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3700000012

第12章

金交椅山在城东溪边社(「鹭江志」)。宋幼主尝登山坐此。下有穴甚深黑。相传:有刀剑之类,里人入穴取归,夜辄现光怪,投还,始息(「县志」)。

太武山在海澄县东五十里,属漳州;为厦门外障。一名太姥山(「图经」:『上有「太武夫人坛前记」,谓:「闽中未有生人时,夫人拓土以居,因以名。有小石城,为秦建德城;高千仞,周围亘百余里,屹立海上,端重耸峭。其南五里,镇海卫在焉。东望大海,汪洋无际;一陟其巅,则漳、泉风景尽在目中。山石多奇迹,有浴仙盆,仙人迹宛然;旁有大石,刻「象径云根洞」大字。有石塔工致,即延寿塔;中可坐数十人,高数仞。海中归帆,望以为标」』。按太武山、嵩屿,皆海澄县境,非厦门地;而与厦门相望,且为要险,故附载焉)。

五通岭在城东北三十里,与烟墩山近(「县志」)。宋幼主所过,乃此岭也(「闽书」)。

按「同安县志」、「方舆纪要」、「泉州府志,皆云五通岭在积善里庄坂尾;路旁有二巨石夹峙,高四、五丈。宋文天祥侍幼主至此,题曰「龙门」。「海澄县志」:『文丞相书「龙门」二字,在海澄、同安连界之五通岭』;「漳郡志」误谓在龙门岭,而「闽书」辩云:『五通岭,予尝至其处。岭路咋咯,非通衢也。幼主自龙窟登舟,不叶取途于此。惟嘉禾屿有五通岭,乃幼主所过。又文丞相未尝奉幼主南行,所云丞相,或陆丞相欤』?考嘉禾五通岭为宋幼主所过,姑从「闽书」;而岭上今无二巨石(龙门石刻详后「丛谈」)。

薛岭在洪济山西北(采补)。薛沙卜居于此,人称所居岭为薛岭;岭之南,唐陈黯宅在焉。时号为南陈、北薛(「览胜志」。据「府志」云:『薛令之徙家于此,号为南陈、北薛)。下有觉性院,极宽敞;常住僧八、九十。今圯,只存数椽(「鹭江志」)。

按「闽书」,以薛令之徙居此岭,与陈黯号为南陈、北薛;「泉州府志」本之。而「同安县志」引「览胜志」辩论:令之本传不载其迁寓同安;以沙为龙溪尉,因居于此。又考朱子「金榜山记」,亦曰:『令之之孙』。今从「县志」。

白鹤岭在中岩西北,去城东里许。常有鹤栖其上,故名。旧为大道,筑石为门,建石亭于门右。亭南为白鹤岩,明岛上有能诗者过此,得『野云度岭疑归鹤,涧水流霞想落花』句;由是得名(「鹭江志」)。

