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7500000113

第113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三)(3)

问、静而善。动而有邪者。大道之动静也。大道之动而邪。流於小道谓之障。动而有恶。静而不皆善者。小道之动静也。小道之动而恶。在人为气禀之拘。物欲之蔽。夫有小道之动恶。故周子曰慎动。后天之性道也。有大道之动邪。故君子必先慎其独。先天之性道也。慎独者。不俟动也。所以避大千之障。正后天之动也。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先后天一以贯之之法守也。故后天而不蒙其恶。允执厥中。先天而不入其障。莫如守中。执中之至曰时中。时中者、无恶无障。小道之大宗。大道之正宗也。若夫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后天之性道也。外王之道也。故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发而皆中节者。有先天之中以主之也。先天之中而中者。慎独之法以养之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者。养先天之体。正后天之用。避先天之先天障气。合先天之先天大道也。答、凡事必有至善之法。苟得其法。自一以相贯。即得一而万事备。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大学曰、在止於至善。於止知其所止。则一贯也。故曰所以行之者一也。(刍谈录)

第七十礼拜父在观志新义

民国二年七月十六日记

问、父在观其志一章。圣人言孝。何以重在不改父道耶。

答、(白话解)此夫子对贪花浪子。违背圣道。不听父兄之教者言。父字指有道德之父。父在观其志。志者是否有其父的道德仁义之志向也。父没观其行。这一句就指那中等之人。略受严父管束者言。如父死后。亦要如父在生时之所言所行。乃为克家令子。纵想依自己的作为。凡所改变。无害於道德家风。亦须待至三年。盖没后三年。自己亦有经验。本父之德以为德。充父之道以尽己之道。言行合道。可谓孝矣。讲至此地。我想起满清入关以来。洪承畴与他画定国政。有不加民间钱粮一条。顺治永垂为训。不但康熙乾隆遵守。至宣统二百馀年。未改其制。去年隆裕太后义让。今成民国。大总统保其宗族。这就是二百馀年。未改先王之道。可谓孝矣之良好收果。

(官话解)志存於内。行见於外。指人子心性行为也。言欲观人子之孝。纯与不纯。父在时不足定论其孝。父没后犹必三年无改於父之道。方可论定终身。故曰可谓孝矣。

(文话解)父在观其志。存之心而未发於事。当父在时。为子者不得自专。或善或恶。尚难定之。待父没后。得以自主。考验其言行之善与恶。故曰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指父言行也。能守父道三年。可谓孝矣。世有父在生前不能遵其教。没后并且忘其形。何待三年不改。即后世帝王。尚有梓宫未殡。而观灯大脯者。乌得谓孝。必待三年之久。无人教训。犹能守死善道。可定其终身不改父道矣。此乃仁人孝子。始终如一者也。

问、满清不改先王之道。可谓之孝。设若改之。今又如何。

答、不改先王之道。非谓泥守不改也。亦要看有可改者。有不可改者。关乎道德伦常中之事。是善者则不可改。然又要因时制宜。故孔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若比前人智识更高。而道德超群。又何常不可改。如孔子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其删书定礼。何尝不是改古圣之道。但孔子不是任性改之。由仁义道德中改之为贵也。(问谈录)

问、时中者、小道之大宗。大道之正宗也。小道之后天而一中。小道之圣也。圣清圣和。小道之后天而时中。小道之圣人也。小道之先天而时中。小道之至圣也。小道之万万而时中。小道之大圣也。小道之后天而一中。大道之民也。小道之后天而时中。大道之士也。小道之先天而时中。大道之贤也。小道之万万而时中。大道之圣也。若夫大道之至圣。大道之大圣。盖未之闻也。故曰由士希贤。由贤希圣。由圣希天。希天无已。

答、鸿钧一气传三教。大君一气化大千。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之行。惟命是承。君子遵道而已。思不出其位也。

