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十年议准:剿捕台湾洋匪阵亡都司黄云台等七员、兵十一名入祀。
十五年议准:福建派赴台湾捕盗伤亡把总饶成基等二员、兵五名入祀。
十七年议准:福建派赴台湾在洋漂没外委刘元得一员入祀。
道光二年议准:福建台湾阵亡外委张坤有等十一员、淹毙兵五名、出洋遇贼被戕外委朱雄一员、兵五名入祀。
十三年议准:福建剿办台匪阵亡县丞朱懋护等二员、廪生古嘉会等二名、民兵一名、出洋淹毙外委谢得高等五员、兵一百三名入祀。
又议准:追捕台匪被戕知府吕志恒等二员入祀。
十七年议准:福建台湾捕贼被戕把总柯青山等二员、兵一名入祀。
——以上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四百五十一。
·功臣专祠
嘉庆元年,钦奉高宗纯皇帝敕谕:『大学士贝子福康安,秉性公忠,才猷敏练;扬历中外,懋着殊勳。年当弱冠,即出师金川,着有劳绩;曾赏给巴图鲁名号,特封男爵。嗣又平定石峰保、台湾、廓尔喀等处,宣劳边徼,屡奏肤功;复节次晋封至一等忠锐嘉勇公,简直纶扉,赞襄机务。且历任封圻以来,筹办地方事务,无不悉心整顿,经理得宜。此次督剿苗匪,涉历险阻,不辞劳瘁;亲带官兵,所向克捷。上年特降恩旨,赏戴三眼花翎,晋封贝子爵衔,仍带荣赏四字佳号。福康安年力富强,正资倚毗;乃当大功垂成之际,积劳成疾,遽尔溘逝,实深震悼!着晋赠郡王职衔,仍着于伊家宗祠之旁实为相度地基,建盖专祠,以时致祭,用妥忠魂。钦此』。遵旨建奖忠祠于东安门外,祀郡王衔大学士谥「文襄」福康安;岁以春秋仲月诹吉致祭,用素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尊一、爵三。
十年谕:『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统三等公额勒登保,秉志忠诚,夙嫺韬略。从前朕在藩邸时,充谙达有年,小心勤恪。曾出师缅甸、金川、石峰保、台湾、廓尔喀等处,久经行阵,累立战功。嗣又平定苗疆,蒙高宗纯皇帝锡封侯爵。旋因教匪滋事,简畀戎行;始以迟缓获愆,终能奋勇克捷。自朕授为经略大臣,实力督师,冲冒雪霜,屡阅寒暑;身经百战,艰险备尝;将数万凶渠扫除净尽,三省地方咸臻安辑,实能为国宣劳。且其宅心公正,力矢清操;中外满、汉臣工及外藩蒙古等即素不相识者,亦人无闲言,尤为不可多得。是以特加恩奖,仍锡通侯,授以御前大臣,晋加宫保;并赐双眼花翎、紫缰,用昭殊锡。此次感患病证,即因积劳所致。目前启跸时,伊正当乞假,不克扈从前来;朕怀日切萦廑,屡命留京办事王大臣等往看病状,谕令安心调养,并亲解佩囊寄京赏给。昨谒陵礼成,特晋封为三等公;复命干清门侍卫庆惠驰往看视,赉赐荷囊、玉韘、鹿雉等物。方冀日渐痊愈,长被恩光。今据留京王大臣驰奏:额勒登保溘逝;披览遗章,实深震悼!念其一生忠荩,不禁涕泗交集。允宜宠锡饰终,以示酬庸。朕于回銮后新临祭奠,并着庆惠到京后将朕赉赐物件陈之幕前,烹饪赐酹;并加恩建立专祠,岁时赐祭。着禄康于地安门外相度地基,动用官项,营建祠宇;所有工程,即着禄康督率办理。钦旨』。遵旨建裦忠祠于地安门外,岁以春秋仲月诹吉致祭,用素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尊一、爵三。
·直省功臣专祠
道光十三年,敕建福建台湾县丞谥「义烈」方振声、署守备谥「刚烈」马步衢、把总谥「勇烈」陈玉威祠于斗六门。
咸丰五年,敕建福建彰化县知县高鹏飞祠于台湾县城。
——以上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四百五十三。
同治五年奏准:捐建福建台湾道谥「刚介」孔昭慈祠于台湾府。
六年议准:捐建福建台湾道洪毓琛祠于台湾府。
