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2700000011

第11章 中焦篇(2)

经谓下不通者死,盖下而至于不通,其为危险可知,不忍因其危险难治而遂弃之。兹按温病中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其因正虚不运药者,正气既虚,邪气复实,勉拟黄龙法,以人参补正,以大黄逐邪,以冬、地增液,邪退正存一线,即可以大队补阴而生,此邪正合治法也。其因肺气不降,而里证又实者,必喘促寸实,则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其因火腑不通,左尺必现牢坚之脉(左尺,小肠脉也,俗候于左寸者非,细考《内经》自知),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则以导赤去淡通之阳药,加连、柏之苦通火腑,大黄、芒硝承胃气而通大肠,此二肠同治法也。其因邪闭心包,内窍不通者,前第五条已有先与牛黄丸,再与承气之法,此条系已下而不通,舌短神昏,闭已甚矣,饮不解渴,消亦甚矣,较前条仅仅谵语,则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闭脱之虞,阳明大实不通,有消亡肾液之虞,其势不可少缓须臾,则以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此两少阴合治法也。再此条亦系三焦俱急,当与前第九条用承气、陷胸合法者参看。其因阳明太热,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两剂,法当自下,其或脏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则以增液合调胃承气汤,缓缓与服,约二时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气血合治法也。

新加黄龙汤(苦甘咸法)细生地(五钱) 生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五分,另煎) 生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 元参(五钱) 麦冬(连心,五钱) 当归(一钱五分) 海参(洗,二条) 姜汁(六匙)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

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益胃汤方见前),余参或可加入。

〔方论〕此处方于无可处之地,勉尽人力,不肯稍有遗憾之法也。旧方用大承气加参、地、当归,须知正气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惫,尤重阴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朴伤气而耗液,故改用调胃承气,取甘草之缓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代枳、朴之用,合人参最宣胃气,加麦、地、元参,保津液之难保,而又去血结之积聚,姜汁为宣气分之用,当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再加海参者,海参咸能化坚,甘能补正,按海参之液,数倍于其身,其能补液可知,且蠕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络,故以之为使也。

宣白承气汤方(苦辛淡法)生石膏(五钱) 生大黄(三钱) 杏仁粉(二钱) 栝蒌皮(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导赤承气汤赤芍(三钱) 细生地(五钱) 生大黄(三钱) 黄连(二钱) 黄柏(二钱) 芒硝(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牛黄承气汤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增液承气汤即于增液汤内,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十八、下后虚烦不眠,心中懊 ,甚至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加甘草;若呕者,加姜汁。

邪气半至阳明,半犹在膈,下法能除阳明之邪,不能除膈间之邪,故证现懊 虚烦,栀子豉汤,涌越其在上之邪也。少气加甘草者,误下固能伤阴,此则以误下而伤胸中阳气,甘能益气,故加之。

呕加姜汁者,胃中未至甚热燥结,误下伤胃中阳气,木来乘之,故呕,加姜汁,和肝而降胃气也,胃气降,则不呕矣。

栀子豉汤方(见上焦篇)栀子豉加甘草汤即于栀子豉汤内,加甘草(二钱),煎法如前。

栀子豉加姜汁方即于栀子豉汤内,加姜汁(五匙)。

十九、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黄连黄芩汤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属湿温。

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夹秽,扰乱中宫而然,故以黄连、黄芩彻其热,以芳香蒸变化其浊也。

黄连黄芩汤方(苦寒微辛法)黄连(二钱) 黄芩(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香豆豉(二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二十、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若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中求之。

温病传里,理当渴甚,今反不渴者,以邪气深入血分,格阴于外,上潮于口,故反不渴也。曾过气分,故苔黄而燥。邪居血分,故舌之肉色绛也。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黄而滑,不渴者,乃湿气蒸腾之象,不得用清营柔以济柔也。

