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寒。主浮熱在皮膚,往來寒熱,利小腸膀胱氣。生屋上陰處。八月、九月採。
陶隱居云:此瓦屋上青苔衣,剝取煮服之。
今按:《別本》注云:無毒。兒癇熱時氣,煩悶止渴。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屋北陰青苔衣也。
地錦草
滁州
味辛,無毒。主通流血脈,亦可用治氣。生近道田野,出滁州者尤良。莖葉細弱,蔓延於地。莖赤,葉青紫色,夏中茂盛。六月開紅花,細實。取苗、子用之。絡石注有地錦,是藤蔓之類,雖與此名同,而其類全別。新定。
《圖經》曰:地錦草,生滁州及近道田野中。味辛,無毒。主通流血脈,亦治氣。其苗葉細弱,蔓遍地。莖赤,葉青赤,中夏茂盛。六月開紅花,細實。今醫家取苗、子用之。《本經》絡石條注中有地錦,與此同名,而別是一類也。
《經驗方》:治臟毒赤白。地錦草採得後,洗,暴乾為末,米飲下一錢,立效。
敗船茹音如
平。主婦人崩中,吐痢血不止。
陶隱居云:此是大輻步典切除他盍切刮竹茹以捏直萌切漏處者。取乾煮之,亦燒作屑服之。
《千金方》:治婦人遺尿,不知出時。船故茹為末,酒調服三錢。
《子母秘錄》:治無故遺血溺。執中故竹茹乾末,酒服三錢匕,日三付反。
燈心草
味甘,寒,無毒。根及苗主五淋。生煮服之。生江南滁州,生。莖圓,江南長直。人將為席,席煮服更良。今附。
《經驗方》:治小兒夜啼草燒灰,塗乳上與之。
《勝金方》:治破傷。多用燈心草爛嚼和唾貼之,用帛裹,血立止。又方:治小蟲蟻入耳,挑不出者。以燈心浸油釣出蟲。
《衍義》曰:燈心草,陝西亦有。蒸熟,乾則拆取中心穰然燈者,是謂之熟草;又有不蒸者,但生乾剝取者,名生草。入藥宜用生草。
五毒草
味酸,平,無毒。根主癰疽,惡瘡毒腫,赤白游軫,蟲蠶蛇犬咬,并醋摩傅焙上,亦搗莖、葉傅之。恐毒入腹,亦煮服之。生江東平地。花、葉如蕎麥,根緊硬似狗脊。一名五蕺,一名蛇罔。又別有蠶罔草,如苧麻與蕺同名也。新補。見陳藏器。
鼠麯草
味甘,平,無毒。調中益氣,止泄除痰,壓時氣,去熱嗽。雜米粉作糗,食之甜美。生平崗熟地,高尺餘,葉有白毛,黃花。《荊楚歲時記》云:三月三日取鼠麯汁,蜜和為粉,謂之龍舌囗,以壓時氣。山南人呼為香茅,取花雜櫸皮染褐,至破猶鮮。江西人呼為鼠耳草。新補。見陳藏器、《日華子》。
列當
味甘,溫,無毒。主男子五勞七傷,補腰腎,令人有子,去風血。煮及浸酒服之。生山南岩石上,如藕根。初生掘取陰乾。亦名栗當。一名草蓯蓉。今附。
《食醫心鏡》:主興陽事。栗當二斤,一名列當。搗篩末,以酒一斗浸經宿,隨性飲之。
馬勃
味辛,平,無毒。主惡瘡,馬疥。一名馬庀。生園中久腐處。
陶隱居云:俗人呼為馬屁勃。紫色虛軟,狀如狗肺,彈之粉出。傅諸瘡,用之甚良也。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此馬庀菌也。虛軟如紫絮,彈之紫塵出。生濕地及腐木上,夏秋採之。
《衍義》曰:馬勃,此唐韓退之所謂牛溲、馬勃,俱收并蓄者也。有大如斗者,小亦如升杓。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調,呷,治喉閉咽痛。
屐音劇屧音燮
鼻繩灰水服主噎哽,心痛胸滿。
今按:《別本》注云:屐屧,江南有之,北人不識,以桐木為屐及屧也。用蒲為蒵,用麻穿其鼻也,久著腳者堪入藥用。唐本先附。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取著經久遠欲爛斷者,水服之良。
