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4700000010

第10章

和气者即春之温暖,秋之清凉也。是以阴极而阳气来和,为温暖;阳极而阴气来和,为清凉,斯有既济之道焉。《易》曰:一阴一阳为之道。偏阴偏阳为之疾。得其道,未有反致其疾者。若夫春寒秋热,为冬夏之偏气,倘有触冒之者,固可以为疾;亦无出于感寒伤暑,未可以言疫。若夏凉冬暖,转得春秋之和气,岂有因其和而反致疾者?所以但见伤寒中暑,未尝见伤温和而中清凉也。

温暖清凉,未必为病,又乌可以言疫?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天有暴寒者,此皆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为重。七、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暑相似,但有殊耳。

正误:按:四时皆有暴寒,但冬时感严寒杀厉之气,名伤寒,为病最重,其余三时寒微,为病亦微。又以三时较之,盛夏偶有些小风寒,所感之病更微矣。此则以感寒之重,病亦重而热亦重;感寒之轻,病亦轻而热亦轻。是重于冬而略于三时,至夏而又略之,此必然之理也。上文所言,三四月,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六月,以其时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为重;七八月其时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由是言之,在冬时阳气潜藏,为寒所折,病热更微,此则反见夏时感寒为重,冬时感寒为轻,前后矛盾,于理大违。交春夏秋三时,偶有暴寒所着,与冬时感冒相同,治法无二,但可名感冒,不当另立寒疫之名。若又以疫为名,殊类画蛇添足。

诸家温疫正误

云岐子:伤寒汗下不愈,过经其证尚在而不除者,亦为温疫病也。如太阳证,汗下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温病也。如身热目痛不眠,汗下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长者,阳明温病也;如胸胁胀满,汗下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弦者,少阳温病也;如腹满咽干,诊得尺寸俱沉细,过经不愈者,太阴温病也;如口燥舌干而渴,诊得尺寸俱沉细,过经不愈者,少阴温病也;如烦满囊缩,诊得尺寸俱微缓,过经不愈者,厥阴温病也。是故随其经而取之,随其证而治之,如发斑乃温毒也。

正误:按:伤寒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为传经尽,七日后传太阳,为过经。云岐子所言伤寒过经不愈者,便指为温病,竟不知伤寒温病,自是两途注云:愚谓温与热,有轻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温气,则为温病(此叔和之言,非仲景论)。更遇温热气,即为温毒,热比温尤重故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此病之稍轻者也。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病,此病之稍重者也。伤寒例以再遇温气名曰温疫,又有不因冬伤于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也。(按:《阴阳大论》四时正气之序:春温、夏暑、秋凉、冬寒。

今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春温,若感秋凉之气,可名秋凉病矣。春温可以为温病,秋凉独不可为凉病乎?以凉病似觉难言,勉以湿证搪塞,既知秋凉病有碍,反而思之,则知春温病殊为谬妄矣。)以此观之,是春之温病,有三种不同,有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者,有温病未已,再遇温气,而为温病者;有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病者;有不因冬伤于寒,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为温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知其病原之不同也。

正误:凡病各有病因,如伤寒自觉触冒风寒,如伤食自觉饮食过度,各有所责。至于温病,乃伏邪所发,多有安居静养,别无他故,倏焉而病。询其所以然之故,无处寻思,况求感受之际,且自不觉。故立论者或言冬时非节之暖,或言春之温气,或言伤寒过经不解,或言冬时伏寒,至春夏乃发(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素问》,此汉人所撰,晋王叔和又以述《伤寒例》,盖顺文之误也)。或指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亦汉人所撰,但言斫丧致病,不言因邪致病,即使寓意邪气乘虚,实不言何气使然。夫邪气乘虚,最是切当,然又有童男室女,以无漏之体,富贵享逸,以幽闲之志,在疫亦未能免,事有不可执滞)。又见冬时之温病,与春夏之温疫,脉证相同,治法无异。据云:冬时即病为伤寒,今发于冬时,应作正伤寒,且又实是温病,既是温病,当发于春夏而何又发于冬时?思之至此,不能无疑,乃觉前人所论难凭,务求其所以然之故,既不可言伤寒,又不可言伏寒,即得以冬时非节之暖,牵合而为病原。不思严寒酷暑,因其锋利,人所易犯,故为病最重。至于温暖,乃天地中和之气,万物得之而发育,气血得之而融和,当其肃杀之令,权施仁政,未有因其仁政而反蒙其害者。窃尝较之,冬时未尝温暖,亦有温病,或遇隆冬,临时温暖,虽有温病感温之由,亦无确据,此不过猜疑之说,乌足以为定论。或言感三春当令之温气为温病,夫春时自应温暖,责之尤其无谓;或言温病复感温气,而为温病,正如头上安头;或言伤寒汗下过经不愈者为温病,则又指鹿为马。《活人》又以夏应暑而寒气折之,责邪在心,为夏温;秋应凉而大热折之,责邪在肺,为秋温,转属支离。