清营汤方(见上焦篇)二一、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方义并见上焦篇。

二二、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主之。

方义并见上焦篇。

二三、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

此治斑疹之禁也。斑疹之邪在血络,只喜轻宣凉解。若用柴胡、升麻辛温之品,直升少阳,使热血上循清道则衄;过升则下竭,下竭者必上厥;肺为华盖,受热毒之熏蒸则呛咳;心位正阳,受升提之摧迫则昏痉,至若壅补,使邪无出路,络道比经道最细,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既不得外出,其势必返而归之于心,不瞀乱得乎?二四、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

此斑疹下法,微有不同也。斑疹虽宜宣泄,但不可太过,令其内陷。斑疹虽忌升提,亦畏内陷。

方用调胃承气者,避枳、朴之温燥,取芒硝之入阴,甘草败毒缓中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二五、阳明温毒发痘者,如斑疹法。随其所在而攻之。

温毒发痘,如小儿痘疮,或多或少,紫黑色,皆秽浊太甚,疗治失宜而然也。虽不多见,间亦有之。

随其所在而攻,谓脉浮则用银翘散加生地、元参,渴加花粉,毒重加金汁,人中黄,小便短加芩、连之类;脉沉内壅者,酌轻重下之。

二六、阳明温毒,杨梅疮者,以上法随其所偏而调之,重加败毒,兼与利湿。

此条当入湿温,因上条温痘连类而及,故编于此,可以互证也。杨梅疮者,形似杨梅,轻则红紫,重则紫黑,多现于背部、面部,亦因感受秽浊而然。

如上法者,如上条治温痘之法。毒甚故重加败毒,此证毒附湿而为灾,故兼与利湿,如萆 、土茯苓之类。

二七、阳明温病,不甚渴,腹不满,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必发黄,黄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受邪太重,邪热与胃阳相搏,不得发越,无汗不能自通,热必发黄矣。

栀子柏皮汤方栀子(五钱) 生甘草(二钱) 黄柏(五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方论〕此湿淫于内,以苦燥之,热淫于内,佐以甘苦法也。栀子清肌表,解五黄,又治内烦。黄柏泻膀胱,疗肌肤间热。甘草协利内外。三者其色皆黄,以黄退黄,同气相求也。按又可但有茵陈大黄汤,而无栀子柏皮汤,温热发黄,岂皆可下者哉!二八、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渴欲饮水,腹满舌燥黄,小便不利者,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此与上条异者,在口渴腹满耳。上条口不甚渴,腹不满,胃不甚实,故不可下;此则胃家已实而黄不得退,热不得越,无出表之理,故从事于下趋大小便也。

茵陈蒿汤茵陈蒿(六钱) 栀子(三钱) 生大黄(三钱)水八杯,先煮茵陈减水之半,再入二味,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利为度。

〔方论〕此纯苦急趋之方也。发黄外闭也,腹满内闭也,内外皆闭,其势不可缓,苦性最急,故以纯苦急趋下焦也。黄因热结,泻热者必泻小肠,小肠丙火,非苦不通。胜火者莫如水,茵陈得水之精;开郁莫如发陈,茵陈生发最速,高出众草,主治热结黄胆,故以之为君。栀子通水源而利三焦,大黄除实热而减腹满,故以之为佐也。

二九、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黄汤主之。

大凡小便不通,有责之膀胱不开者,有责之上游结热者,有责之肺气不化者。温热之小便不通,无膀胱不开证,皆上游(指小肠而言)热结,与肺气不化而然也。小肠火腑,故以三黄苦药通之;热结则液干,故以甘寒润之;金受火刑,化气维艰,故倍用麦、地以化之。

冬地三黄汤方(甘苦合化阴气法)麦冬(八钱) 黄连(一钱) 苇根汁(半酒杯,冲) 元参(四钱) 黄柏(一钱) 银花露(半酒杯,冲) 细生地(四钱) 黄芩(一钱) 生甘草(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利为度。

三十、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此用淡渗之禁也。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岂可再以淡渗动阳而燥津乎?奈何吴又可于小便条下,特立猪苓汤,乃去仲景原方之阿胶,反加木通、车前,渗而又渗乎!其治小便血分之桃仁汤中,仍用滑石,不识何解!三一、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此用苦寒之禁也。温病有余于火,不用淡渗犹易明,并苦寒亦设禁条,则未易明也。举世皆以苦能降火,寒能泻热,坦然用之而无疑,不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服之不应,愈化愈燥。宋人以目为火户,设立三黄汤,久服竟至于瞎,非化燥之明征乎?吾见温病而恣用苦寒,津液干涸不救者甚多。

