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0300000016

第16章 药方篇(3)

按:仲圣于霍乱,分列热多寒多之治,皆为伤寒转为霍乱而设。故二多字最宜玩味,所云:热多者,谓表热多于里寒也;寒多者,里寒多于表热也。岂可以热多二字,遂谓此方可治热霍乱哉。沈果之云:其用桂者,宣阳气,通津液于周身,非用之以通水道下出也。用泻、术、二苓,以通三,是热之又热,耗之又耗,速之毙矣。余谓观此,则多饮暖水,汗出愈之义益明。故霍乱无阳援圣训,浪投此药也。石顽、又可皆语焉未详,河间则加三石以驾驭之,兹复详述方义,庶用者,知所取舍焉。而今人治湿热病,不察其有无外挟风寒,内伤生冷之兼证,辄以胃苓汤为通用之方,因则偾事者亦多,且古方用散,不过三钱,权量又小,今世改为汤剂,动辄一二两,权量又大。宜乎中病者,恒少;而误人者恒多也。岂独霍乱然哉!可慨也夫。

又按:此方与苓桂术甘汤,同为温中涤饮之剂,而力较峻。凡霍乱之寒湿内盛,水饮阻闭三焦者,虽外无风寒之表邪,未尝不可用也。故亦治水蓄之疝,湿聚之肿。气滞者加浓朴,气虚者加人参(名春泽汤),用药如用兵,苟能量敌而选将,斯战无不克矣。

(《伤寒论》)治寒霍乱,口不渴者。

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各三两)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碎研,温服之,日三夜二,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味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加减法: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尤氏云:脐上筑者,脐上筑筑然跳动,肾气上而之脾也。脾方受气,术之甘能壅脾气,故去之。桂之辛能下肾气,故加之。

按:此阳虚之肾气动,欲作奔豚也。故去术加桂,以杜其上凌之萌。若阴虚而脐上筑筑者,大忌刚燥之剂,非峻滋肝肾之阴不可。盖一为水动,一为火动也。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尤氏云:吐多者,气方上壅,甘能壅气,故去术。辛能散气,故加生姜。

按:邹润安云:即吐且利,有属太阴者,有属少阴者。在少阴,则无用术之理。在太阴,亦在可用不可用之列。以术能治脾胃虚,不能治脾胃实。故吐多者,去之。下多者,还用之。盖术能举脾之矣。尚有如此细密加减之法,何今人既不议病,又不议药,轻于一试,何异以不教之民,而使之战耶。吁,可哀已。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尤氏云:下多者,脾气不守,故须术以固之。悸者,肾水上逆,故加茯苓以导之。

按:今人治霍乱,既不辨其证之虚实寒热,亦不察其吐多下多。温补率投,漫无忌惮者,吾不知其何心也。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尤氏云:渴欲得水者,津液不足,白术之甘,足以生之。

按:此渴因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加术以补脾而致其津夜也。所谓白术能生津液者,其义如此,岂热烁津液而渴者,所堪一试哉。

腹中痛,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尤氏云:腹中痛者,里虚不足。人参之甘,足以补之。

按:里虚腹痛,必喜温按。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尤氏云:寒者,腹中气寒也。干姜之辛,足以温之。

按:五苓,主热多,谓表有热也。理中,主寒多,谓里有寒也。故方下既有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之法。此复云:寒者加干姜,是腹中尚未热。故独于此味,又加重也。盖腹中寒,为寒之真谛。

故仲圣不嫌烦复,而琐琐教人,以此为辨证之法。顾昧者一见吐下肢寒,略不察其腹中光景何如,擅以姜、附、丁、桂欲其转热,遂至从此而一身皆冷。呜呼!岂未闻热深厥深之圣训乎。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尤氏云:腹满者,气滞不行也。气得甘则壅,得辛则行,故去术加附子。

按:饮热粥一升许,固是助药力,亦是辨证法。设时行热霍乱,不但热粥在所大忌,即使不忌不知今,是房 之以车战也。

按:原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加枳实、茯苓,名枳实理中汤。加黄连,名连理汤。合五苓,名理苓汤。

(《伤寒论》)治虚人寒湿霍乱。

浓朴(去皮,炙) 生姜(切,各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一两)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伤寒论》)治阴寒霍乱,汗出而四肢拘急,小便复利,脉微欲绝,而无头痛口渴者。

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半) 甘草(炙,二两)  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按:附子干姜,非攻荡之品,何以强人,乃可加倍用。盖无论补泻寒热诸药,皆赖身中元气载之以行。故气强者,堪任重剂。若气弱者,投剂稍重,则气行愈馁,焉能驾驭药力以为补泻寒热之用耶。凡事皆然,用药特其一端耳。顾知之者鲜,所以覆败多而成功少也。