问、通书云。吉凶悔吝生乎动。噫、吉一而已。动可不慎乎。慎动者、行为之本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允执厥中也。慎独者、慎动之本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内省不疚。无恶於志。相在迩室。尚不愧於屋漏。守中也。执中者、先天之太极。后天之性道。慎动之体要。守中者、先天之无极。先天之性道。守中而执中。先天之大道。尧舜之执中。尧舜能守中也。执中有权。是尧舜之执中。尧舜之用中也。颜子之克己亦然。周子之慎动。周子不能执中。遑论守中。守中者方能执中。执中而不守中者。无权也。子莫之执中。又莫如周子之慎动。诗云、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钺。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无为而无不为。笃恭而天下平。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人不知而不愠。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时中也。时中者、不慎动而动中。不守中而无不中。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圣人也。

答、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及其成功一也。问曰、敢问其一者、何也。曰困而学之。生而知之也。

第七十一礼拜和为贵新义

民国二年七月廿三日记

问、有子曰、礼之用一章。既曰和为贵。知和而和。何以又不可行也。

答、(白话解)凡事要用礼。有子由礼说出和字。先王之道。从古至今斯为美。择善而从也。小大由之。要因时因地因人。由小推大。至当恰好。有所不行。必要知和而和。是和而无礼则流。亦不可行也。有子重礼而贵和。收笔又重和而贵礼。和者、礼之谦恭也。礼是和之体也。有体有用。是有子之精华发越。从礼想出和来。内圣外王。即儒门之执两用中也。非有子曷克言此。

(官话解)礼者、在天为天文。在地为地文。在人为人文。而实乃天命之谓性也。性发而为情。是谓礼之用。人情相洽。故谓之和。而以和为贵。古先圣王治世之道。斯和为美。美则无一丝毫之弊。盖先王制礼。由天理中之自然。人情中之当然。斯世所以酿太和也。世有知和之人。而小大之事。行之不得其当者何也。盖知和而和。不得中和也。和而流也。惟以礼节之。礼不可太严。亦不可太宽。乃可行也。若不节之以礼。则父子无尊卑。君臣无上下。兄弟无敬让。夫妇无分别。朋友无规劝。何可行哉。

(文话解)此章是有子教人。必宜先知礼之意。礼太严、则人有难行。太宽、则人乃妄行。必期无过无不及。故曰和为贵。有子又恐人不遵古礼。故曰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指古圣人而为天子者也。斯、指和也。尽美尽善。使人循理。有上下尊卑之分。大小由之。权宜变通。得其中和。礼之全体。推行尽利也。反是则不可行也。(问谈录)

问、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大德必受命者。其斯之谓欤。

答、然。

问、所过者化。两而化。阴阳也。所存者神。一而神。阴阳合璧也。一阴一阳之谓道。过化者。川流也。存神者。敦化也。

答、无而为有。有而归无。真空不空。不空而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问、儒氏执中、用中、建中、致中。释氏存中、空中、明中。道氏守中、合中、一中、化中。三教之本。

答、中者、上帝之用也。

问、天以仁育万民。代天保民者。曲成而不害仁。斯君道得矣。

答、唯仁者、为能保民。唯保民则民不鲜矣。

问、然则仁者。奉天之民以为道。奉天之罚以为讨欤。

答、仁者、上帝之子也。天下有子。天下归仁矣。

问、天下归仁。天下皆仁矣乎。

答、焉有仁人在上。罔民而可为也。

问、养心莫善於寡欲。寡欲莫善於守中。人心道心之危微。阴阳也。理发於阳。欲起於阴。阳盛阴顺。中之功也。中之慎独。克己先也。中之慎动。克己动也。慎独者、先天也。慎动者、后天也。允执厥中者。先后天一以贯之也。

答、故曰中而必和者。有体自有用。有内圣自能外王也。

问、盖闻之曰。天地开阖。三教有二。义皇以前之三教。由道而释。由释而儒。道有天地。释有人物。儒有人群。是谓神治。羲皇以后之三教。由儒而释。由释而道。儒治天下。尊人抑物。素位而行。释进社会。物我平等。普渡众生。素位而行。道反真朴。收天地人。素位而行。是谓人治。神治为动。为生。为发。为殊。为辟。为生天地。育万物。人治为静。为化。为归。为一。为阖。为位天地。育万物。为一天地。平万物。为化天地。化万物。其纪历以羲皇为前后。其枢纽以元午为转机。生逢其时。有何为焉。法其自然。拨乱反正。进於文明。进於升平。进於太平。是谓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所谓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儒已矣夫。来如来焉。信乎。