質汗
味甘、溫,無毒。主金瘡傷折,瘀血內損,補筋肉,消惡血,下血氣,婦人產後諸血結腹痛,內冷不下食。并酒消服之。亦傅病處。出西蕃,如凝血,蕃人煎甘草、松泪、檉乳、地黃并熱血成之。今附。
陳藏器云:蕃人試藥,取兒斷一足,以藥內口中,以足蹋之,當時能走者,至良。
水蓼
主蛇毒,搗傅之。絞汁服,止蛇毒入內心悶。水煮漬捋腳,消氣腫。
《唐本》注云:葉似蓼,莖赤,味辛,生下濕水傍。
今按:《別本》注云:生於淺水澤中,故名水蓼。其葉大於家蓼,水挼食之,勝於蓼子。唐本先附。
禹錫等按:《日華子》云:水蓼,味辛,冷,無毒。
《集驗方》:治腳痛。先以水蓼煮湯,令溫熱得所,頻頻淋洗,瘡乾自安。
蕕草
味甘,大寒,無毒。主濕痺,消水氣。合赤小豆煮食之,勿與鹽。主腳氣,頑痺,虛腫,小腹急,小便赤澀,搗葉傅毒腫。又絞取汁服之。主消渴。生水田中。似結縷,葉長,馬食之。《爾雅》云:蕕,蔓於。注云:生水中,江東人呼為莤。《證俗》云:蕕,水草也。新補。見陳藏器。
《衍義》曰:蕕草,《爾雅》曰:酋音猶,蔓于。《左傳》亦曰: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者。是此草。
敗芒箔
無毒。主產婦血滿腹脹痛,血渴,惡露不盡,月閉,止好血,下惡血,去鬼氣疰痛癥結,酒煮服之。亦燒為末酒下,彌久著烟者佳。今東人作箔,多草為之。《爾雅》云:芒似茅,可以為索。新補。見陳藏器。
狗舌草
味苦,寒,有小毒。主蠱疥瘙瘡,殺小蟲。
《唐本》注云:葉似車前,無文理,抽莖,花黃白細,叢生渠塹濕地。
今按:《別本》注云:疥瘙風瘡,并皆有蟲。為末和塗之即差。四月、五月採莖,暴乾。唐本先附。
海金沙
黔州
主通利小腸。得梔子、馬牙消、蓬沙共療傷寒熱狂。出黔中郡。七月收採。生作小株,才高一二尺。收採全科於日中暴之,令小乾,紙襯,以杖擊之,有細沙落紙上,旋收之,且暴且擊,以沙盡為度。用之或丸或散。新定。
《圖經》曰:海金沙,生黔中山谷,湖南亦有。初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採得,日中暴令乾,以紙襯,擊取其沙,落紙上,旋暴旋擊,沙盡乃止。主通利小腸。亦入傷寒狂熱藥。今醫治小便不通,臍下滿悶方:海金沙一兩,臘面茶半兩,二味搗碾令細。每服三錢,煎生薑甘草湯調下,服無時,未通再服。
萱草
涼,無毒。治沙淋,下水氣,主酒疸,黃色通身者。取根搗絞汁服,亦取嫩苗煮食之。又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一名鹿蔥。花名宜男。《風土記》云:懷妊婦人佩其花,生男也。新補。見陳藏器、《日華子》。
《圖經》云:萱草,俗謂之鹿蔥,處處田野有之。味甘而無毒。主安五臟,利心志,令人好歡樂,無憂,輕身明目。五月採花,八月採根用。今人多採其嫩苗及花跗作菜。云:利胸隔甚佳。
嵇康《養生論》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心中。
《衍義》曰:萱草根,洗淨研汁一大盞,生薑汁半盞相和,時時細呷,治大熱衄血。
格注草
味辛、苦,溫,有大毒。主蠱疰諸毒疼痛等。生齊、魯山澤。
《唐本》注云:葉似蕨,根紫色,若紫草根。一株有二十許,二月、八月採根,五月、六月採苗,日乾。唐本先附。
《唐本餘》注云:《圖經》出齊州、兖州山谷間。
鷄窠中草
主小兒白禿瘡。和白頭翁花燒灰,臘月豬脂傅之。瘡先以酸泔洗,然後塗之。又主小兒夜啼,安席下,勿令母知。新補。見陳藏器、《日華子》。