光绪元年谕:『沈葆桢等奏「请将明室遗臣赐谥建祠」一摺,前明故藩朱成功,曾于康熙年间奉旨准在南安地方建祠;兹据奏称该故藩仗节守义,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祷辄应,尤属有功台郡。着照所请,准于台湾府城建立专祠,并予追谥,以顺舆情』。
又奏准:捐建福建巡抚谥「文勤」王凯泰祠于省城及台湾府。
四年奏准:捐建前署福建陆路提督福宁镇总兵官谥「刚愍」林文察祠于漳州。
——以上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四百五十三。
·方伎·
·僧道
康熙二十三年议准:福建台湾僧道旧牒追缴送部,换给新度牒。
——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一。
·朝贡·
·敕封
康熙三年,以荷兰国王助兵克取厦门、金门,颁敕谕二道裦奖。
——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二。
·朝仪
乾隆五十三年奏准:台湾生番义民于十二月到京,恭遇驾幸瀛台,带领瞻觐。
——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五。
·赐予
康熙三年,荷兰国王遣陪臣助克金门、厦门,赐银千两,大蟒缎、糚缎、锦缎各四疋,彩缎表里各二十有四疋;又赐国王银二千两,大蟒缎、糚缎、倭缎、锦缎、闪缎、片金缎各五疋,彩缎表里各三十有五疋。遣本部笔帖式賫往,同闽浙总督给付该国人带回。
——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六。
·拯救
乾隆十七年,朝鲜国人七名飘至福建台湾地方,照例送京安插,附贡使归国。
嘉庆八年谕:『据闽浙总督奏「查明琉球国二号贡船在洋遭风,飘至台湾地方冲礁击碎,救援人口上岸抚恤缘由」一摺,外藩寻常贸易船只遭风飘至内洋,尚当量加抚恤;此次琉球国在大武仑洋面冲礁击碎船只,系属遣使入贡、装载贡品之船,尤应如意优恤。其捞救得生之官伴、水手人等,着照常例加倍给赏。至所装贡物,除常贡各件业经沈失外,其正贡船只据称既与常贡船同时开驾,至今尚未到闽,自系同时遭风;现经移知浙、粤等省沿海口岸,一体确查。如查无踪迹,或亦已飘没沈失。所有正贡、常贡物件,均毋庸另备呈进。该督等即缮写照会行知该国王,以此次该国遣使入贡船只在洋遭风冲礁击碎,人口幸无伤损,所有贡物、行李尽皆沈失;此实人力难施,并非该使臣等不能小心护视所致。现已奏明,特奉恩旨优加抚恤。其沈失贡物,远道申虔,即与賫呈赏收无异;谕令不必另行备进。所有此次賫贡使臣等回国,该国王毋庸加以罪责,以副天朝柔怀远人至意。嗣后遇有外藩贡船遭风飘没、沈失贡物之事,均着照此办理』。
道光十一年谕:『广东巡抚朱桂桢奏:「据暹罗国大库呸雅打侃禀称:上年十二月,该国六坤洋面捞救遭风厦门船一只,询系福建署台湾澎湖通判乌竹芳眷属;报经该国王谕令迎接资赡。兹值例贡之便,附载送回粤省。并据南海县具报,该眷属附坐贡船,业已护送登岸」等语。暹罗国远隔重洋,素称恭顺;今该国王因内地官员眷属遭风飘收到境,拯救资赡,附载贡船到粤,诚款可嘉!着赏赐该国王蟒缎二疋、闪缎二疋、锦缎二疋、彩缎四疋、素缎四疋,以示嘉奖。其大库呸雅打侃,亦着该督、抚优加赏赉,交该国王颁给:俱俟贡使回国之便带往』。
——以上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十三。
·馆舍
乾隆五十五年,台湾生番人等到京,照缅甸之例送交内务府经理。
——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十四。
·饩廪·
·新附人等饩廪
乾隆五十三年定:台湾生番来京,每十人日给羊一,每人日给盐一两五钱、腌菜二两、对茶麦面一两六钱、牛乳四两,每四人茶一包,烛共四十二枝;均给好米(谨案是年台湾生番来京,系送交内务府居住供支)。
——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