答、君子信道而已矣。

问、穷理者、先天之小道。尽性者、先天之大道也。至命者、后天也。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者。居后天以言先天。尽人以合天也。天与之。人与之。居先天以言后天也。

答、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问、尊孔而排佛道者。读圣人之文章。未闻性与天道也。尊佛而小孔者。不知下学也。尊老而遗万教者。不知中庸也。尊耶而排儒教者。未可与言行教也。尊回而不舍己者。不容大同之世也。孔子曰。有教无类者。一以贯之。修道之谓教。上帝代表。万教归儒也。

答、教各有时。适者惟行。万教归儒。大道之行也。三教合源矣。(刍谈录)

第七十二礼拜信近於义新义

民国二年七月三十日记

问、如此看来。有子是圣门中之狡猾人也。

答、(白话解)凡是圣道中人。智识而已。何云狡猾。所谓内而圣。外而王。将事就事。高人一着。若无大智。亦非圣门之徒。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君子与君子相对。乃是至交神交。君子对小人。面交口交。孔子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不过圣人有奸谋而不用也。人之有奸谋者。抑亦先觉之。惟不用奸谋。故能照明奸宄。即如有子曰。信近於义。凡事须信。但看近不近於义。近义则言可复也。一言已定。终身不二。恭近於礼。人应恭敬。看在礼不在礼。如见文王谈仁义。遇韩信言干戈。远耻辱也。若恭敬非礼。就卑污了。因不失其亲。乍见如故。久也如初。不怀二意。亦可宗也。宗者、可与他同事。可以服从。否则今日红花。明日痿草。处常不同。处变又不同。暂不同。久又不同。常有二心。有子教人信其义。恭近礼。因其亲。此是人情中之事也。若不然。你学直中直。他就仁不仁。此是儒教对内对外之全体大用。以道德为体。以人事为用。故内圣外王。无处而不当也。当今并不讲内圣外王。以力假仁者霸。是无根底之学。吾不言矣。

(官话解)信恭因三者。人不可少。而义礼亲三者。又不可不明。义者、事之宜。信近於义、则用於世而无弊。故曰言可复也。恭近於礼。不卑不亢。礼者、人事之规矩。反诸身心而安者。当为而为。故曰、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有益於我。亲者、直谅多闻之人。一时择别无差。而终身可以结交。其实德实行。可为我之宗。故曰亦可宗也。

(文话解)孔子教人。以信为重。信者、诚实之心。无一毫欺伪。人而有信。蛮貊可行。无信则州里难行。有信者、一言已定。终身不逾。有子又恐人信心太痴。如尾生抱桥而死。非信字误人。人自误耳。须明明德。通权达变。故言信近於义。义者、揆度事理。合义则相约。不合义则不相约。信近於义。言必可复。复者、践实而行。不失信也。恭敬之心。人皆有之。非礼之恭敬。即为谄媚。礼者、恭敬之节文。上合天理。下合人情。故曰远耻辱。远者、去也。耻内生。辱外至。当礼而恭敬。耻辱所以去也。因不失其亲。一时之遇合。必其人初见如故。再见亦然。富时如故。贫时亦然。始非有意於相附。而能久要不忘。故曰亦可宗也。宗者、以之为主也。此君子权宜变通之事也。(问谈录)

问、欲民之守法律也。必使民尊道德。欲民尊道德。必使民知天道。欲使民知天道。必使民知自爱。自爱之目。在维持善良风俗。崇尚古先哲言。俾民知生死与人身之可贵。并血族家训之可尊。

答、三教合源。而万事备矣。

问、先天平而后天不平。君子平其政。法先天以御后天。故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囗〗(冉有为季氏宰。为之聚敛。又从而附益之。故孔子教鸣鼓而攻之。因非圣门法天平政之意。)〖囗〗孰能以有馀奉天下。唯有道者能之。

答、君子法天敬人。将以平天下也。

问、大同之世。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是谓中国。进化之世。天下一人。物我平等。是谓中土。归化之世。天人一体。天地同归。是谓中无。

