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鲁孝义保
按刘向列女传鲁孝义保者鲁孝公称之保母臧氏
之寡也初孝公父武公与其二子长子括中子戏朝
周宣王宣王立戏为鲁太子武公薨戏立是为懿公
孝公时号公子称最少义保与其子俱入宫养公子
称括之子伯御与鲁人作乱攻杀懿公而自立求公
子称于宫将杀之义保闻伯御将杀称乃衣其子以
称之衣卧于称之处伯御杀之义保遂抱称以出遇
称舅鲁大夫于外舅问称死乎义保曰不死在此舅
曰何以得免义保曰以吾子代之义保遂以逃十一
年鲁大夫皆知称之在保于是请周天子杀伯御立
称是为孝公鲁人高之论语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其
义保之谓也
秦穆公姬
按刘向列女传穆姬者秦穆公之夫人晋献公之女
太子申生之同母姊与惠公异母贤而有义献公杀
太子申生逐群公子惠公号公子夷吾奔梁及献公
卒得因秦立始即位穆姬使纳群公子曰公者君
之根本惠公不用又背秦赂晋饥请粟于秦秦与之
秦饥请粟于晋晋不与秦遂兴兵与晋战获晋君以
归秦穆公曰扫除先人之庙寡人将以晋君见穆姬
闻之乃与太子罃公子弘与简璧衰绖屦薪以迎且
告穆公曰上天降灾使两君罢以玉帛相见乃以兴
戎婢子娣姒不能相教以辱君命晋君朝以入婢子
夕以死惟君其图之公惧乃舍诸灵台大夫请以入
公曰获晋君以功归今以丧归将焉用遂改馆晋君
馈以七牢而遣之穆姬死穆姬之弟重耳入秦秦送
之晋是为晋文公太子罃思母之恩而送其舅氏也
作诗曰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君
子曰慈母生孝子诗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穆姬之
谓也
楚成郑瞀
按刘向列女传郑瞀者郑女之嬴媵楚成王之夫人
也初成王登台临后宫宫人皆倾观子瞀直入不顾
徐步不变王曰行者顾子瞀不顾王曰顾吾以女为
夫人子瞀复不顾王曰顾吾又与女千金而封若父
兄子瞀遂不顾于是王下台而问曰夫人重位也封
爵厚禄也一顾可以得之可得而遂不顾何也子瞀
曰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今者大王在台上而
妾顾则是失仪节也不顾告以夫人之尊示以封爵
之重而后顾则是妾贪贵乐利以忘义理也苟忘义
理何以事王王曰善遂立以为夫人处期年王将立
公子商臣以为太子王问之于令尹子上子上曰君
之齿末也而又多宠子既置而黜之必为乱矣且其
人囗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王退而问于夫人
子瞀曰令尹之言信可从也王不听遂立之其后商
臣以子上救蔡之事谮子上而杀之子瞀谓其保曰
吾闻妇人之事在于馈食之间而已虽然心之所见
吾不能藏夫昔者子上言太子之不可立也太子怨
之谮而杀之王不明察遂辜无罪是白黑颠倒上下
错谬也王多宠子皆欲得国太子贪忍恐失其所王
又不明无以照之嫡庶分争祸必兴焉后王又欲立
公子职职商臣庶弟也子瞀退而与其保言曰吾闻
信不见疑今者王必将以职易太子吾惧祸乱之作
也而言之于王王不应其以太子为非吾子疑吾谮
之者乎夫见疑而生众人孰知其不然与其无义而
生不如死以明之且王闻吾死必寤太子之不可释
也遂自杀保母以其言通于王是时太子知王之欲
废之也遂兴师作乱围王宫王请食熊蹯而死不可
得也遂自经君子曰非至仁孰能以身试诗曰舍命
不渝此之谓也
晋圉怀嬴
按刘向列女传怀嬴者秦穆公之女晋惠公太子之
妃也圉质于秦穆公以嬴妻之六年圉将逃归谓嬴
氏曰吾去国数年子父之接忘而秦晋之友不加亲