禅师公岭在城南里许。道通镇南关(采补)。

西孤岭在城东北,近金榜山(「县志」)。

宝山岩去城北十里,在吴仓社后。一名董内岩,地甚幽僻(「嘉禾名胜记」)。中建寺,有泉名「圣泉」。相传:宋幼主尝掬饮之(「鹭江志」)。

虎溪岩一名玉屏山。在城东二里有奇(「县志」)。有棱层洞,洞后名「一线天」。北转为石厂,匝以石阑;石上镌「摹天」二字;山门巨石,镌「先露一芽」四字(「嘉禾名胜记」。按岩中石刻,又有「天门」、「玉蟾」、「飞鲸」、「飞鳌」、「棱层」、「灵则名」、「虎溪泉」、「一线天」、「划然长啸」、「凌空一渐」、「碧海波澄」、「入我门来」、「引人入胜」,凡数十处;惟「棱层」二字最大、最佳,与「摹天」二字皆明林懋时书)。明池显方建剎,名玉屏;秣陵将军胡真卿建啸风亭。国朝康熙间,威略将军吴英重建;雍正间,同知李暲修(「府志」)。有大雄殿、准提阁、弥勒楼、供佛泉、飞鲸石,有桥,有古榕数十株(「嘉禾名胜记」)。有石佛;又有一洞,名小空洞(采补)。山之南,为白鹿洞;左右多崩崖立石,中有亭榭掩映林端(「县志」)。旧建大观楼、宛在洞、接因亭;乾隆间,再拓六合洞、朝天洞、衔山亭(「鹭江志」)。明时,与虎溪合而为一。有泉曰龙泉,又曰琮琤;有半月池(「嘉禾名胜记」)。上有石室,祀关帝。洞前后,有广陵朱一冯及晋阳赵纾题名,俱天启癸亥年刻。

醉仙岩在城东虎溪岩北。岩石下有窍,深二尺,挹而复满;味甘可酿,故名醉仙(「闽书」)。或曰:远望岩石,若醉人偃卧,以形名(「嘉禾名胜记」)。里人池浴德甃为井,塑九仙祀之(「府志」);名醴泉岩。岩巅巨石,刻「天界」及「仙岩」四大字。上有寺,名天界;国朝僧月松募建,有仙迹石棋局(「县志」)。寺后有长啸洞,前明征倭诸将勒诗于壁。又有黄亭(释月松有「黄亭囗」,载「鹭江志」)、旷怡台诸胜(「嘉禾名胜记」)。

万石岩去城东二里许。磊石插天,岩扉镌「问渔」二字。旁有石洞,深可半里,纡回曲折,泉流其中;廓处可坐数十人,名小桃源。李暲镌「水鸣韶」三字于石上,异其声也。国朝康熙间,施琅建寺(「府志」)。沿涧上行,至一石门,镌「锁云」二字;即郑成功刺郑联处也。再进,有「象鼻峰」、「万笏朝天」诸石刻。上有一览亭,可观海(「鹭江志」)。

中岩在万石岩上(「县志」);界万石、太平二岩中,因名(「嘉禾名胜记」)。一名鹧鸪岩(「鹭江志」)。山门题「欢喜地」三字;有石当户,镌「玉笏」二字。古榕盘屈,状若蟠龙;拾级而登,俯临绝壑(「嘉禾名胜记」)。有佛殿;有将士亭,祀澎湖诸将阵亡(「鹭江志」)。

太平岩去城东二里许,在万石岩之东、中岩之上;旧为郑氏读书所(「鹭江志」)。山径皆巨石夹道,狭窄如带。岩前有石如开口状,镌「石笑」二字;行数武,又一大石,镌「极乐天」三字。后有石洞,泉流不竭;佛宇禅房,左右数椽(「嘉禾名胜记」)。

碧山岩去城南三里许,在石浔司署后(「嘉禾名胜记」)。始筑小宇,祀观音大士;后僧慈惠渐次辟之(鹭江志)。前有风动石,有泉名碧山泉(采补)。

碧泉岩去城南四里许,与普照寺相近;一名石室寺。有泉从石罅出,寺僧琢石为沟引之。石室旁巨石,李廷机镌「碧泉」二字;又有草书「飞泉」二字,不署名,旧志以为林太常宗载书也。山门两壁屹立,右有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左题「龙洲卧冈」四字。寺今圯。僧雾云墓,即在山门下(补正)。

石泉岩在城东二里许。有石穴如门,可容出入。内有泉从穴中出,石刻「磊泉」二字以此。又有镵于侧曰:『孤嶂何年留铁骨,寒泉终古结冰心』。去磊泉数丈,又有一泉曰小石泉,名冽泉。与石泉隔一山,味同而流少,僧取以售焉。今为民居所压,仅见泉穴(「鹭江志」、「嘉禾名胜记」)。

