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履绳
梁履绳(1748--1793),字处素。浙江钱塘人。
善读书,既撷其英,并正其误,与兄曜北互相礲错。一时有“元方季方”之目。当家门鼎盛,设以常人处之,不为裙屐风流,则甚至日征逐于饮食游戏,不知文字之乐者比比然矣。君独朴啬类寒士,农不求新,出或徒步,不以所能病人,不以所不知愧人,博学而能孱守之,以故不涉于爱憎之口。乾隆戊申举本省乡试。再上春官,不遇,归途风日燥烈,尘埃涨天,热气中人毒甚。归后,因葬父在山阅月,秋寒所袭,受病遂深,疾遽作,本几卒。年甫四十有六。
溯其先世,早用学问文章照耀海内,乃益克自奋厉,继承祖武。于众经中尤精《左氏传》。盖其舅氏元和陈树华著有《春秋内外传考证》,君更汇辑诸家之说而折其中,疏为三编。曜北整理遗稿,定名《左通补释》,凡三十二卷。
诗清新越俗,兄弟暨所亲倡和合刻有《梅竹联吟集》。书法虽不名家,亦端谨弗苟,如其为人。
梁廷柟
梁廷柟(1796--1861),字章冉,广东顺德人。
幼颖悟。髫龄而孤。成童,尽取父书读之,下笔有凌云气。稍长,益肆力于学。寻补诸生,尝以南汉六十年间事迹,薛、欧二史粗具厓略,《九国志》《十国春秋》虽较详,然终未有专书如南唐吴越者。因根据正史、通鉴、地理诸书,旁及说部金石,编撰《南汉书》十八卷。凡为:本纪六、列传十二。其折衷异说,则别作《考异》十八卷,分附于纪传之后。至于单词片语,散见群籍,亦并缀补磨遗,成《丛录》四卷,文字二卷,足以资考证而广异闻焉。
他著有《论语古解》十卷,择古训之异于集注者,依经纂次。《碑版广例》四卷,续一卷,以广潘、王之书。《博考书馀》一卷,考释钟鼎遗文。《曲话》五卷,论审音填词以及批评优劣。总曰:《藤花亭十种》。复取苏东坡事迹,荟萃成编,分十七目,作《东坡事类》二十二卷,单行,不在《十种》之内。
梁玉绳
梁玉绳(?1716--?1792),字晖北,号谏庵。浙江钱塘人。
家世显贵,祖父皆名宦,叔山舟侍讲尤知名。虽仅诸生,以出自名门,濡染家学,更能下帷键户,默而湛思。于《史》《汉》两书,尤所专精致力。谓;龙门史记百卅篇自少孙补缀,正文渐淆;其后元后之诏,扬雄、班固之语,代有窜入;又易“今上”为孝武,弥失本真。今所传裴、张、司马三家解,文字不无互异,传写锓刻,讹蹐滋多,校雠既艰,治鲜善本。乃采旧说,博搜名儒所论,兼下已意,从事几二十年,作《史记志疑》三十六卷。俱摘取正文,分条详考,据经传以驳乖违,参班、荀以究同异;凡文有差讹,注近附会,一一析而辨之;甄综探讨,实事求是。确能于三氏外自成一家之言。惟《尚书》说未克以古义证明,小疵固不足掩大醇也。
又以:孟坚《古今人名表》创例也,徒因刘子元、郑渔仲等竞相弹射,故钦玩者鲜;实则褒贬进退,史官之职;广征典籍,搜列近二千人,大都彰善戒恶,准古鉴今,非苟作者;独至定以三科,区分尚易;别为九品,确当良难;毫厘之差,诚所不免。况屡经传写,紊脱尤繁。如原序有“崇焕”,张晏注有“嫪毐”,宋重修《广韵》有“公幹士恩癸”,《通志氏族略》有“司褐物”之类,均此疏漏。《史通》引阳处父在四等,士会、高渐离五等,邓三甥、荆轲六等,邓祁侯、秦舞阳七等,亦与今书异次。乃作《古今人表考》九卷,雠勘各本。捃摭群编,缺不敢强补,误不敢孤证。其审慎若此。
尚有《瞥记》七卷,《吕子校补》二卷,《元号略》四卷,《志铭广例》二卷,《蜕稿》四卷。子学昌并《人表考》汇刊为《清白士集》。《史记志疑》则先刊单行。
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号茝林(茝音chai),福建长乐人。
乾隆甲寅,举本省乡试。嘉庆壬戌成进士。由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充军机章京,转员外郎,简湖北荆州知府,升江南淮、海道,两署按察使,补山东按察使,兼署布政使。先是制、河二大府锐意兴作,议挑关孟两滩,开王营减坝,又议改上游海口。公深悉情弊,上书力陈其不可,以去就争,事遂寝,全活甚众。寻迁江苏布政使。为政务持大体,不以科条扰民。擢广西巡抚。道光辛丑,再调江苏。值英人犯江浙,莅任数日,即赴上海防堵,练兵简械,力持镇静,敌知避去,后遂逞志于浙省,督臣裕谦死难,命署两江总督。公以身膺重任,无敢暇逸,昼治官司,夜辄出巡河干,阅视诸军,因劳疾作,请开缺,卒于家。
公扬历中外垂四十年。居官之馀,不废著述。于经:有《论语旁证》二十卷,《孟子旁证》十四卷,《夏小正通释》四卷。于小学:有《仓颉篇校证》三卷。于史:有《三国志旁证》二十四卷。于掌故;有《国朝臣工言行记》十二卷,《枢垣纪略》十六卷,《春曹题名录》六卷,《南省公馀录》八卷。于考据:有《称谓拾遗》十卷。于文章:有《文选旁证》四十六卷。其馀诗文杂著纂辑者不下数十种。而裴注《三国》、李注《文选》,已极赅洽,尚能详征博引,兼订正其缺失,尤心力所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