也夫鸟飞反乡狐死首丘我其首晋而死子其与我
行乎嬴氏对曰子晋太子也辱于秦子之欲去不亦
宜乎虽然寡君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今吾不
足以结子是吾不肖也从子而归是弃君也言子之
谋是负妻之义也三者无一可行虽吾不从子也子
行矣吾不敢泄言亦不敢从也子圉遂逃归君子谓
怀嬴善处夫妇之间
黎庄夫人
按刘向列女传黎庄夫人者卫侯之女黎庄公之夫
人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务者异未尝得见甚不得意
其傅母闵夫人贤而公反不纳怜其失意又恐其已
见遣而不以时去谓夫人曰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
义则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乃作诗曰式微式微胡
不归夫人曰妇人之道一而已矣彼虽不吾以吾何
可以离于妇道乎乃作诗曰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君子故序之以编于
诗
周主忠妾
按刘向列女传周主忠妾者周大夫妻之媵妾也大
夫号主父自卫仕于周二年且归其妻淫于邻人恐
主父觉其淫者忧之妻曰无忧也吾为毒酒封以待
之矣三日主父至其妻曰吾为子劳封酒相待使媵
婢取酒而进之媵婢心知其毒酒也计念进之则杀
主父不义言之又杀主母不忠犹豫因阳僵覆酒主
父大怒而笞之既已妻恐媵婢言之因以他过笞欲
杀之媵知将死终不言主父弟闻其事具以告主父
主父惊乃免媵婢而笞杀其妻使人阴问媵婢曰汝
知其事何以不言而反几死乎媵婢曰杀主以自生
又有辱主之名吾死则死耳岂言之哉主父高其义
贵其意将纳以为妻媵婢辞曰主辱而死而妾独生
是无义也代主之处是逆礼也无义逆礼有一犹愈
今尽有之难以生矣欲自杀主父闻之乃厚币而嫁
之四邻争娶之君子谓忠妾为仁厚夫名无细而不
闻行无隐而不彰诗云无言不囗无德不报此之谓
也
卫宗二顺
按刘向列女传卫宗二顺者卫宗室灵王之夫人而
及其傅妾也秦灭卫君乃封灵王世家使奉其祀灵
王死夫人无子而守寡傅妾有子傅妾事夫人八年
不衰供养愈谨夫人谓傅妾曰孺子养我甚谨子奉
祀而妾事我我不聊也且吾闻主君之母不妾事人
今我无子于礼斥绌之人也而留以尽其节是我幸
也今又烦孺子不改故节我甚内惭吾愿出居外以
时相见我甚便之傅妾泣而对曰夫人欲使灵氏受
不祥耶王不幸早终是一不祥也夫人无子而婢妾
有子是二不祥也夫人又欲出居外使婢子居内是
三不祥也妾闻忠臣下君无怠倦时孝子养亲患无
日也妾岂敢以小贵之故变妾之节哉供养固妾之
职也夫人又何勤乎夫人曰无子之人而辱主君之
母虽子欲尔众人将谓我不知礼也吾终愿居外而
已傅妾退而谓其子曰吾闻君子处顺奉上下之仪
修先古之礼此顺道也今夫人难我将欲居外使我
居内此逆也处逆而生岂若守顺而死哉遂欲自杀
其子泣而守之不听夫人闻之欢遂许傅妾留终年
供养不衰君子曰二女相让亦诚君子可谓行成于
内而名立于世矣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此之谓
也
鲁义姑姊
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姊者鲁野之妇人也齐攻鲁
至郊望见一妇人抱一儿携一儿而行军且及之弃
其所抱抱其所携而走山儿随而啼妇人遂行不顾
齐将问儿曰走者尔母耶曰是也母所抱者谁也曰
不知也齐将乃追之军士引弓将射之曰止不止吾
将射尔妇人乃还齐将问所抱者谁也所弃者谁也
对曰所抱者妾兄之子也所弃者妾之子也见军之
至力不能两护故弃妾之子齐将曰子之于母其亲