紫云岩在城东,去醉仙岩半里。路曲折,岩有石门如关隘,舆马不能通。就溪中架石桥以通游屐,樵溪之水出焉。昔名达中庵,因祀梓潼帝君;故改今名(「嘉禾名胜记」)。下有小洞,洞中泉清而洌。洞左有蛟洞,旁有果岩。岩前原有放生池,僧道皎镌「慈湖」二字。岩后有碧莲寺。过樵溪,其高处即高读岩;相传:为郑氏读书处。今俱废(「鹭江志」)。

寿山岩去城东里许。一名半山堂,以其居市与山之半,因名(「鹭江志」)。

万寿岩在阳台山之东(「鹭江志」),一名山边岩(「嘉禾名胜记」)。自太平岩越山一里许,有寺,松林郁茂;右有巨石,镌「无量寿佛」四字。左有石洞(「府志」),名一片瓦;即八景所谓「万寿松声」也。石镌明人诗二首,无姓名;俗传为俞、戚二公作(岩有钟,高二尺有奇、径三尺。舞以下、于以上,俱有记。乃宋开宝六年将仕郎林仁着铸,镇荐福院。万历间院废,为仙游樵者所得,忠翊校尉陈人勋售置于此。里人章绍本云)。

鼓浪屿厦门东南五里;在海中,长里许。上有小山、民居、田园、村舍(按「方舆纪要」:『在大嶝西,旧有民居。洪武二十年,悉迁内地;成化以后,渐复其旧』),郑氏屯兵于此(上有旧砦遗址)。左有剑石、印石浮海面,下有鹿耳礁、燕尾礁(「鹭江志」)。东为日光岩(亦曰晃岩。上有龙头石,俗名龙头山。池直夫居其下;有晃园,极花竹之胜),石刻「鼓浪洞天」四大字。有寺,乾隆间僧瑞琳募修(「县志);旧惟石室一间,后建高楼及旭亭。旁有小洞,堪避暑(「嘉禾名胜记」。今寺圯)。屿之西有瑞晃庵,与水仙宫隔水相对;俗呼三邱田(又名三和宫。今改法海院,颇壮丽。庵后石壁有王得禄题记)。负山临海,舟可真抵其下(「鹭江志」)。有鸡鸣石,海中有警辄鸣。后有金带水(宋幼主投金带处),多浮石。有泉名拂净泉,味甘;海船取汲焉,里人以小舟载水鬻于市。又有三片石,产海苔;味淡,以为珍品(采补)。

浯屿在厦门南大海中;水道四通,为海澄、同安二邑门户「府志」)。屿对金门之陈坑(县志),明江夏侯周德兴置水寨;成化中,寨移厦门,仍曰浯屿寨。山奥崎岖,贼据为窟穴。嘉靖间,复议旧置(「方舆纪要」)。其实为厦门要隘,今设防汛。上建天后庙。屿前有小屿,曰浯案屿;屿后海石丛生,名九节礁(采补)。

大担屿在厦门东南海中;连小担屿、浯屿,为厦门海口(「府志」)。宋幼主过此,掷弃累物以浮舟;后水发光怪,渔人得古研焉(「闽书」)。北建天后庙。屿巅为天灯山(采补),有石镌「第一津」。屿北远望,为白石头,大数十丈。下有七星石,森立海中(「县志」)。白石头在城东南,去玉沙十余里;风水所汰,洁白异常(「鹭江志」)。

