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2800000015

第15章

【国史类】

太祖高皇帝实录二百五十七卷【建文元年正月敕修太祖实录,命礼部侍郎董伦,王景等纂修,三年十二月书成,靖难后成祖命重修,以李景隆,茹瑺为监修,解缙为总裁,永乐元年六月书成进呈,至九年帝以景隆,瑺心术不正,又成於急促,未及精详,乃命胡广,胡俨,黄淮,杨荣为总裁,杨士奇,金幼孜等为纂修,而命姚广孝,夏原吉监修,十六年五月书成进上,始於元至正辛卯,终於洪武三十一年戊寅。】

太宗文皇帝实录一百三十卷【洪熙元年癸酉命行在礼部翰林院修太宗实录,以太师英国公张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为监修官,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黄淮,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兼护身殿大学士杨荣,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金幼孜,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杨溥为总裁官,至宣德五年正月书成进御。】

仁宗昭皇帝实录十卷【洪熙元年闰七月命纂修,总裁即修太宗实录诸人,惟监修增太子太保成山侯王通,至宣德五年五月书成进御。】

宣宗章皇帝实录一百十五卷【宣德十年七月丙子命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杨溥为总裁,以少詹事王英,王直副之,至正统三年四月乙丑书成进呈,士奇等各进一官,以他官纂修者,俱改翰林院官。】

英宗睿皇帝实录三百六十一卷【天顺八年囗月宪宗即位,敕修英宗实录,以太保会昌侯孙继宗为监修,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陈文,兵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彭时等为总裁,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定之,吴节副之,与纂修官柯潜等同纂修,成化三年八月书成进御,起宣德十年正月,迄天顺八年正月,首尾三十年,附景泰帝事实於中,称废帝郕戾王,附录凡八十七卷。】

宪宗纯皇帝实录二百九十三卷【弘治元年闰正月敕修,以英国公张懋为监修,大学士刘吉,徐溥,学士刘健为总裁,礼部尚书丘濬,少詹事江谐为副总裁,少卿兼侍读傅瀚等纂修,弘治四年八月书成进御。】

孝宗敬皇帝实录二百二十四卷【正德元年十二月敕修,命少师刘健,李东阳,少傅谢迁总裁,吏部侍郎张元桢,詹事杨廷和,学士刘忠副之,未几健,迁去位,再命少傅焦芳,王鏊,少保廷和同东阳总裁,而以尚书梁储为副,至四年五月书成,时焦芳秉笔,褒贬任情,天下正人,皆肆诋诬,嘉靖二年御史卢琼请改正不允。】

武宗毅皇帝实录一百九十七卷【正德十六年六月敕修,先命杨廷和,蒋冕,毛纪,费宏为总裁,其后廷和,冕,纪三人去位,申命宏与杨一清,石瑶,贾咏,毛澄,罗钦顺为正副总裁,复增以侍郎吴一鹏,至嘉靖四年六月书成。】

世宗肃皇帝实录五百六十六卷【隆庆元年五月命徐阶等总裁,纂修未及成,神宗登极,再命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为总裁,马自强,万镗,申时行,王锡爵副之,五年八月书成进御。】

穆宗庄皇帝实录七十卷【隆庆六年十月敕修,总裁张居正,吕调阳,副总裁王希烈,丁士美,汪镗,申时行,王锡爵,纂修官范应期等二十四人,二年七月书成进御。】

神宗显皇帝实录五百九十四卷【天启囗年敕修,监修国公张维贤,总裁大学士顾秉谦,丁绍轼,黄立极,冯铨,副总裁尚书孟时芳,侍郎黄儒炳,李思诚,骆从宇,施凤来,邱士毅,李康先,钱龙锡,韩曰瓒等共九人。】

光宗真皇帝实录八卷【总裁大学士叶向高等修,天启三年七月书成,熹宗御制序,后逆阉柄国政,给事中黄承昊题请改修,於是霍维华等大肆涂抹,未及上而熹宗崩,至崇祯元年二月始进呈,阁臣施凤来请焚向高先所修本,司礼监太监王体乾以前所修,亦系奉旨,事理国朝无焚实录之例,请并贮皇史宬中,其后词臣文震孟,许士柔疏请改修,震孟请刊定改录所笔,士柔则抉摘录所削帝纪,皇子女诞生事,俱奉不必烦议之旨,照原本,卒以不焚得并行云。】

