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姒氏。黄帝之孙。颛顼生鲧。鲧生禹。当尧之时洪水滔天。尧命鲧治水无功殛之死。舜摄位举禹续父业。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之门不入。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充苪反)。山行乘梮(拘玉反)。行相地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于是水害皆息。九州攸同。四隩可居。尧于是锡禹玄圭。告其成功。舜即正位。使禹为司空。以宅百揆。天锡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舜之子商均不肖。舜荐禹于天使代己位。舜崩。天下之人不归商均而归禹。禹即天子位。国号夏。以金德都韩。今汴梁路钧州阳翟也。豫域仍有虞以建寅月为岁首。十寸为尺。色尚黑。牲用玄。以黑为徽号。作乐曰大夏。夏大也。言能大尧舜之德也。悬钟鼓磬铎鞀(音挑)而以待四方之士。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以义者击钟。告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初舜分天下为十二州。禹复为九州。收天下美铜铸为九鼎。以象九州。昔黄帝作车。少皡加牛。奚仲加马。禹命奚仲为车。正建旌旗斿旐。以别尊卑等级。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禹任皋陶益以国政。禹娶涂山氏女生子启。禹南巡狩会诸侯于涂山。承唐虞之盛。执玉帛者万国。又致于会稽。防风氏后至。禹戮之。有典则以贻子孙。禹尝荐益于天。七年禹崩。在位九年。寿一百岁。益避位于箕山。天下之人不归益而归启。启乃即天子位 文命蔡沈曰。即禹贡所谓东渐西被朔南暨声教者是也
神龟出洛。今河东山西道怀孟路孟州之孟津。周武王伐纣。师会盟津者是也。冀域涂山氏之国。今淮西安丰路临濠府会稽。今浙东道越州绍兴路也。并扬域禹崩于会稽橇。孟康云。形如箕行泥上。梮谓以铁为。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上山不跌
王启
禹之子。母涂山氏女。在位十年崩
太康
启子荒逸畋猎洛水之表。十旬弗归。有穷后羿因民之困距之于河。厥弟五人作歌以怨之。尚书也。在位三十年。失国不得归。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
仲康
太康弟。羿立之。微弱义和湎淫。政出于羿。在位十四年
王相
仲康子。为羿所逐失国居商丘。今河南府路归德府也。依同姓斟灌斟鄩氏。羿自立号有穷。后羿自锄迁于穷石。因夏氏代夏政。不修民事淫于原兽。弃贤不用。信用伯明氏之谗子寒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愚弄其民。复愚于羿。羿趋田家。众杀羿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杀于穷门。羿在位八年。寒浞因羿室。不改有穷之号。生浇及豷。浞使浇杀斟灌氏及斟鄩氏灭夏王相。相后乃有仍国君之女方娠。逃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浞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少康既长为仍牧正。浇求之。逃奔有虞为庖正。虞君妻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十里也)。有众一旅(五百人也)。布德收夏众。有夏遗臣曰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余民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使其臣女艾灭浇于过。使其子季杼灭豷于戈。有穷遂亡。浞在位三十二年。史记司马贞索隐曰。左传魏庄子曰。帝相既被篡杀。中间经羿浞二氏。盖三数十年而此纪总不言之。直云帝相崩少康立。疏略之甚。相在位二十八年
少康
帝相子灭浞还旧都复禹之迹。夏道复兴民安。在位二十一年
越
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号曰於越。自后二十世。周敬王时勾践称王。与吴王战败吴于[木*嶲]李(今淅西道嘉兴路秀州也。扬域)。复灭吴吴败越于夫椒(吴郡太湖中椒山也)。勾践用臣范蠡大夫种等谋计。周元王三年遂乃灭吴。越后为楚所并(图经
勾践世家 史记曰。夏后帝少康封庶子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想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方兴师伐越。越王勾践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木*嶲]李。射伤吴王阖庐(杜预曰。吴郡嘉兴县南有[木*嶲]李城)。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杜预曰。夫椒在吴郡吴县太湖中椒山是也)。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杜预曰。上会稽山也)。吴王追而围之。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韦昭曰。与天法天也。天道盈而不溢)。定倾者与人(虞翻曰。人道尚谦卑以自牧)。节事者以地(韦昭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韦昭曰。市利也。谓委管龠属国家以身随之)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噽贪。可诱以利请行告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噽。噽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噽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犇翟。齐小白犇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则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如肉。