爱也痛甚于心今释之而反抱兄之子何也妇人曰
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夫背公义而向私爱
亡兄子而存妾子幸而得免则鲁君不吾畜大夫不
吾养庶民国人不吾与也夫如是则胁肩无所容而
累足无所履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故忍弃子而行
义不能无义而视鲁国于是齐将按兵而止使人言
于齐君曰鲁未可伐也乃至于境山泽之妇人耳犹
知持节行义不以私害公而况于朝臣士大夫乎请
还齐君许之鲁君闻之赐妇人束帛百端号曰义姑
姊公正诚信果于行义夫义其大哉虽在匹妇国犹
赖之况以礼义治国乎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此
之谓也
齐义继母
按刘向列女传齐义继母者齐二子之母也当宣王
时人有斗死于道者吏讯之被一创二子兄弟立其
傍吏问之兄曰我杀之弟曰非兄也乃我杀之期年
吏不能决言之于相相不能决言之于王王曰今皆
赦之是纵有罪也皆杀之是诛无辜也寡人度其母
能知子善恶试问其母听其所欲杀活相召其母问
之曰母之子杀人兄弟欲相代死吏不能决言之于
王王有仁惠故问母何所欲杀活其母泣而对曰杀
其少者相受其言因而问之曰夫少子者人之所爱
也今欲杀之何也其母对曰少者妾之子也长者前
妻之子也其父疾且死之时属之于妾曰善养视之
妾曰诺今既受人之托许人以诺岂可以忘人之托
而不信其诺耶且杀兄活弟是以私爱废公义也背
言忘信是欺死者也夫言不约束已诺不分何以居
于世哉子虽痛乎独谓行何泣下沾襟相入言于王
王美其义高其行皆赦不杀而尊其母号曰义母君
子谓义母信而好义洁而有让诗曰恺悌君子四方
为则此之谓也
梁节姑姊
按刘向列女传梁节姑姊者梁之妇人也因失火兄
子与其己子在火中欲取兄子辄得其子独不得兄
子火盛不得复入妇人将自趣火其人止之曰子本
欲取兄之子惶恐卒误得尔子中心谓何何至自赴
火妇人曰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
目以见兄弟国人哉吾欲复投吾子为失母之恩吾
势不可以生遂赴火而死君子谓节姑姊洁而不污
诗曰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此之谓也
魏芒慈母
按刘向列女传魏芒慈母者魏孟阳氏之女芒卯之
后妻也有三子前妻之子五人皆不爱慈母遇之甚
异犹不爱母乃命其三子不得与前妻子齐衣服饮
食起居进退甚相远前妻之子犹不爱于是前妻中
子犯魏王令当死慈母忧戚悲哀带围减尺朝夕勤
劳以救其罪人有谓慈母曰何勤劳忧惧如此慈母
曰如妾亲子虽不爱妾犹救其祸而除其害独于假
子而不为何以异于凡母其父为其孤也而使妾为
其继母继母如母为人母不能爱其子可谓慈乎亲
其亲而偏其假可谓义乎不慈且无义何以立于世
彼虽不爱妾安可以忘义乎魏安厘王闻之高其义
曰慈母如此可不赦其子乎乃赦其子复其家自此
五子亲附慈母雍雍若一慈母以礼义之渐率导八
子咸为魏大夫卿士各成于礼义君子谓慈母一心
诗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
一兮心如结兮言心之均一也鸤鸠以一心养七子
君子以一仪养万物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
事一君此之谓也
召南申女
按刘向列女传召南申女者申人之女也既许嫁于
囗夫家礼不备而欲迎之女与其人言以为夫妇者
人伦之始也不可不正传曰正其本则万物理失之
毫厘差之千里是以本立而道生源洁而流清故嫁