盖化气比本气更烈。故前条冬地三黄汤,甘寒十之八、九,苦寒仅十之一、二耳。至茵陈蒿汤之纯苦,止有一用,或者再用,亦无屡用之理。吴又可屡诋用黄连之非,而又恣用大黄,借乎其未通甘寒一法也。

三二、阳明温病,下后热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复;周十二时后,缓缓与食,先取清者,勿令饱,饱则必复,复必重也。

此下后暴食之禁也。下后虽然热退,余焰尚存,盖无形质之邪,每惜有形质者以为根据附,必须坚壁清野,勿令即食。一日后,稍可食清而又清之物,若稍重浊,犹必复也。勿者,禁止之词,必者,断然之词也。

三三、阳明温病,下后脉静,身不热,舌上津回,十数日不大便,可与益胃、增液辈,断不可再与承气也。下后舌苔未尽退,口微渴,面微赤,脉微数,身微热,日浅者亦与增液辈,日深舌微干者,属下焦复脉法也(方见下焦)。勿轻与承气,轻与者肺燥而咳,脾滑而泄,热反不除,渴反甚也,百日死。

此数下亡阴之大戒也。下后不大便十数日。甚至二十日,乃肠胃津液受伤之故,不可强责其便,但与复阴,自能便也。此条脉静身凉,人犹易解,至脉虽不燥而未静,身虽不壮热而未凉,俗医必谓邪气不尽,必当再下,在又可法中亦必再下。

不知大毒治病,十衰其六,但与存阴退热,断不误事(下后邪气复聚,大热大渴,面正赤,脉躁甚,不在此例)。若轻与苦燥,频伤胃阴,肺之母气受伤,阳明化燥,肺无秉气,反为燥逼,焉得不咳。燥咳久者,必身热而渴也。若脾气为快利所伤,必致滑泄,滑泄则阴伤而热渴愈加矣,迁延三月,天道小变之期,其势不能再延,故曰百日死也。

三四、阳明温病,渴甚者,悉尼浆沃之。

悉尼浆(方法见前)三五、阳明温病,下后微热,舌苔不退者,薄荷末拭之。

以新布蘸新汲凉水,再蘸薄荷细末,频擦舌上。

三六、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心居膈上,胃居膈下,虽有膜隔,其浊气太甚,则亦可上干包络,且病自上焦而来,故必以芳香逐秽开窍为要也。

安宫牛黄丸(方见上焦篇)三七、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之在中焦,阳明病居多;湿温之在中焦,太阴病居多;暑温则各半也。

此诸温不同之大关键也。温热等皆因于火,以火从火,阳明阳土,以阳从阳,故阳明病居多。湿温则以湿从湿,太阴阴土,以阴从阴,则太阴病居多。暑兼湿热,故各半也。

暑温、伏暑

三八、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脉洪面赤,不恶寒,病已不在上焦矣。暑兼温热,热甚则渴,引水求救。湿郁中焦,水不下行,反来上逆,则呕。胃气不降,则大便闭。故以黄连、栝蒌清在里之热痰,半夏除水痰而强胃,加枳实者,取其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也。

小陷胸加枳实汤方(苦辛寒法)黄连(二钱) 栝蒌(三钱) 枳实(二钱) 半夏(五钱)急流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三九、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

不饥不便,而有浊痰,心下痞满,湿热互结而阻中焦气分。故以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故去干姜;非伤寒误下之虚痞,故去人参、甘草、大枣,且畏其助湿作满也。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苦辛寒法)半夏(一两) 黄连(二钱) 黄芩(三钱) 枳实(二钱) 杏仁(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虚者复纳人参二钱,大枣三枚。

