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
花云侍儿孙氏
按殉身录花云怀庆人庚子守太平陈友谅以舟师
入寇城陷不屈而死妻郜氏生一子炜甫三岁闻云
遇害义不受辱以炜付侍儿孙氏令善护之遂投水
死谅军掠孙氏至九江孙氏恐儿被害以簪珥付渔
家妪鞠之是年冬王师败伪汉孙脱身至渔家视儿
在囗其囗窃负而走宿陶穴中明日出江浒僦舟以
渡遇汉溃军还争舟捽孙氏及儿投之江方出没波
中有断木自上流浮至附之入芦渚中渚有莲实孙
氏取啖儿七日不死忽夜闻人语声呼之逢老父告
之故与偕行明年辛丑达上所遂抚养之年十三授
千户
赵好德妻张氏
按汝宁府志张氏汝阳人吏部尚书赵好德妻侍郎
毅之母也元季大乱好德将杖策往谒高祖顾谓张
曰奈汝娠何张曰是男归君是女则母子俱死而已
遂洒泣而别张携家避难抵华州力作自给明年毅
生戊申洪武改元好德守安庆张携毅东归好德遣
人往迎遇诸大梁张以毅付使者曰我所忍死以待
者为此子耳今令归若主吾事毕矣遂悲伤发病卒
洪武八年诰赠淑人
聂万衿妻陈氏
按宝庆府志陈氏新化永宁乡民聂万衿妻避兵于
金凤寨忽火其庐衿病不能起氏负夫出力不能支
遂相抱同死
陶安继室陈氏
按太平府志陈氏陶安继室安没前妻子昱孙卯儿
坐法徙军陈氏叩阍泣奏帝为泫然曰安乃大儒朕
初渡江首与先后功在鼎彝今子孙残落深可悯念
时卯儿已没立赦昱归养封姑孰郡夫人
龚明可妻石氏
史
氏附
按武进县志石氏龚明可妻洪武初明可任山西徐
沟县簿病亡家贫丧不能举氏疏乞驿传扶榇报可
因着为令诏表所居曰龚巷同时史氏陈慨妻事与
此略同
庄居敬妻徐氏
按淮安府志徐氏海州人庄居敬妻元季夫为河南
平章死于御寇徐收殓率所部兵复其雠携幼子归
明太祖下山西负丧居京师大臣上其事奉旨归葬
旌表
夏信
按福清县志夏信北隅夏伯庸女性至孝知经史大
义父病割股和药糜以进父没弟观明甫四岁信怜
弟孤幼不忍朝夕离誓志不嫁竟抚其弟长观明为
囗长缘钞累信密与弟谋赴阙奏钞不便于民洪武
初诏逮系狱信上封事击登闻鼓伸冤上允所奏观
明始得释信年四十九卒后观明以子裕贵封监察
御史究其所自皆信成之也
黄妙莹
按松溪县志黄妙莹叶继生妻洪武间山寇摽掠至
其家以剑砍继生氏见夫被伤即出救以身蔽之贼
砍氏至气绝而身不动遂愕然弃去夫得免死
马五十七娘
按长汀县志马五十七娘洪武初抚幼弟马千郎终
身不偶年八十二卒
燕帖木妻脱脱怀氏
按云南通志副枢燕帖木妻脱脱怀氏蒙古人洪武
中征云南燕帖木败绩于曲靖驰归妻闭门不纳曰
尔受梁王厚恩兵败不死何以见王乃鸩其二男一
女命使者曰我死尔举火焚屋毋令辱我遂饮鸩死
苏那怀女
按河西县志苏那怀女元末怀任曲陀关万户府同
知卒于官弟宝实俱幼女为抚育成立居河西终身
不字苏氏子孙世主其祀焉
妙聪
