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2600000025

第25章

(重出例)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云云至)。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正文与注。见前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下)(附后例)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条证正文与注并汤。见后第七卷少阳篇中)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此条证。乃仲景议吐法也。成注云。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此与太阳病中风无异也。若头不痛。项不强。则邪又不在太阳经中矣。寸脉微浮者。脉经云。寸主射上焦。为上部。主候从胸以上至头。今者寸脉微浮。则风邪当见于上。而头又不痛。知其邪在胸中矣。此所以胸中痞硬。不由误下而成。但因邪蕴于胸。其气必上冲咽喉。喘促而不能自布其鼻息。此为胸有寒也。胸有寒者。乃风寒之邪。蕴蓄于膈间也。仲景法。当吐之。宜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后条辩云。痞硬一证。因吐下者为虚。不因吐下者为实。实邪填塞心胸。中下二焦为之阻绝。自不得不从上焦为出路。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愚按伤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讲。华元化云。伤寒至四日在胸。宜吐之。巢元方云。伤寒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满闷当吐之。则愈。仲景以此条论。特出之太阳下编者。以吐不宜迟,与太阳汗证相等。当于两三日间。审其证而用其法也。条辩以胸有寒为痰。亦通。盖胸有风寒。则其人平素饮食之积。必郁而成热。变而为痰。所以瓜蒂散。亦涌痰热之药也。尚论篇以此条证。竟列入痰病中。误矣。)

瓜蒂散方

属性: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一作熟)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成氏明理论云。华陀曰。四日在胸。则可吐之。此迎而夺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气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满者。

吐之则愈。此随证治之之法也。大约伤寒四五日。邪气客于胸中之时也。加之。胸中烦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则为吐证具。乃可投诸吐药。而万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内经曰。湿气在上。以苦吐之。寒湿之气。留于胸中。以苦为主。是以瓜蒂为君。赤小豆味酸温。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分涌膈实。必以酸为佐。是以赤小豆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涌泄。寒以胜热。去上膈之热。必以苦寒为辅。是以香豉为使。酸苦相合。则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虚家。所以不可与者。以瓜蒂散为驶剂。重亡津液之药。亡血虚家。补养则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药君子。必偕究焉。

琥按上方后云。煮作稀糜糜。粥也。又烂也。言以汤七合。煮香豉如糜粥之烂也。方氏条辩以稀糜为另是稀粥。乃承载瓜蒂赤小豆香豉三物者之舟航。大谬之极。夫胸中痞硬。烦满邪实。反煮糜粥以调药。吾恐必无是理。方氏又云。

用稀糜。为吐虚风虚寒之对药。殊不知仲景法。虚家不可与瓜蒂散。于上方后。言之已明。未尝言虚家用瓜蒂散。当另煮稀糜粥以调药也。或问云。虚家倘犯上条证。不可与瓜蒂散。当用何药。余答云。仲景方。若栀子豉汤。可以待之。

(重出例)病患胁下素有痞(云云至)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注见前藏结论下)(附后例)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云云至)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上三条证。(正文与注并汤。俱见后第六卷阳明篇中)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

慎勿下之。

上条证。(正文与注。见后第十四卷刺热论中)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此条证。邪在半表半里。虽系太阳病。实与表无涉也。黄芩汤。亦和解半表半里之药。正文与注并)黄芩汤方(俱见后第七卷少阳篇中)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病属伤寒。表不热而胸中有热。此系寒邪之气。已传入于里也。胸为阳。为上焦。故易作郁热。胃附乎脾。脾为阴。为中焦。以其人胃气素虚。故其中虽有寒邪之气。不能作郁热也。腹中痛者。胃有寒也。欲呕吐者。胸有热也。成注云。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与黄连汤以升降阴阳之气。又按成注云。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此阴阳者。为人身真阴真阳之气。阴阳之气不能升降。而独治于上下。斯其中。方挟外来寒热之邪矣。腹中痛。欲呕吐者。此正阴阳不和。寒热相拒之证。验也。条辩尚论篇。皆以风寒二邪。分阴阳寒热。殊不知风之初来。未必非寒。寒之既入。亦能成热。不可拘也。)

黄连汤方

属性: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成注云。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益胃。按上云。益胃。则知其人胃气素虚。故其中虽有寒邪之气。不能作郁热也。

琥按上方。乃半夏泻心汤内。去黄芩。加桂枝也。内台方议云。加桂枝者。升降阴阳之气也。为下寒腹中痛。故去黄芩。推许氏议方之意。以汤中既有黄连。以清上热。故不须用黄芩。盖黄芩之苦寒。能走大肠。为有碍于寒。腹痛也。

加桂枝而云。升降阴阳之气。不足以尽其用。夫病本太阳伤寒。邪传入里。胃中有寒邪之气。故于麻黄汤中。止取桂枝甘草二味。辛甘相合。以散其寒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人参大枣以益胃。用半夏者。以其能挟黄连。清胸中热。

