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5600000001

第1章

事无大小,以粗心浮气当之,未有得者。故必先澄神,神定矣,方究执笔与用腕。执笔用腕,人工也,五指之间,布置各异,作用不同,必人与器相习,腕乃可用,用腕惯,字法得三四矣。然后论正锋藏锋,此器与事交时也。事事之始,必先临摹。临摹者,听命古人者也。临摹既久,试之结构。结构者,听命我者也,方圆疏密,结构中大端也,结构佳,字法得七八矣。然后论迟速,论纯熟。纯熟之后,气韵自生此中,或今或古,或能或神或逸,人与天参,有着力不得者,微乎微乎。言语道断矣。统论者,会十二列所不足而补之者也。钝椎居士宋啬书。

澄神

潘之淙曰:书,心画也。必先乎心,而应乎手。若心手参差,执笔不紧,何以成文!

蔡伯喈曰:凡书,先默坐静思,口不出言,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

王右军曰:凡书之时,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

又曰:精思熟察,然后下笔。

唐太宗曰:轻浮则俗薄而直置。

虞永兴曰:心神不正,书即欹斜;志气不和,字即颠仆。

张怀瓘曰:静而求之,或存;躁而求之,必失。

翰林禁经曰:凝神绝虑,不可烦躁。

董思翁曰:行书十行,不敌楷书一行。时习为之,以敛浮气。

周莱峰曰:陈雨泉作书,虽数十纸,意尝夷然。初亦不矜持,中亦不急迫,终亦不厌倦,所以成名。可见文章翰墨,必须有道之士乃可得之。即字即学,于此可见。

执笔

卫夫人茂漪曰:学书先学执笔。

虞伯施曰:笔长不过六寸,真一,行二,草三。

姜尧章曰:真书执笔近头,行书宽纵,执宜稍远,草书流逸,执宜更远。

卢携曰:拓大指,擫中指,拒名指食指,辅中指小指,抵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书断称,梁孟皇用笔尽势者此也。

丰道生曰:双钩者,食指中指圆曲如钩,与拇指相齐,而撮管于指尖,则执笔挺直也。悬腕者,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衬于纸,则运笔如飞也。实指者,三指齐撮于上,第四指抵管于下也。虚掌者,掌心虚可置卵也。

赵宧光曰:用大指挺管,食指钩,中指送,谓之单苞。食中二指齐钩,名指独送,谓之双苞。

卢携曰:置笔诸指之端,令转动自在。

张怀瓘曰: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

又曰:执笔浅则坚,深则束。

韦荣夫曰:搦破管,画破纸。

梁武帝曰:执笔宽则书缓弱。

姜尧章曰:浅其执,牢其笔,实其指,虚其掌。执之欲紧,运之欲活。

唐太宗曰:指实则筋力均平,掌虚则运用便易。

陆文裕曰:执笔之法贵浅而病深。盖笔在指端则掌虚,笔居指半则掌实。掌虚则腾跃顿挫,生意在焉;掌实则回旋运动,如枢不转。

赵宧光曰:未作字先,管欲不死。已作字顷,指却不活,活则成字无骨。

又曰:执笔之法,与其伤近,宁过远;与其粘案,宁悬腕;与其浮动,宁坚执。古人有掣笔故事,后世有铁管学法。

古人云:书不入木,不如不学。

又云:无论作字不作字,时时有一物在我指端流转,其业自进。

用腕

姜白石曰: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

又曰: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

黄山谷曰:能使笔力悉从腕中来笔尾上,自当得意。

赵凡夫曰:正字全在用腕,用腕似难而实易,管直则求其用指不可得也。

董玄宰曰:唐人书皆回腕,宛转藏锋,能留笔住,不直率流滑。此书家相传秘诀。

正锋

欧阳信本曰:秉笔必在圆正。

姜尧章曰: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失矣。

书法三昧曰:横画须直入笔锋,竖画须横入笔锋。

陆俨山曰:当其用锋,尝欲透纸。

赵凡夫曰:正锋不难于横画而难于竖画,不难于右拂而难于左撇,不难于点画而难于转折。

又曰:正锋全在握管。握管直,求其锋侧不可得也;握管斜,求其锋正不可得也。锋不正,不成画;画不成,字有独成者乎?