按明外史列女传妙聪保安右卫指挥张孟囗家婢
也永乐中调兵操宣府孟囗在行北寇入掠妻李谓
夫妹曰我命妇与若皆宦门女义不可辱相挈投井
中妙聪亦随入见二人俱未死以李有娠恐水冷有
所害遂负之于背贼退孟囗弟仲囗归家求三人井
中以索引嫂妹而出婢则死矣
姚善富妻王氏
按广德州志王氏姚善富妻洪武二十八年善富由
明经入太学壬午燕师起叔恕以陈公迪婿故死节
而善富又以恕故自经诏陈尸御史廊下七十五日
初命戮尸继命减家属遣戍不许收殓氏凡三伏阙
三上疏文皇悯其诚得旨归殡
潘纯妻黄氏
按苏州府志黄氏潘纯妻永乐中纯为御史居北京
娶穆氏女为妾穆祖父世勋不知其有室也黄自苏
至京纯惧黄知而馆于他室越五日穆知之执妹礼
以见黄曰吾初不知有汝也江乡有子妇田宅在吾
当还汝善事君子乃以珠翟霞帔遗之明日穆父兄
至将论纯而归女穆以理谕之黄以女事其父兄遂
相和好后纯出宰信阳二妇同处十六年始终无间
言
吴金妻水氏
按苏州府志水氏嘉定人吴金妻金与兄晨渔吴淞
江上金忽为虎噬兄奔以告水即挺刃赴之亦死于
虎陈刚中作刺虎行云吴淞古泽国江水清且驶茫
茫蒹葭洲猛虎之所寄吴郎朝渔何处来网罟未施
身为毙有兄虽同行见难先已逝仓皇归来深闭门
惊起室中妻水氏不暇别尊姑安能顾娇子摇摇白
刃手中持雪锷霜铓是新淬仰天自誓还自言不杀
于菟生可愧洞虎之胸取虎心椎虎之骨饮虎髓但
知复虎雠宁知虎可畏日斜格斗声渐低力穷遂作
夫边鬼我闻此事毛发竖因忆秋风枣阳戍阿朝之
后久无人勇烈今闻吴氏妇名与吴淞江水长浩浩
汤汤流万古
魏谦家妻陈氏
按广东通志陈氏名贞姑揭阳人永乐间适魏谦家
甫三载其母弟诸生寄早卒遗腹一孤甫周岁而母
又没族利孤产谋乳母危之陈觉涕泣请辞归抚孤
即出赀为魏更娶捐陈遗租五十石为翁姑祀田孤
侄得成立至长史陈学干渐大陈宗今世祀姑为不
祧之祖魏子孙亦感其义并祀焉
刘细奴妻伍氏
按广东通志伍氏刘细奴妻家甚贫永乐十一年偕
夫往翁源佣工一日夫汲水为虎负去伍氏徒手逐
之曳其足虎弃其夫转噬伍夫妻俱死教谕伍聪义
而葬之
胡氏
按吉安府志胡氏吉水文穆公广女初广与学士解
缙侍宴文皇帝于文渊阁谕曰广缙少同业仕同官
今缙已有子广宜妻之广俯首曰臣妻有娠未卜男
女文皇曰定生女越数月果生女遂订盟未几解遭
汉煦诬谮举家戍辽胡之诸父欲改适他人女窃入
室以刀截耳家人觉而救之血被两颊且曰皇上实
主薄命之婚而吾父面承之一与之盟终身不改背
旨违父何以生为越数年洪熙改元解族蒙宥胡氏
遂归于解事姑至孝事夫唯谨姑徐氏多病不离囗
席十余年浣涤秽污皆亲为之且知书史性柔慈抚
侧室子女如己出卒年八十有五
梁奇会妻谭氏
按高明县志谭氏梁奇会妻会疾家贫不能办药饵
医曰人肉可疗氏遂割左臂肉作汤会食之得愈
谭郖英妻杨氏
按高明县志杨氏在城谭郖英妻县令杨伯女正
统己巳之难英二弟皆陷夫茕独母寡系恋于妇莫
