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歌者:
秦青 薛谭 韩秦娥 沈古之 石存符
此五人,歌声一遏,行云不流,木叶皆坠,得其五音之正,故能感物化气故也。
古有两家之唱,芝庵增入“丧门”之歌为三家。
道家所唱者,飞驭天表,游览太虚,俯视八纮,志在冲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间,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曰“道情”。
儒家所唱者性理,衡门乐道,隐居以旷其志,泉石之兴。
僧家所唱者,自梁方有“丧门”之歌,初谓之“颂偈”;“急急修来急急修”之语是也;不过乞食抄化之语,以天堂地狱之说,愚化世俗故也。至宋末,亦唱乐府之曲,笛内皆用之。元初,赞佛亦用之。
大忌郑卫之淫声。续雅乐之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以其近之也。又云:“取将歌裹唱,胜向笛中吹”。
歌之格调:
抑扬顿剉; 顶迭垛换; 萦纡牵结; 敦拖呜咽;
推题丸转; 摇欠遏透。
歌之节奏:
停声; 待拍; 偷吹; 拽棒; 字真; 句笃; 依腔; 贴调。
凡歌一声,声有四节:
起末; 过度; 搵簪; 攧落。
凡歌一句,声自有一声平,一声背,一声圆。声要圆熟,腔要澈满。
凡一曲中,各有其声:
变声; 敦声; 杌声; 啀声; 困声。
三过声
有偷气; 取气; 换气; 歇气; 就气; 爱者有一口气。
歌声变件,有:
衮;序;引;三台;破子;遍子;攧落;实催;全篇。尾声,有:
赚煞;随煞;隔煞;羯煞;本调煞;拐子煞;三煞;七煞。
成文章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套数”当有“乐府”气味,“乐府”不可似“套数”。街市小令,唱尖歌倩意。
凡唱曲之门户,有:小唱;寸唱;慢唱;坛唱;步虚;道情;撒炼;带烦;瓢叫。北音为曲,南音为歌。
凡歌唱所唱题目,有:曲情,铁骑;故事;采莲;击坏;叩角;结席;添寿;有宫词;禾词;花词;汤词;酒词;灯词;有:江景;雪景;夏景;冬景;秋景;春景;有:凯歌;棹歌;渔歌;挽歌;楚歌;杵歌。
凡歌之所: 桃花扇;竹叶樽;柳枝词;桃花怨;尧民皷腹;壮士击节;牛童马仆;闾阎女子;天涯游客;洞裹仙人;闺中怨女;江边商妇;场上少年;华屋兰堂;衣冠文会;小楼狭阁;月馆风亭;雨窗雪屋;柳外花前;阛阓优伶。
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于六宫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
仙吕调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锺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 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酝藉。 小石唱,旖旎妩媚。
高平唱,条物滉漾。 般涉唱,拾掇坑堑。
歇指唱。急倂虚歇。 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楼激袅。 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
有子母调;有姑舅兄弟;有字多声少,有声多字少,所谓一串骊珠也。比如仙吕【点绛唇】,大石【青杏子】,人唤作杀唱的刽子。
有爱唱的。有学唱的。有能唱的。有会唱的。有高不揭,低不咽。有排字儿。打截儿。放褃儿。唱意儿。有明褃儿;暗褃儿;长裉儿;短裉儿;碎裉儿。
入曲入数调者,有【啄木儿】、【女冠子】、【抛球乐】、【鬬鹌鹑】、【黄莺儿】、【金盏儿】类也。
凡歌之所忌:子弟不唱作家歌;浪子不唱及时曲。男不唱艳词;女不唱雄曲。南人不曲;北人不歌。
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有川噪,有堂声,背合箫管。有唱得雄壮的,失之村沙。唱得蕴拭的,失之乜斜。唱得轻巧的,失之闲贱。唱得本分的,失之老实。唱得用意的,失之穿鉴。唱得打掐的,失之本调。
凡歌节病:有唱得困的;灰的;涎的;叫的;大的。有乐府声;撒钱声;拽锯声;猫叫声;不入耳;不着人;不澈腔;不入调;工夫少;遍数少;步力少;官场少;字样讹;文理差;无丛林;无传授。嗓拗。劣调。落架。漏气。
有唱声病:散散;焦焦;干干;冽冽;哑哑;{口厦}{口厦};尖尖;低低;雌雌;雄雄;短短;憨憨;浊浊;赸赸;有:落嗓;囊鼻;摇头;歪口;合眼;张口;撮唇;撇口;昂头;咳。
凡添子节病:则他,兀那,是他家,俺子道,我不见,兀的,不呢。一条了;唇撒了;一片了;团圞了;破孩了;茄子了。
丹丘先生曰:杂剧院本,皆有“正末”“付末”“狚”“孤”“靓”“鸨”“猱”“捷讥”“引戏”九色之名。孰不知其名,亦有所出。予今书于谱内,以遗后之好事焉。
“杂剧”之说,唐为“传奇”,宋为“戏文”,金为“院本”“杂剧”合而为一,元分“院本”为一,“杂剧”为一,“杂剧”者,杂戏也;“院本”者,行院之本也。
正末(当场男子,谓之“末”。末,指事也。俗为之“末泥”。)
付末(古谓“苍鹘”,故可以扑“靓”者。“靓”谓狐也;如鹘之可以击狐,故“付末”执榼瓜以扑“靓”是也。)
狚(当扬之妓曰“狚”。“狚”,猿之雌也,名曰“猵狚”,其性好淫。俗呼“旦”,非也。)
孤(当场妆官者。)
靓(付粉墨者,谓之“靓”,献笑供{左言右上刀下日}者也。古谓“参军”。书语称狐为“田参军”,故“付末”称“苍鹘”者,以能击狐也。“靓”、粉白黛绿谓之“靓妆”,故曰“妆靓色”;呼为 “净”,非也。)
鸨(妓女之老者曰“鸨”。鸨似鴈而大,无后趾,虎文,喜淫而无厌,诸岛求之即就,俗呼为“独豹”。今人称鵏者是也。)
猱(妓女总称,谓之“猱”。“猱”,猿属,贪兽也,喜食虎肝脑。虎见而爱之,负其背而取虱,遗其首即死,求其脑肝肠而食之。古人取喻,虎譬如少年,喜而爱其色,彼如“猱”也,诱而贪其财,故至子弟丧身败业是也)。
捷讥(古谓之“滑稽”。院本中便捷讥谑者是也。俳优称为“乐官”)。
引戏(院本中“狚”也。)
鬼门道(抅拦中戏房出入之所。谓之“鬼门道”。鬼者,言其所扮者,皆是巳往昔人,故出入谓之“鬼门道”也。愚俗无知,因置皷于门,讹唤为“皷门道”,于理无宜。亦曰“古门道”,非也。东坡诗曰:“搬演古今事,出入鬼门道”;正谓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