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9000000020

第20章

辨温病风温杂病脉证并治第九

凡二十条方三此皆旧本错杂乱出。今分类为篇。

(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温亦阳。故热亦即发也。渴。热伤血也。不恶寒。无阴寒之雠也。温。春令之气也。

气之于时。或则未应至而至。或则应至未至而不齐。故冬夏虽有温。要必以春为正。是故必也证候显见有如此者。始可以言是触犯于温而病也。此揭温病之名实。而不出其治者。论温以辨明伤寒。故不之及也。说者以为有论无治而不自满。吁。乌足与论经之大旨哉。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鼾音旱。溲。音小。痫。音闲。螈。音炽。囗。音踪。灼热谓热转加甚也。风温。谓触犯于温而有风也。阴阳俱浮。太阳本浮而风温皆阳。故上下皆见浮也。自汗出。亦卫受伤也。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者。风拥则气昏。热甚则气郁也。小便不利者。太阳主膀胱而风温皆阳。下则反攻阴。徒亡其津液。而膀胱之气伤也。直视者。太阳之筋。支者为目上纲。故不转睛而上窜也。失溲。言小便甚失其常度也。火。灸熨。之类也。微。言攻之微。则变亦微。发黄者。

火热则土燥。故其色外夺也。剧。言攻之剧。则变亦剧。如惊痫时螈 者。火甚热极而生风也。

熏。亦火劫也。一逆。言乍误也。尚引日。言犹可以俄延。再逆。言复误也。促命期。言夭枉人之天年。其致警之意深矣。

(二)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

当汗出。愈。

形作伤寒。犹曰似伤寒。指上条而申言之也。不弦紧。谓非伤寒也。弱即风性柔缓之谓。谵语者。火甚则土燥也。弱者发热。盖引素问诸弱发热。以明上文之必渴也。解之。言脉既属浮则当以法解之。诀人用治之大意也。

(三)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此又承上条而申致戒警之意。实。谓脉浮热甚。为邪气胜则实。咽燥者。肾为膀胱之合。其脉之直者。入肺中。循喉咙舌本也。唾血者。火性炎上。血因之而妄逆也。以上皆言温。

(四)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

取汁。和散。温。顿服之。

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爪蒂散。

如桂枝证。言大约似中风也。头不痛。项不强。言太阳经中无外入之风邪。以明非中风也。

寸候身半以上。微浮。邪自内出也。胸中痞硬痰涎塞膈也。气上冲咽喉者。痰涌上逆。或谓喉中声如曳锯是也。寒以痰言。痰。内证也。内者为虚。故曰寒也。是病也想当先仲景命名时。命名者。盖不过按素问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而亦呼为中风。岂意后世足以夺本经之中风相乱而相误哉。经革其名。而以病如桂枝证揭之。诚万世辨明中风似是而非之至教也。

易吐实风寒之栀子豉而以瓜蒂散者。瓜蒂苦寒。能吐顽痰而快膈。小豆酸平。善涌风涎而逐水。

香豉能起信而潮汐。故佐二物而主治。稀糜。则又承载三物者之舟航。此所以为吐虚风虚寒之对药也。然而又曰虚家不可与何也。是又一说也。此风此寒。虽人身之虚象。而痰涎顾非胸中之实物邪。然则虚家者不言痰可乎。噫。本气自病之。东垣不作。难乎可与同论此也。休哉。

(五)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有寒。承上文而言。复。反也。言误也。误汗则徒亡津液。胃中空虚。故曰冷也。胃虚则蛔失其所养而悖乱。故吐出可必。此乃申致上文不可发汗。以严戒慎之意。当作一条。旧本出在两篇。数拘有定。今一之则目不合旧数。故但移就相次。存二以仍旧计。凡如此者。读者自会可也。

(六)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手足厥冷。似涉于厥阴伤寒也。乍。忽也。言非厥阴伤寒。乃虚寒之邪自内而作。