展一筹氏自饮药而死使夫飘然无累以身逃遁遇
叔南昌偕外兄杨楚同奔金渡梁家获延宗祀
瞿端
按处州府志瞿端义民瞿孔良女母俞氏生男彬及
端而没父再娶李氏生弟桨正统十一年父兄并囗
端奉继母益谨十四年寇发李亦死端力携幼弟避
于深谷中获免终身不嫁抚弟克承宗祀乡人称为
李义女寿七十余终
萧可才妻张氏
按汝宁府志张氏固始萧可才妻有强贼操戈入室
尽掠所有欲杀其夫张氏伏抱乞以身代良久竟杀
张氏而去天顺间县令薛良亲为文祭葬焉
李氏二女
按山西通志李氏二女平阳芮城人成化甲辰岁大
饥父囗乏食二女年及笄箱中有妆具人劝其出鬻
二女惭不肯出伏于箱饿而死
王世昌妻杨氏
按明外史列女传杨氏临漳人弘治中夫世昌兄坐
事论死世昌念兄为嫡子请代其刑时杨未笄谋于
父母宗族曰彼代兄死为义士我顾不能为义妇耶
愿诉于上代夫死遂入京陈情敕法司议夫妻并得
释
吴六女
按辰州府志吴六女沅陵人父永华六女年十三弘
治中与姊入山揠笋遇虎攫姊去六女操木杖追之
脱姊虎口扶翼数步姊竟死郡守召至公庭赉以布
米
杨澍妻岳氏 文显妻易氏
按云南通志已上二妇俱腾冲人弘治间并割股为
糜以疗夫病乡党义之
朱氏女
按汝宁府志朱氏女固始人自幼幽闲贞静父疾革
以诸子尚幼命其抚育及父没誓不适人名族以礼
聘辞以父命不可违抚诸弟成立终身不字乡里高
之号曰女士年八十无疾而终
杨伦妻崔氏
按济南府志崔氏青城人知县杨伦妻流贼至伦被
执不从刃之崔往救以身蔽受重伤俱得不死正德
间旌表
卢氏女
按济南府志卢氏女历城人名桂香十岁为邑诸生
吴爱众养女爱众为雠害妻室尽避独女大呼手持
贼襦贼刃女脑血淋漓而死邑令张鹤鸣葬之郊名
义娥墓
吴宪妻李氏
按兖州府志李氏吴宪妻鱼台人正德六年夫为流
贼所执欲杀之李愿以身代遂代而死
温妻常氏
按陕西通志常氏温妻汉中汉阴人正德间有谢
姓者因差鬻产得二十金被酒解金于空园囗去氏
入园得之秘不告人翌日早谢酒醒索金不获欲自
尽氏亟取还之封识如故谢感泣拜为义母
胡尧元妻黄氏
按武昌府志黄氏蒲圻胡尧元妻正德戊寅冬随尧
元判瑞州明年六月宸濠反郡守被执诏擢尧元守
郡伪驸马李蕃掠城尧元集兵督战黄氏曰君其尽
忠毋以妾为念乃怀印抱女顾季子宣及家人永曰
脱有不虞吾当投井以死及贼平黄谓尧元曰吾与
君得生盖天佑社稷也
魏铭妻黄氏
按武昌府志黄氏蒲圻魏铭妻无子铭之京诡娶丁
指挥女为继室丁至蒲闻铭有妻大怒亟携女还黄
氏追至途中恳请云愿让正室而己次之丁乃止后
丁氏生三子曰顁頵颂皆贵黄氏成之也
白税继妻傅氏
按道州新志傅氏县人白税继妻前妻遗一子傅氏
生一女正德六年贼攻破县城傅氏携二子逃计不
得两全遂弃所生女而负前妻之子乡邦义之
汪芳妻刘氏
按广信府志刘氏汪芳妻上饶人芳病废贫甚谋更
遣之刘泣曰妾命也敢不以死从居常纺绩以给朝