临摹

山谷老人曰: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自随人意。

书指曰:取古人之书,反覆熟观,闭目而索之,心中若有成字,然后举笔而追之,字成复细心比勘。

姜尧章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易进,摹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

王承烈曰:虞七生平不临写,但心准目想而已。鄙夫于书翰亦惟虚神静思以取之。

唐太宗曰:吾临古人书,不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形势自生。

赵寒山曰:直临本文,勿临带笔。本文成熟,带笔自随,随正文出,自然节奏。

又曰:凡玩一帖,须字字经意,掩卷记忆。不能记忆,开卷更玩,必使全记不忘而后已。记忆乃字之先天,结构乃字之后天。

又曰:临仿拓本,要作真迹想。

又曰:致此心于彼时风气中,始不失汉、魏、晋、唐风规。

董宗伯曰: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真精神流露处。

莫廷韩曰:赵承旨长于临摹,不求形似,而神气咄咄逼真。其生平于古人书法,心醉神解,不自知为二也。

丰道生曰:意前笔后者,熟记古迹,于字形大小、偃仰平直、疏密纤浓蕴藉于心,随物赋形,各得其理。

结构

王右军曰:先构筋力,然后装束。

赵凡夫曰:游心字内能运笔,游心字外能结构。

写得一画,方知用笔,写得二画,方知结构,书法能事尽此矣。当云写一画必审用笔,写二画必讲结构,书法之能事基此矣。

字句说诗,笔画取字,皆最下乘。谓在全篇全字结构也。

笔势人人可自取,结构非学力不知。

能结构不能用笔,犹得成体;若但知用笔,不知结构,全不成形矣。用笔取虞,结构取欧。

结构易更,用笔难革。

用笔如聚材,结构如堂构。用笔如貌,结构如容。

真书挑剔,多不如少,少不如无,务于洁净精微。

省一笔,一笔功;省一曲,一曲功。当使有馀情,无馀形。

情与势参。情者,势之体也;势者,形之体也。

情如神,势如气,形如精。一字之间有精、气、神,微乎微乎。

作楷书,挑剔波折,似不可废,然但取带笔引锋,不可倚为结构作用。俗学不知,致力于此,去此便觉阙欠一肢者。然至于名流大家,挑剔波折,有无一致。

王右军曰:用笔结字,须有偃有仰,有正有欹,或大或小,或短或长。

单不宜小,复不宜大,腹不宜促,角不宜峻。

唐文宗皇帝曰:为点必收,贵紧而重;为画必勒,贵涩而迟;为撇必掠,贵险而劲;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为环必郁,贵蹙锋而缓转;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姜白石曰:点者,字之眉目,全在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从横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匀净,有起有止,长短合宜,结束沉实。波拂者,字之手足,其间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鸟翼鱼鬛,有翩翩自得之态。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峭拔遒紧。晋人为此,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纯任正锋,则无飘逸之致。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欲不滞,滞即不遒。然真以转而后融,草以折而后劲。

悬针者,上努锐下,端若引绳。垂露者,下笔复上,捷收其势,即米老所谓无往不收、无垂不缩也。此两者皆欲笔锋极正,至精至熟,有意无意,然后工之。

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无起止之迹。锥画沙者,欲其匀而藏锋。壁坼路者,欲其无布置之巧。

徐会稽曰:疏肥令密,密瘦令疏。

莫云卿曰:右军多内擫取法,大令多外拓取姿。

董玄宰曰:书家之法,须于一起一束处着力,一转一折处着力。

谭真人曰:点策蓄血气,顾盼含性情。

书法三昧曰: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顾盼;一行有一行之首尾,接下承上。

方圆参结构

崔子玉曰: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

变通异诀曰:方以圆成,圆由方得。舍方求圆,则骨气莫全;舍圆求方,则神气不润。

赵凡夫曰:过圆则弱而无骨,过方则刚而不韵。笔圆而用方,谓之遒;体方而用圆,谓之逸。逸近于媚,遒近于疏。媚则俗,疏则野,惟豫防其滥觞。

智永千文学右军,其妙在圆,而晋人实无此圆。鲁公画赞学右军,其妙在方,而晋人实无此方。赵荣禄一生妙在烂熟,而晋人实无此烂熟。孙虔礼一生妙在疏旷,而晋人实无此疏旷。

疏密参结构

姜白石曰:疏欲风神,密欲苍老。

袁昂书评曰: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为神。

东坡曰: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祝京兆曰:小字易得局促,须令字内间架明整开阔,写起一似大体段。