四十、阳明暑温,湿气已化,热结独存,口燥咽干,渴欲饮水,面目俱赤,舌燥黄,脉沉实者,小承气汤各等分下之。

暑兼湿热,其有体瘦质燥之人,感受热重湿轻之证,湿先从热化尽,只余热结中焦,具诸下证,方可下之。

同类推荐
  • 周易述

    周易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宫砂

    守宫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纬乾元序制记

    易纬乾元序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平砂玉尺辨伪

    平砂玉尺辨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咒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孤独角落

    孤独角落

    你...有没有想过,我...一直都在,都在身边。说痛却又不及当初的苦说爱却又不及当初的伤在你心里是否还有我的位子我在等你.....等你
  • 星河圣王

    星河圣王

    古幽浩土史上最年轻的封号王侯叶名扬因意外陨落。谁曾想,大梦千年,叶名扬却重生于世。这一世,叶名扬修逆天功法,引不败界星,踏未知神域,以凛然之资,卷土重来,一路横推天下举世皆敌,于是,整个世界为之转动,即将暴走!!
  • 千秋岁之半城烟沙

    千秋岁之半城烟沙

    在别人眼中,无殇只是个寄人篱下,文武不全的废物。本来与他有婚约的杜家二小姐因看不起他,最终悔婚不嫁,但却想不到其姐姐杜瑞雪居然甘愿代替妹妹嫁给他,机缘巧合之下,他又被城主大人收为义子,但这位城主大人却另有一个身份,那九方国的三皇子殿下,三皇子在九方国臣民心中是个十恶不赦之徒,十年前储君之争,他弑杀亲兄,帝君一怒之下将他斩首示众,却不料那只是偷梁换柱之计,真正的他却来到了西宁城,厉兵秣马。十年后帝君归天,九方国暗潮汹涌,帝位之争一触即发,无殇被迫卷入了这场漩涡之中,历经生离死别,他的身世也渐渐浮出水面……
  • 爱的太伤痛

    爱的太伤痛

    她很爱他,却不告诉他,让他以为她骗了自己她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告诉他自己爱他......
  • 甜宠迷糊妻:老公,亲一亲

    甜宠迷糊妻:老公,亲一亲

    不小心破坏了总裁的婚礼,她把自己赔进去当了新娘,从此开启逆天宠婚之路。“总裁,太太在公司赌博。”“她钱不够,就送去。”“总裁,太太把你让给沐小姐了。”“我要的是她,让给谁都不行。”……婚后:“老公,我要离婚,离婚!”“离婚?可以!生下一对宝宝就离婚!”一对小包子出来了,“老公,说好的离婚呢?”“老婆,我们再来一对宝宝……”霖晓晓:“滚!”
  • 穷小子的王国

    穷小子的王国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清风面对社会的尔虞我诈,一边是谈恋爱三年的贤惠女友,另一边妖娆艳丽的营销总监,霸道蛮横的公司老板,风雨同舟的失恋同事,商场如战场交恶,他是如何应对呢?
  • 光羽圣传

    光羽圣传

    若命运最终的裁决便是如此,那么,我宁可从未遇见过你,宁可从未有过那些灿烂的过往。命定的圣光使,传说的炽羽炎,光与影交织,爱和恨混合,如果我们无法一起全身而退,那么毁灭亦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我累了,也倦了,以生命为祭品,以未来做赌注,让我们一起,尝试无助和绝望!血染的夕阳,耀眼的光芒,当尘埃落定,在我们的身后,一切都将迎来全新的篇章!
  • 天道欲心

    天道欲心

    天道苍茫无尽人世浮华欲心始于缘由无处终亦何时何方是一场梦的苏醒,还是被左右的存在。浮华的世界,陌生却又真实,本该‘梦里’沉寂的心,却因一场场缘分一次又一次的波澜躁动。是注定的悲鸣?无限的挣扎与否,一条条的十字路口,一次次的抉择与我,改变的是世界还是人心,亦或自己!奇异的世界因何而动,是前人的因果,是后世的机缘,还是命运的左右!修身:练气,筑基,金丹,元婴;炼性:融魂改命………
  • 天弦记

    天弦记

    天韵弦起天下惊,妖族现世,血雨腥风,各大势力又该如何应对?
  • 素贤

    素贤

    一入阴间深似海。仅以此文,献给明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