夕正德庚午姚源贼至氏护芳不忍去贼欲污之不
从斩芳首胁之骂益厉遂遇害
戴景祯妻萧氏
按连城县志萧氏义民戴景祯妻戴早世氏事舅姑
尽妇道恒有济人利物之心捐赀刱北安里石桥砌
路三里许正德四年大帽山贼反邑令蒋玑筑土城
欲建数楼为守御时民力告乏氏复为刱西门楼一
重年七十余卒乡人至今义之
茅氏女
按明外史列女传茅氏女慈溪人年十四父母囗独
与兄嫂居其兄病痿卧值倭入县嫂出奔呼与偕行
女曰我室女将安之且俱去谁扶吾兄者贼至纵火
女力扶其兄避于空室并燔灼而死
胡绍虞妻程氏
按归德府志程氏永城人胡绍虞妻夫病刲股疗之
以义烈称
李天馥母李氏
按归德府志李氏永城人翰林院庶吉士李天馥母
夫病刲股救之
贾得隆妻张氏
按归德府志张氏永城人医官贾得隆妻夫病刲股
以救乡党难之
王羊姑
按归德府志王羊姑嘉靖三年瘟疫盛行父母兄嫂
俱亡止遗一幼侄姑遂不嫁抚侄成立而卒
义媪
按潞安府志媪任光禄仆妇也光禄统兵未回倭乘
间急攻城内人约投井死媪请先体肥塞井口不能
上下光禄至围解问内人俱围井泣因启甓出媪内
人得全
嘉小芝
按山西通志嘉小芝平阳夏县举人嘉缙孙女少孤
贫母裴氏寡居弟廷臣幼弱女誓不字人事母尽孝
母没弟愈无依抚之娶妻生子遂终身不嫁嘉靖辛
酉年逾六十有司表其门
罗询妻党氏
按陕西通志党氏西安同州人罗询妻嘉靖二十二
年大饯穷民刘曹邦等为盗掠诱询及富民数人于
河滨尽杀之还其室询子亦遇害氏匿积草中幸
免事宁诸被掠者皆畏不敢言氏独愤诉当道初不
为理氏愈益愤恨至以豕秽涂口面肩夫胫骨啼号
道旁冤声动市官竟为捕作乱者二十人置于法
丁香
按陕西通志丁香西安盩厔王瓒婢也同瓒逃难贼
将近瓒以银付丁香使逃去瓒被贼焚死丁香负尸
而归以前银置棺葬埋人皆义之
张寅妻康氏
按吉安府志康氏安福人幼许聘张寅寅年十二随
叔父赴任讹传没于途次康氏父母以寅早世欲令
改适康闻闭户自缢家人觉救苏父母曰今不复强
汝然汝将何以终身康曰吾既许于张即张氏妇矣
岂以存亡改志也后数年寅归娶焉时康年已三十
余矣寅官至大仆寺丞康俭约如未贵时每归宁必
躬执爨乡士大夫咸叹赏之
杨贞姑
按溧阳县志杨贞姑年十五父亿死明年母亦死有
弟珩玑尚幼姑矢不字人身刺守贞二字以示志抚
弟成立弟亦事之如母终其身年七十八嘉靖间县
令汤虺以闻岁给粟帛周之
王度妻熊氏
按苏州府志熊氏王度妻度为诸生贫甚挈家教授
于崇明南沙猝闻倭至夫妇负子女走匿苇丛中贼
追度剚之熊以身蔽度度得全而熊被创死兵备任
环为诗吊之学使赵镗赙之粟
梁宗祥妻周氏
按温州府志周氏梁宗祥妻乐清人宗祥暴病仆地
或曰非人肉不活周急断一指煎汤汤成而宗祥死
号恸欲绝方伯侯一元志宗祥墓曰观君之妇知君
之为夫后以寿终
林阿女
按温州府志林阿女司训杨良妾乐清人嘉靖壬子
扶主母赵氏避寇白沙塘赵病足不能前寇至举刃