娶者所以重承业继先祖为宗庙主也夫家轻礼违
制不可以行遂不肯往夫家讼之于理致之于狱女
终以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持义必死不往而作
诗曰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言夫家之礼不备足也君
子以为得妇道之仪故举而扬之传而法之以绝无
礼之求防淫欲之行焉又曰虽速我讼亦不女从此
之谓也
蔡人之妻
按刘向列女传蔡人之妻者宋人之女也既嫁于蔡
而夫有恶疾其母将改嫁之女曰夫之不幸乃妾之
不幸也奈何去之适人之道一与之醮终身不改不
幸遇恶疾不改其意且夫采采芣囗之草虽其臭恶
犹始于捋采之终于怀撷之浸以益亲况于人乎况
于夫妇之道乎彼无大故又不遣妾何以得去终不
听其母乃作芣囗之诗君子曰宋女之意甚贞而一
也
魏节乳母
按刘向列女传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
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
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
俱逃魏之故臣见乳母而识之曰乳母无恙乎乳母
曰嗟乎吾奈公子何故臣曰今公子安在吾闻秦令
有能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乳母傥言
之则可以得千金知而不言则昆弟无类矣乳母曰
吁我不知公子之处故臣曰我闻公子与乳母俱逃
母曰吾虽知之亦终不可以言故臣曰今魏国亦破
亡已灭子匿之尚谁为乎母吁而言曰夫见利而
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今持逆乱而以求
利吾不为也且夫凡为人养子者务生之非为杀之
也岂可以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妾不
能生而令公子擒也遂抱公子逃于深泽之中故臣
以告秦军秦军追见争射之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
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秦王闻之贵其守忠死义
乃以卿礼葬之祠以太牢宠其兄为五大夫赐金百
镒君子谓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礼为孺子室
于宫择诸母及阿者必求其宽仁慈惠温良恭敬慎
而寡言者使为子师次为慈母次为保母皆居子室
以养全之他人无事不得往夫慈故能爱乳狗搏人
伏鸡搏狸恩出于中心也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此之谓也
盖将之妻
按刘向列女传盖将之妻盖之偏将丘子之妻也戎
伐盖杀其君令于盖群臣曰敢有自杀者妻子尽诛
丘子自杀人救之不得死既归其妻谓之曰吾闻将
节勇而不果生故士民尽力而不畏死是以战胜攻
取故能存国安君夫战而忘勇非孝也君亡不死非
忠也今军败君死子独可生忠孝忘于身何忍以归
丘子曰盖小戎大吾力毕能尽君不幸而死吾固自
杀也以救故不得死其妻曰曩日有救今又何也丘
子曰吾非爱身也戎令曰自杀者诛及妻子是以不
死死又何益于君其妻曰吾闻之主忧臣辱主辱臣
死今君死而子不死可谓义乎多杀士民不能存国
而自活可谓仁乎忧妻子而忘仁义背故君而事强
暴可谓忠乎人无忠臣之道仁义之行可谓贤乎周
书曰先君而后臣先父母而后兄弟先兄弟而后交