陶氏又以秋感温气而为秋温,明是杂证,叙温者络绎,议论者各别,言愈繁杂,而本源愈失,使学人反增亡羊之感,与医道何补。

《活人书》云: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热也。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热病与伤寒同,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如烦躁宜大青龙汤,然夏月药性须带凉,不可太温,桂枝麻黄大青龙须用加减,夏至前桂枝加黄芩,夏至后桂枝麻黄大青龙加知母、石膏或加升麻,盖桂枝麻黄性热,地暖处,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热病三日外,与前汤不瘥,脉势仍数、邪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主之,此方夏至后,代桂枝证用,若加麻黄,可代麻黄青龙汤证也。若三月至夏,为晚发伤寒,栀子升麻汤,亦暂用之。(王宇泰述万历癸卯,李氏一婿,应举南下,时方盛暑,伤寒,一太学生,新读仲景书,自谓知医,投以桂枝汤,入腹即毙,大抵麻黄桂枝二汤,隆冬正伤寒之药,施之于温病不可,况于热病乎?)正误:按:《活人》以温热病,用桂枝麻黄,虽加凉药,终未免发散之误,不危幸也,岂止三日前汤不瘥、脉势仍数而已哉?至此尚然不悟为半里之证,且言邪气犹在经络,仍用桂枝石膏汤,至死无悔。王宇泰及王履非之甚当,是以不用麻黄桂枝,贤于《活人书》远矣。究竟不识温热之源,是以不知用药耳。

春温,《活人书》曰:春应温而清气折之,责邪在肝,或身热头疼,目眩呕吐,长幼率相似升麻葛根汤、解肌汤、四时通用败毒散。陶氏曰:交春后至夏至前,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用辛凉之药微解,不可大发汗,急证现者,用寒凉之药,急攻之,不可误汗误下,当须识此,表证不与正伤寒同法,里证同。

夏温,《活人书》曰:夏应暑而寒气折之,责邪在心,或身热头疼、腹满自利,长幼率相似,理中汤、射干汤、半夏桂枝汤。陶氏曰:交夏至,有头疼发热,不恶寒而渴,此名温病,愈加热者为热病,止用辛凉之药解肌,不宜大汗,里证见者,急攻下,表证不与正伤寒同法,里证治法同。

秋温,《活人书》曰:秋应凉而大热折之,责邪在肺,湿热相搏,民病咳嗽,金沸草散、白苍术汤;病疸发黄,茵陈五苓散。陶氏曰:交秋至霜降前,有头疼发热、不恶寒、身体痛小便短者,名湿病,亦用辛凉之药,加疏利以解肌,亦不宜汗,里证见者,宜攻下,表证不冬温,《活人书》曰:冬应寒而反大温折之,责邪在肾,宜葳蕤汤。丹溪曰:冬温为病,非其时有其气者,冬时严寒,君子当闭藏而反发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药。

正误:按:西北高浓之地,风高气燥,湿证希有,南方卑湿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时有感湿者,在天或时久雨,或时亢旱,盖非时令所拘,故伤湿之证,随时有之,不待交秋而后能也。推节庵之意,以至春为温病、至夏为热病,至秋似不可复言温热,然至秋冬,又未免温病,只得勉以湿证抵搪,且湿热杂证,更不得借此混淆。惟其不知温病四时皆有,故说到冬时,遂付之不言,宇泰因见陶氏不言,乃引丹溪述非其时有其气,以补冬温之缺,然则冬时交错之气,又不可以为冬温也。