答、神以知来。不可若是其几也。

问、至善者、众妙之所。元始元终之由也欤。至善者、道义之门。本末始终之所也欤。

答、故曰不止於至善则不生。不止於至善则不了。止於至善者。天地人神之所以生。所以了。抑其所以法也欤。

问、夫妇有别者。所以正本清源。巩固家族之基础。而维持其独立者欤。

同类推荐
  • 净土决

    净土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Forgotten Empire-Vijayanagar

    A Forgotten Empire-Vijayanag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科利奥兰纳斯

    科利奥兰纳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东园笔录

    北东园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万古神级天尊

    万古神级天尊

    这里没有灵气,没有斗气,有的只是茫茫的生命之气。植物大陆,花修者吸收生命之气,滋润花种,达到三花之境。三花聚鼎,五气朝元。突破三花,达到聚鼎,破鼎返祖。每一个达到返祖之境的修者,都可以沟通一位远古始祖,借始祖之力,一步步逼近生命的本源。生命本来就是来自于虚无。少年花无缺,无意间获得一枚虚无花花种,沟通远古‘虚无神’。在‘虚无神’的帮助之下,一步步,踏上了万古神尊之路。
  • 齐国那些事儿

    齐国那些事儿

    西周是个唯美的时代,春秋是个美好的时代,战国是个有点乱的时代;西周是圣人的时代,春秋是君子的时代,战国是小人的时代。那时,有恨,有爱。不妨窥一斑见全豹,小小的齐国里面,读出悠长的故事。
  • 霸道校草甜甜爱:丫头你别跑

    霸道校草甜甜爱:丫头你别跑

    初次到他家,他叫她傻猪。一向不好争斗的她从此与他就下了梁子。某人阴着脸,挑眉“傻猪,你一直盯着我干嘛?难道喜欢上我了?”面对他的玩味挑逗,某女一脸不屑,信誓旦旦的说“就你?哼你等着吧,就算全天下男人死光了我也不会喜欢你。”“恩,不错,那我也不会喜欢一头傻猪的。”说完,他扬长而去。从此他十分恶魔的对待她,他吻她,欺负她,捉弄她,却又暗地保护她。这种情况下,她不知不觉爱上了。某天,她对他说“我,可以收回那天的话吗?”
  • 憎爱君惜别

    憎爱君惜别

    她,曾是冥皇手下的白无常,因为刺杀他不成功,被贬至人间成为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她恨他,却止不住爱上他,她问:“茫茫人海怎么看上你?”他答:“我有魅力呗”其实…当个人还是很好的…来生还愿和你在一起(渣文,是个坑,咳咳)
  • 恋上狂傲小鲜肉

    恋上狂傲小鲜肉

    “方彩沫,本少爷饿了,快去做饭。”“方彩沫,本少爷要喝咖啡,限你五分钟内买回来。”“方彩沫,你是本少爷捡回来的狗,只能取悦本少爷一人。”落难后,方彩沫成了小鲜肉寺南风名义上的生活助理,实则为“狗”,衣食住行全都由她承包不说,竟还大言不惭命令她和夏朗哥哥分手。天啦噜,给她一把刀,她要活宰了这个狂傲不羁,目中无人的孔雀王。
  • 蚂蚁的歌谣

    蚂蚁的歌谣

    本书是中短篇小说集。该稿件有爆发的张力、神奇的故事性、叙述的逻辑力量和结构策略的多重指向,足以让读者沉迷其中,却同时感觉到对自身智力的挑战和提升。有智慧的故事性,呈现出来的不是阅读的快感,而是解密的诱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神级装比修炼系统

    神级装比修炼系统

    “小子,做人莫装逼,当心遭雷劈!”“被劈过几次,没感觉啊!”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要问什么没有?系统,加上!当真装逼如风,常伴吾身!
  • 幻狱剑主

    幻狱剑主

    幻灭成空,寂灭成梦。幻道永恒,剑道苍穹。风雷锻体,地狱瞳术。以剑为主,以幻为辅;以幻为主,以狱为辅——幻即是吾,吾即是幻。若天灭幻,则幻颠乾坤;剑即是吾,吾即是剑。若天灭剑,则吾破苍穹。(Ps1:这是一个以幻剑道为核心的故事。Ps2:这是一个人渣重生来改变自己做错的故事。Ps3:新手一枚,请多指教。因为时间关系,所以每天一章,请多见谅。)