熹宗哲皇帝实录八十四卷【缺天启四年囗月及七年囗月。】

李长春纂修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十四卷【崇祯时以纂修熹宗实录,六部都察院各命官纂修事实,都察院以浙江监察御史李长春董其事,长春乃辑泰昌元年九月以后为一卷,天启元年至六年各上下二卷,七年正月至八月为一卷,共十五卷,今缺五年下卷。】

献皇帝实录五十卷【嘉靖四年三月甲戌敕修献皇帝实录,命藩府内外臣僚将当日嘉言善行辑送翰林院编纂,於是以定国公徐光祚,尚书廖纪,席书为监修官,大学士费宏,石瑶,贾咏为总裁,侍郎温仁和,李时副之,侍讲学士董玘等七人纂修,明年六月书成,赏赉升职有差,先是费宏疏言献皇帝享国长久,嘉言懿行,旧邸承奉长史等官必有成书,宜遣官取付史馆,并促张元恕速进长史张景明原撰日录,诏从之。】

皇明祖训一册【洪武二年四月命中书编次,六年五月书成,太祖自为序。(吴补)】

大明日历一百卷【洪武中翰林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詹同等编,帝起兵渡江以来,征讨平定之绩,礼乐治道之详,为此书始於洪武六年九月,迄七年五月,书成,同与侍讲学士宋濂等上进,命藏之金匮,留其副於秘书监。】

大明宝训五卷【日历既成,宋濂等,又言於帝曰,日历藏之天府,人欲见不可得,臣请如贞观政要分类,更辑圣政,为书以传天下后世,帝从之,於是分为四十类,自敬天至制蛮夷,总四万五千五百馀言,自是而后,凡有圣政,史官日记录之,随类增入。】

皇明宝训十五卷【亦纪太祖一代事,盖因濂书而增广之。】

太宗文皇帝宝训十五卷【宣德五年修。】

仁宗皇帝宝训六卷【宣德五年修。】

宣宗皇帝宝训十五卷【正统三年修。】

英宗皇帝宝训十五卷【成化三年修。】

宪宗皇帝宝训十卷【弘治四年修。】

孝宗皇帝宝训十卷【正德四年修。】

武宗皇帝宝训十卷【嘉靖四年修。】

世宗皇帝宝训二十四卷【万历五年修。】

穆宗皇帝宝训八卷

神宗皇帝宝训囗卷

光宗皇帝宝训四卷

献皇帝宝训十卷【以上与实录同时修。】

皇明宝训一百二十二卷【自洪武至隆庆凡十朝,万历初大学士吕本汇刊,一作三十九卷。】

洪武圣政记二卷【翰林院侍讲学士兼太子宾客宋濂,凡七类。】

永乐圣政记三卷【起洪武三年封国,至永乐元年政典。】

仁宗圣政记二卷

永乐年表四卷

洪熙年表二卷

宣德年表四卷

明伦大典二十四卷【嘉靖六年正月敕修,以大学士费宏,杨一清,石瑶,贾咏,及礼部尚书席书为总裁,兵部右侍郎张璁,詹事桂萼副之,十一月改命谢迁,张璁,翟銮,而以桂萼方献夫为主副,明年七月书成,惟一清,萼,献夫列名,余皆去位,其纂修官则熊浃,霍韬,黄绾,席春,孙承恩,廖道南,王用宾,张治八人,始名大礼全书,复更定曰明伦大典,上自制序,仍命一清等五人序於后。】

万历起居注二十卷

三朝要典二十四卷【天启五年囗月礼科给事中杨所修,请编纂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事,成书如明伦大典例,六年正月开馆,以阁臣顾秉谦,黄立极,冯铨为总裁,侍郎施凤来,杨景辰,詹事孟绍虞,曾楚卿为副总裁,徐绍吉,谢启光,余煌,朱继祚,张翀、华琪芳,吴孔嘉,吴士元,杨世芳为纂修,六月书成,阁臣请其名曰传信鸿编,曰三大政纪,中旨定今名,崇祯元年编修倪元璐亟言其书当毁,诏从之,福王南渡,通政使杨维垣疏请重刊,会金陵失守,不果。】

