亦足矣,而圣人之学遂废。则今之所大患者,岂非记诵辞章之习?而弊之所从来,无亦言之太详、析之太精者之过欤?某幼不问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而始究心于老、释。赖天之灵,因有所觉,始乃沿周、程之说求之,而若有得焉,顾一二同志之外,莫予冀也,岌岌乎仆而复兴。晚得于甘泉湛子,而后吾之志益坚,毅然若不可遏。则予之资于甘泉多矣。甘泉之学,务求自得者也。世未之能知,其知者且疑其为禅。诚禅也,吾犹未得而见,而况其所志卓尔若此?则如甘泉者,非圣人之徒欤?多言又乌足病也?夫多言不足以病甘泉,与甘泉之不为多言病也,吾信之。吾与甘泉,有意之所在,不言而会,论之所及,不约而同,期于斯道,毙而后已者,今日之别,吾容无言?夫惟圣人之学,难明而易惑,习俗之降愈下而抑不可回,任重道远,虽已无俟于言,顾复于吾心,若有不容已也,则甘泉亦岂以予言为缀乎?”

七年壬申,先生四十一岁,在京师。

三月,升考功清吏司郎中。

按《同志考》,是年穆孔晖、顾应祥、郑一初、方献科、王道、梁谷、万潮、陈鼎、唐鹏、路迎、孙瑚、魏廷霖、萧鸣凤、林达、陈洸及黄绾、应良、朱节、蔡宗兖、徐爱同受业。

十二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便道归省。

与徐爱论学。爱是年以祁州知州考满进京,升南京工部员外郎。与先生同舟归越,论《大学》宗旨。闻之踊跃痛快,如狂如醒者数日,胸中混沌复开。仰思尧、舜、三王、孔、孟千圣立言,人各不同,其旨则一。今之《传习录》所载首卷是也。其自叙云:“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骇愕不定,无人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功夫,明善是诚身功夫,穷理是尽性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功夫,博文是约礼功夫,惟精是惟一功夫,诸如此类,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八年癸酉,先生四十二岁,在越。

二月,至越。

先生初计至家即与徐爱同游台、荡,宗族亲友绊弗能行。五月终,与爱数友期候黄绾不至,乃从上虞入四明,观白水,寻龙溪之源;登杖锡,至雪窦,上千丈岩,以望天姥、华顶;欲遂从奉化取道赤城。适久旱,山田尽龟圻,惨然不乐,遂自宁波还余姚。绾以书迎先生。复书曰:“此行相从诸友,亦微有所得,然无大发明。其最所歉然,宗贤不同兹行耳。后辈习气已深,虽有美质,亦渐消尽。此事正如淘沙,会有见金时,但目下未可必得耳。”先生兹游虽为山水,实注念爱、绾二子。盖先生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间也。

冬十月,至滁州。

滁山水佳胜,先生督马政,地僻官闲,日与门人遨游瑯琊、瀼泉间。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歌声振山谷。诸生随地请正,踊跃歌舞。旧学之士皆日来臻。于是从游之众自滁始。

孟源问:“静坐中思虑纷杂,不能强禁绝。”先生曰:“纷杂思虑,亦强禁绝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也。”

九年甲戌,先生四十三岁,在滁。

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

滁阳诸友送至鸟衣,不能别,留居江浦,候先生渡江。先生以诗促之归曰:“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滁州。相思若潮水,来往何时休?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见泉水,随处无弗得。何必驱驰为?千里远相即。君不见尧羹与舜墙?又不见孔与蹠对面不相识?逆旅主人多殷勤,出门转盼成路人。”

五月,至南京。

自徐爱来南都,同志日亲,黄宗明、薛侃、马明衡、陆澄、季本、许相卿、王激、诸偁、林达、张寰、唐俞贤、饶文璧、刘观时、郑骝、周积、郭庆、栾惠、刘晓、何鳌、陈杰、杨杓、白说、彭一之、朱箎辈,同聚师门,日夕渍砺不懈。客有道自滁游学之士多放言高论,亦有渐背师教者。先生曰:“吾年来欲惩末俗之卑污,引接学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时弊。今见学者渐有流入空虚,为脱落新奇之论,吾已悔之矣。故南畿论学,只教学者存天理,去人欲,为省察克治实功。”王嘉秀、萧惠好谈仙佛,先生尝警之曰:“吾幼时求圣学不得,亦尝笃志二氏。其后居夷三载,始见圣人端绪,悔错用功二十年。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故不易辨,惟笃志圣学者始能究析其隐微,非测忆所及也。”

十年乙亥,先生四十四岁,在京师。

正月,疏自陈,不允。

是年当两京考察,例上疏。

立再从子正宪为后。

正宪字仲肃,季叔易直先生兖之孙,西林守信之第五子也。先生年四十四,与诸弟守俭、守文、守章俱未举子,故龙山公为先生择守信子正宪立之,时年八龄。

是年御史杨典荐改祭酒,不报。

八月,拟《谏迎佛疏》。

时命太监刘允、乌思藏赍幡供诸佛,奉迎佛徒。允奏请盐七万引以为路费,许之。辅臣杨廷和等与户部及言官各疏执奏,不听。先生欲因事纳忠,拟疏欲上,后中止。

疏请告。

是年祖母岑太夫人年九十有六,先生思乞恩归一见为诀,疏凡再上矣,故辞甚恳切。

十有一年丙子,先生四十五岁,在南京。

九月,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

是时汀、漳各郡皆有巨寇,尚书王琼特举先生。

十月,归省至越。

王思舆语季本曰:“阳明此行,必立事功。”本曰:“何以知之?”曰:“吾触之不动矣。”