董宗伯曰:劲利取势,虚和取韵,疏密相间,不用等匀。古人作字,似疏实密,如环无端。小字难于宽展而有馀,又以萧散古淡为贵,游刃有馀地。此作小楷秘诀,刻秦汉小印秘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

赵凡夫曰:笔逾少,字逾难。

迟速

笔势论曰: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欧阳率更曰: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

姜尧章曰:迟以取妍,速以取劲。专事迟则无神气,专事速则多失势。

孙过庭曰: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

书诀曰:未能速而速谓之狂驰,不当迟而迟谓之淹滞。狂驰则形势不全,淹滞则骨肉重慢。

陆俨翁曰:下笔之始,须藏锋转腕,前缓后急。

赵寒山曰:缓下笔不惟谬妄不侵,即败笔可补。

纯熟

谭景升曰: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笔,然后知书之道。

东坡先生曰: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馀韵。

陆俨山曰: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锺元常入抱犊山十年,木石俱黑。王羲之五十二岁而书成。永禅师不下楼者四十馀年。要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董宗伯曰:砚成臼,墨成池,不是羲之即献之。此言书贵熟也。黄公望论画亦云:画得熟,自然笔法出现。

气韵

郭若虚曰:气韵本乎运心,神采生于用笔。

姜尧章曰:作书全以风神超迈为主。

襟韵不高,记忆虽多,莫湔尘俗。若便风神萧散,下笔便当过人,淘洗俗姿,则妙处自见。

董玄宰曰: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或曰:意不胜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非能有古人之意也。

晋书无门,唐书无态。学唐乃能入晋。

赵凡夫曰:晋人法度,不露圭角,无处揣摹,直以韵胜。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不学唐字无法,不学晋字无韵。谓晋无法、唐无韵,不可也。晋法藏于韵,唐韵拘于法。薄唐趋晋,十九谬妄。晋人以无意得之,唐人以有意得之,宋、元诸人有意而时得时失。今之书家无意求,亦不知所得者何物。

禁经曰: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变。

统论

董玄宰曰:落笔便思破庸庸之习。

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

画多则分仰覆以别其势,竖多则分向背以成其体。

赵凡夫曰:点画不得着粗气,运转不得着俗气,挑趯不得有苦气,顾盼不得有稚气,引带不得有杂气。

方圆肥瘦,我自能主,谓之骨。缓急从意,流转不穷,谓之脉。取法乎上,不蹈时俗,谓之格。情游物外,不囿法中,谓之调。

右军书无一笔不到,而能处处流转;无一笔粗俗,而能字字用力,非时时着意在在忘形者不能。

仿大字作小字,欲其纵也;仿小字作大字,欲其操也。更进于此曰:仿纵逸帖为修整书,仿修整帖为纵逸书。

仿书胜临摹者,心目不敌也。先泛观后研察者,神貌不敌也。流览得其精神,摹勒得其形似。得神遗形者高,得形遗神者卑。形失易革,神失难知。

后世以笔锋掩书,已自俗谬,至于近代又以墨汁掩书,尤可鄙矣。古人偶然落笔,浓淡失所,所谓不伤于书可尔,若借此遮丑,法果如是乎!

有馀势则隽,有馀笔则清,有馀楮则宽,有馀意则远。

画得出,竖得出,撇得,点得,辏得,便是书法。

刚柔相济,权正相兼,平险相错,筋肉相着,古今相参,圆阙相让,纤涩相宣,理事相符,意兴相发,字法之能事毕矣。一于刚则不和,一于柔则不振,一于权则不典,一于正则不韵,一于平易则庸,一于险怪则丑,一于筋骨则疏,一于皮肉则俗,一于古则不妍,一于今则不雅,一于圆则描,一于阙则残,一于纤则弱,一于涩则枯,一于理则不通,一于事则不合,一于意则滞,一于兴则狂。理谓字义,事谓字体,意谓用笔结构,兴谓格调机势。

