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8200000017

第17章

余见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浓。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 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所由然者也。黄帝曰。愿闻怯士之所由然。

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 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 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

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前后两截不续。前论五色之人。后论勇怯之性。前论外邪之伤。后论中情之变。笔致醒快生动可喜。

背第五十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 。出于背者。岐伯曰。胸中大 。在杼骨之端。肺 在三焦之间。心 在五焦之间。

膈在七焦之间。肝 在九焦之间。脾 在十一焦之间。肾 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 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简净。揣应在中而痛。解及灸可。刺不可。句是本篇之前。当有脱简。必是专论结痛之病也。

卫气第五十二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行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 乎孰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之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 。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 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者也。(颊下当有脱字揣文义是申释人迎穴在颊下挟颃颡之处也)足太阴之本。

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 。与舌本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 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 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 。气在腹者。止之背 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

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文气如天马行空。蹈厉无前。气盛言宜极行文之乐事。通篇是多少者。字却不厌复以气盛也。篇中根据事理而立言。

不拘拘于分应提笔也。用意与营卫生会大同。

论痛第五十三

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浓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 之痛何如。肠胃之浓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浓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 亦然。

黄帝曰。其耐火 者。何以知之。少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 。黄帝曰。其不耐针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 亦然。黄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少俞曰。

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黄帝曰。人之胜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浓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

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此篇起讫鹘突。义无归宿。颇似他处错简。或本篇前后有脱简也。

天年第五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 。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 。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天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队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气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与上节收句有直压横勒之异此文情向背相映之致出于天籁之自然者也)义精矣。而琢句坚卓短峭。在经文中别是一格。通篇层递而下。末忽用反笔兜裹文阵。亦奇凡文之一反一正相对待者。古多一详一略。如此篇寿夭两项。相平既于寿上。分年详叙则夭上。无待分叙矣。此等只作滚串文本。不得以对待视之。

逆顺第五十五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黄帝曰。候之奈何。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 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黄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

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如此短幅通体俱用排比而不嫌板滞者。气盛故也。

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又次传下。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五谷。 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

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 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肝色青。宜食甘。 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食品店黑。宜色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用笔与天年篇同。而布阵尤奇。前从五味说到营卫。随即接叙营卫是本题里面一层却提于题前发之。及入五味。正面先叙五物与五色之人所宜。是言平人所宜也。次叙五病宜禁。正义毕矣。又复叙五脏色所宜。自是谆复申明之意。独怪叙五物。不厌繁复。反略于五禁。不与前五宜作对待。而详于后五宜与前五宜似对不对。使人目眩。极寓奇于正之妙。

精悍之色不可逼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广沪上竹枝词

    广沪上竹枝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磨刀纪

    磨刀纪

    七杀现,破军出!太白横空,天下大乱。人王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磨,不成器!徐莫这把刀我一定会把他磨到可以劈开一切。”
  • 纯白之夜

    纯白之夜

    这是一个魔法已经没落的时代,世界上只有少数的人们还掌握着超凡的能力。人们直白地将他们称作“魔法师”。拥有超越他人的力量,自然无法被大多数人容纳,“魔法师”们大多隐居于世,或是活跃在都市的黑暗中。兰瑶,在这座靠近上海的繁华城市中,有着这么一个传言。在各大黑帮与犯罪组织的背后,有一位盘踞此地的强大的魔法师。她使役着两个年纪轻轻的杀手,统治着整个兰瑶市。我要说的,便是这两位杀手之间的故事。
  • 假面

    假面

    学期中,小区搬来一对特殊的母女,女儿叫莫雅子,来自一个母亲有着病史的单亲家庭。雅子因优异的成绩成为学校重点补助的对象,但是她并不知道这所学校里学生的游戏规则——新生必须被管制。
  • 无双玄皇

    无双玄皇

    天可逆,固人定胜天;人可逆,固万物刍狗;物可逆,固生死轮回。天地当我是禁忌,那我,索性另立天道,从塑诛天。
  • 乾坤顺

    乾坤顺

    太古时代,盘古大神开天辟地,黑暗散去,混沌宇宙始开。太古道祖为重整乾坤,在齐天山创立道道山庄,收徒讲学,弘扬大道。为迅速结束纷争,道道山庄以武力压服各界,天地暂归平静。万年后,道道山庄中道院大执掌突然仙逝。中道院衰落,对其它各大院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从此,道道山庄陷入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就在此时……
  • 求仙引

    求仙引

    大荒九州,朝廷腐朽。少年秦凡带着母亲的遗愿,进京赶考,一路上故事不断,机遇?祸事?一段往事徐徐展开,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道法三千,修法无数。奈何仙道飘渺,世人皆痴,妄图求仙圣引。遂,自太古以来各类传奇故事无数,只是却无一人实证成仙。一个另类的大荒,一个故事的开始,一代鬼主崛起之路。
  • 尸行遍野

    尸行遍野

    在末日的背景下,人类挣扎求存,为了做一个合格的生存着,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存活下去的方式。故事更多的是你我他之间那种摩擦,在生存面前,人们所暴漏出来的真性。说到爱情,我一向认为这是神圣的东西,爱不会那么简单,无论理由多么情有可原。写作只是爱好,仅仅是喜欢追求不可及的深度。没有功利心的作者,作品流露出来的才是真实的情感。
  • Virgin Soil

    Virgin So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暖城

    暖城

    一场关于善良与邪恶的战役,我是谁?这又是哪里?颠沛流离的一路走来,无数鲜花盛开如海,仿佛一切都是未知,仿佛世界在下一场庞大的雨,还有一座座温暖的白色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