小担屿周四里;与大担相对(「闽书」)。

离浦屿在厦门西北(采补),近高崎;以与薛浦相离,故名(「闽书」)。

宝珠屿亦在西北;高浦前海中沙屿也。状如珠,因名(「府志」)。卓竹入丈许,风扬浪淘,沙聚自若(「闽书」)。

槟榔屿在厦门东;与小担屿相望。以形名(「闽书」)。

黄牛屿在龙腰渡。古谶云:『龙腰断、黄牛平,嘉禾出公卿』(「闽书」)。

〈氵丙〉洲屿在厦门北。周围二里许,当县丙方。或曰:县两溪流入巽方,而此屿在丙,文明之象也(「闽书」)。

白屿在厦门东北〈氵丙〉洲。屿东(「府志」)。周围四里。县治二水夹流入海,俱经〈氵丙〉洲与是屿南下(「闽书」)。屿两头昂起,状如双鲤朝天。有泉一泓,渔人常于此汲焉(「县志」)。又有鼠屿(「闽书」)。

按白屿有三:一在西北,近宝珠屿;一在南海,近浯屿;此居北海也。

凤屿在西北篔筜港中。又有浮沉石,随潮汐而浮沉(「鹭江志」)。

青屿在南,海澄、同安交界;东接小担屿。又有红瓜屿(采补)。

虎仔屿在厦门东金、厦分界处。西北有礁,名三礁(采补)。

蟹仔屿在厦门北,近后莲乡;小渡船于此往同安。上有鳌山宫(「鹭江志」)。

猴屿近鼓浪屿(采补)。

圭屿在厦门西澄、厦今界处(采补)。屹立海中,状如龟浮波面,故一名龟屿。隆庆间,置城;万历间,建塔。后俱毁(「海澄县志」)。今塔重修矣(采补)。

钱屿在厦门西(采补),去澳头南半里;四面环海。天启二年,上筑铳城,与圭屿、木屿为呼应。今城址尚存(「海澄县志」)。

木屿在厦门西(采补)。圭屿居中,钱屿、木屿翼之。前明设城戍守,今俱圯(「海澄县志」)。

嵩屿在海澄县界,与厦门相对;漳、泉二水于此交汇(「海澄县志」)。宋幼主浮舟经此,适屈圣诞,群臣构行殿呼嵩;故名。屿北有龟屿、蛇屿罗列海中,其形甚肖(「漳州府志)。

樵溪在城东,近紫〔云〕岩。源出狮山,曲折西流,经天界寺前汇于水磨,达于海(「县志」)。

水磨坑溪在城东。经万石岩,过深田汛,至岳岳前入于海(「县志」)。

带溪在城东北。出阳台山,经白鹤岭,至陡门入于海(「县志」)。

双溪在城东。一出石泉,经前园,至于桥亭;一出白鹿洞山,下经靖山,至于南门。同流汇为霞溪,入于海(「县志」)。

龙舌溪在城东北潘厝社。出洪济山,北流入海(「县志」)。

古楼溪在城北。出洪济山,东流入海(「县志」)。

莲溪在城东北。出洪济山,经莲坂社达篔筜港入于海(「县志」)。

港口溪在城东。出坪山,经上李社,至曾厝埯入于海(「县志」)。

霞溪在城南(采补)。源出双溪,经关仔内,至后海墘入于海(采补)。

前后溪在城东北禾灶社前后。一出紫占山,经万寿寺前;一出西孤岭,经金榜山后。皆汇篔筜入于海(「县志」)。

虎溪在城东玉屏山下(采补)。

篔筜港在城北。长可十里许、阔四里有奇。中有凤屿(「鹭江志」),莲溪及前后溪之水出焉。又篔筜港口有动石,潮至自动。又有浮沉石,潮至则浮、退则沉;风将起,石下有声,名石虎瞧(「县志」)。

锺宅港在城北,近五通。潮至洪水桥(采补)。

东埭港在城北,近目厝社(采补)。

大担门港在嘉禾海南、大小担屿之海口中;多礁石。海舶由此出入(采补)。

小担门港在嘉禾海南,与大担门港相接连;礁石较少。海舶出入,于此为多(采补)。

青屿门港在嘉禾海南,与小担门港并列。大舶出入于此(采补)。

龙船河在城西美头山前。与海隔一岸(「鹭江志」)。

长寮河在城南袁厝山下;一名鲲池。中浮小洲,曰桂洲。前傅氏产,今为官池;岁征饷银,提标参将掌之。夏月种瓮菜,俗名瓮菜河(「鹭江志」)。东去百十步,有黄厝河(采补)。