《活人书》但言四时之温,盖不知温之源,故春责清气,夏责寒气,气,冬责温气,殊不知清、温、寒、热,总非温病之源。复以四时专令之脏而受伤,不但胶柱鼓瑟,且又罪及无辜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冷少的贴身女伴

    冷少的贴身女伴

    她是安氏集团的大小姐,从没有受过任何委屈,直到遇见他——他是天生的王者,冷漠俊逸,睿智不凡……尽管第一次见面他便强行占有了她,尽管他嘴角噙着的笑意总是诡谲难测……他开始宠她,直到有一天——他在婚礼上抛弃了她,他夺走了安氏集团,他设计“残害”了她的父母,他带她上医院亲手拿掉他们的孩子……没有人知道,她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女人,一旦爱上,就是一辈子,她曾经将他当作她的天……而如今,她一无所有……她问自己,凭什么他可以得到幸福?
  • 捡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男友

    捡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男友

    这是一本很好看很好看的小说哦,赶快些收藏起来吧,不会错的。跟着作者一起坐上时光机,去2400年见识一下那时候的世界吧,去感受时空闯入者的冷酷与火热,感受我们主人公江小凡小妹子怎么用脑洞征服一只可怕的那啥的能力吧。赶快赶快哦,完了时光机的位置可就被别人抢了,大家快来看,江小凡再和一只传说中的闯入者滚床单,大家快来观摩哦!“作者,你要不要这么贱,我们滚床单也要带着这么多读者来看?”江小凡。“我贱我贱,俗话说的好,读者就是上帝,所以你们尽情的滚吧,上帝在俯瞰,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作者。“要我吃了她吗?”安塔斯。“算了,我们继续,”江小凡。“时光机免费,可是看主角们滚床单可是要收费的哟!”作者
  • 一窝狐狸精

    一窝狐狸精

    水蜡烛 著爱情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和谢幕。个人推荐!!!!
  • 鬼炼尸

    鬼炼尸

    22年前,父亲偶遇枯井古墓,同行人被扒皮炼尸,父亲侥幸生还却被换了头颅,22年后,父亲神秘失踪,原来,他当初就早已是死人,背负神烙下的印记,马乙走上了传奇的冒险旅程。
  • 明界之地球之旅

    明界之地球之旅

    地球上有一批另类!他们被称之为灵魂修习者!一颗新星再修习者中超然掘起!
  • 恶魔殿下:别太坏

    恶魔殿下:别太坏

    “我与你是命定的缘分,谁也割不断。”“我们说好要一起再去看樱花啊,为什么你要说话不算话呢?”情牵几度缘,最终也抵不过两个字........分离。
  • 书道世界

    书道世界

    大道三千,书道独尊!这是书法极盛的世界!书童提笔,横生阵云,竖衍枯藤;举人写帖,笔削褒贬,笔诛墨伐!投笔断江,一画开天,刻骨崩心,唇枪舌剑,落子成军!商、茶、棋、诗、琴,百家皆俯首,俱为书道辅!少年以祖碑悟道,创书道奇能,书惊世法帖,成就书中至圣,翰墨游龙!书友裙:1946.13.167
  • 麟争

    麟争

    百年前,柳何空与其妻叶玲儿扰乱江湖与朝廷,两人知这一切都因他们而起,便极力挽回,后来,两人自刭于乌山,他们死后,乌山成为雪山,人们改名为空叶山,两人之子柳不成居住此地,柳不成祖孙柳非臣出生,方到十七之时,善文善武,这新一代的故事,也从此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膜拜:编辑大人!

    膜拜:编辑大人!

    “编辑大人!我饿了!”某女一脸正义地看着某男,一副你就是应该这么做的伟大表情,某男默……某女怒:“快点!我饿了!”某女很愤怒,后果很严重!某男笑:“我可以理解为,亲爱的你恼羞成怒了吗?”某女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