故曰。邪结在胸中。邪亦以痰言。所以胸中满而烦也。饥不能食者。痰涎涌上。逆而塞膈。气窒而食不通也。病在胸中。乃承上起下之句。吐宜瓜蒂散。而与前条同者。虚风虚寒虽殊。而痰之所以为邪则一也。然前条虚风生痰。即俚俗所谓中风。而此条虚寒痰症。即诸家方书。所谓四证类伤寒。而痰居其一者是也。经皆揭之而不明者。想当时皆不过以中风伤寒为通称。经以虚风之风。非风寒之风也。故不曰风痰。而曰胸寒。寒。以虚寒之寒。与风寒之寒不同也。故不曰寒痰。

而曰邪在胸中。但详其痰之状而革其名。正其义。以出其治。其所以为晓寤天下后世也。亦已至矣。何天下后世卒深沉昏惑。而反多口于经。甚者则直诋桂枝汤为偶中。于今之末世。诬之为不可用。群然没其所谓中风之病名。

而懵其病于不知。颠倒其伤寒之经旨于分崩离析。使故习之弊今尚然。噫。陋俗之难化。愚夫之难晓。一至是邪。宜乎后之人。年不古若。而日陷于促也。冤哉。

(七)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衣者。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也。

此揭五合表里之为病而分晓之。所以勉人当求病于的之意。皮肤。五合之表也。骨髓。五合之里也。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者。表实里虚也。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者。表虚里实也。然此以脏腑不预而言耳。合脏腑而统言之。则皆表而无里之可称也。学人不可不究。

表热里寒者。脉虽沉而迟。手足微厥。下利清谷。此里寒也。所以阴证亦有发热者。此表热也。

表寒里热者。脉必滑。身厥。舌干也。所以少阴恶寒而 。此表寒也。时时自烦。不欲浓衣。此里热也。

此承上文而详释之之意。所以阴证亦有发热者之上。疑有脱落。

(八)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此冯脉不冯证之大旨。方见太阳下。

(九)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文蛤(五两)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匕服。汤用五合。

白散方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黑研如泥)上件二味为末。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一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

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之。洗之。益令热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心艮切。在阳。谓表未罢热未除也。囗。喷之也。灌。溉之也。被。蒙也。言邪蒙冒于灌之水。郁闭而不散。热 烦恼益甚也。粟起。言肤上粒起如粟。水寒郁留于表而然也。意欲得水而不渴者。邪热虽甚。反为水寒所制也。文蛤。即海蛤之有文理者。咸寒走肾而利水。以之独专任者。盖取督肾而行水也。不瘥者。水虽内渍。犹有外被者。故用五苓散。内以消之。外以散之。而两解也。寒以饮言。饮本塞也。又得水寒。两寒搏结而实于胸中。故谓无热证也。小陷胸汤。固小结胸之主治。然白散者。桔梗贝母。能消饮而开膈。巴豆辛温。能散寒而逐水。所以寒结或重。而小陷胸不能解者。则此又可服也。小陷胸汤方。见太阳中。

(十)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脏无他病。里气和也。时以暂言。谓或时则然。或时不然也。卫气不和。表不固也。先其时。

言于未发热之先也。方见太阳上。

(十一)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此与上条同。上以暂言。此以常者。谓无时不然也。上言脏。脏为阴而主里。此言荣。荣亦阴而主里。卫亦外。皆变文之互词。盖上条以暂言。故其词略。此以常言。故其词详。两相互发。

义不殊也。然皆发汗。而此不言先其时者。以常故。无先后之可言也。

(十二)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数为客热以下。乃反复详明上文之义。客热以邪气言。虚冷以正气言。

(十三)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微数。虚热也。故戒慎不可灸。逐。亦追也。实。谓热也。血散脉中。言追逐之余。必至迫血。血为荣而行脉中。故谓散于脉中也。火气虽微以下。甚言追逐之害大。盖骨赖血以濡。既失其所濡必枯而焦。筋赖血以荣。既亡以为荣。必衰而伤。残伐其本源故也。以此示人。而近来人之以火灸阴虚发热者犹比比焉。窃见其无有不焦骨伤筋而毙者。吁。是岂正命哉。可哀也已。