十有二年丁丑,先生四十六岁。

正月,至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魂断山崖路

    魂断山崖路

    世态炎凉会演绎出正不压邪,清纯美女香消玉碎,震撼之余令人感慨!如果人们心境不是越来越凉薄,人与人之间就不会缺少爱;如果社会多些正义人士,无耻之徒就难以在光天化日之下作恶多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种麻木不仁表现,此类旁观者不排除陷害自身。改变社会不良风气,健全正常思维准则,需要每个人献出力量。
  • 卖萤光的孩子

    卖萤光的孩子

    《卖萤光的孩子》用自然流畅的笔调构造了一个完整的人际网络,将涵盖其中的人物生动地推介到读者的眼前。作者把细腻的感情化于笔端,用诗的语言娓娓道来,时而轻笔淡描,时而豪放高歌,勾勒了一幅中国当代二十余年城乡社会的变化图,表达了主人公悲喜交加的人生——当他们坠入人生低谷的时候都不忘初心,心中都有点点萤光在闪烁,把大爱留在了人间。小说在故事的选择和文辞的拿捏上,已经非常熟稳和厚重,有一些情感化过度的嫌疑,反而让人觉得人物鲜明、个性强烈,衬托出了王若火与毕三梦之间纯洁而美丽的爱情故事。虽然他们的事业与爱情都一波三折,但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还是圆满的。我们也要像三梦一样:我得变得更倔强些,变得更顽强些。
  • 一个极品女人的爱情

    一个极品女人的爱情

    一对青年男女,相识于以古典与浪漫着称的云南丽江古城。远离尘世,他们拥有了真纯的情怀,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依...风花雪月酒、诗情画意茶,领略人间胜景,体会心灵至爱。返回纷扰复杂的现实,他们的爱该何去何从?是现实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现实?一个古典、优雅的极品女人,正向我们款款走来,向你讲述她的爱,她那刻骨铭心的灵魂之旅。献给我的闺中密友:一个娴静如天使、幽怨似精灵,神秘的、典雅脱俗的、却已香消玉损的极品女人。带着深刻的思念与沉重的心情,我用第一人称结合第三人称的写作手法来叙述她的故事。愿和所有爱着和曾经爱过的人一起分享!作者书友群:459945690新浪微博号:子茜2012
  • 异界修真奶爸

    异界修真奶爸

    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却不能对你说我爱你。而是你一觉醒来发现多了个儿子,重点是你还不知道孩子他妈是谁。对于陆风而言修圣不是最重要的,给孩子找妈才是最重要的。各位兄弟,动动手,帮帮忙,给孩子找个妈吧!PS:卿一舞,惊风云,动乾坤,艳羡天下人。为卿一笑,逆天至碧落,下踏临黄泉,绝不弃悔。
  • 异世丧尸:女王嫁到

    异世丧尸:女王嫁到

    什么!我堂堂丧尸一族,居然在这个时代是不被允许的种族,不得不全部的寄居在鬼林这片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所有丧尸一族族人们听命,带上家伙,我们向人族的聚居地冲啊!二十一世纪的冷酷尸王,到了这片奇幻的陌生的大陆,从此兴风作浪,横行异世,高傲的跟所有人宣布:我丧尸一族,今儿个就屹立在世间,谁敢为敌,肉立刻吃掉,骨头当柴烧,鬼魂打上锁魂钉,钉在墙上当装饰!“王爷,外面有好多丧尸,抬着一个巨大的白色花轿朝我们这里来了,怎么办?”“废话,开门!迎花轿。”闪开,快闪开,女王嫁到了。
  • Anthology of Massachusetts Poets

    Anthology of Massachusetts Po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追爱麻瓜浴火篇

    邪王追爱麻瓜浴火篇

    她身为暗黑刺杀最优秀的杀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穿越,而且还穿越到一个什么都不会的麻瓜身上,处处被欺负处处被打压的麻瓜。他是杀伐果断的君王,从未想到冷库蓦然的他会在遇到她的时候变成独宠一人的暖男。我曾想征服世界,俯视脚下的臣服者。但如今我愿守你一人,宠你一生。
  • 当爱之记得忘记

    当爱之记得忘记

    如果有一天一无所有,连记忆都抛弃你,还会有谁,一如既往地深情对你?
  • 冒险的世界

    冒险的世界

    美女西施魂归何处移动的湖到底是否存在金字塔奇异之数142587的存在究竟有何秘密?养着黄泉眼的通幽井竟然出现在地下世界,而更加恐怖的是矗立在井中的白石。太平洋海底墓群为何显现……历史篇章被一卷卷翻开,层层迷雾侵袭而来,究竟是谁在拼命掩盖历史真相,而真相又是什么。随着永生钥匙、镇国章、神石、生死笔的惊世,冒险家、盗墓派、寄宝斋、风水师、九黎族等势力纷纷出现,更有731部队、游骑兵的卷进,展开一场以力量、智慧、勇气为主的终极较量。死亡,就在眼前。活路,究竟在何方。迷雾笼罩而充满未知的冒险世界,有着玄幻的色彩,却演绎着惊心动魄的悬疑传奇。
  • 超时空铠装

    超时空铠装

    父母工作原因留下一副腰带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手持腰带,变身成为铠装人,与时空怪人大战。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只为保护地球上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