内直日记二十一册

秘阁元龟政要十六册【所记皆太祖朝事,撰人无考。(吴补)】

【补】

耶律俨皇朝实录七十卷【知枢密院事。】

萧韩家奴耶律庶成同撰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二十卷

室昉统和实录二十卷

始祖以下十帝实录三卷【金源郡王完颜勖撰。】

太祖实录【宗弼修,皇统八年进。】

太宗实录【泰和九年尚书右丞相监修,国史纥石烈良弼进。】

睿宗实录【大定十一年纥石烈,良弼进。】

海陵庶人实录

世宗实录【明昌四年守尚书右丞监修,国史完颜匡等进。】

章宗实录【兴定四年九月国史王若虚修进。】

卫王事迹【兴定五年进。】

宣宗实录【正大五年王若虚修进。】

杨廷秀四朝圣训【章宗承安二年类编太祖,太宗,世宗,熙宗圣训。】

世祖实录【姚燧修。】

成宗实录【畅师文修。】

武宗实录【至顺元年苏天爵修。】

王恽世祖圣训六卷

元朝秘史十二卷【秘史十卷,续二卷,共十二卷,前卷载沙漠之事,续卷纪灭金之事,盖其国人所纪录也,其纪年称鼠儿,羊儿,不以干支。】

经世大典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公牍一卷纂修通议一卷【天历二年命赵世延,虞集等修。】

欧阳玄等修太平经国二百十二卷

【正史类】

危素宋史稿五十卷,又元史稿五十卷

宋濂等修元史二百十二卷【洪武二年二月丙寅,诏修元史,上谓廷臣曰,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纪载,况史记成败示劝惩,不可废也,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为总裁,徵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宋禧,陶凯,陈基,赵埙,曾鲁,高启,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锜,傅著,谢徽十六人同为纂修,开局天界寺,取元经世大典诸书以资参考,至八月癸酉书成,善长表进,凡为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二卷,表六卷,传六十三卷,通一百六十九卷,至三年二月乙丑,儒士欧阳和等采摭元统以后事实还朝,仍命翰林学士宋濂,待制王祎为总裁,赵埙,朱右,贝琼,朱世廉,王彝,张孟兼,高巽志,李懋,李汶,张宣,张简,杜寅,殷弼,俞同十四人续修,七月丁亥朔书成,计五十有三卷,纪十,志五,表二,传三十六,凡前书未备者,悉补完之,通二百十二卷,学士宋濂表进,诏刊行之,人赐白金二十两,文绮,帛各二,授儒士张宣等官,惟赵埙,朱右,朱世廉乞还,从之,洪武实录四年七月林弼小传,亦云与修元史,今无其名,不知何官。】

朱右元史补遗十二卷

刘应秋等皇明七朝帝纪四十卷

陈懿典正史七太子传一卷

杨继礼后妃传一卷,又外戚传一卷【以上俱万历二十六年大学士陈于陛题请编纂。】。

郑晓吾学编六十九卷【大政记一卷,逊国记一卷,同姓诸王表二卷,传三卷,异姓诸侯表一卷,传二卷,直文渊阁诸臣表一卷,两京典铨表一卷,名臣记三十卷,逊国臣记八卷,天文述一卷,地理述二卷,三礼述二卷,百官述二卷,四裔考二卷,北卤考一卷,外吾学编馀一卷,余无。】

邓元锡皇明书四十五卷【辑洪武至嘉靖十一朝君臣事迹。】

陈翼飞史待五十卷【字小翮,漳州人,万历庚戌进士,宜兴知县。】

何乔远名山藏一百卷【分三十七类,曰典谟记,曰坤则记,曰开圣记,曰继体记,曰分藩记,曰勋封记,曰天因记,曰天欧记,曰舆地记,未全,曰典礼记,曰乐舞记,皆缺,曰刑法记,曰河漕记,曰漕运记,曰钱法记,曰兵制记,曰马政记,曰茶马记,曰盐法记,曰臣林记,曰臣林外记,曰关柝记,曰儒林记,曰文苑记,曰俘贤记,曰宦者记,曰列女记,曰臣林杂记,曰高道记,曰本士记,曰本行记,曰艺妙记,曰货殖记,曰方伎记,曰方外记,曰王享记,始於洪武,终於隆庆。】

朱国祯皇明史概一百二十卷【其目曰大政,曰大训,曰大因,曰大志,曰大事,大因,大志皆缺列传,曰开国,曰逊国,曰历朝,曰类,曰外,亦惟开国逊国二传,余并缺。】

尹守衡皇明史窃一百七卷【字用平,东莞举人,新昌知县,左迁赵府审理正书,为帝纪八卷,志六卷,世家十卷,列传八十三卷,高后纪,百官志,田赋志,河漕志四卷,俱缺。】

吴士奇皇明副书一百卷【字无奇,歙县人,万历壬辰进士,由宁化知县擢南京户部主事,历官太常寺卿,卒赠工部右侍郎,书为帝纪十四卷,表四卷,志九卷,列传七十三卷,起洪武迄隆庆。】