斫赵阿女以身当之遂被重伤且死犹问曰主母无
恙乎语卒而绝
赵女大娘
按宁波府志赵女大娘奉化赵镇之女父母连丧女
年十八尚待字弟囗幼未能立女念无抚囗者遂誓
不嫁育囗成长及娶生子曰英曰豪士夫皆重其德
欲令归于贵族而其弟旋没女又誓不嫁抚其二侄
比英豪继没又抚英之子谏宗祀赖以不坠人称义
女焉
倪善
按闽书倪善隆女也隆生三子四女善其季未笄父
母云亡诸兄子众多善矢不嫁纺绩治生以抚诸侄
以所羡增置祭田及卒子侄义而服之年八十四卒
葬之祖坟之旁奉祀不绝
黄思通妻吴氏
按福建通志吴氏南安黄思通妻或遗橐于其门氏
拾藏之亡囗者去及觉反而索诸途吴闻疾出与之
亡囗者祝曰无以报媪愿天赐媪所少者是时吴尚
未孕其月遂孕生子翼登举孝廉官郡司马吴氏赠
宜人
秦钟城妻黄氏
按福建通志黄氏晋江人武举秦钟城妻武解元黄
龙女也龙任广西都司钟城与妻从城于舟中病笃
氏引刀割股进食愿减岁十年以赎夫命城果获愈
越十年而钟城卒氏同二子及孙拮据葬舅姑卒年
八十云
陈义姑
按明外史列女传义姑沙县陈穗女年十八父母相
继卒遗二男长天生七岁次天载五岁亲族利其有
日耽耽于旁义姑矢志抚弟族人窥伺未息义姑常
置数十具酒食以待寒夜族兄弟乘黑叩门姑燃
照之亟启户具酒食以款叩者告曰吾辈夜行灭
火就求烛耳自此遂绝意及二弟毕婚年四十五乃
嫁终无子二弟迎归事之如母
严氏女
按明外史列女传严氏女高明人隆庆中贼掠境随
兄出避遇贼刃其兄女跪哭曰父早丧孀母坚守恃
此一兄杀之则祀殄矣请以身代贼悯然为去刃既
而欲污之则曰请释吾兄即配汝及兄去执不从竟
剖腹而死
叶孜妻陈氏
按松溪县志陈氏叶孜妻孜囗一子甫周隆庆二年
邻舍失火庐屋被焚氏号泣曰天乎家赀不足惜倘
及舅姑两柩妾命休矣遂伏于柩不离火及前廊
忽反风而息
邵方婢邵氏
按明外史列女传邵氏丹阳大侠邵方家婢也方生
子仪令婢襁抱之故相徐阶高拱并家居方以策干
阶阶不用走谒拱为营复相名倾中外万历初拱罢
张居正恶方属巡抚张佳引捕杀之并逮仪捕者闭
仪而守之仪甫三岁婢抱而泣方女夫武进沈应奎
义烈士负气有力时为诸生念此子死邵氏绝将往
救之而府推官与应奎善固邀饮夜分乃罢武进距
方居五十里应奎度迟且不救夜逾城出抵方家夜
过半门者假寐遂逾墙以入婢方太息泣下曰安得
沈郎来应奎仓卒前婢立以仪授之顿首曰邵氏之
祀在君矣此子生婢死无憾应奎匿仪去晨即谒推
官旦日捕者失仪系婢毒拷终无言怨者言于守曰
必应奎匿之奎所善推官在坐大笑曰冤哉应奎夜
饮于余晨又谒余也会有为方解者事乃寝婢抚其
子以老
王序礼妻丁氏
按明外史列女传丁氏五河王序礼妻礼弟序爵客
外为贼所杀爵妻郭氏以怀孕故未即殉及生子越
月投缳死时丁氐适生女泣谓序礼曰叔不幸婶复
殉弃孤不养责在君与妾也妾初举女后尚有期孤
亡则斩叔之嗣且负婶矣序礼然之弃女乳侄未几
序礼亦死无子氏年方少抚侄长绝无怨悔