友先交友而后妻子妻子私爱也事君公义也今子
以妻子之故失人臣之节无事君之礼弃忠臣之公
道营妻子之私爱偷生苟活妾等耻之况于子乎吾
不能与子蒙耻而生焉遂自杀戎君贤之祠以太牢
而以将礼葬之赐其弟金百镒以为卿而使别治盖
君子谓盖将之妻洁而好义诗曰淑人君子其德不
回此之谓也
汉
珠崖二义
按刘向列女传二义者珠崖令之后妻及前妻之女
也女名初年十三珠崖多珠继母连大珠以为系臂
及令死当送丧法内珠入于关者死继母弃其系臂
珠其子男年九岁好而取之置之母镜奁中皆莫之
知遂奉丧归至海关关候士吏搜索得珠十枚于继
母镜奁中吏曰嘻此值法无可奈何谁当坐者初在
左右曰初当坐之吏曰其状何如对曰君不幸夫人
解系臂弃之初心惜之取而置夫人镜奁中夫人不
知也继母闻之遽疾行问初初曰夫人所弃珠初复
取之置夫人奁中初当坐之母意亦以初为实然怜
之乃因谓吏曰愿且待幸无劾儿儿诚不知也此珠
妾之系臂也君不幸妾解去之而置奁中迫奉丧道
远与弱小俱忽然忘之妾当坐之初固曰实初取之
继母又曰儿但让耳实妾取之因涕泣不能自禁女
亦曰夫人哀初之孤欲强活初身夫人实不知也又
因哭泣泣下交颈送葬者尽哭哀恸傍人莫不为酸
鼻挥涕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关候垂泣终日
不能忍决乃曰母子有义如此吾宁坐之不忍加文
且又相让安知孰是遂弃珠而遣之既去后乃知男
独取之也君子谓二义慈孝论语曰父为子隐子为
父隐直在其中矣若继母与假女推让争死哀感傍
人可谓直耳
京师节女
按刘向列女传京师节女者长安大昌里人之妻也
其夫有雠人欲报其夫而无道径闻其妻之仁孝有
义乃劫其妻之父使要其女为中谲父呼其女告之
女计念不听之则杀父不孝听之则杀夫不义不孝
不义虽生不可以行于世欲以身当之乃且许诺曰
旦日在楼上新沐东首卧则是矣妾请开户牖待之
还其家乃告其夫使卧他所因自沐居楼上东首开
户牖而卧夜半雠家果至断头持去明而视之乃其
妻之头也雠人哀痛之以为有义遂释不杀其夫君
子谓节女仁孝厚于恩义也夫重仁义轻死亡行之
高者也论语曰君子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此之谓也
邰阳友娣
按刘向列女传女娣者邰阳邑任延寿之妻也字季
儿有三子季儿兄季宗与延寿争葬父事延寿与其
友田建阴杀季宗建独坐死寿会赦乃以告季儿季
儿曰嘻独今乃语我乎遂振衣欲去问曰所与共杀
吾兄者为谁延寿曰田建田建已死独我当坐之汝
杀我而已季儿曰杀夫不义事兄之雠亦不义延寿
曰吾不敢留汝愿以车马及家中财物尽以送汝听
汝所之季儿曰吾当安之兄死而雠不执与子同枕
席而使杀吾兄内不能和夫家又纵兄之雠何面目
以生而戴天履地乎延寿惭而去不敢见季儿季儿
乃告其大女曰汝父杀吾兄义不可以留又终不复
嫁矣吾去汝而死善视汝两弟遂以身自经而死冯
翊王让闻之大其义令县复其三子而表其墓君子
谓友娣善复兄雠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季儿可
以为则矣
后汉
张雨
按后汉书方术谢夷吾传注寿张县女子张雨早丧
父母年五十不肯嫁留养孤弟二人教其学问各得
通经皆为聘娶皆成善士夷吾荐于州府使各选举
表复雨门户
盛道妻
按后汉书列女传犍为盛道妻者同郡赵氏之女也
字媛姜建安五年益部乱道聚众起兵事败夫妻执
系当死媛姜夜中告道曰法有常刑必无生望君可
速潜逃建立门户妾自留狱代君塞咎道依违未从
媛姜便解道桎梏为赍粮货子翔时年五岁使道携
持而走媛姜代道持夜应对不失度道已远乃以实
告吏应时见杀道父子会赦得归道感其义终身不
娶焉
羊囗妻蔡氏
按野客丛谈羊佑父囗先妻孔融女后妻蔡邕女孔