(十四)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烦热。太阳也。故脉浮虚而宜汗散。如疟状。谓热之往来。犹疟之作辍有时而不爽也。晡。

日加申。阳明之王时也。故脉实而宜下解。

同类推荐
  • 赋四相诗 礼部尚书

    赋四相诗 礼部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小诸证方论

    大小诸证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庸吏庸言

    庸吏庸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宿启仪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宿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鲸背吟集

    鲸背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格林童话全集4

    格林童话全集4

    《格林童话全集》里面包括鼓手、圣母的小酒杯、榛子树、七个斯瓦比亚人、小海兔的故事、麦穗的故事、曼丝萝大娘、可悲的穷少年、教唆犯、聪明的农夫、神奇的纺锤、梭子和针等多个奇妙励志的童话,陪伴孩子的成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死亡弑神

    死亡弑神

    “第五千代弑神,前来天宫报道!”预知弑神千百代传说且看死亡弑神传天宫无人能敌斗战佛再反天宫竟是为了一凡间之人昔日斗战手中棍如今弑神背上剑玉帝谦让三分如来避之百年阎罗见之跪地何许人也他叫:墨凌萧
  • 鬼蛊奇缘

    鬼蛊奇缘

    太平间是人在死亡后重要的一站。是尸体在被埋、火化前,在阳间最后停留的地方。多少不甘、难舍的灵魂怨念在此徘徊……何必在龙头市一家医院成功应聘后,成为了太平间夜班管理人。不干净的太平间,身为管理人,自小就学道和各种巫蛊以及降头的何必,在上班的第一个夜晚,就踏上了不平凡的未知旅程。未知旅程开始后,何必看见了自己两千年前的恩怨,两千年前的爱恋……
  • tfbots的十年之约

    tfbots的十年之约

    哭,并不代表我屈服;退了一步,并不象征我认输,放手,并不代表我放弃,微笑并不表示我快乐
  • 我们终将要逝去

    我们终将要逝去

    我们都在慢慢的变老,终将有一天我们会逝去。或许等到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候,蓦然回首,其实人生在世,浮图百载光景,有什么是放得下的,有什么又是放不下的呢?我不断地思考人生的真谛,可是我又无数次的迷惘。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到底何在,或许正如我想的那样:我们大抵都是只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我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简单的活着,我人生的意义只是告诉我我还不想离去。
  • 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

    孩子就像一本难以读懂的“无字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诸多问题面前常常不知所措,困惑不已。其实,只要做父母的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不难明白孩子的一些行为与问题。也就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了。用一句更为贴切的话来说就是,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因此。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做到全面了解孩子的各种状态。认真体会孩子的各种心态,仔细考虑孩子的各种要求。并且能够总结孩子的过去。把握孩子的现在,规划孩子的未来,就有助于父母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从而更好地成就孩子。
  • 混沌游侠

    混沌游侠

    天才少年驰骋洪荒,上诛仙人,下灭异兽,获取创世之力,重开天地!
  • 小百通的江湖

    小百通的江湖

    一个山谷里出来的少年,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刺客,一个号称要偷尽天下武学的小偷,几个原本不相干的人物,却因命运的牵扯,意外的走在了一起。就看看白桐将如何书写他的江湖吧。本人第一次写作,写的不是特别好,望见谅。
  • 倾尘叶帝

    倾尘叶帝

    带着滔天仇恨穿越,逆着命运峥嵘。前世她惨遭背叛,今朝光芒焕发,强势出击,狂战天下,横推四方,脚踩伪君子,拳轰心机男,怒整白莲花。自穿越以来,还没有什么奇葩到能让她栽跟头的,却不幸喜欢上了一个不能以奇葩理喻的面瘫。这年头,追一个人不容易,让一个情商为负数的人开窍也不容易。什么时候能把男神睡到手啊!【小剧场】“我喜欢你。”某面瘫从后面轻轻环住某女。“噫~你什么时候这么坦(不)率(要)了(脸)?”“……我看到你括号里的字了。”“嗯哼那又怎样雾草你要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