刘大俊妻金氏
按明外史列女传金氏通渭人年十九夫病痹金扶
浴温泉暴风雨山水陡发夫不能动令金急走金号
泣坚持不肯舍并溺水死尸流数十里而出手犹挽
夫不释云
赵来贺妻朱氏
按大名县志朱氏赵来贺妻归贺七载无嗣抚弟字
侄三十余年有司旌之
刘景隆女
按河南府志刘景隆女灵宝刘注刘余之姑刘家世
富厚注为忌者所害女誓不适人守次侄余成立历
七十五年万历三十三年卒
孙仲时继妻郑氏
按陜西通志郑氏孙仲时继妻西安同州人生三子
抚前室子代贤于所生凡衣食资用皆先代郑终代
感泣甚于三子仲时以追伤不再娶
石懿姑女
按四川总志岳池石懿姑第三女少失父母门祚衰
薄弟琼尚幼誓不适人抚弟乡校读书成立为衣冠
望族女年八十终新都杨太史为作传万历中学使
旌之
胡万臣女
按重庆府志壁山胡万臣女密云兵备道胡光德之
姊也年十五未字而父母俱亡抚幼弟誓不适人勤
纺绩为弟膏火费及弟成人娶张氏生子应征应征
生二子俱成名有司以闻于朝万历十四年旌表年
八十终
夏锡弘妻熊氏
按安福县志熊氏夏锡弘妻年十五适夏甫一载弘
病笃熊泣祷请代刲股疗之
王忠十妻阴氏
按南昌郡乘阴氏奉新王忠十妻忠十久病不愈术
者曰妇不利于夫阴闻谓家人曰吾未有子而于夫
不利虽生无益不如死以存夫家人劝令权避母家
阴佯许之抵暮悉以生计嘱忠十焚香叩天请以身
代旋整衣缢死后浃旬忠十亦殒遂合莽
聂显华妻王氏
按赣州府志王氏名孝贞宁都人聂显华妻夫疾剧
无嗣愿以身代遂缢死
冬梅
按歙县志冬梅城东许世达婢年十三世达没遗子
植未周主母病且笃谓之曰吾夫妇死仅遗此儿中
外无以为托奈何冬梅泣曰万一不幸婢子愿抚幼
主岂忍舍而他去主母寻殁冬梅含哺鞠幼主逾年
家人利其资欲嫁冬梅而杀孤冬梅度不可脱慨然
登舆途经世达故人汪某之门曰曩有服饰寄此请
入索竟下舆入门泣诉于汪情词哀切誓死以报其
主汪义之留冬梅于室而让迫者得不嫁护植成人
娶妇育子宗人高其义相率事以主妇之礼固辞不
受宗人不能强愈益贤之年八十二以处子终
胡元靖继妻周氏
按婺源县志周氏胡元靖继妻元靖德兴人本姓程
育于东溪胡氏以考吏入燕京妻死续娶周元靖选
蜀之岳池簿周从焉寻署县事而其前子与吏书相
比奸利事觉出赃下狱索其家无有周为遍谒县之
有力者合钱为完赃得出狱因愤其子不肖不肯归
留岳池城外处民间拮据为活凡十年万历初元
靖死仆从俱叛去周乃击鲜置酒与邻人别邻人怜
而交助之周独携两婢扶榇归自蜀江下鄱湖数千
里坐卧不离棺侧每风涛大作则泣而呼天竟获抵
岸召前子共营葬德兴卖一婢为资而子与媳俱无
留养意遂之婺为尼并埋元靖前妻遗骨前子与其
妻亦俱死无收者并收之乡人为另筑庵居所居新
庵有俞氏女敛钱为铸钟冶人范土为模矣将重索
价诘旦其模有大士像现焉冶人恐一铸而就潘士
藻曰微尼则元靖不得出狱死不得归骸
施福德