氏生发蔡氏生承佑时发与佑俱病度不能两存乃
专心养发故得济佑竟病死后汉蔡邕传无闻
晋
郑休妻石氏
按晋书列女传郑休妻石氏不知何许人也少有德
操年十余岁乡邑称之既归郑氐为九族所重休前
妻女既幼休父布临终有庶子沈生命弃之石氏曰
奈何使舅之后不存乎遂养沈及前妻女力不兼举
九年之中三不举子
靳康女
按晋书列女传靳康女者不知何许人也美姿容有
志操刘曜之诛靳氏将纳靳女为妻靳女曰陛下既
灭其父母兄弟复何用妾为妾闻逆人之诛也尚洿
宫伐树而况其子女乎因号泣请死曜哀之免康一
子
广汉汝妇
按皇甫谧列女传广汉汝妇者汝敦之妻也居世殷
富兄弟早孤而嫂贪囗敦以所受田宅奴婢三百余
万悉让与兄裁留园地数十亩起舍耕作土中得金
一器敦以示妻妻曰本言让先祖所有也此金非其
有耶敦曰固吾意也乃俱担金与兄嫂嫂初谓叔穷
乏来欲借贷有不悦之色见金而喜兄乃恻然感悟
弃妻还金
宋
南平王铄妃江氏
按宋书南平王铄传铄素不推事世祖又为元凶所
任上乃以药内食中毒杀之时年二十三追赠侍中
司徒三子敬猷敬渊敬先敬猷嗣官至黄门郎敬渊
初封安南县侯官至后军将军敬先继庐陵王绍前
废帝景和末召铄妃江氏入宫使左右于前逼迫之
江氏不受命谓曰若不从当杀汝三子江氏犹不肯
于是遣使于第杀敬猷敬渊敬先鞭江氏一百其夕
废帝亦殒
南齐
吴翼之母丁氏
按南齐书孝义韩灵敏传会稽永兴吴翼之母丁氏
少丧夫性仁爱遭年荒分衣食以贻里中饥饿者邻
里求借未尝违同里陈穰父母死孤单无亲戚丁氏
牧养之及长为营婚娶又同里王礼妻徐氏荒年客
死山阴丁为买棺器自往敛葬元徽末大雪商旅断
行村里比屋饥饿丁自出盐米计口分赋同里左侨
家露四丧无以葬丁为办冢椁有三调不登者代为
输送丁长子妇王氏守寡执志不再醮州郡上言诏
表门闾蠲租税
乘公济妻姚氏
范法
恂妻附
按南齐书孝义韩灵敏传建武三年吴兴乘公济妻
姚氏生二男而公济及兄公愿干伯并卒各有一子
欣之天保姚养育之卖田宅为娶妇自与二男寄止
邻家明帝诏为其二子婚表门闾复徭役吴郡范法
恂妻褚氏勤苦执妇业宋升明中孙昙瓘谋反亡命
褚谓其子僧简曰孙越州先姑之囗子与汝父亲则
从母兄弟交则义重古人逃窜脱不免汝宜收之昙
瓘寻伏法褚氏令僧简往敛葬年七十余永明中卒
僧简在都闻病驰归未至而褚已卒将殡举尸不起
寻而僧简至焉
徐灵礼妻
按南齐书孝义韩灵敏传广陵徐灵礼妻遭火救儿
焚死太守刘悛以闻
北魏
平原女子孙氏
按魏书列女传平原鄃县女子孙氏男玉者夫为灵
县民所杀追执雠人男玉欲自杀之其弟止而不听
男玉泣曰女人出适以夫为天当亲自复雪云何假
人之手遂以杖殴杀之有司处死以闻显祖诏曰男
玉重节轻身以义犯法缘情定罪理在可原其特恕
之
孙道温妻赵氏
按北史列女传西魏武功县孙道温妻赵氏者安平
人也万俟丑奴之反围岐州久之无援赵乃谓城中
妇女曰今州城方陷义在同忧遂相率负土昼夜培
城城竟免贼大统六年赠夫岐州刺史赠赵安平县
君
隋
锺士雄母蒋氏
按隋书列女传锺士雄母者临贺蒋氏女也士雄仕
陈为伏波将军陈主以士雄岭南酋帅虑其反复每
质蒋氏于都下及晋王广平江南以士雄在岭表欲
以恩义致之遣氏归临贺既而同郡虞子茂锺文华
等作乱举兵攻城遣人召士雄士雄将应之蒋氏谓
士雄曰我前在杨都备尝辛苦今逄圣化母子聚集
没身不能上报焉能为逆哉汝若禽兽其心背德忘
义我当自杀于汝前士雄于是遂止蒋氏复为书与
子茂等谕以祸福子茂不从寻为官军所败上闻蒋
氏甚异之封为安乐县君
杨庆妻王氏
按隋书河间王弘传弘子庆越王侗称制拜宗正卿
世充将篡庆首为劝进世充既僭伪号以兄女妻之
署荣州刺史及世充将败庆欲将其妻同归长安其
妻谓之曰国家以妾奉箕于公者欲以申厚意结
公心耳今叔父穷迫家国阽危而公不顾婚姻孤负
付属为全身之计非妾所能责公也妾若至长安则
公家一婢耳何用妾为愿得送还东都君之惠也庆