(《伤寒论》)治阴寒霍乱愈后,四肢拘急,脉微欲绝者。

前方加入猪胆汁半合和服。如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金匮》)治中寒霍乱,肢冷腹痛,吐少、呕附子(姜汁炮,切) 半夏(姜汁炒) 甘草(炙,各三钱) 大枣(十枚,擘) 粳米(半升)水五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治少阴吐利,厥逆烦躁,及厥阴寒吴茱萸(一斤,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洁古)治阴寒霍乱,暴泻如水,汗多身冷,气少腹痛甘草 干姜 附子 桂(各五钱) 良姜 半夏(俱醋炒,各二钱)浆水煎,去滓,冷服。

按:石顽云:浆水乃秫米和曲酿成,如醋而淡。今人点牛乳作饼用之,或用澄绿豆粉之浆水尤佳。余谓地浆亦可用。

治阴寒霍乱,腹痛,脉沉细,或弦紧,无汗恶寒,面如尘甘草 附子 草果仁 橘红(各一钱) 生姜(五片)水煎,冷服。

(《局方》)治袭凉饮冷,阴寒抑遏阳气而成霍乱,水谷不分,脉沉而紧者。

甘草(四两八钱) 干姜 杏仁(去皮尖) 桂心(各六钱四分)先将甘草同白沙炒至八分黄熟,(王晋三云,白沙即河沙)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同炒,候不作声为度。筛去沙,与桂心同捣为散,每二钱,水煎服,或沸汤调服。如烦躁,井华水调下。

按:洄溪云:此治暑月内伤饮冷证,非治暑也。又甘草多于诸药八倍,亦非法。此等病,百不得一,而世人竟以治燥火之暑病,杀人无算,可胜悼哉。余谓以上三方,皆治夏令因畏热而浴冷卧风,冰瓜过啖,反为阴湿所伤致病,实夏月之伤寒也。故用药如是,如《名医类案》所载:罗谦甫治商参政与完颜小将军二案,俱用热药,俱不名曰暑病。又吴球治暑月远行人案,直曰中寒。盖深恐后世误以热药治暑,故特举病因以称之。可谓名正言顺矣。乃昧者犹误谓此等方为治暑之药,诚有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之叹。夫盛夏之有寒病,犹隆冬之有热病,虽不多见,而临证者,不可不谛辨而施治也。

(景岳)治霍乱因于寒湿凝滞气道者。

丁香 白豆蔻(各七粒)二味研末,清汤下。小腹痛者,加砂仁七粒。

按:晋三云:此方治寒湿痧胀有神功。与益元散,治湿热痧胀,可谓针锋相对。

(《局方》)治上盛下虚,里寒外热,伏暑夹阴霍乱太阴元精石 舶上硫黄 硝石(各一两,用硫黄为末,微火炒,结成砂子大) 橘红 青皮(去皮) 五灵脂(澄去砂,炒令烟尽,各二钱)六味为末,醋糊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伤寒论》)治寒霍乱后,身痛不休。

桂枝(去皮)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须臾,啜稀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治霍乱后,中虚主剂。

人参(一钱至三钱) 白术(炒黄,一钱至二钱半) 茯苓(一钱至钱半) 甘草(炙,六分至一钱) 橘红(一钱)水煎服。肝风动而身痛肢浮者,加木瓜、姜、枣。

治体虚多郁,血热气愆,木土相乘,呕泻腹痛,易感痧秽霍乱者。久服可杜外患,兼除宿恙。亦主肝胃久痛,消 ,调经带,绿萼白梅蕊(三两) 飞滑石(七两,以粉丹皮八两煎汁制透,去丹皮晒干) 四制香附(三两) 甘松蓬莪术(各五钱) 山药 茯苓(各三钱五分) 人参(潞参、洋参、高丽参皆可因人酌用) 嫩黄益智仁 砂仁(勿见火,各三钱) 远志肉(甘草水制,二钱五分) 木香(不见火,一钱五分)桔梗(一钱) 甘草(七分)十五味,各研细末,合研匀,炼白蜜捣丸,每丸重一钱,白蜡衣之。每一丸去衣,开水调服。

按:此方调和气血,舒郁培元,男女皆堪久服。以杜诸 。不仅可已肝胃之痛,而御肠胃之乱也。孕妇体坚,或胎气多滞者,正宜用以宣展充畅,惟虚而不固者忌之。

调和脾胃,运化饮食,滋养营卫,消除百疾,可杜霍乱等患。

人参(酌用同上) 白术(各三两) 橘红 楂肉 神曲(各二两) 茯苓(一两五钱) 甘草(炙,五钱)川连(姜汁炒) 白蔻仁(各三钱五分)九味研细末,炼蜜捣丸弹子大。每食后细嚼一丸,开水下,严寒时,或用淡姜汤下。

按:石顽云:此古方也。与后人加味者,虽繁简不同,而功效不异。

治同上。

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 白术(米泔水浸,山黄土拌蒸九次,晒九次,去土切片,焙干,各三两) 楂肉(蒸) 橘红(略蒸,各二两) 白茯苓(细末水澄,蒸,晒干,入人乳再蒸,晒干) 怀山药(切片,炒)白藿香叶(不见火,各三钱五分) 甘草(去皮炙) 桔梗(米泔浸,去芦蒸,各五钱) 泽泻(切片,炒) 白蔻仁(勿见火,各三钱五分) 川连(如法炒七次,三钱)十七味,如法修制,细末,炼白蜜捣丸,每丸重二钱。饮后白汤,或橘皮汤、砂仁汤嚼化下。