雷叔闻国史四十卷【始洪武迄泰昌,字实先,江陵人,万历中举人,官景东府知府。】

刘振识大录【字自我,宣城人。】

廷左平国书三卷【不知为何人书,不全,仅存帝纪及天官,舆地,历,礼,乐五书,余皆缺,有王化澄序,起太租迄熹宗,庄闵帝有录无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武极仙令

    武极仙令

    一块小小的令牌,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为何惹来江湖各大派,甚至是大明朝廷的争夺。一个神秘的少年,谜一样的突然出现的各大高手,他们又会给这波诡云涌的大明江湖增添什么样的奇幻色彩。来,痛快的一战吧。。。。。。。
  • 桃之和凌夭夭的旧时光

    桃之和凌夭夭的旧时光

    当清纯校花遇上腹黑校草会发生什么呢?“桃之……你……”“唔”林荫大道那次吻叫夭夭一直难以忘怀。桃之太腹黑叫夭夭受不了啊,不停欺负夭夭,在校园花式虐夭夭……
  • 篮球新星

    篮球新星

    曾经,青涩的记忆,只在那一片树下桐花,和沉默的雨珠,一起敲打岁月。曾经,那孤独的舞蹈,只在那一张灰色的照片上,和苍白的舞台,一起旋转着。梦境与现实碰撞,诠释出这一段唯美的青春爱情!
  • 夏有木兮木有枝

    夏有木兮木有枝

    夏有木兮,木有枝。你说我像星星,照亮了你那段灰暗的时光,可你却殊不知,我早已被命运下了圈套。命运就像插曲,总在不知不觉中,更改你预定好的情节。我们都像是彼此的镜子,有同样的喜欢,有同样的情感。我们太像了,像到每首歌里喜欢的词一样,像到生气的点一样,像到喜欢在蜂蜜水里放三片柠檬,像到不能够在一起
  •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用方遣药法圆机活,出神入化。其一方中药物或增或减,只在一味两味,而方义主治则别于天壤。尤其用一方治多病,或治一病选数方,更是该书运用方剂之显著特点。如八味肾气丸一方,既治虚劳腰痛,又治痰饮之“短气有微饮”;既治消渴,又治妇人转胞不得溺,此一方之治多病也。再如,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痰饮病痛“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此一病之用数方也。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 烟锁金陵:南明女首辅

    烟锁金陵:南明女首辅

    那年,自己被莫名其妙地穿越到明末清初的金陵,时逢明末战乱四起,内忧外患。来到这样一个即将倒台的王朝,柳含烟自然心不甘情不愿,好在她是一个现代女特工,成了南明废材皇帝朱由崇的第一女首辅后,她是随波逐流任由南明走向灭亡,还是玉手掌政,让历史逆转,调教风流皇帝,夺下大清江山?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历史对号入座。
  • 师兄崛起

    师兄崛起

    仙界一宫之主杨少君,惨遭兄弟背叛,身死道消,穿越到地球,夺舍重生,成为一个豪门弃子。自此,杨少君踏上重修大道的征程,斗豪门,泡美妞,赚大钱,玩转都市,潇洒前行。大师兄崛起,所向无敌,蝼蚁们颤抖吧!
  • 城市边缘的卡夫卡和我与白鹿

    城市边缘的卡夫卡和我与白鹿

    这篇小说我写了很久,修改了很久。甚至名字在最初的时候也是其他别的。直到这个名字出现时,我才觉得最合适不过了。小说中的故事零零碎碎,充满了仿徨。我想以此等文字呐喊出我心中的苦闷。
  • 异界追踪实录

    异界追踪实录

    从一个丑逼人类成长成绝世美妖王,要花多大的代价?!可是成了妖王就万事如意拉?不!在这个社会,就算是妖王,也要自力更生。比如,做任务赚个小钱,惹了祸还要肉偿……天杀的,我可是绝世美妖王!!!
  • 全能王妃:傲然携君出风尘

    全能王妃:傲然携君出风尘

    冲个凉也能穿越,还真够奇葩的。没有灵力?她一个全灵力者打破常人。没有灵兽?她一只灵狐,一条蛇,一只麒麟和凤凰够了没?在一个未知的大陆,楚纤雨有疼她的爹和哥哥,还有很多的追求者,但她会看上谁,是不是一种缘分,或是一种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