止呕吐也。用干姜者。以其能挟桂枝。散胃中寒。除腹中痛也。且也。药分寒热。甘草复有调和相协之义。要之此汤。

病患涉虚者宜用之。否则勿轻投也。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此条云。伤寒。乃是中寒病。寒气与风湿相搏。至八九日。经中不作郁热。故不呕不渴。知其非热病也。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此即上条病。复分其候。而出其治也。故即以桂枝附子汤。加减主之。)桂枝附子汤方(正文与注俱见中寒论中)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条病。名为风湿。实系真寒之证也。正文与注并)甘草附子汤方(俱见中寒论中)(附后例)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条系阳明病。正文与注并)白虎汤方(俱见后第六卷阳明篇中)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结代脉名义。详见下文。大抵伤寒之病。见此等脉。成注所云。气血虚衰。不能相续也。悸。心动也。心中动悸。则知营血内虚。真气已馁。而藏神不自宁也。与炙甘草汤。以补血气。而散微邪。愚按此条伤寒。必系发汗过剂。汗多亡阳。阳亡则气馁。又汗为血液。汗多则血虚。血虚气馁。以故心动悸。而脉结代也。夫结者。邪气之结代者。正气之虚。所以炙甘草汤。成注虽云。益虚。而散邪之义。即在其中矣。)

炙甘草汤方

属性: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斤去心) 麻子仁(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成注云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圣济经曰。津液耗散为枯。

五脏痿弱。营卫涸流。湿剂所以润之。麻仁阿胶麦门冬地黄之甘。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琥按上注云。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夫姜桂之辛。力能散邪。成氏反云。益气。误矣。又其引圣济经云。津液耗散为枯。夫津液者。气血之所凝聚也。今者。伤寒至脉结代。心动悸。则血耗气散。故云。津液枯。炙甘草汤。本甘温湿润之剂。用之以滋补枯竭。则气血充溢。而结代之脉自复。故一名复脉汤也。方中入清酒者。内台方云。以之为引。

为能通血助气。以复脉。故必欲用之。以煮药也。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此申明上文结代脉之状也。脉以指按之。来来者。滑伯仁云。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者。是也。脉来缓时一止。即复来者。名曰结。成注云。此为邪气留结也。脉来动而中止。更来时。脉小数。中。有一二至反动者。此即其既止而还来之脉。名曰结阴者是也。是为邪气留结更甚。故不比前结脉之缓。其脉来时既动且数。乃真气卒不相续。而脉见止结也。又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不能自还者。言既止之后不能即至。故云。若不能还。因而复动者。言既还之时。脉乃复动。是名曰代阴之脉。滑氏云。寻之良久乃复强起。此善于形容代脉之状者也。成注以代脉为真气衰极。夫真气衰极。亦因邪气久留所致。叔和脉经云。脉结者生。代者死。故云。难治。或问云。仲景既云。难治。何以复立炙甘草汤。余答云。代之与结。不甚悬绝。夫代者。结之甚。结者。代之渐也。仲景言伤寒得此等脉为难治。非云。不治。因立炙甘草汤以救之。叔和言结脉生。代脉死者。以此等止歇之脉。渐减。则邪气退。故生。渐增。则真气亡。故死。又仲景是专指伤寒之脉。叔和是兼指杂证之脉不可一例而论)(琥)按以上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仲景分上中下三篇。王叔和撰次伤寒论。以上编附伤寒例后。为第二卷。中篇为第三卷。下编为第四卷。其第一卷。乃平脉辩脉法也。愚今以伤寒论。特取六经篇而辩注之。以故先述太阳篇例。学人诚能取此书而读之。当知。仲景立法之备。制方之精有是证后用是药。无不效也。后医用其方药而不尽效者。必其见证有未明也。且也。病家脉证。

未必条条与仲景立法之意相合。则用仲景方者。即可以方中药味分两。加减出入。神而明之。不惟冬月之正伤寒。

用其方而大效。即三时之类伤寒。用其方。亦无不效也。粗工临证草率。不知通变。死执仲景之方。用以治三时之类伤寒不见效。即用以治冬月之正伤寒。亦未见效也。列传中。称仲景为医中之圣。其书为诸方之祖。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粗工用其方而少效。遂弃其书而不读。所以王宇泰辑伤寒准绳。窃笑世之医。有终身目不识仲景书者。

而犹自负云。我伤寒科也。善于治伤寒。是为欺世而盗虚名。杀人以养其身。噫抑何昧心之极至欤。

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属性:(变法者。言其与仲景之法不同。方论中各有权变也。)葛稚川云。伤寒有数种。庸人不能分别。今取一药兼疗者。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此葱豉汤。

(肘后)葱豉汤方

属性:葱白(一虎口) 豉(一升绵裹)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汗不出。更作。加葛根三两一方。更加升麻三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徐徐服亦得。必得汗即瘥。若不得汗更作。加麻黄三两。去节煮服。取汗出为效。

琥按上论云。伤寒有数种。则知其病。不但冬时触冒严寒之气。方谓之伤寒。推而广之。凡三时感寒。皆得谓之伤寒也。又云。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则知其外寒不甚。纯是郁热。可见伤寒皆热病也。上方虽出太阳例。实手足阳明。