衣不重裘。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院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践曰善。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噽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欲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噽政居三年。勾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潢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韦昭曰。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资良齐所谓士也。虞翻曰。言君养之如子)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潢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潢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已。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虞翻曰吴大夫)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曰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耶。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虞翻曰。执事蠡自谓也)。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杜预曰。甬东会稽句章县东海中州也)。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勾践卒。子王鼫与立。又五世王无强伐楚。楚威王伐越。杀王无强就除(史记
王杼
少康子。在位十七年
王槐
杼子。在位二十六年
王芒
槐子。在位十八年。索隐曰。芒音亡。邹诞生。音荒放反
王泄
芒子。六夷服从。始加爵命之制。在位十七年
王不降
泄子。在位五十九年
王扃
不降弟。在位二十二年
王廑
扃子。在位二十年
王孔甲
廑子。不务修德。诸侯多叛。在位三十二年
王皋
孔甲子。在位十一年
王发
皋子。在位十三年
王履癸
发子。是为桀。自孔甲以来。诸侯多叛。桀暴戾无道。百姓患之。伐有施氏娶其女妹喜宠之。桀自恃天命。指日曰。日亡吾乃亡。关龙逢黄图陈谏桀杀之。汤使人哭之。桀怒囚汤于夏台。既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畏服。桀起九夷之师伐汤。九夷之师不至。伊尹佐汤伐桀于鸣条。今晋宁路解州。桀战不胜。奔于三朡之国。汤又从而伐之。放于南巢而死。在位五十一年。夏氏亡
右夏十七主合四百三十二年。天下归商(史记注四百七十八年
按周礼自尧已前未有郡县。舜巡五岳始见州名。尚书禹贡已来方陈州号。春秋之时县大郡小。以郡属于县。汉高已来以县属郡。典诰所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是也
商
帝汤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大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受辛(纣也
帝汤
黄帝之后。初帝喾次妃简狄。见玄鸟堕卵。取而吞之生契(音薛)。契仕事唐虞为司徒。教民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丁。报丁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主壬生主癸。主癸生天乙。是为成汤。为夏方伯。葛伯不祀仇饷。汤始征之。是时伊尹耕于有辛之野。汤使人以币聘之。因说汤伐夏以救民之事。汤进伊尹于桀。桀不能用。伊尹复归汤。桀之贤臣费昌亦归于汤。汤出见张网四面。汤为解其三面。更其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不用命者入吾网。汉南诸侯闻之曰。汤德及禽兽。归之者四十余国。桀暴虐万姓。伊尹相汤伐桀。费昌为御战于鸣条(解州也)桀师败绩。汤放桀于南巢。诸侯大会。汤退就诸侯之位曰。天下惟有道者可以处之。可以治之。三让。诸侯皆推汤。于是即天子位。以水德都亳(今河南府路偃师县是也)。除桀之邪虐。以宽治民。民喜远近归之。改正朔。夏之前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汤既革夏命。乃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十二寸为尺。色尚白。牲用白。以白为徽号。服旱冠而缟衣。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作乐曰大濩。在位十三年崩。寿一百岁。太子太丁早卒。次子外丙立
外丙
汤次子在位二年 古史考伊尹生于空桑。今汴梁路陈留有空桑故城是也
仲壬
外丙弟在位四年
太甲
汤太子太丁之子。既即位不明厥德。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桐宫(汤墓所也)。伊尹乃摄政当国以朝诸侯。太甲居桐三年。自怨自艾处仁迁义。伊尹乃以冕服奉太甲。复归于亳。太甲增加修德。诸侯咸归。保惠庶民。不敢侮鳏寡。号为太宗。在位三十三年
沃丁
太甲子。在位二十九年
太庚
沃丁弟。在位二十五年
小甲
太庚子。在位三十六年
雍己
小甲弟。商道寖衰。诸侯或不至。在位十四年
太戊
雍己弟。以伊隲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大戊问于伊隲。隲曰。妖不胜德。君之政其有阙欤。太戊于是修先王之政。明养老之礼。早朝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祥枯死。三年远方重译。而至者七十六国。有贤臣巫咸臣扈等共辅佐之。商道复兴。号称中宗。在位七十五年
仲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