《千金方》:治產後遺尿。故鷄窠中草燒作末,酒服二錢匕,即差。
鷄冠子
涼,無毒。止腸風瀉血,赤白痢,婦人崩中帶下,入藥炒用。新補。見陳藏器、《日華子》。
地椒
味辛,溫,有小毒。主淋煠腫痛,可作殺蛀蟲藥。出上黨郡。苗覆地蔓生,莖葉甚細,花作小朵,紫白,因舊莖而生。新定。
草三稜根
味甘,平、溫,無毒。療產後惡血,通月水,血結,墮胎,破積聚癥瘕,止痛利氣。一者鷄爪三稜。生蜀地。二月、八月採。今附。
合明草
味甘,寒,無毒。主暴熱淋,小便赤澀,小兒瘛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搗絞汁服。生下濕地,葉如四出花,向夜即葉合。新補。見陳藏器。
鹿藥
味甘,溫,無毒。主風血,去諸冷,益老起陽。浸酒服之。生姑藏以西。苗、根并似黃精。根,鹿好食。今附。
敗天公
平。主鬼疰精魅。
陶隱居云:此人所戴竹笠之敗者也。取上竹燒,酒服之。
一十一種陳藏器餘
毛茛
鈎吻注陶云:鈎吻或是毛茛。蘇云:毛茛,是有毛石龍芮也。《百一方》云:菜中有水茛,葉圓而光,有毒。生水旁,蟹多食之。蘇云:又注,似水茛,無毛,其毛葭似龍芮而有毒也。
陰命
鈎吻注陶云:有一物名陰命,赤色,著木,懸其子。生海中,有毒。又云:海薑,生海中,赤色,狀如龍芮,亦大毒,應是此也,今無的識之者。
毒菌
地漿注陶云:山中多有毒菌,地漿解之。地生者為菌;木生者為檽。江東人呼為蕈。《爾雅》云:中馗菌。注云:地蕈子也。或云地鷄,亦云獐頭。夜中光者有毒;煮不熟者有毒;煮訖照人無影者有毒;有惡蟲鳥從下過者有毒;欲爛無蟲者有毒;冬春無毒,及秋夏有毒者,為蛇過也。
草禹餘糧
注陶云:南人又呼平澤中一藤如菝葜為餘糧。言禹採此當糧,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穀,不饑,調中止泄,健行不睡。云昔禹會諸侯,棄糧於地,化為此草,故名餘糧。今多生海畔山谷之地。
鼠蓑草
莎草注陶云:別有鼠蓑草,治體異此。有名無用條有蓑草,味苦,寒。主溫瘧寒熱,酸斯利氣。生淮南山谷,即此也。
廉薑
杜若注陶云:若似廉,按廉薑,熱。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似薑,生嶺南、劍南,人多食之。
草石蠶、蟲石蠶
注陶云:今俗用草根,黑色,按草石蠶,生高山石上,根如箸,上有毛,節如蠶,葉似卷柏。山人取浸酒,除風破血,主溪毒,煮食之。《本經》從蟲部出,復有蟲石蠶,已出《拾遺》。
漆姑草
杉木注陶云:葉細細,多生石間。按漆姑草,如鼠迹天,生階墀間陰處,氣辛烈。主漆瘡,挼碎傅之,熱更易。亦主溪毒瘡。蘇云:此蜀羊泉,羊泉是大草非細者,乃同名耳。
麂目
豆蔻注陶云:麂目小冷。按麂目云:出嶺南,如麂目,食之發冷痰,餘別無功。
梨豆
蚺蛇注陶云:蛇膽如梨豆,生江南。蔓如葛,子如皂莢子,作狸首文,故名梨豆。《爾雅》云:慮,涉子。人炒食之,一名虎涉,別無功。
諸草有毒
瓜兩蒂、兩鼻害人。瓜瓠正苦有毒。檐溜滴著菜有毒。堇黃花害人。芹赤葉害人。菰首蜜食下痢。生蔥不得雜白犬肉食之,令人九竅流血。食戎葵并鳥肉,令人面無顏色。食葵發狂犬咬。食葫蔥、青魚令人腹生蟲。薤不得和牛肉食,成癥瘕痼疾。婦人妊娠食乾薑,令胎肉消。生蔥和鷄子食變嗽。蓼齏食生食,令氣奪乏,令陰痿。九月食霜下瓜,血必冬發。三月不得食陳菹,夏熱病發惡瘡。瓠牛踐苗子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