按:《治法汇》《医通》《兰台轨范》载此方,皆有神曲二两,其余分两亦稍有参差。《名医方论》有神曲,无泽泻。《广笔记》云:妊娠三月,阳明脉养胎,阳明脉衰,胎无所养,故易堕也。宜服洄溪云:此方治怀孕气阻,用兼消补之法,以止呕吐而固胎气,意颇可取。余谓保胎止吐,皆健运脾胃之功,故曰资生,夫脾胃位镇中枢,而司出纳,为人生后天之本。一失健运,百病丛生。凡衰老稚弱,及饥饱不时,劳逸过度,思虑久伤之辈,脾胃尤易受病。若能常服此丸,俾升降不愆,周流无滞,挥霍撩乱,于是弭焉。

俱收并蓄,待用无遗,为将为医,理无二致,对证发药,谚语堪师,十剂七方,阵图有法,故必药性明而兵法谙,始可制方临敌也。先药性,后方剂,特其大略耳。神明变化,存乎其人,方先外治而后内服,昭慎重也。始卧龙而中结以致和,末殿以资生,其有如卧龙之才者,出而拨乱反正,以致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化日舒长,更何疫疠之有哉。谨拭目待之,以慰余重订此书之意焉。故列药方第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兽战神9:五星古神

    魔兽战神9:五星古神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每一次历劫成神登顶巅峰之时,就会被神秘的莫家人打下神坛,噬其命魂圆满自身。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
  • 我的24岁女房东

    我的24岁女房东

    “金三角之王”袁喜亮不做杀手,改做保安。在国外金三角锻炼六年之后,荣归国内,只为寻找一个屁股上有蝴蝶胎记的绝世美女。袁喜亮,有点小幽默,有点小武功,有点小帅气,还有点小卑鄙。神马清纯校花,暴力女警,极品空姐,霸道女总裁呀,哥通通看不上,哥就喜欢屁股上有蝴蝶纹身的超级绝世大美女!
  • 十大神器

    十大神器

    修真界有着十大神器,分别为:东皇钟、轩辕剑、盘古斧、炼妖壶、昊天塔、伏羲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女娲石。古老相传,十大神器都拥有着不可思议神力,得到上古十大神器就能够得到整个天下!懵懂少年林云得到神器女娲石,拜得魔神蚩尤为师。为救心爱之人,踏上了寻找十大神器的路。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看他如何笑傲修真界!
  • 魔幻笔记

    魔幻笔记

    一次意外,让吴凡得到了一本会说话的笔记,从此,走上了一条光怪陆离的魔幻之旅。
  • 倾城狂妃:风华绝代四小姐

    倾城狂妃:风华绝代四小姐

    凌叶没想到自己也有众叛亲离的一天,她的妹妹,她一直捧在手心上的宝,却亲手把她推入湖底溺水而亡。原来,她的价值连一堆钱都比不过,原以为会就此死去,奈何上帝对她垂怜,不但没死成还以另一个身份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再睁眼,凤眸清明,弧度越发嘲讽,冷眼看天下,“我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我手下的鬼,一种是我手上的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这一世,她注定了无牵挂。
  • 我的姐姐艾斯德斯

    我的姐姐艾斯德斯

    我叫乌鸦,是一个帅比。万万没想到我居然有一个姐姐。PS:斩赤红之瞳同人,什么,你问布兰德怎么办?那个还是留给塔兹米吧。
  • 医见倾心:独宠男神契约妻

    医见倾心:独宠男神契约妻

    不近女色的医院院长、脑外科主刀。两人的岁数整整差了一个轮,却意外地到哪都能相遇。在医院电梯初次相遇,拥抱;在医院走廊的二次相遇,亲吻;在院长办公室的第三次相遇,差点擦枪走火!“楚云来,我怀孕了,快对我负责!”“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和你有过亲密接触!”“呸!想赖账!去问问你的第二人格!”
  • 或许,能够挽回exo

    或许,能够挽回exo

    是关于exo的,对于他们我做不了什么,至少文中的女主角能够在文中受到他们的爱,希望大家可以深临其中
  • 花月弦霸神宫九天

    花月弦霸神宫九天

    花月偶遇入宫,喜识总舵主玄龙飞,天仙共赐的玄神珠也将她也从此陷入江湖追杀,遇上男友神武龙恋爱一场,怎奈他是情场老手,处处留情,而贪婪的神武宗也早已觊觎玄神珠,他收揽高手神刀士四处伺机夺取想对玄龙飞下手,他处处设伏,层层谋划,一心只想谋取玄神珠……
  • 象宾洗尘录

    象宾洗尘录

    职场菜鸡,讨厌没有想象力的工作,晚上开脑洞自娱自乐,只想好好写,以前女友们的美貌保证不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