又手太阴经药也。加麻黄。始为太阳发汗之的药。学人宜通变用之。若上汤者。可代仲景论。太阳中篇。葛根汤方也。

又疗伤寒汗出不歇已三四日胸中恶欲令吐者方

属性:豉(三升绵裹) 盐(一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蜜一升。又煮三沸。顿服一升。安卧。当吐。如不吐。更服一升。取吐为效。

琥按上论云。汗出不歇。不歇者。邪未解也。言伤寒已三四日。曾发汗。汗出后。邪犹未解。胸中恶者。心胸懊而烦闷也。上方即仲景栀子豉汤。稍变其制而用之。

又方

属性:苦参(三分) 甘草(炙一分) 瓜蒂 赤小豆(各二七枚)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半升。一服之。当吐。吐不止者。作葱豉粥解之。必息。

琥按上方。即仲景瓜蒂散。用加减法也。

孙真人治伤寒温病。千金方有解肌葛根汤。

(千金)葛根汤方

属性: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黄芩 芍药 甘草(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饮一升。日三服。三四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发汗脉沉实者。以 豉丸下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独家守护:丫头你别跑

    独家守护:丫头你别跑

    “大神,我错了”“错在哪”“。。。我没....唔”话音刚落,便被大神堵住了唇,“大神,你无耻”‘’你说什么?”“没啥”当独家小妹碰上全民校草,但为何又有些异样呢?
  • 阴阳仙帝

    阴阳仙帝

    少年执双修功法逆转阴阳五行,横扫天下美女,脚踩各大天才……一个神魂缺失的少年!一部双修的功法!美女,是我的。天才,只有我一个!叶逍遥如是说。
  • 爱寻千年

    爱寻千年

    冷漠杀手,一朝为前世的孽缘而穿越时空来到这个陌生的王朝,是他的贵妃却也是他爱恨不能的人,相爱相虐,经历两国,以两个身份辗转在他们身边,一个是为了前世的誓言一个为了还前世的债,誓言已尽债却永远也还不清,这一世她注定了和他不一样的爱情。前世他为她披上十里红妆为她倾尽天下却到死也换不回她的爱,这一世他算计一切包括自己的亲人登上宝座却一点一滴的重复着前世为她不变的心,这一世注定了他和她的孽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低调君王

    低调君王

    一个侥幸在一次兽潮中存活的少年因勿吃含有兽珠的肉而发生质的变化。从此开始了登封路程
  • 青春有谁

    青春有谁

    两个女生与tfboys的相遇,有一个合格的男闺蜜,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中有亲人,朋友的支持和陪伴,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本书纯属自编,怎么可能那么幸运和男神在一个学校呢!而且还是初中,哈哈)
  • 吴家手记

    吴家手记

    《吴家手记》=真实的恐怖+高智商烧脑+灵魂的救赎
  • 三岔口

    三岔口

    蒋中天是个人到中年却一事无成的杂志编辑,而刚刚带着百万巨款从深圳回来的儿时好友洪原给了他个机会,邀请他一起做本新杂志。可是蒋中天却带着巨款潜逃了,还抛下了同居女友文馨。洪原没有报警,不过他和文馨计划了一次惊人的复仇,只等蒋天中回来。 多年后,快花光钱的蒋中天回来了,复仇计划开始实施。于是,在蒋中天的身边发生了“酒店遇女鬼”、“把墓地当别墅”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鬼怪事件,终于他经受不住打击疯了。洪原和文馨虽然没有拿回钱,不过却满意复仇的效果,并相爱了。可是那些原本是他们装神弄鬼搞出来的怪事并没有停止,并继续困扰着他们。于是,洪原想起当初他在深圳弄到这笔百万巨款时,也是用不择手段的方法。难道那个被他引到鲨鱼海域被鲨鱼咬死的深圳女老板,也来找他复仇了吗?而那个曾经有着变性人历史的女老板又有什么秘密呢……
  • EXO每日一污

    EXO每日一污

    每日一污。其实作者我不污的,是被逼的。你要是觉得不好看就不要看,没有人逼你看。
  • 邪神娘子别跑

    邪神娘子别跑

    他,风华绝代,世人为他而疯狂;她,绝色倾城,腹黑而又冰冷俏皮。他,甘愿为她倾尽一切,永世只为她而活;她,甘愿用生命来挽救他,无怨无悔。他们,携手天下,可危及重重。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情的坎坷,他们是否走的过去.....
  • 街角处的等待

    街角处的等待

    那一年兮兮15岁,她的叛逆和青春就这样过去。她的人生,在此转折。五年后何兮兮已经不是以前的何兮兮,她褪去了稚嫩的外表,成为婷婷玉立的少女。这五年里,她的生活没有一丝情感。每天重复着练习,考核,淘汰的死性循环。但她没有一丝怨言,她要证明她存在的价值,甚至连成人礼物都变成负重越野。她现在,是时尚的标志她叫OZ,她是智商的代表她叫希诺,她是所有企业的头领她叫KC集团,她是世界顶级团队H的首领她叫火修罗,她是尊王,她是——何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