柳树河在城东北。旧多柳,因名。今河塞,柳亦无存(「县志」)。地为巡道号厅,前有洞源宫(「鹭江志」)。

岳前河在城北岳庙前,近接魁星河。中浮小洲建寺,为荷庵(「鹭江志」);四面环水,大可一亩,植竹为垣、架石为桥(「嘉禾名胜」记)。乾隆间,海澄公黄仕简提督厦门,重建(采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蓝蝶魔妃我爱你

    穿越之蓝蝶魔妃我爱你

    一个普通高中的女孩在一次古怪的天气中华丽丽的魂穿到了一个魔幻世界,成为了那个世界的顶级强者,认识了一个极品妖孽男,从此她的生活五彩斑斓,本文美女帅哥N多,结局一对一,不NP的
  • 星龙耀世

    星龙耀世

    一个从小失去家族的人,一个没有关爱的人。且看他是如何在这世界里唯我独尊!
  • 校园魔法师

    校园魔法师

    他表面上只是一名普通平凡的大学生,其实他还有几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其中一个叫——魔法师!
  • 等云翻涌成夏

    等云翻涌成夏

    《诗经》里说“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而苏奕北在最后一刻想的是此生不如不遇梁倾,两个人之间也不会有这么多爱恨纠葛,没有遇到过他的梁倾应该是快乐的。《诗经》里还说“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而路哲成在见到梁倾的第一眼想的是此生愿为梁倾倾尽一切,他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了梁倾,他想要带她逃离那个伤痕累累的曾经,他想要温暖她。
  • 萌妻来袭:邪王宠妃

    萌妻来袭:邪王宠妃

    一朝穿越,成了群主。什么?还是我不认识的国家?太后赐婚?传说中的七王爷不是高冷的吗?为什么对我纠缠不清?果然传闻不可信!
  • 快穿之黑化少女

    快穿之黑化少女

    快穿的故事,女主执淼,为了找记忆,确认自己是谁,而穿越位面,却碰到好多熟悉的人,也引发了她那些封存的记忆,原来她和他们有些那么多的牵扯
  • 女枪神攻略计划

    女枪神攻略计划

    洛子穿越了,来到了这个关于枪神纪一大堆技术都没有开发的世界。这个世界刀锋是不会拿刀砍子弹的。这个世界机枪是不会用拳压秒人的。这个世界烈焰是不会冲锋斩的。那么作为一个开了挂的少......女,洛子表示自己要是这都不能当枪神那还有什么意义。PS:这本书跟变身女枪神的作者是同一个人,那本书的账号因为一些小意外不能用了。PS2:不喜欢看变身文的也不要紧,主角可是个冷(拔)酷(吊)无情的.......少女。PS3:不凑够第三条就浑身不舒服~
  • 神风仙道

    神风仙道

    从21世纪莫名穿越到神风大陆上的洛尘,无意中得知自己乃女娲之子,同时还肩负青龙血脉,却不知自己陷入了一个绝大的阴谋……是选择反抗,还是顺从命运?收妖族,灭魔宗,纵横神风!斗道教,撼佛门,谁与争锋?布奇阵,贴神符,打破天劫!招兽魂,变青龙,直捣仙界!一切的一切,只为了证明---命可违!!!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秧歌、鼓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东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河南秧歌;山西秧歌;陕西秧歌等。
  • 破碎虚空:真神的选择!

    破碎虚空:真神的选择!

    当初拥有着能够抗衡四大至高神的巅峰强者的战族为什么如今会获得如此的下场?在无意中穿越得到了战族的战魂鼎后,吴远能否历经磨难最后解开战族陌路的谜团破碎虚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