孙过庭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姜尧章曰: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锺、王二家,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唐以书判取士,同时士大夫类有科举习气,加以虞、欧、颜、柳前后相望,入矩应规,无复魏、晋飘逸之气矣。且字之长短小大、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

董玄宰曰:小楷法欲可展为方丈者,乃尽势也。题榜书跌宕自在,一如细书,唯米襄阳近之。

梁武帝曰:婉婉暧暧,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

右军曰: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

白云先生书诀曰:望之惟逸,发之惟靖。

卢携曰:认势。有一章之势,有一字之势,有一点一画之势。

翰林粹言曰:学古人书,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须因其近似而习之。

董内直书诀曰:左欲去嘴,右欲去肩。乍徐还疾,忽往复收。

同类推荐
  • 两湖麈谈录

    两湖麈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幽诀

    通幽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稗史集传

    稗史集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音玄义记卷

    观音玄义记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还在原来的地方

    我还在原来的地方

    在当今这个什么都有可能是假的社会中,我依然相信有一种情感叫做感动。我相信,只要用感情写出来的作品,一定能感动每一位读者。我不是明星,也不是著名作家.因为我的平凡,所以我也只能写出平凡的作品。相信,只要往下看,您会被一种叫做感动的情感所吸引住
  • 大乘缘生论

    大乘缘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孟子选译

    孟子选译

    本书共7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它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人何时归

    离人何时归

    一段仙与仙的情缘,他为了她下凡三世历劫,她为了他不论生死。三世历劫,两世断红线,三世无情缘。无人之境往事重来,他该面对她的死?她又该如何面对死后缓缓到来的真相?那个男子沧桑了时光,最后只自己一人,也只为了那个萍水相逢的路人——风尘你怎忍心留我一人在这六界,独看人世烟火,仙世凡尘——楚子归我今生算是败给了你,子归虚情假意对我也只是为了你,你有什么好!让他们都爱你!——周燕素不愧为国师女儿,当初令堂也是如此风华绝代闯进我心,最后却是跟了国师——天谴我只是为了讨个说法,为什么!你为他做的还不够吗?我为你做的还不够吗?这么久了,你心里我究竟在什么位置?——云殁
  • 豪情踏苍穹

    豪情踏苍穹

    因玩游戏机缘巧合下来到了异界大陆:空间里文字的神秘提示,跟想象中不太一样的穿越地点,一段又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一幕又一幕游戏里曾见过的画面。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敌人是谁?不知道。带着种种疑惑,主角申晨踏上了一段不深沉的征程!!!
  • 玉香

    玉香

    扬州城温家府邸,育有一女名为温如玉。可是……她竟无缘无故成了一盟会主,还是那种曾叱咤一时,并敢于朝廷对抗的巨大盟会,一时之间,她挑起了重整盟会的重任。与此同时,更多奇奇怪怪的人开始出现,更多令人心烦的事情开始发生,以至于兄妹反目,家族沦亡,她渐渐才明白,自己已是深陷泥泞之中。
  • 暗夜寐行

    暗夜寐行

    奇异的梦境,特殊的经历,怪异恐怖的能力,人类的贪婪和欲望,对于家的谜题。执白要如何面对那一个个向他袒露的真相,被他挖掘出的阴谋,是退缩还是战斗。执白:“天亮了,你还在做梦吗?”
  • tfboys之源夏微凉不成殇

    tfboys之源夏微凉不成殇

    有时,浅夏会想,如果当初不放弃,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她的心,在遇见他之后,乱了。她原以为,这是粉丝对偶像的爱慕,可是,她沦陷了。用我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主角是源源,不喜勿喷。
  • 万古重阳

    万古重阳

    渡双翎;“三生不忘今世情,一切可能都难以挽回……”渡双翎;“这条道路是否正缺,要看最后的赢家!”红日;“一切都是为了人类,善意的欺骗!”黄日;“天地大成,了我道心!”洛心;“我恨你!”召阳;“还会再见么?”月婉;“君没有我的日子,希望你能够开心!”渡双翎;“不要问我我的目标,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消失!”夏妹、精卫;“你可知道,双翎我等你千年,未曾想见面则是永别!”渡双翎;“如果我将自己祭天,能否换来爱人的重生,重阳日,时间之论回退,第三界!红日天帝!我活着就是为了看到你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