按婺源县志施福德父仁卿以王事没于京遗孤继
善甫二龄福德年十五痛父早逝惧弟失抚遂誓不
字人散财以餍豪宗使孤弟得安卒能成立竟以室
女终身司徒余中宇督南服碑表其墓
齐瀛婢祥梅
按宣城县志齐瀛万历初人建文殉难臣齐泰裔也
三岁时堕水其婢祥梅急人深处手援加诸顶屹立
水中及他人救瀛起婢仆而死矣
王节妻洪氏
按池州府志洪氏初受王节聘节随痿废意听改字
洪誓生死于王父服阕年已二十一归焉节痿废如
故洪略不为嫌立嗣以子之事节十三年先节亡犹
处女也
何天衢妻周氏
按苏州府志周氏邹平王府教授可立女生员何天
衢妻初可立教授长兴天衢夫妇随之天衢病祷医
无效有老妪密教妇刲股且戒勿言言则三年当死
妇潜刲股和椒汤进之良愈天衢见妇有瘢痕固问
之妇不敢隐后三年果死
谭宗胜妻茅氏
曹
氏附
按镇江府志茅氏丹徒人谭宗胜妻多病无子语宗
胜曰若置侧室我心慰矣媒妁誉真州曹使女甚贤
虑不可屈也茅曰我病且殆盍以继室取之曹归谭
见茅乃绐之曰嫂也曹时时亲奉汤药无懈偶见宗
胜持茅两手胗视出泣曰初为君长者幸有托今若
是可乎宗胜遂以实告曹惊走伏氍毹拜囗下茅亦
惊起拜曰屈若此我过矣敢命为二室乎两人固逊
久之竟以姊妹称居无何茅病少间逾年曹生子恩
以曾孙自省贵曹与茅皆赠太夫人初茅之父某有
弟不相好见其女与曹因自感悟遂与弟相囗和尝
语人曰使吾兄弟式好者吾女也
唐之佐妻史氏
按临淮县志史氏诸生唐之佐妻夫病笃氏割股以
进病立愈
李质民妻俞氏
按临淮县志俞氏诸生李质民妻民病氏割股以救
县令旌之
刘永基母王氏
按绍兴府志王氏刘永基母基字止庵山阴人少好
学登万历庚戌进士任宜兴令清吏胥干没税囗执
洞庭逋盗声望皆着境内患蝗王氏哀民疾苦竟吞
蝗入腹病死永基以忧去士民感涕为筑望来台又
建吞蝗娘娘庙以志母德
俞僧妻王氏
按绍兴府志王氏俞僧妻新昌人僧无兄弟而伯有
六子横甚欲七分其田宅僧父持之坚遂不通往来
王归俞始合囗疑之舅姑语之故王曰兄弟重乎财
重乎乃往伯翁所行茶告愿均分如命伯翁大喜置
酒欢会复为兄弟如初王勤治生十余年伯产悉归
王
臧裴基妻吴氏
按长兴县志吴氏邑文学臧裴基妻生甫六日寄养
于外亲胡媪胡与其生母许字臧时女父赴公车未
之知也有同年计偕京邸复缔姻遂改字臧诉之大
司马范公景文未几范谢事臧不得伸女慨然曰一
女无二字也臧虽贫我宁为臧氏鬼欲自尽不得因
手书呈母致臧妮妮千余言表无异志又告母曰即
归臧非得父命不可时父令太和女奉母踦蹊抵父
所削牍泣请父寻悟许之命返胡出阁而胡媪已谢
世女衰服尽人子礼乃归臧臧贫椎髻操作绝无怨
咨生子振鹗舅姑为谋乳媪氏曰家贫食指不可以
繁妇宁敢惮瘁以遗舅姑忧年二十有二卒阅囗臧
生亦死晋陵邹之麟高其义为作哀诔
姚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