不许其妻遂沐浴靓妆仰药而死(
按唐书列女传曰王谓左右曰唐胜
则郑灭郑安则吾夫死若是何益乃饮药死)
唐
王兰英
按唐书列女传王兰英者独孤师仁之姆师仁父武
都谋归唐王世充杀之师仁始三岁免死禁锢兰英
请髡钳得保养许之时丧乱饿死者籍籍游丐道路
以食师仁身啖土饮水后诈为采薪窃师仁归京师
高祖嘉其义诏封兰英永寿乡君
李湍妻
按唐书列女传李湍妻某氏湍籍吴元济军元和中
自拔归乌重引妻为贼缚而脔食之将死犹号于湍
曰善事乌仆射观者叹泣重引请以其事属史官诏
可
韩会妻郑氏
按怀庆府志郑氏河阳中书舍人韩会妻文公愈之
嫂也愈生三岁父仲卿暨母皆没鞠育于郑情若所
生会后贬官竟死迁所氐扶榇归葬又就食江南皆
携叔以行教诲婚娶恩义甚笃艰苦守贞垂三十年
亲见愈登进士垂大名其亡也文公服期以报事闻
朝野士大夫皆以为法焉
衡方厚妻程氏
按唐书列女传衡方厚妻程氏太和中方厚为邕州
录事参军招讨使董昌龄治无状方厚数争事昌龄
怒将执付吏辞以疾不免即以死告卧棺中昌龄知
之使阖棺甚牢方厚闭久以爪攫棺爪尽乃绝程惧
并死不敢哭昌龄恬不疑厚遣其丧程徒行至阙下
叩右银台门自刵陈冤下御史鞫治有实昌龄乃得
罪文宗诏封程武昌县君赐一子九品正员官
窦烈妇
按唐书列女传窦烈妇者河南人朝邑令毕某妻初
同州军乱逐节度使李瑭走河中令匿望仙里不知
所舍乃雠家也夜半盗入捽令首欲杀之窦泣蔽捍
苦持贼袂至中刀不解令得脱走不死贼亦去京兆
闻之归酒帛医药几死而愈
李氏妻王阿足
按唐书列女传李氏妻王阿足者深州鹿城人早孤
无兄弟归李氏数岁夫死无子以嫠姊高年无供养
乃不忍嫁昼耕夜织能办生事余二十年姊乃亡葬
送如礼乡人服其义争遣女妻往师其风训寿终于
家
高叡妻秦氏
按唐书列女传高睿妻秦睿为赵州刺史为默啜所
攻州陷睿仰药不死至默啜所示以宝带异袍曰降
我赐尔官不降自死睿视秦秦曰君受天子恩当以
死报贼一品官安足荣自是皆瞑目不语默啜知不
可屈乃杀之
周迪妻
按唐书列女传周迪妻某氏迪善贾往来广陵会毕
师铎乱人相掠卖以食迪饥将绝妻曰今欲归不两
全君亲在不可并死愿见卖以济君行迪不忍妻固
与诣肆售得数千钱以奉迪至城门守者谁何疑其
绐与迪至肆问状见妻首已在枅矣迪裹余体归葬
之
李畬母
按唐书列女传李畬母者失其氏有渊识畬为监察
御史得廪米量之三斛而赢问于吏曰御史米不概
也又问车庸有几曰御史不偿也母怒敕归余米偿
其庸因切责畬畬乃劾仓官自言状诸御史闻之有
惭色
姚女
按陕西通志姚女澄城人嫂李氏不得于姑每鞭笞
辄以身蔽将适人忽危坐而逝嫂亦恸哭死里中立
祠祀焉
廖匡济母
按赣州府志廖匡济母失其姓虔化人匡济仕湖南
马希范为决胜指挥使帅衡山与黔苗鏖战死希范
遣使来吊其母母曰廖氏三百口受上温饱之赐即
灭族未足为报况一子乎幸勿为念希范嘉母知大
义厚恤其家
林廿五妻谢氏
按闽书林廿五妻谢氏始自泽头徙感德场家于斯
葬于斯矣会伪闽升场为县有逞其私者谋建桓门
将没廿五居而夷其墓谢方新寡襁其幼子徒步四
千里赴汴京坐肺石三日得诉符下所部俾勿坏廉
访使孙泽撰墓碑极称之
南唐
练夫人
按浦城县志练氏章太傅仔钧妻智识过人仔钧以
西北面行军招讨使辟于朝付步骑五千人屯西岩
山时江西兵假道山下遣王建封求应于建安期以
七日后至欲军法处之夫人请曰常委以腹心今当
宥之仔钧不可夫人密令逃去且给以行资建封遂
仕南唐南唐将伐建安命屠其城建封使军吏访夫
人处遂解甲徒步拜夫人曰夫人亲戚内外乞示录
姓名当保全之夫人曰城中居民不啻万家妾不先
死而贪内外亲属之生可乎愿司空全大义无以老
妾为念建封感其言止戮首乱者数十人全城之功
郡人德焉仔钧十三子其八子皆练氏所生也后子
孙皆贵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